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 > 第46章 否极泰来

金陵老宅的冬日,仿佛被沉厚的孝布裹着,连穿堂风都透着一股子旧木和纸钱的凉气。

这宅子原是荣国府在金陵的旧邸,如今爵位被夺,正门内的三进正院早已封了朱漆大门,门环上积着薄尘,只留东侧几处偏院住着人。

黛玉在西厢暖阁里养着,锦被捂得严严实实,只露一张巴掌大的小脸在外头,苍白得如同新糊的窗纸。

她倚着引枕,指尖捻着一本薄薄的《声律启蒙》,目光却虚虚落在窗外那株落了叶的石榴树上。

“林表姑,”一个软糯糯、带着点奶味儿的声音挨着床沿响起。黛玉低头,英哥儿不知何时已吭哧吭哧爬上了脚榻,小胳膊趴在她锦被边缘,仰着脸,乌溜溜的大眼睛里盛满了好奇和专注。

他穿着素白的小袄,因着守孝,身上一点鲜亮颜色也无,愈发衬得小脸玉雪可爱,额角还沁着点细密的汗珠,脸颊肉嘟嘟的。

黛玉心头那点沉沉的暮气,被这双清亮亮的眼睛戳开了一道缝隙。

她放下书卷,指尖轻轻拂过他额角细软的碎发,声音带着久病的微哑,却格外柔和:“是‘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她一个字一个字念得慢,尾音像江南的雨丝,轻软缠绵。

英哥儿立刻跟着念:“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他念得认真极了,小脑袋一点一点,粉嫩的唇瓣努力模仿着黛玉的口型,虽然有些字眼还带着奶声奶气的含糊,吐字却异常清晰,那份全神贯注的劲儿,让人看着心头发软。

黛玉眼中掠过一丝惊异与爱怜。这孩子,聪慧得远超常理。

她起了兴致,索性让他爬上暖炕,挨着自己坐好。

小家伙立刻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小身子软软地依偎着她,像只暖烘烘的小动物。黛玉又翻过一页:“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三尺剑,六钧弓!”英哥儿的小手迫不及待地指点着书页上的字,小肉手指头笨拙地跟着黛玉的指尖移动,“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他念得又快又准,甚至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大眼睛亮晶晶的,仿佛书页上的字是会跳舞的精灵。

黛玉苍白的唇边,终于浮起一丝真心的笑意,如同初春落在冰面上的第一缕阳光,虽浅,却足以融化几分寒霜。

她将英哥儿揽得更近些,感受着这孩子身上源源不断散发出的、令人安心的暖意。

这份暖意丝丝缕缕,如同无形的丝线,悄然缠绕着她冰冷枯寂的心脉,驱散着那深入骨髓的寒气和死亡的阴影。

她说不清这暖意从何而来,只当是这孩子天生体暖,又兼亲近之故,心里却不由自主地贪恋着这份依赖。

“英哥儿真是个小神童。”她低低赞了一句,指尖点了点书页,“那这个呢?‘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英哥儿立刻脆生生地跟上:“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念完,他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小手忽然指向窗外光秃秃的石榴树枝,奶声奶气地问:“林表姑,杨柳绿,杏花红……金陵城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比现在好看吗?”

那懵懂又好奇的模样,像只刚探出头的小松鼠。

黛玉顺着他的指尖望去,枯枝在灰白的天空下伸展着萧瑟的线条。她心头微涩,随即又被一种更深的温柔取代。

她轻轻握住英哥儿指向窗外的小手,那小手温热而柔软,带着孩童特有的、蓬勃的生命力。

“春天啊,”她的声音仿佛也染上了一层朦胧的暖色,“杨柳的枝条会变得很软很软,抽出嫩芽,像笼着一层薄薄的绿烟。杏花会开,一簇簇,粉粉白白的,风一吹,花瓣像雪一样落下来……空气里都是青草和花苞的香气,湿漉漉的,很甜。”

她描绘着,声音轻柔,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久违的春日暖阳之中。

英哥儿听得入了神,黑亮的眼珠里映着黛玉描绘的春日幻景,小嘴微微张着,似乎能闻到那湿漉漉的甜香。

他下意识地往黛玉身边又蹭了蹭,小身子更紧地依偎着她,仿佛这样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她话语里那份遥远的温暖生机。

无人知晓,就在他依偎过去的瞬间,一缕精纯温煦的精神力,无声无息地从他紧贴黛玉的肩头渗透过去,温柔地抚慰着她因追忆而微微抽痛的心脉。

几日前,金陵王家的王仁曾带着薄礼来老宅探望。他一身素色长衫,言语间满是对逝者的缅怀,见了英哥儿,更是亲热得抱着不撒手。

临走时,他留下一个素面锦盒,说是给英哥儿的玩意儿。打开来看,是一套打磨得光滑温润的酸枣木小积木,块头不大,边角圆润,上头没涂半点漆料,只保留着木头本身的浅黄纹路,正合了守孝时的素净规矩。

英哥儿见了这积木,立刻爱不释手,日日都要攥着两块在暖阁里搭来搭去,有时搭成歪歪扭扭的小房子,便举到黛玉面前邀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日子便在孩子的读书声和欢笑声中悄然滑过。

英哥儿成了西厢暖阁的常客,有时甚至一整日都腻在黛玉身边。他有时会拿着描红的纸笔,小胖手攥着笔杆,在黛玉的指点下,一横一竖写得无比认真,虽然常常墨点糊成一团,小脸上却满是得意;有时累了,就蜷在黛玉身边,听她讲些浅显的典故,听着听着,长长的睫毛便垂下来,呼吸均匀地睡着了。

黛玉的精神一日好过一日,虽依旧清瘦,咳嗽也未曾断绝,但双颊已褪去那骇人的灰败,偶尔能透出一点久违的晕红,如同雪地里悄然绽放的梅瓣。

她教导英哥儿时,眉宇间那份专注与温柔,是她病中从未有过的光彩。

转眼便是腊月尽头。守孝之家,年节自是极尽简朴。

金陵老宅的偏厅,如今权当正厅用,梁上的描金虽已斑驳,却还能看出旧日的规制 。

此时,贾赦领着阖家上下,对着祖宗牌位和贾母的灵位焚香叩拜。供桌上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几碟素果、几碗清茶、几盘白面馒头,香烛的青烟袅袅升腾,空气里弥漫着清冷的檀香气息。

祭拜完毕,众人围坐偏厅用年夜饭。桌上不见荤腥,连油星都少见。一盆热气腾腾的香菇青菜豆腐煲,汤色清亮,飘着几点碧绿的葱花;一碟碧油油的清炒荠菜,带着田野的清甜;一碟嫩黄滑润的蒸蛋羹;一盆熬得软糯喷香的白米粥;还有几碟金陵本地的素点心,如素鹅、素烧鸭、盐水毛豆之类。粗瓷碗碟,透着简朴,却因是劫后余生后的阖家团聚,反倒透出一种难得的温馨。

贾赦坐在上首,神情依旧沉郁,但眉宇间的郁气淡了许多。

他看着坐在下首脸色虽苍白却有了些微生气的黛玉,又看看紧挨着黛玉,正被王熙凤用小银匙喂着蛋羹的英哥儿。小家伙吃得腮帮子鼓鼓,大眼睛满足地弯成了月牙。再看看另一边同样安静地喝着粥,小脸圆润了些的贾兰,最后目光扫过由袭人一勺勺喂食,痴痴呆呆的宝玉,努力维持着体面的探春和低眉顺眼的赵姨娘……

他端起面前那杯清冽的素酒,喉头滚动了一下,声音沙哑却清晰,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沉静:“都活着,就好。吃吧。”

简单的三句话,道尽了这一年的惊心动魄与此刻的弥足珍贵。众人默默举箸,虽无笑语喧哗,但粗茶淡饭间,劫后余生的安稳与暖意流淌在众人心中。王熙凤夹了一筷子嫩笋放到黛玉碗里,低声道:“妹妹多吃些,开春就好了。”

黛玉轻轻点头感谢。探春默默地将一碟素烧鸭往贾兰那边推了推。

烛光映着一张张或憔悴、或稚嫩、或麻木的脸庞,将这顿最不像年夜饭的年夜饭,烙印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空气里弥漫的,除了食物的朴素香气,还有对未来的期盼。

守岁的长夜寂静。英哥儿躺在暖炕上,身边是熟睡的巧姐儿,发出均匀细小的呼吸。窗外偶有零星的爆竹声从远处传来,更衬得老宅内一片死寂。

白日里那个坐在饭桌旁、眼神空茫、像个精致木偶般的“宝二叔”,像一根小刺,扎在英哥儿小小的心里。

他出生不久就随父母离京,对这个二叔毫无印象。只从母亲偶尔的低叹和丫头婆子们的只言片语里,模糊知道家里有这么个人,曾经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如今却“痴傻”了。

今日亲眼所见,宝二叔身上的空洞和茫然,让早慧的他感到莫名的困惑。

黑暗中,英哥儿睁大了眼睛,意识海中那枚金色的齿轮印记悄然浮现,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好奇心起,他悄悄掀起身上的薄被,踮着脚尖一步一挪地蹭到门口。

他记得白日里丫头们说“宝二爷在东厢房歇着”,便沿着墙根儿往东边走。守夜的婆子靠在廊柱上打盹,他猫着腰从阴影里溜过去。

东厢房的窗纸透着微弱的光,门虚掩着一道缝。

英哥儿扒着门缝往里看,袭人正坐在桌边打盹,头一点一点的,宝玉则歪在榻上,双目睁着,却依旧是白日里那副空茫的样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榻边的玉佩。

他推开门缝溜进去,直到走到榻前,宝玉都没看他一眼。英哥儿伸出小手,犹豫了一下,轻轻碰了碰宝玉搭在膝头的手背。

就在指尖相触的瞬间,英哥儿小小的身体猛地僵住了!

一股巨大的空寂感如同冰冷的潮水,顺着指尖瞬间涌遍他全身,仿佛要把他整个人都吸进一片无边无际的灰白荒漠里。

他甚至能感觉到那片空寂里藏着无数的碎片——有花瓣落进水里的轻响,有女子低低的咳嗽,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却都像隔着厚厚的冰,模糊又遥远。

那不是完整的识海!而是一片……支离破碎的虚无之境!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