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 > 第245章 乘风破浪

圣旨一下,贾府如同被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王熙凤原本在屋里看着晗姐儿描花样子,听到平儿气喘吁吁地跑来禀告,说英哥儿被任命为副使,要远渡重洋去什么欧、欧洲。

她手里的软尺“啪嗒”一声掉在地上,脸色刹那间变得惨白,整个人晃了晃,要不是平儿眼疾手快扶住,差点软倒在地。

“你……你说什么?”王熙凤猛地站起来,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英哥儿要去哪儿?什么欧洲?不行!绝对不行!”

她推开平儿的手,跌跌撞撞地冲出屋子,直奔前院书房。英哥儿刚送走传旨的内侍,正准备去译书馆安排事宜,就被母亲一把抓住了胳膊。

“英哥儿!我的儿!你不能去!”王熙凤的声音带着哭腔,“你才十三岁!怎么能去那种地方!那茫茫大海是闹着玩的吗?万一……万一有个好歹……娘不准!娘这就去求皇上,求皇上开恩!”

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这一刻,她不是那个精明强干的二太太,只是一个担心儿子的普通母亲。

英哥儿看着母亲担心的样子,心里又酸又软。他反手握住母亲颤抖的手,扶着她坐到旁边的椅子上,声音放得又轻又缓:“娘,您别急,先听我说。”

他蹲下身,仰头看着母亲泪痕交错的脸:“娘,这条航线,咱们家的商队已经来回走了好几趟了,每次都平平安安。破浪、逐风那几艘船,又大又结实,是顶好的海船,不怕风浪。船上还有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和水手,知道怎么避开危险。”

他拿出帕子,轻轻给母亲擦眼泪:“那些番邦人只是长得跟我们不一样,维尔德神父您也见过,他虽然头发颜色怪了点,但人很和善,懂道理。咱们家的珠光锦和糖,在那边可受欢迎了,他们抢着买呢。”

王熙凤摇着头,眼泪流得更凶:“那也不行!路上要走多久?三个月?大半年?海上缺医少药,万一……万一你生病了怎么办?娘不在身边,谁照顾你?”

她一想到儿子可能会在茫茫大海上生病受苦,心就像被刀子剜一样疼。

“娘,”英哥儿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儿子知道您担心。但这次出行,不只是为了咱们家,更是为了皇上,为了大雍。皇上把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儿子,是信任儿子。咱们家的海船和商路能帮上忙,儿子也觉得与有荣焉。儿子向您保证,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

他露出安抚的笑容:“而且,皇上还派了好多侍卫保护。您就当我……是出去游学一趟,长长见识。等儿子回来,一定把番邦的新奇玩意儿都带给您和晗姐儿。”

王熙凤却听不进去:“我不管什么大雍!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那海里的事谁说得准?娘不许你去!”她死死攥着英哥儿的手,仿佛一松开儿子就会消失。

巧姐儿在隔壁顾家得了信,也立刻挺着微微显怀的肚子,由夫君顾惟清陪着赶回了娘家。

她拉着英哥儿的手,眼泪扑簌簌地掉:“弟弟,那么远的路,听说要在海上走好几个月,船上什么都没有,生病了可怎么好?姐姐舍不得你……”

王熙凤见到女儿,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拉着巧姐儿的手哭道:“巧姐儿,你快劝劝你弟弟!他非要跑到那天涯海角去!”

母女俩围着英哥儿,又是担心又是劝,院子里一片愁云惨淡。

就在这乱糟糟的时候,贾琏风尘仆仆地从松江府赶回了京城。他原本就因为新港口建成,要回京述职,听到儿子要被派去海外,更是快马加鞭提前赶了回来。

一进屋子,就看到王熙凤哭得眼睛红肿,巧姐儿在一旁垂泪,英哥儿则一脸无奈地站在中间。

“爹爹!”英哥儿迎了上去。

“好了好了,都别哭了!”贾琏脱下披风,他先扶住扑过来的妻子,又对女儿点点头,最后目光落在儿子身上。

贾琏眉头紧锁:“英哥儿,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想清楚了?”

英哥儿认真地点了点头:“爹,儿子想清楚了。于公于私,儿子都该去。”

贾琏看着儿子沉默了片刻,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头对王熙凤道:“凤丫头,男儿志在四方!咱们英哥儿不是池中之物,让他去闯一闯,见见世面,是好事!”

“你说得轻巧!”王熙凤猛地抬头,瞪着贾琏,“那不是去金陵,不是去苏州!是漂洋过海!万一有个闪失……”

“没有万一!”贾琏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咱们儿子的本事,你还不清楚?他从小就比别人有主意,有能耐!皇上既然点了他的将,就是相信他能行!咱们做爹娘的,这时候不能拖他后腿!”

他搂住王熙凤的肩膀,声音放缓了些:“咱们现在要做的,是给他把行装准备得妥妥当当的,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多准备些衣物、药材,再多派些得力的人手跟着。对了,我记得你身边有两个厨子,一个擅长京城菜,一个擅长江南菜,都让英哥儿带上!免得他到了外面,吃不惯那些番邦的伙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贾琏的话像是一根定海神针,让王熙凤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一些。

她知道丈夫说得对,圣意已决,无法更改。她除了接受,拼命为儿子做好准备,还能做什么呢?

从那天起,王熙凤就像有了目标一样,开始疯狂地为英哥儿准备行装。

光是四季的衣裳鞋袜就装了十几个大箱子,生怕他在外面挨冻受热。各种常见的、珍贵的药材,更是成包成盒地往里塞,光是治疗晕船、风寒、腹泻的药就备了足足几大箱。她还硬塞给英哥儿几大匣子金银锞子,反复叮嘱:“穷家富路,穷家富路!在外面别省着,该花钱的地方千万别小气!”

那两个厨子也被叫到跟前,王熙凤千叮万嘱,让他们一定要照顾好少爷的饮食。

不仅家里忙乱,宫里的探春也得知了消息。她如今协理宫务,正值多事之秋,还是特意派了一个心腹小太监出宫,给英哥儿送来了好几支品相极好的老山参和一些宫廷御制的珍贵丸药。

英哥儿接过东西,却见那小太监神色间有些惶惶不安,欲言又止。他心中一动,塞过去一个沉甸甸的荷包,低声问道:“公公,可是宫里有什么事?贵妃娘娘一切可好?”

小太监捏了捏荷包,四下看了看,才压低声音道:“贾大人放心,贵妃娘娘安好,只是……只是宫里如今乱得很。二皇子殿下前几日染了风寒,一直高烧不退,病势沉重得很……皇后娘娘心急如焚,贵妃娘娘协理六宫,也是忙得脚不沾地,日夜操心。”

英哥儿心里一沉。他知道二皇子水琰是皇后所出的嫡子,今年才十一岁,听说读书骑射都很出色,新帝一直对他寄予厚望。

没想到过了十来天,就在使团出发筹备事宜基本就绪时,宫中传来了噩耗,二皇子水琰因天花夭折了。

消息传出,举国震惊。皇后承受不住丧子之痛,当场昏厥,一病不起。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片悲戚之中。

英哥儿再次被召入宫时,明显感觉到宫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新帝水曜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脸上满是深沉的悲痛和疲惫。

他看着英哥儿,声音沙哑:“英哥儿,此去西洋,山高水长……琰儿的事,你也知道了。朕不希望再失去任何一个得力臂膀。”

他顿了顿,郑重道,“朕已安排太医院院判周太医随行,他精于伤寒杂症,于防疫一道颇有心得。你……定要平安归来。”

英哥儿看着眼前这位骤然遭受打击的年轻帝王,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郑重跪下:“臣,谢皇上隆恩!必不辱使命!”

他知道,此刻任何安慰都是苍白的。他能做的,就是完成好这次出使的任务,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托付。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

新建成的松江府港口,风和日丽。三艘巨大的海船静静地停泊在蔚蓝的海面上,洁白的船帆已经升起,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码头上人山人海,旌旗招展。礼部官员、使团成员、送行的亲友、看热闹的百姓,将港口挤得水泄不通。

英哥儿穿着一身特制的深蓝色使团官服,身姿挺拔地站在队伍前列。他身后,是精神抖擞的铁头、福来、小丫、毛毛等娃娃堂小伙伴,他们如今都已能说一口流利的番语,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兴奋和期待。

柳湘莲和尤三姐也在此次队伍中,作为船队的向导和护卫,陪同使团去往欧洲。

孙立材、李师兄、陈师兄等制造总局的骨干也穿着新发的官服,脸上带着激动。还有那位中年太医,以及数百名精挑细选的水师官兵和随从。

王熙凤和贾琏站在送行的人群最前面。王熙凤死死攥着贾琏的胳膊,才能勉强站稳。她看着儿子,眼泪像决堤的河水,怎么擦也擦不干净。她张了张嘴,想再叮嘱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早已把能说的话都说尽了,只剩下无尽的担忧。

贾赦站在一旁,用力抿着嘴唇,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最终只是重重拍了拍孙子的肩膀,哑声道:“好孩子……早点回来!”

英哥儿逐一看向家人,将他们的面容深深印在心底。他走到母亲面前,跪下,磕了一个头:“爹,娘,祖父,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他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亲人和故土,然后毅然转身,踏上了连接“破浪号”的跳板。

“启航——”

随着船长一声浑厚的号令,沉重的铁锚被缓缓拉起,巨大的船帆吃满了风。

“呜——”

低沉的号角声在海面上回荡。三艘巨舰缓缓调转船头,劈开平静的海面,向着广阔无垠的海洋深处驶去。

岸上的欢呼声、呐喊声、哭泣声混杂在一起,随风传来,渐渐变得模糊。

英哥儿站在船尾,手扶栏杆,久久凝望着那片逐渐远去的陆地,直到它变成一条细线,最终消失在海平面之下。

新的旅程,开始了。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