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华彩 > 第42章 一鲸落万物生 钗黛齐探李四

红楼华彩 第42章 一鲸落万物生 钗黛齐探李四

作者:肥锅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06 04:02:05 来源:就是看

第42章一鲸落万物生钗黛齐探李四

那日下晌淋了一身冰凉井水,李惟俭嫌严奉桢的衣裳实在太过宽大——他身形再是如何挺拔,这会子也不过十三岁刚过,比照着严奉桢还是矮了一截。

因是李惟俭干脆打马而回,到得自家小院儿浑然没当回事儿,只换了身衣裳,便钻进书房里埋头写写画画。

晴雯天葵还不曾走,这夜守夜的还是香菱。她也是个呆的,许是习惯了李惟俭的好脾气,夜里便睡得死死的,一觉睡到天明。

转天清早香菱起身见李惟俭还不曾醒来,只道俭四爷是累着了,自己轻手轻脚去洗了漱,待回返时见他还不曾醒来,这才察觉出不对。

呼唤两声,又探手摸了摸额头,察觉额头滚烫,紧忙出去寻了晴雯、红玉、琇莹,几个丫鬟打湿了帕子不停的擦拭额头、手心、脚心,又让红玉知会了珠大奶奶李纨,直到辰时才请来府中供奉瞧了,又开了副方子。

药汤子灌了两碗,又发了一身汗,直到下晌李惟俭这才悠悠转醒。

几个丫鬟见他醒了,松口气之余,那晴雯就发了脾气。很是叱了香菱几句,恰好这日天葵走了,便咬死了说夜里要守着李惟俭。

李惟俭哭笑不得,只说自己大意了,转而又替香菱开脱了几句。

晴雯本就与香菱最要好,闻言也就不再说什么,反倒是香菱掉了眼泪,心中自责不已。

红玉又说,夜里只留晴雯一人只怕不太妥当,总要多留个丫鬟,有事儿也好照应着。

晴雯不好反驳,思来想去,便做主留了琇莹与她一道值夜。

这一夜李惟俭烧了一阵,晴雯与琇莹尽心尽力,一直守在床边直到天明,于是李惟俭睁眼便瞧见两张面带倦容的俏脸。

捂在身上的两床被子实在厚重,李惟俭自觉燥热,便轻轻抽出了胳膊。不想,这窸窸窣窣的声响便惊到了两个丫鬟。

琇莹最先睁眼,迷糊着瞧了李惟俭一眼,这才道:“四爷,你醒了?”

晴雯随即惊醒,揉了揉满是血丝的眼睛,探手便覆在李惟俭的额头,随即又摸在自己额头上。

涂着凤仙汁指甲的白嫩小手挪开,刘海便散乱起来,晴雯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可算是退烧了。今儿再服两副药,说不得明儿四爷就大好了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放在后世,琇莹与晴雯一个十三、一个十二,这般年岁的女孩儿哪个不是被爹妈宝贝也似的捧在手心儿里?偏在此时要熬着身子骨来伺候人。

李惟俭便有些歉意道:“劳烦你们两个了。”

晴雯就嗔道:“瞧四爷说的,伺候四爷本就是我们的本分,哪里劳烦不劳烦的?”顿了顿,又道:“这会子瞧四爷还不大好,我看就先别起身了。琇莹,你去催着红玉取了早点来,不怕使银钱,弄一些清淡的回来。”

琇莹应了一声,起身裹了外裳就走。

没一会子功夫,先是琇莹与香菱到得暖阁里,跟着红玉又提了食盒来了。却是不用晴雯吩咐,红玉早早儿的便去厨房里点了些清淡的粥品。

昨儿一整天不曾进食,只灌了一肚子汤药,李惟俭腹中空空,便被琇莹扶着靠坐起来,大老爷也是吃着香菱一勺一勺递喂过来的鸡茸粥。

吃罢了的早点,李惟俭就感叹道:“还是大意了啊,原以为快走些便无大碍的,没成想还是中了招。算算有几年不曾染风寒了,这一遭染了真真儿的难受。”

晴雯接了粥碗嗔道:“四爷还说呢,哪儿有泼了一身水不换衣裳就打马往回跑的?”

红玉也道:“四爷下回可小心了。到底是二月,还倒春寒呢,素日骑马都要围了外氅。四爷这般不爱惜身子骨,便是这回侥幸了,保不齐下回也染了风寒。”

李惟俭笑着道:“我这是病毒性感冒……算了,我下回注意。”顿了顿,又笑吟吟道:“不过老爷我命大着呢,当年大疫都没能要了我的命。呵,伱们猜怎么着?此后好几年,我愣是没染过一回风寒。”

几个丫鬟又是嗔道了几嘴,这才散去忙活起来。因是晴雯、琇莹熬了夜,李惟俭便嘱咐两个丫鬟回房补觉。

琇莹最听话,李惟俭说什么是什么。晴雯却心有不甘,小姑娘噘着嘴极不乐意,一直说要守着李惟俭,直到困倦的不行,这才被李惟俭强劝着去了。

暖隔里只余下香菱与红玉两个丫鬟。李惟俭身边四个丫鬟,琇莹是他拐来的,香菱是薛姨妈赠的,按规矩都等同于二等丫鬟,拿着与晴雯一般无二的月例。唯独红玉奴籍还在府里头,虽说拿着李惟俭的贴补,月例与其余人一般,可身份却偏生是三等丫鬟。

按规矩,三等丫鬟是入不得主子房里伺候的。奈何李惟俭生了病,房里缺人手,晴雯便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默认了。

香菱去院子里照看着熬药,红玉便陪坐在床边,与李惟俭说着话儿。

不用李惟俭问起,红玉便说起了这两日里府里的大事小情。

“四爷,如今府里头上上下下都说四爷的遭了无妄之灾,那薛家上下都是忘恩负义的。昨儿几个婆子嚼老婆舌,偏生让姨太太身边儿的同喜听了去。同喜跟着几个婆子吵嘴,一时说不过,气得掉了泪珠子。”

李惟俭问道:“后来呢?”

红玉摇摇头:“后来就没信儿了……是了,昨儿王舅母领着云屏(注一)姑娘来了府里,先是去了梨香院,后来又去了太太院儿里。再后来不知怎么,与大太太闹了别扭,听说王舅母走的时候拉了脸子,都没给姨太太好脸色呢。”

王子腾妻女来了?还是专门来寻薛姨妈的?

李惟俭思忖了片刻,转念便将内中情由忖度了个大略。薛家来京师,一家子托庇荣国府,偏生不去渐渐起势的王家,由此可见薛姨妈与王舅母姑嫂之间关系不佳。

此前薛姨妈去王家寻对策,碰了个软钉子无功而返,这才两日间那王舅母又追了过来……

薛家当家人早亡,只剩下孤儿寡母,只怕落在外人眼中便是香喷喷的一口大肥肉。莫说是外人,只怕薛家旁支也是这般想的。是以薛家上京,这内中未尝没有生怕被族内吃了绝户的心思。

如今薛家在京师被人强逼着要丢了皇商底子,看似庞然大物眼看就要轰然倒塌,那上蹿下跳的大老爷贾赦都能看得到,王舅母又怎会瞧不见?

只怕王舅母此番也是存了吃绝户的心思,而后与大老爷贾赦这才起了冲突。

呵,还真是一鲸落万物生,眼看薛家要垮,其余几家舍了面皮也要上来撕咬一口。就是不知这一遭薛家能不能扛住了。

梨香院。

薛蟠在家中拘束了几日,实在耐不得这般无趣,一早儿闹腾了一回,到底得了薛姨妈准许,乐滋滋的去了义学。

呆霸王没心没肺,余下的母女二人可是愁上心头。薛姨妈自知与姐姐王夫人也商议不出个章程来,这日便留在了梨香院里。

因着家中事端连连,宝钗这两日还犯了咳症,也停了教养嬷嬷训导,只陪在妈妈身旁。

眼看薛姨妈唉声叹气,宝钗终究忍不住,说道:“妈妈,要不……女儿再去寻俭四哥讨个章程?”

薛姨妈就苦笑道:“阖府上下都在骂咱们家忘恩负义,我跟蟠儿又将那俭哥儿得罪死了,你这会子再去登门,还不知人家背后如何说嘴呢。”

宝钗就道:“昨儿听了一嘴,说是俭四哥前儿淋了水,回来就染了风寒。夜里起了高烧,昨儿一整天都没下床。女儿就想着,不论如何,总要去看一遭才是。”

薛姨妈思忖了下,颔首道:“这倒也是。那你打发人去寻几样好药材,一会子提了去瞧瞧俭哥儿。”说到此节,薛姨妈隐隐有些后悔,便道:“那俭哥儿不计前嫌,还给出了主意,这回想起来……我倒是真觉得对他不住。”

宝钗好一阵无语。倘若当日甫一起冲突,妈妈便提着哥哥去给俭四哥道恼,回来再好生训斥一通哥哥,只怕也不会有后续的事端了。

可宝钗也知道,妈妈向来是眼睛朝上瞅的,又哪里会在意什么诗书传家的李家,更何况俭四哥还只是李家的旁支?

事到如今,再说什么都迟了。宝钗能做的,也只是跟着薛姨妈一道叹了口气。

当下宝钗吩咐了莺儿,去厢房里寻了党参、当归、茯苓、小柴胡,用油纸包了四小包。正要出门去寻李惟俭,丫鬟同喜便来禀报,说是宝二爷来了。

不待宝钗出去相迎,宝玉便兴冲冲快步行了进来。

宝钗迎了两步笑道:“宝兄弟怎么这会子来了?”

宝玉打量了宝钗两眼,笑道:“听说宝姐姐病了,我就先过来瞧瞧。宝姐姐可大愈了?”

“已经大好了,倒多谢你记挂着。”

薛姨妈也连忙过来,一把扯过宝玉,稀罕道:“这么冷的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到炕上坐着罢。”

宝玉顺势坐在炕上,又见桌案上摆着四个油纸包,隐隐透着药材味儿,因是便问:“这是……宝姐姐新得来的药?”

宝钗就道:“我那药在外头树根儿下埋着呢。这不是听说俭四哥染了风寒,我就想着去瞧瞧。方才要出门,可巧宝兄弟就来了。”

宝玉忽而想起小厮茗烟每日家赞俭四哥房里的丫鬟都是好颜色。那晴雯他是见过的,果然比寻常丫鬟要出色一头,她原先在老太太房里名喜鹊,宝玉觉着不好,这晴雯的名字还是宝玉当着老太太面儿说的,如是喜鹊才改做了如今的晴雯。

晴雯这般颜色,茗烟偏说其余几个丫头不逊晴雯,宝玉虽觉俭四哥有些无趣,可一想到此节便动了心思。

他当即跳下炕头,笑道:“俭四哥病了?那可得去瞧瞧去,不如我跟宝姐姐一起?”

宝钗没言语,越过宝玉看了眼妈妈,见其颔首,这才道:“那宝兄弟就与我一道儿吧,空着手不好,不如这药材也算宝兄弟一份心意。”

宝玉浑不在意道:“也好也好,免得我还得费心思。多谢宝姐姐了。”

当下二人裹了外氅,迎着外间泼洒过来的细碎雪沫子,朝着东北上小院儿行去。

与此同时,贾母房中,黛玉听闻李惟俭病了,也起了同样心思。

黛玉却有些顾虑,因是陪贾母在软塌上坐了一会子,这才试探着说道:“外祖母,听闻俭四哥病了呢。”

贾母就道:“昨儿珠哥儿媳妇儿来说了一嘴,说是打井被泼洒了一身,又不曾更换衣裳,顶着风骑了一路马,夜里就发了烧。”

黛玉就道:“不想俭四哥那般身子也会生病……外祖母,早前儿我病着,俭四哥又是送药,又是送方子、食谱的,他病了,我总要尽些心意才是。”

贾母揽着黛玉笑道:“好好,玉儿也懂得人情往来了,你要去瞧去就是了。左右俭哥儿也不是外人,他大伯李祭酒本就跟老爷是通家之好。”

黛玉本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性儿,当即道:“那我听外祖母的,这就去瞧瞧。”

贾母又道:“探病人空着手不好看,我让鸳鸯选一些补品,你带了去,也算我一份心意。”

当下鸳鸯领命,寻了几样进补的吃食,打了包交给雪雁、紫鹃提了,黛玉裹了大氅,又打了油纸伞,这才朝着东北上小院儿行去。

一路过穿堂、夹道,到得东北上小院儿里,紫鹃上去叫门,不片刻便被红玉迎了进去。

黛玉四下打量,见这小院儿屋舍虽不多,却胜在精致。待进得正房里,绕过屏风便见暖阁里宝玉、宝钗正与床榻上的俭四哥说着话儿呢。

宝玉不是去学上了吗?怎地又去寻了宝钗?

黛玉心头异样,当下进到暖阁里见过礼,开口说起话来便有些不对味儿。

她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注一:王云屏,二设人物,本没有名字。原书为王子腾侄女,传抄过程中变成了之女。这里为了行文方便,采传抄谬误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