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华彩 > 第60章 探春迷射雕 复生献二策

红楼华彩 第60章 探春迷射雕 复生献二策

作者:肥锅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06 04:02:05 来源:就是看

第60章探春迷射雕复生献二策

临到宁荣街前,李惟俭见吴海平蔫头耷脑的,就笑着说道:“忘了告诉你,茜雪那身契过两日就到手。”

吴海平陡然抬头:“真的?不是……公子,此事可不能顽笑啊。”

“啧,我可曾哄过你?回头儿身契怎么处置你自己琢磨,放为良籍也好,留在手中也罢,都由伱。”

吴海平顿时喜形于色,连连作揖道:“公子恩德,小的必不敢忘,您往后擎好儿吧!”

李惟俭笑笑没言语,方才转到宁荣街上,忽有几人拦住去路。当中一富态员外笑盈盈拱手:“这位可是李公子?在下太谷曹允升,此番仓促拦路,实在是有不得已之事啊。不知李公子可否拨冗……”

“不巧,今儿没空,改天吧?”

李惟俭说着冲吴海平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打马上前,挥舞马鞭将几人驱赶到一旁:“闪开!我家公子的去路岂是阿猫阿狗也能拦的?”

李惟俭装好人道:“诶?这话就过了,呵,几位,见谅见谅,先走一步。”

说话间李惟俭打马而走,将曹允升等人丢在了路旁。

账房模样的老者捻须道:“东家,这姓李的太过狂傲,只怕不好打交道啊。”

那曹允升叹道:“看来径直找上门是不成了,还是找人打点吧,这水务公司的营生可不好错过。”

那账房就道:“东家,我打听到那荣国府的大老爷见了银子就好说话,不如请其代为引见一番?”

曹允升颔首,心疼道:“砸吧,叫人明天一早砸两个银冬瓜过去,额就不信砸不动那姓贾的。”

账房苦笑道:“用不着,有个一、二千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太谷曹家世代经营票号营生,其票号遍布北地,家中置办田土不多,出息所得尽数铸成银冬瓜,等闲几个贼人根本抬不动。

曹允升扭头进了轿子,皱着眉头道:“先回吧,回会馆。额就是怕再过几日那几家得了风声也来抢这股子。”

账房随在一旁道:“东家,这水务公司出息不多,东家又何必志在必得?”

“你懂个甚?”

轿子抬起,帘栊放下,一颤一颤朝着山西会馆行去。

另一头,李惟俭与吴海平交还了马匹,行在夹道上,吴海平就问了:“公子手中股子可是不多了?”

“多的是,你问这个做什么?”

吴海平道:“那公子是想着留一些做出息?”

李惟俭摇头笑着说:“我啊,恨不得现在就把股子尽数发卖了。”

吴海平纳罕了,说:“既然如此,公子为何不卖那姓曹的?”

“你懂什么?”李惟俭笑吟吟道:“不拿捏一番,那股子如何卖得出好价钱?”

吴海平想不通,干脆摇头道:“左右都是公子的股子,我操这份儿闲心干嘛。您自己做主就是了。”

李惟俭负手而行,心中思忖着此时的社会情形。总有人说天下财富是恒定的,这话不能说对,也不能说是全错了。

历经几千年,这片大地能开拓的田土大抵都开拓了,大顺唯一新开拓的便是辽东关外。可在世人眼中,辽东那是关外苦寒之地,除非是活不下去了,否则谁肯背土离乡跑去闯关东?

这土地出产大抵是定数,只受天时影响,于是建立在农业经济上的社会,其财富变化就不会太大。

因着百姓产出粮食所得大差不差,是以没那般多银钱去购置太多手工业品。江南各地的织场,抢来抢去的多是存量市场,没增量市场,这天下每岁产出的布匹、丝织品也大差不差。

这般社会最容易造成贵金属富集到少数人手中,于是宋、明两朝都出现了钱慌。宋朝的办法是发交子、铸铁钱,明朝运气好,赶上大航海,流入的白银缓解了钱慌。

这富集的贵金属都去了何处?自然是勋贵、财主之家。勋贵之家且不说,那财主之家,几百年后都会在田间地头挖出了成缸的银钱。

有人就说了,这帮人赚了钱为何不投资出去?埋地里头吃灰不是傻子吗?

实际上非不愿、实不能啊。

方才就说了,存量市场就那般大,你多吃一口,旁人自然就会少吃一口。且限于通讯条件,财主家的买卖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而贸贸然闯入不熟悉的行当,又须得冒着极大风险,是以财主们这才宁愿将银子埋了,也不愿投资。

他李惟俭捣鼓的水务公司虽说算不得开拓新市场,却也将原有的市场一口吞下,圣人还准许百姓聚资入股,这财主们当中谨慎小心的肯定是有,甘冒奇险的自然也有。

李惟俭暗自思忖着,这些时日过去才寻过来一个姓曹的财主,看来财主们还在观望风向啊,须得出个主意让这水务公司的股子热络起来才是。

……………………………………

东跨院儿厢房。

纸笺铺展,皓腕提着湖笔落下,写下一行娟秀小楷。待这一行写罢,二姑娘迎春又顿住笔墨,思量起了下一句该如何润色。

这射雕话本子说是粗鄙,内中却自有一股豪情在,昨儿迎春试着改写了一段,文字不见得如何隽永,偏生又失了那股子豪情。

到得今日,二姑娘迎春再落笔便又慎之再慎。怎奈何她样样寻常,又记挂着总要往好了改,这才提笔踌躇,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便在此时,外间传来杂乱脚步声,莺莺燕燕说笑声渐近。大丫头司棋放下手中的荷包,连忙挑开帘栊观量了眼,转头便喜道:“二姑娘,几位姑娘来瞧你了呢。”

“啊?”迎春赶忙搁下笔墨,起身正要相迎。

便见帘栊挑开,探春先行嬉笑着跑进来:“二姐姐,我们来瞧你啦。”

嬉笑间,惜春、黛玉、宝钗次第入内。

迎春笑着迎上去,笑道:“你们怎么想着来瞧我了?”

探春就道:“二姐姐先前都跟我们住在一处,如今搬回了东院,好几日不见,总要过来瞧一眼。”

黛玉也道:“你不来瞧我们,只好换做我们来瞧你了。”

那宝钗说道:“总要来瞧瞧的,说不得过上一二年须得省亲时才能瞧见二姐姐了呢。”

迎春顿时面上羞红:“哪……哪有。”

宝钗面上噙着笑意,仔细观量却不似在笑。这些时日大老爷贾赦、邢夫人的手段落在有心人眼里,谁人猜不出这两位的心思?

宝钗天生聪慧,自然也想到了此节。只是刻下她将心绪深埋,再无人能忖度她的心思。

莺莺燕燕说笑一阵,几人落座,偏生探春一眼瞥见桌案上的文稿,凑过去瞥了一眼:“二姐姐在作诗?咦?这是什么?”

姐妹们朝夕相处的熟了,探春也不见外,抄起那文稿观量了一眼。

迎春面上愈发羞红,想要讨回,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只道:“这……这是……”

司棋见自家姑娘又羞赧起来,就笑着说道:“好叫三姑娘知道,这文稿是俭四爷写的话本子,说是写的匆忙,请了二姑娘润色、誊抄呢。”

探春顿时眸子一亮:“俭四哥写的?二姐姐,我可能瞧瞧?”

迎春扭头道:“你瞧就是了,何必来问我?”

嬉笑一声,探春翻开来,随即坐在桌案旁读将起来。

屋中几个姑娘说着家常话,待过了一盏茶光景,那看入迷的探春忽而拍案而起:“这段天德好生可恶!竟连孕妇都不放过!”

屋中为之一静,黛玉便道:“三妹妹这是瞧了什么?怎么说起了段天德?”

“话本子啊,”探春恋恋不舍的看着手中的文稿道:“不想俭四哥还会写话本子。这话本儿极为精彩,二姐姐,不知能否借我瞧瞧?瞧完了我就送回来。”

“这——”

若是旁的也就罢了,舍了便舍了,只是这书稿可是俭哥儿让她润色的呢。

她正不知如何开口,便听宝钗道:“三姑娘,这话本子若是拿了回去,小心大嫂子收了去,到时你拿什么还给二姐姐?”

“哈?哦对,”探春顿时撅起嘴来,思量了下,说道:“那我每日得空儿过来瞧一眼总行吧?”

迎春暗暗舒了口气,道:“自是行的,你来就是了。”

众姐妹又说起其他,只是探春不过说了会子,便又去捧了那文稿研读起来,看得时而蹙眉,时而眉飞色舞。

其余几个姑娘,黛玉与宝钗心中纳罕,不知李惟俭到底写了什么话本儿,便是年岁最小的惜春也屡屡朝着探春张望,想着晚间求了三姐姐给讲话本子。

待几个姑娘离了厢房,回程路上黛玉便忍不住好奇问道:“三姑娘,那话本子说的是什么故事?”

探春蹙眉思量了好半晌,这才道:“应是侠义话本,可跟以往的又不太像,我也说不好。”

惜春就道:“三姐姐,你方才瞧了好半晌,过会子可能给我讲一讲里头的故事?”

“好啊,”探春一口应下,说道:“现在就能讲,你且听好啦,话说大宋临安府有一牛家村……”

探春娓娓道来,因着年岁小,惜春听得似懂非懂,黛玉觉着打打杀杀的无甚意趣,宝钗则思量着李惟俭写这话本子的用意。

唯独探春沉浸在话本子里瑰丽多彩的江湖中,自这日起,每日家得了空便去寻二姑娘迎春。起先只是捧了文稿看得起劲,过得两日便忍不住提点迎春如何润色用词。

这且按下不提,且说过得两日,正赶上朝廷休沐。

这一日李惟俭晨练过后便钻进书房里写写画画,这时间久了,记忆总会丢失,他想趁着不曾忘却,赶忙将一些还记得的要点写出来。

过得辰时,忽有婆子送来帖子,说是忠勇王府下的。

李惟俭不敢怠慢,接了帖子细细观量,却是忠勇王趁今日邀着李惟俭过府一叙。

当今圣人的亲兄弟,早前儿便说过要宴请李惟俭,这些时日水务公司股子发卖的不错,忠勇王心绪极好,这才想着今日请李惟俭过府。

李惟俭赶忙换了衣裳,会同吴海平打马朝着皇城左近而去。

忠勇王府在内城西北,二人行不过一刻便到了王府前。这忠勇王府占地极广,因着亲王的爵位,这宅子三路五进,其后还有个不小的后花园。

二人寻了拴马桩拴好马,上前递过门包,这才亮出帖子来。门子连忙请李惟俭到偏厅稍坐,片刻后便有个中年太监寻了过来。

“李秀才?”

“正是在下,这位公公如何称呼?”

那太监笑道:“咱家本姓陈,王爷见我生得富态有福,便赐了福字。”

李惟俭紧忙拱手:“原是陈公公当面。”

“李秀才莫要客气了,王爷这会子正在后花园赏景儿,命我引着李秀才过去呢。”

李惟俭应诺,随着那陈福一路走夹道过穿堂,绕过后角门进得后花园里。三月里春光正好,嫩草冒头,柳树抽芽,那桃花更是朵朵绽放开来,端地是鸟语花香。

沿着抄手游廊而行,过得一片花圃便到了水榭之上,那一身寻常装扮的忠勇王正与几个女子自水榭上抛洒鱼食,引得水中锦鲤上下翻腾。

瞥见李惟俭到了,忠勇王吩咐一声,那几个女子次第退下。过得须臾,陈福将李惟俭引到近前,李惟俭打过招呼,那忠勇王便颔首笑道:“听闻复生这几日大发利市,很是赚了一笔啊。”

“学生全凭圣人与王爷恩惠。”

忠勇王顺手将鱼食尽数抛洒了,拍着手道:“知道是恩惠就好,来日可要谨守本心,莫忘了初衷。”

嗯?这话好似在点他?莫非是忠勇王嫌他这些时日与忠顺王乃至四王八公牵连太深了?

李惟俭紧忙道:“王爷金玉良言,学生时刻不敢或忘。学生这几日思量了下,各方财主此时观望者众多,下场者稀少,因是便想出了上下二策,以备王爷垂询。”

“哦?”忠勇王乐了:“小小少年点子果然不少,本王不吓一吓你,只怕还藏着掖着呢。有什么主意且说将出来,听不听的,本王禀明了圣人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