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 > 第51章 春和景明

金陵的春日来得又急又暖。老宅庭院里那几株原本光秃秃的石榴树,仿佛一夜之间就被春风蘸饱了绿意,细嫩的芽苞争先恐后地钻出来,在阳光下舒展着薄薄的叶片。墙角几丛野蔷薇也抽了条,细小的花苞藏在带刺的枝条间,蓄势待发。

英哥儿的日子,也跟着这蓬勃的春意,忙得像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

天刚蒙蒙亮,微凉的晨雾还笼着庭院,东跨院的小校场上便响起了稚嫩的“嘿哈”声。

贾赦背着手站在一旁,鬓角的白发在晨光里分外醒目。

他看着场中那个穿着特制小短褐、像模像样扎着小马步的小人儿,眼底深处藏着不易察觉的慈爱。

“稳住!下盘要稳!”贾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沉稳的力道,“英哥儿,想象自己是棵小树,脚丫子要像树根一样扎进地里!对,就是这样!”他走过去,轻轻扶正了英哥儿微微摇晃的小身板。

英哥儿小脸憋得通红,努力维持着姿势,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亮晶晶的,满是认真。他学着祖父平日的吐纳,小胸脯一起一伏,努力把“气”沉下去。

虽然动作还带着幼儿特有的笨拙和摇晃,但那股子专注劲儿却让人动容。

贾赦教的不是什么高深招式,只是最基础的站桩、吐纳,以及一些模仿小动物姿态的活动筋骨的动作。模仿老虎伸懒腰,学仙鹤单腿立,像猿猴一样灵活地扭动小身子。

与其说是练武,不如说是强健筋骨、培养气韵的游戏。

“好!今天练得不错!”贾赦看着小人儿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终于满意地点点头,上前用温热的软巾给他擦汗。

英哥儿立刻挺直了小腰板,像个小大人似的,学着大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对着贾赦抱了抱小拳头,奶声奶气地说:“谢祖父教导!”

那副明明累得小脸通红、却努力做出沉稳恭敬的小模样,看得贾赦心头一软,忍不住揉了揉他的小脑袋:“收功!去找你林表姑念书去罢!”

英哥儿立刻像得了赦令,小脸上绽开大大的笑容,被晨练激发的精力似乎更旺盛了,迈着小短腿就朝西厢暖阁跑去,跑了两步又想起什么似的,放慢脚步,努力走得稳当些。

西厢暖阁里,窗棂大开,带着花苞清香的春风穿堂而过,吹散了最后一丝药味,只留下书卷的墨香和若有若无的草木清气。

黛玉穿着一身素净的月白春衫,外罩一件浅青色的薄比甲,乌发松松挽了个纂儿,斜插一支素银簪子。虽然依旧清瘦,但双颊已有了些微健康的红晕,眼眸清亮如洗,再不复病榻缠绵时的灰败。

她端坐在窗边的书案前,阳光透过窗纱,在她白皙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案上摊开着一本《龙文鞭影》,书页泛着古旧的光泽。旁边放着一碟子雪白喷香、刚蒸好的菱粉糕。

英哥儿像只归巢的小鸟,轻快地扑到黛玉身边的小杌子上坐好,小身子坐得笔直,小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林表姑!”声音清脆,带着晨练后的朝气。

黛玉放下手中的书卷,唇角弯起温柔的弧度,指尖轻轻拂过他被汗水濡湿的额发:“跑得一头汗,先歇歇,用块糕。”她拈起一块小巧的菱粉糕,递到英哥儿嘴边。

英哥儿没有立刻去接,而是伸出两只小手,稳稳地捧住黛玉递来的糕点,才小口小口地吃起来,动作斯文,一点碎屑也没掉。那副认真的小模样,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庄重的事情。

待吃完,他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大眼睛又期待地看向书案:“林表姑,今天念什么故事?”

黛玉拿起《龙文鞭影》,翻开书页,指着几个四字短句:“今日我们念这个。‘孟母三迁,姜诗跃鲤’。”

“孟母三迁……”英哥儿跟着念,小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记住这些拗口的词,“姜诗跃鲤……”他念得极认真,吐字清晰,那份专注力远超寻常孩童。

黛玉眼中漾开赞赏的笑意,并不深入讲解其中深奥的典故,而是用她特有的、充满诗意和生活气息的方式娓娓道来:“孟母啊,是个非常爱孩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能在好地方读书,不怕辛苦,搬了三次家。就像你娘,为了让你平安长大,也费尽了心思。”

她的声音温柔,将古老的典故拉近到孩子能理解的情感层面。

“姜诗跃鲤呢?”英哥儿好奇地问,黛玉笑着指着窗外,“姜诗呢,是个孝顺的孩子。他的母亲想喝江水,江里有鲤鱼跳出来,他就高兴地拿回家给母亲煮汤喝。就像……”她想了想,“就像英哥儿有时候会摘一朵小花送给表姑,也是一片心意。”

英哥儿听得入神,小脑袋随着黛玉的讲述轻轻点着,眼神专注而明亮。听到“摘花”时,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窗外的野蔷薇花苞,小脸上露出一个腼腆又认真的笑容。

阳光暖暖地洒在书案上,墨香与菱粉糕的甜香交织。一大一小,一个温柔讲述着古老故事中的情义与智慧,一个努力理解着其中的情感与道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英哥儿那副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恍然点头、时而因理解而露出满足笑容的沉稳又可爱的模样,让黛玉心中充满了暖意。

午后小憩醒来,便是英哥儿“走亲访友”的时间。

他先溜达到东边小院。迎春正坐在廊下绣架前,对着绷紧的白绢,纤指捏着银针,细细绣着一丛翠竹。

她性子安静,见了英哥儿,也只是温柔一笑,放下针线,从手边的攒盒里拈出几块松子糖递给他:“哥儿醒了?尝尝这个,不粘牙。”

英哥儿甜甜地道了谢:“谢谢二姑姑。”然后才伸出小手接过糖,挨着迎春坐下,小口含着糖,安安静静地看着银针在白绢上穿梭,翠绿的竹叶渐渐成形。

偶尔迎春会低声教他认认丝线的颜色,或是讲讲竹子的样子。他看得极认真,小嘴微张,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那份沉静的专注,让迎春绣花的手指都更加轻柔了几分。一室静谧,只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和针线穿过绢布的细微声响。

接着是探春的住处。探春这里总是收拾得格外利落。

她正临着一本帖,见英哥儿来了,便搁下笔,拿帕子擦了手,笑着把他抱到膝上:“小皮猴儿,今日又听了什么新故事?说一个给三姑姑听听?”

有时也会拿出九连环或七巧板,考校他的巧思。

探春的目光锐利,要求也高。英哥儿在她面前坐得格外端正,小眉头拧着,小手笨拙却极其认真地拆解着环扣或拼凑着图样。

遇到特别难的地方,他会抿着小嘴,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那份沉静思考的模样,全然不像个两岁的孩子。

探春看着他努力的小模样,眼中冷硬的神色总会不自觉地柔和下来,忍不住伸手点点他的小鼻尖。

最后是李纨带着贾兰居住的院落。这里最是安静,窗台上养着几盆碧绿的兰草。

十岁的贾兰已是个小少年模样,正端坐在书桌前,神情专注地诵读着《孟子》,面前摊开的书本上密密麻麻写着注释。

李纨在一旁做着针线,不时抬头看一眼儿子,目光中满是期许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科举之路已经不远,母子俩都绷着一根弦。

英哥儿轻手轻脚地蹭到门边,探出小脑袋,小声唤道:“兰哥哥……”

贾兰从书本中抬起头,看到门口的小团子,紧绷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放下书招招手:“英哥儿来啦。”

李纨也放下针线,温声道:“哥儿进来吧,轻些声。”

英哥儿乖巧地点点头,蹑手蹑脚地走进去,挨着贾兰坐下,好奇地看着他书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

贾兰有时会指着一个简单的字考考他,英哥儿认得便小声清晰地念出来,认不得就眨巴着大眼睛摇头,小模样既认真又可爱。

李纨会拿出些新做的、样式精巧的素点心分给两个孩子。英哥儿小口吃着点心,安安静静地看一会儿贾兰读书,或者玩一会儿李纨给他准备的小布老虎。

他知道兰哥哥在“做学问”,不能打扰太久,待了一会儿,便会懂事地起身,对着李纨和贾兰规规矩矩地说:“大伯娘,兰哥哥,英哥儿去别处玩了。”然后才迈着小短腿离开。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