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李小柱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报信。
“奶奶,薛家少爷缓过来了!”他眼睛发亮,“那药真神!灌下去不到一个时辰,脸色就见缓了,呼吸也顺了!大夫说命保住了,接下来好生吃药将养就行!”
王熙凤一直提着的心,这才算落回肚子里。她长长舒了口气,念了句佛。
人命关天,总算没在她眼前折了。
她立刻让李娘子开库房,拣了好些上等的补药——人参、黄芪、当归,包得满满当当。又吩咐厨房现做了几样精细好克化的点心吃食,一并装上马车。
她没带太多人,只叫了苍梧跟着,亲自往薛蝌落脚的客栈去了。
客栈房里还弥漫着淡淡的药味。薛蝌醒是醒了,脸色却白得像纸,虚弱地靠在床头,看见王熙凤进来,挣扎着想坐起来。
“快躺着别动!”王熙凤忙上前按住他,在床边的凳子上坐下,“才缓过来一点,仔细又累着了。”
她仔细看了看薛蝌,年轻人眉眼间还带着病气,但眼神清亮了些,确实是无碍了。
她心里踏实了,嘴上却嗔怪:“你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胆子也太大了!这瘴疠之地是那么好闯的?差点把命丢在这儿!”
薛蝌嘴唇干裂,声音微弱:“多谢……琏二嫂子救命之恩……咳咳……”
“行了,客套话省省吧,先把身子养好要紧。”王熙凤摆摆手,让李娘子把带来的东西一一指给他看,“这些药材让伙计拿去煎了,按时吃。点心要是吃得下就吃点,补补力气。”
她坐了一会儿,问了问服药的情况,见薛蝌精神短,容易疲倦,便不好多打扰,起身告辞。
薛家商队的管事恭敬地送她出来。
到了外间,王熙凤才放低了声音问那管事:“你们这次出来,走的什么货?”
管事忙答:“回奶奶的话,我们薛家主要备的是苏杭的丝绸,料子都是好的,指望着在外藩卖个好价钱。夏家……夏家那边也派了人跟着,他们做的是香料生意,本钱下得也不小。”他顿了顿,面露难色,“原是指着蝌二爷带队打通路子的,谁成想病倒在这儿……如今大队人马都滞留在城外货栈,不敢妄动,只能等二爷好转再定行止。”
王熙凤心思活络,立刻抓住了话里的意思:“你们队里可有熟悉这条商路的人?”
“有倒是有一位老向导,往年走过几趟安南,略知些路径风俗。可这拍板做主的事,还得等二爷……”管事答道。
王熙凤点点头,沉吟片刻,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不瞒你说,我如今在这南宁,倒也琢磨着重整旧业,想把家里那珠光锦的生意再拾起来。”
那管事眼睛倏地亮了!他是薛家的老人,岂会不知金陵栖霞坊珠光锦响当当的名头?当下声音都热切了几分:“奶奶要重开织坊?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若是用得着,我们商队或许也能……”
王熙凤微微一笑,截住他的话头:“我这作坊,刚起步,规模还小。眼下倒是缺些银钱周转。若你们有意,可以投一股份子钱,年底按股分红。只是这经营上的事,概不能插手,一切由我做主。”
她话说得明白,只收钱,不让管。
管事却是精明人,深知这珠光锦的利有多大,能搭上线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他连连点头:“应当的,应当的!奶奶的本事谁不知道?能入股已是天大的情面!等二爷精神好些,小的立刻回明二爷!想必二爷也定是情愿的!”
王熙凤要的就是这话,又叮嘱几句好生照顾薛蝌,便上车回去了。
第二日一早,那管事果然又来了,脸上喜气洋洋。
“二奶奶,我们二爷大好了!能进些粥饭了!”
他先报了喜,接着便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恭恭敬敬地递上来,“二爷听说了奶奶要重开织坊的事,感激奶奶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十万两银子,就算我们二爷和夏家一起,投给奶奶做本钱!望奶奶千万别推辞!”
王熙凤接过那银票,心里吃了一惊。十万两!这薛蝌出手也太阔绰了!看来薛家虽然败了,底子还是有点,夏家更是舍得下本钱。她本只想筹个一两万两启动。
“这……也太多了。”王熙凤道,“初期用不了这许多。”
管事却诚恳地说:“二爷说了,剩下的奶奶留着周转,或是扩建工坊都行。权当是谢礼,请奶奶务必收下。只求奶奶日后出货时,能优先考虑我们商队便是。”
王熙凤见他这么说,便也不再推辞。珠光锦确是暴利,日后也不会让他们亏了。她收下银票,笑道:“既如此,我便收下了。回去告诉你们二爷,让他好生养着,生意的事不急。”
送走管事,王熙凤捏着那厚厚一沓银票,心里顿时有了底气。
接下来便是找地方。她派人四处打听合适的桑园和能建工坊的场地。
谁知打听桑园的人出去转了几日,回来却面露难色。
“二奶奶,南宁府周边的好桑林,几乎……几乎都在几家大土司手里,尤其是黄夫人名下最多。零星散户的,要么地小,要么树老,都不成气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熙凤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怎么绕来绕去,又绕到黄家去了?
正发愁间,门上来报,黄夫人身边的黄嬷嬷来了。
王熙凤忙请进来。
黄嬷嬷笑容满面,行过礼后便道:“贾夫人,我们夫人听说您想在本地寻桑园养蚕,特地让老奴来传个话。夫人在城西有处庄子,依山傍水,种着百亩上好的桑林,常年有懂行的把式照料。夫人说,若是贾夫人不嫌弃,愿以最低的价钱租与夫人使用。”
王熙凤又惊又喜,这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她连忙道:“这如何使得?夫人太客气了!”
黄嬷嬷笑道:“夫人说了,贾公子于我们少主有恩,区区桑园,不足挂齿。还请贾夫人莫要推辞。”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熙凤也不再矫情,当下便应承下来,再三道谢。送走黄嬷嬷,她心里一块大石落地。桑园的问题,竟如此轻易地解决了!
她心情大好,第二日便备了份厚礼,带着英哥儿亲自去黄府道谢。
黄夫人依旧威严,但见到英哥儿,神色缓和了不少。
英哥儿今天穿了身大红缂丝小袄,越发显得玉雪可爱。他规规矩矩地给黄夫人行了礼,小奶音清亮:“英哥儿给夫人请安,谢谢夫人把桑树园子借给我娘亲。”
黄夫人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招手让他上前,摸了摸他的头:“小机灵鬼,嘴倒甜。桑园好说,只盼着你娘亲的织坊早日开工,也让我们南宁府多一桩新奇物事。”
王熙凤忙笑道:“承夫人吉言,定当尽力。”
两人又说了会闲话,王熙凤便告辞出来。黄少云闻讯赶来,拉着英哥儿的手很是不舍,又塞给他一包本地特色的蜜渍果子。
刚回到府衙,薛家管事也兴冲冲地来了,说是找到了一处极好的临街铺面,地段宽敞,后面还连着个大院子,正好可以改建工坊。原主急着脱手,价钱也公道。
王熙凤去看过,果然满意。当下便用了薛蝌那笔银子中的一部分,爽快地将铺面和地皮买了下来。
真是诸事顺遂!王熙凤只觉得近来运气好得惊人。
又过了几日,更让她惊喜的是,金陵老宅那边派来的心腹人手也到了!领头的正是当年栖霞坊的两个老管事和几个手艺精湛的老工匠,还带了十几户可靠的织工家眷。
王熙凤大喜过望,立刻将人安顿下来。有了自己人,她心里才算真正踏实了。
银子、桑园、场地、人手俱全!王熙凤雷厉风行,立刻行动起来。
她让老管事带着人去接手黄夫人的桑园,安排养蚕事宜。又让工匠们着手改造新买下的院子,搭建织机,准备一应工具。
沉寂已久的珠光锦,终于在这遥远的南疆,悄悄地重新发出了复苏的第一声机杼之音。
王熙凤站在即将改建完成的工坊院子里,看着忙碌的众人,心中豪情顿生。等贾琏那稻种的事见了成效,她这边再将珠光锦做起来……届时,看谁还敢小瞧了他们贾家!
她低头,看着身边正仰着小脸、好奇地打量着一切的英哥儿,忍不住弯腰将他抱了起来,用力亲了一口。
“娘的乖儿子,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英哥儿被娘亲亲得痒痒,咯咯地笑起来,小手搂住王熙凤的脖子。
“嗯!和娘亲在一起,天天都是好日子!”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