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一晃两年过去。
十三岁的英哥儿身量抽高了不少,虽脸上仍带着少年人的清俊轮廓,但眉宇间的沉稳气度,却远超同龄人。
他如今不仅是翰林院修撰,更是“译书馆”实际上的主理人,连宝亲王水曜都时常来与他商议事务。
这两年里,龙椅上的皇帝身体时好时坏,精力大不如前。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日渐衰老的帝王,对“译书馆”的关注却与日俱增。
他时常召英哥儿入宫,询问海外诸国的动向。在听到欧洲列强的船坚炮利的最新消息时,他焦虑的意识到了帝国存在于海上的隐患。
在宝亲王水曜的力主和皇帝默许下,朝廷对海外技术的态度悄然转变,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水曜亲自掌管,直接向皇帝汇报,专门负责引进、研究海外先进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
然而,过程并不顺利,那些番商往往敝帚自珍,核心技术捂得严严实实,进展缓慢得让人心焦。
直到前不久,一道圣旨颁下:于松江府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专司枪炮、轮船等军工研发。
英哥儿被任命为顾问,南下松江督办制造总局的筹建。临行前,他特意带上了如今已有些年岁,愈发慵懒肥硕的好兄弟阿狸。
到达松江后,他借口探望旧友,去了一趟松江的珠光锦工坊。
他熟门熟路地摸到自己留在珠光锦工坊的小院子,这里按照他的吩咐,早已被尘封多年。他从院内几个位置分别取出几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
那是几年前,他火烧东瀛人海船时带回来的,东瀛人从荷兰人那里偷来的船舰和火炮设计图。
这些年,他从未将图纸示人,一来来源无法解释,二来时机未到。如今,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成立,正是它们重见天日的时候!
图纸绝不能由他直接拿出来,太过惹人怀疑。他看着特意带在身边的,正在他脚边打盹的好兄弟阿狸,嘴角弯起一个狡黠的弧度。
当夜,月黑风高。英哥儿抱着阿狸来到刚刚建好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附近,他悄然发动灵魂共鸣,将视野与感官与阿狸连接。他瞬间感受到了夜间微风的凉意,听到了远处草丛里的虫鸣。
“走吧,阿狸,放到那些主管们议事的大堂桌案上就行。”
第二天的清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刚挂牌没几天的衙署内,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喧哗。
“我的老天爷!这……这是从哪里来的?!”
一位被重金聘请来的老工匠,捧着一叠突然出现在他案头的图纸,双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那图纸上,清晰地绘制着他前所未见的战舰结构,精密的火炮剖面图,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番文注解!
图纸的来源成了谜。守卫信誓旦旦昨夜没有任何人进出。查访的人只在存放图纸的桌案下发现了几根黑白相间的猫毛,以及……裹在图纸外面油布上那几个莫名其妙的……猫牙印。
“查!给本王彻查!”宝亲王水曜闻讯,又惊又喜,下令严查,同时也立刻加派了三倍人手守卫制造总局。
虽然没查出结果,但这天降图纸的事件,反而像上天赐予的祝福,让整个制造总局的气氛都变得乐观而期待起来。
这份来历神秘却价值连城的图纸,引起了宝亲王水曜的高度重视。他一边下令严密封锁消息,一边召集更多可信的工匠和学者,开始日夜兼程地研究、消化图纸上的技术。
英哥儿顺势举荐了孙立材、李师兄和陈师兄三人。这几位曾与英哥儿一同研究改进织机,探索金属冶炼的落第秀才,以其扎实的动手能力和钻研精神,被破格吸纳进入制造总局,授予了官身。
当任命文书下来,三人捧着代表着官身的青色官袍时,竟激动得像孩子一样互相抱头痛哭。
“贾师弟……不,贾大人!知遇之恩,没齿难忘!”孙立材声音哽咽。他们从未想过,自己这般的寒门学子,有朝一日也能穿上这身官服,为国效力。
英哥儿扶起他们,又将他们这些年私下研究出的,关于金属冶炼改良的所有笔记和数据,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制造总局。
他知道,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汇聚众智,才能推动巨轮前行。
他又去看望了在完成松江新港口建设收尾工作的父亲贾琏,得知港口建设一切顺利后,英哥儿心满意足的回到了京城。
与此同时,南方的产业也稳步发展。南宁的糖蔗种植园在黄夫人的精心打理下,已是连绵成片,绿浪翻滚。
去年,曾有东瀛人暗中收买地痞,企图破坏蔗园和桑树林,被警惕性极高的黄夫人带着家丁抓了个正着。这位昔日的女土司手段果决,将人扭送官府的同时,也彻底恨上了阴险的东瀛人。
与薛宝钗交易的最后两艘海船也早在去年年底交付,至此,英哥儿麾下已拥有三艘可远航的大型海船。
这支商队往返于松江府、茜香国、安南和欧洲之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条成熟的贸易航线逐渐形成:南宁的生丝和部分糖浆运往松江加工;三艘海船从松江满载珠光锦和瓷器出发,途经安南装载优质的糖浆,然后扬帆远航,驶向欧洲。
海贸不仅带回了丰厚的利润,更带回了欧洲的书籍、工具和新奇观念,通过译书馆,悄然影响着这个古老的帝国。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平静,皇帝病重了。
养心殿宫门紧闭,御药房的灯火日夜不熄。消息被严格封锁,但那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息,依旧透过高墙,弥漫在整个京城上空。
宝亲王水曜已多日未曾露面,日夜守在御前。朝臣们人心惶惶,各种猜测和流言在暗地里涌动。
谁都明白,宝亲王是皇帝属意的继承人,且早已秘密立储,诏书就藏在正大光明匾之后。但皇权更迭,从来都伴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
就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等待中又过了三四天。一个寒冷的清晨,宫中丧钟敲响了,悲怆的钟声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当——”
“当——”
“当——”
钟声连绵不绝,一共敲了四十九响。
国丧!
穿着素服的内侍飞马驰骋在空旷的街道上,带着哭腔的高喊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
“皇上——驾崩了!”
整个京城,瞬间被巨大的悲恸吞噬。
贾府内,刚刚起身的英哥儿听到钟声,动作猛地一顿。王熙凤慌乱地冲进他的院子,脸色煞白,一把抓住他的手:“英哥儿,这钟声……”
“娘,”英哥儿反手握住母亲冰凉的手,声音异常镇静,“是国丧。皇上……龙驭宾天了。”
王熙凤腿一软,几乎歪倒,被英哥儿和平儿扶住。
府里上下顿时乱作一团,下人们慌忙翻找出素色的衣物,挂上白灯笼,人人脸上都是惊惧与无措。
混乱中,英哥儿却异常清醒。他迅速换上素服,对王熙凤道:“娘,立刻约束府中上下,闭门谢客,一切按制行事,切勿慌乱,也莫要随意打探消息。”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紫禁城,投向了那方据说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的传位诏书。
乾清宫内,香烟缭绕,气氛凝重。宗室亲王,文武重臣跪了一地,人人屏息凝神。宝亲王水曜跪在最前方,他身穿孝服,眼眶红肿,但腰杆挺得笔直。
在几位顾命大臣和宗室亲王的见证下,内务府总管颤巍巍地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出了那份密封的传位诏书。
诏书被当众宣读,宣布传位于皇七子宝亲王水曜。
许多人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宝亲王跪接遗诏,面容悲戚,眼神却沉稳坚毅,自有一份新帝的威仪。
“皇七子水曜,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旨意宣毕,殿内静默一瞬,随即爆发出整齐的叩拜声:
“臣等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帝水曜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下方跪伏的群臣,他沉声开口,沙哑却清晰的声音传遍大殿:
“众卿……平身。”
“先帝骤然崩逝,举国同悲。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朕……谨遵遗诏,继承大统,必当恪尽职守,励精图治,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新的时代,就在这庄重而又暗流涌动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消息很快传出宫外。当确认是宝亲王顺利继位后,贾府上下,乃至所有与宝亲王一系关联的人们,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英哥儿站在院子里,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新帝告天即位的钟鼓礼乐,心中百感交集。那位一生勤勤恳恳,一心为民的老人走了。而新的皇帝,与自己有着更深的羁绊。
一个时代结束了,而另一个更加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正伴随着新帝的登基,缓缓拉开序幕。
他抬起头,望向湛蓝如洗的秋日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
风起云涌,龙归大海。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