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哥儿病恹恹地在床上又躺了三天。他觉得头晕眼花,浑身软绵绵的使不上劲儿,精神力也像是干涸的小河,一滴都挤不出来了。
他只好乖乖养着,每日除了吃饭,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好不容易觉得头不那么晕了,也到了该下船的地方。这是一个靠近青城山的码头,剩下的路需要坐马车。
黄少峰和苍梧放心不下,带着他去找大夫。老大夫摸了摸胡子,给英哥儿把了脉,说:“小娃娃身子有点虚,像是累着了,加上天热,有点中暑气的样子。吃两副清热解暑的药就好啦。”说完就开了些苦巴巴的药。
英哥儿知道自己不是中暑,但没法解释,只好乖乖拿着药。
等回到客栈,苍梧把药煎好,黑乎乎的一碗端给他。
英哥儿趁着苍梧转身去拿蜜饯的功夫,小手端着药碗,蹬蹬蹬跑到窗边,左右看看没人,“哗啦”一下就把药倒进了窗外的花坛里,然后飞快地把空碗放回桌上,还故意皱着小眉头,咧着嘴,装作很苦的样子。
苍梧拿着蜜饯回来,看到空碗,满意地点了点头。
坐了几天的马车,他们终于到了青城山脚下。山很高,绿油油的,云雾绕着山腰,果然像故事里的仙山。
黄少峰带着他们上山,在一个清幽的道观里,见到了当初教他三招剑式的道士。这位道长姓云,看起来有些严肃,但看到黄少峰来了,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云道长把他们迎进去,其他护卫则留在山下的客栈等候。道观里很安静,到处都能听到清脆的鸟叫声。云道长安排他们先在客房里住下,让黄少峰稍事休息后就去办理拜师的事。
英哥儿躺了几天,觉得身上有劲儿了,就跟苍梧叔说想在道观里走走看看,苍梧知道山上守卫森严,便嘱咐了几句不能走远,让他出去散心了。
道观后面有一片小竹林,旁边还有个小小的荷花池,非常安静。
英哥儿正好奇地东张西望,忽然看见一位胡子头发全白的老道长,正坐在池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笑眯眯地看着他。老道长脸上红扑扑的,眼睛特别亮,穿着宽大的道袍,仙气飘飘的。
英哥儿仰着小脑袋,好奇地看着这个慈眉善目的老爷爷。
老道长笑呵呵地对他招招手。英哥儿觉得老爷爷很亲切,就走了过去。
“你这小娃娃,很有意思啊。”老道长开口了,声音温和,“灵气逼人,身上还带着件稀奇东西呢。”
英哥儿心里“咯噔”一下,小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胸口放镜子的地方。这位老爷爷怎么知道他藏着东西?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那个铜镜拿了出来:“老爷爷,您说的是这个吗?”
老道长接过镜子,端详了一下,点点头:“嗯,风月宝鉴……这原本是个不错的仙器,可惜啊,落在极阴之地太久,被鬼气沁透了,灵性都快磨没了。”他又看了看镜子,轻轻“咦”了一声:“不过……里面原本住着的那个鬼仙,好像已经被人打散了?倒是省事了。”
老道长微微一笑,一摆手,用拂尘轻轻拂过镜面,那轻柔的穗梢又仿佛不经意地扫过了英哥儿的额头。
英哥儿只觉得一股清凉舒服的气息从头顶灌入,原本那种灵魂之力枯竭带来的隐隐头疼,一下子就好了大半!整个人都轻松了!
老道长笑呵呵地把镜子还给了英哥儿。
这时,黄少峰和云道长办完事找了过来。云道长见到老道长,连忙恭敬地行礼:“师祖。”然后对黄少峰和英哥儿低声解释:“这位是我们青城山的玄清老祖。”
玄清老祖笑呵呵的对英哥儿道:“小友机缘不凡,好自为之。”说完,就迈着轻松的步子走远了,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英哥儿愣愣地看着玄清老祖走远,只觉得这个老爷爷神秘极了。
他们在青城山安顿了下来。黄少峰正式拜了师,开始跟着云道长修行。英哥儿则和苍梧住在客房里。
又休息了一两天,英哥儿感觉自己的精神力恢复了不少。他关好房门,拿出那面“风月宝鉴”。
他心里好奇得紧,想再看看里面那个奇怪的地方。
他小心地探出一丝精神力,碰了碰镜面。
镜子微微一亮,那股吸力再次传来,但这次很温和。英哥儿觉得眼前一亮,发现自己又站在了那个仙气缭绕的地方——太虚幻境。
和他上次匆忙逃出来时看到的崩碎景象不同,现在的太虚幻境看起来很完整,亭台楼阁、奇花异草都在,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
华丽的宫殿,写着“孽海情天”的匾额,一切都还在,只是空荡荡的,像座被遗弃的漂亮花园。
英哥儿好奇地东张西望。他慢慢走着,看到远处那些陈列着无数册簿的橱柜。他想起上次警幻仙姑给他看的那本“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册子。
他忍不住走过去,那册子散发着金色的光芒。他伸出手,想碰碰那本册子……
就在这时,一个细小而微弱的声音,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飘了过来,直接在他脑海里响起,带着依赖和亲近,轻轻地喊了一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