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 番外二 慈晖永驻·贾母寿终正寝记

至治十八年,冬。

初雪,来得比往年更轻柔些。

细雪如絮,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宁荣二府的亭台楼阁,将往日喧嚣都敛入一片静谧的莹白之中。

荣庆堂内,地龙烧得依旧暖和,驱散着冬日的严寒,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药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沉暮之气。

贾母已缠绵病榻多日,这几日更是昏睡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府中上下无不悬着一颗心。

鸳鸯更是衣不解带地守在榻前,寸步不离。

这日清晨,天色微亮,鸳鸯照例用温热的帕子,极轻极轻地替贾母擦拭脸颊和双手。

看着老太太消瘦凹陷的面颊,鸳鸯鼻尖一酸,强忍着才没让眼泪掉下来。

就在这时,她忽然听到一声清晰的呼唤:

“鸳鸯。”

这声音......中气十足,更是清晰明了,全然不似连日来那般虚弱无力!

鸳鸯手一颤,帕子差点掉落,她猛地抬头,对上了贾母已然睁开的双眼。

那双往日浑浊疲惫的眼睛,此刻竟是异常的清明,甚至带着一点久违的精神,脸上也透出一种十分醒目的红晕。

鸳鸯的心猛地一沉,像是骤然坠入了冰窟。

她作为服侍老太太的大丫鬟,又得了太医私下的嘱咐,哪里不明白这景象意味着什么?

回光返照……前些日子太医诊断时说了,老太太已然油尽灯枯,大概率熬不过这个冬天了,临终前或有此象,看似好转,实则是......大限将至的征兆。

瞬间,鸳鸯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视线迅速模糊起来。

贾母看着她这副模样,却是轻轻笑骂了一声:“傻孩子,好端端的,哭什么?我今日觉得身上松快了许多......是好事!”

鸳鸯闻言,慌忙用袖子用力擦了擦眼睛,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没......没哭,我是......是为老太太高兴!您能好起来,我比什么都开心!”

贾母目光温和地看了她一眼,没有戳破这拙劣的谎言,转而将视线投向窗外,望着那簌簌飘落的雪花,眼中流露出欣赏与宁静:

“去,把孩子们都叫来吧。这些时日卧病在床,闷得慌。今日雪景这般好,该是一家人聚在一处,好生说说话。”

“......是,老太太。”

鸳鸯应了一声,声音发紧。

强忍着几乎要决堤的悲痛,替贾母掖了掖被角,转身退出内室。一走出帘栊,她的眼泪便再也控制不住地汹涌而出。

一把拉住门外候着的小丫鬟,声音急促而带着哭腔:

“快!快去!禀告老爷太太们,还有王爷、宝二爷,所有在京的主子,就说老太太醒了,精神头很好,想见大家,让他们......让他们即刻过来!快!”

小丫鬟见鸳鸯如此情状,虽不明就里,也知事态紧急,飞也似的跑出去传话了。

望着小丫鬟们远去的背影,鸳鸯靠在冰凉的柱子上,眼泪止不住的流,无声抽泣!

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在贾府上下激起了层层涟漪。

贾政书房内。

因贾母病重,贾政更甚至连带着荣府一众子弟都告假在家侍疾。

书房里炭火噼啪,却暖不透贾政、贾环、贾兰祖孙三人沉重的心事。

摊开的时文集注无人翻阅——

脑海中尽是太医“油尽灯枯”、"回光返照"的判词,令所有科举筹划都失了颜色。

这时急促的脚步声打破沉寂。

小丫鬟煞白着脸闯进来:"老太太醒了!精神头极好!"

"啪嗒"一声,贾环的茶盖摔得粉碎,贾兰霍然起身,贾政撑着桌案的手背青筋暴起。

三人脸上最后一丝血色霎时褪尽。

更来的,总要来了!

"快去东府请敬大爷和赦老爷!"贾政嘶哑的声音带着破音,"环儿,兰儿,随我去荣庆堂!"

话音未落,他已踉跄着冲出书房。贾环、贾兰慌忙跟上,三人的身影跌跌撞撞消失在廊下风雪中。

......

蘅芜苑内

薛宝钗正看着丫鬟给女儿蕙姐儿穿冬衣,闻讯手指微微一僵。

她迅速稳定心神,对同样脸色发白的宝玉道:

“二爷,既是老太太想见我们,我们得快些过去,别让老人家久等。”她顿了顿,又轻声补充,“带上蕙姐儿吧。”

贾宝玉早已慌了神,只知连连点头。

其他地方, 贾琏扔下了正在核对的年礼单子,王熙凤也立刻从理事的花厅赶回。

......

五军都督府,签押房内。

贾玌正与几位水师将领对着巨大的海疆图指划,商议着来年开春后靖海舰队的巡航路线。

亲卫统领林宇悄无声息地快步走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贾玌拿着朱笔的手骤然一顿,笔尖的朱砂在图纸上洇开了一个小小的红点。他面色不变,但眸色瞬间深沉如海。

“今日议事到此为止。”他放下笔,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诸君且回,具体方略,容后再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请大家收藏:()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众将领见他神色,虽不明具体缘由,也知必有要事,纷纷肃然领命,躬身退下。

贾玌不再多言,抓起搭在一旁的大氅,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玄色蟒袍的衣角带起一阵冷风。

......

堂内,炭火烧得正旺,药味似乎也被新换的百合香冲淡了些。贾家子弟几乎都已到齐,济济一堂,却无人喧哗,空气中流动着一种刻意压抑的安静。

贾政、王夫人携宝玉、贾环、贾兰、以及薛宝钗、立在左侧;贾赦、邢夫人携贾琏、贾琮、以及王熙凤着巧姐儿和莳哥儿站在右侧;

再是稍远一些的,便是贾敬、贾梁氏、林黛玉以及被禁足的贾珍和贾蓉、秦可卿与贾蔷站在一处。

小小的贾英被林黛玉牵在手中,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满堂神色凝重的大人们,见实在无趣,便挣脱林黛玉的手,跑到待在贾蓉与秦可卿身后的贾桢(小平安)身旁。

贾母靠在暖榻上,背后垫着厚厚的软枕,目光缓缓地、逐一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慈和清明,仿佛要将每个人的模样都深深地刻印在心里。

她看着这济济一堂的儿孙,脸上渐渐漾开一个欣慰又带着些许感慨的笑容:

“呵呵呵......好啊,好......看来今儿个,咱家的人,可都来齐了......”

她话音微微一顿,目光又在人群中仔细巡睃了一遍,像是确认着什么,随即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带着一丝自嘲的笑意:

“诶,不对,瞧我这老糊涂了......咱们贾家如今的顶梁柱,还没到呢......”

侍立在前方的贾敬闻言,立刻微微躬身,语气温和地回道:“老太太放心,早已派人通知了,玌哥儿已从都督府赶回来了,路上雪滑,想必很快就到。定能让您见到。”

贾母听了,目光落在贾敬身上,眼中流露出满意与安心,轻轻颔首:“好,有心了......你们,都有心了......”

贾母似乎并不着急,反而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

她的目光率先落在了站在前排的贾赦身上,这个她的大儿子,眼神复杂了一瞬,有无奈,有包容,最终都化为慈母的柔和:

“赦儿......”

她唤道,贾赦连忙上前一步,眼圈已然红了。

“你呀......性子急,往后......更要谨言慎行,多听听你兄弟、乃至族长的话。”贾母顿了顿,声音更缓,“少操些无谓的心,好生保养着自己,闲暇时含饴弄孙,享享清福,便是最大的造化了......琏哥儿、琮哥儿如今也出息了,你该放心。”

贾赦喉头哽咽,重重地点了点头:“儿子......儿子记下了,母亲放心。”

接着,贾母看向贾政,这个一向最重规矩、让她骄傲也让她操心的二儿子:

“政儿,”贾政立即躬身,声音沙哑:“母亲。”

“你为人端方,仕途顺遂,膝下环儿、兰儿皆已成器,文章经济,都比我强……我很放心。”贾母目光中带着赞许,随即又流露出一丝心疼,“只是,也别太苛责了自己,过于刚直易折。该歇时便歇歇,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事,不必过于忧心。”

“是,儿子......谨遵母亲教诲。”贾政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心中既感温暖又觉酸楚。

她的目光又转向王夫人、邢夫人等女眷,语气温和:“家里的事,往后你们更要上心,和睦为上,帮衬着哥儿媳妇们,管好这个家。”

王夫人、邢夫人等连忙敛衽应下。

随后,她的目光掠过贾琏、贾琮、贾蓉、贾蔷等一众玉字辈、草字辈的子弟。

看到贾琏,她微微点头:“琏哥儿,你在都察院当差,要秉公持正,为家国分忧,莫要辜负了朝廷和家族的期望。”

目光扫过贾环和贾兰,眼中满是欣慰:“环哥儿,兰哥儿,你们书读得好,是咱们贾家的文脉所系。来年春闱,尽力便是,无论中与不中,都要持身以正,光宗耀祖不在这一时。”

又看向贾蓉:“蓉哥儿,在禁军当差,责任重大,需得谨慎勤勉,护佑陛下和宫城安全。”

“......”

她对每一个子弟都说了几句贴己的话,或勉励,或叮嘱,或提醒,虽言语不多,却都切中各人性情与处境。

众人无不躬身应“是”,心中既感温暖又觉悲戚。

最后,她的目光,带着那份毫不掩饰的、积淀了数十年的偏爱,温柔地落在了局促不安的贾宝玉身上。

贾宝玉见终于轮到自己,心中百感交集,那股曾经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与即将失去的巨大恐慌交织在一起。

他再也忍不住,疾步上前,重重跪倒在榻前,双手紧紧握住贾母那只枯瘦的手,将脸颊埋进她掌心里,情动至极地呜咽呼唤了一声:

“老太太!”

这一声,包含了太多的情感。

贾母任由他握着,另一只手颤抖着抬起,无比怜爱地、一遍遍抚摸着宝玉的头发和脸颊,就像......就像他小时候无数次那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请大家收藏:()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贾母眼中含着泪光,却带着笑意,声音格外轻柔:

“我的宝玉啊......唉,整个家里,谁不知道,我这心啊,最偏着的,就是你了......”

她端详着宝玉如今已褪去稚气、显得沉稳许多的面容,又看了看他身后端庄持重的宝钗和乖巧的蕙姐儿,满足地叹了口气:

“如今,看到你成了家,立了业,有了宝丫头这样好的媳妇,还有了蕙姐儿这么可爱的孩子......我这心里头,真是......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她的目光又落在宝钗和蕙姐儿身上,对着宝钗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又对蕙姐儿慈爱地笑了笑。

满堂之人,听着贾母这如涓涓细流般的嘱咐,看着她对宝玉毫不掩饰的偏爱,心中虽各有感慨,却无一人觉得不妥。

在这最后的时刻,所有的复杂心绪似乎都被这浓厚的亲情与离别之悲所融化,只剩下无尽的不舍与哀伤。

就在这满室静谧,唯闻炭火轻哔与压抑抽泣之声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院外廊下由远及近,踏在清扫过的石板上,清晰可闻。

那脚步声带着的力量感,瞬间打破了室内的沉寂,也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弦。

众人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向门口,连沉浸在悲伤中的宝玉也微微抬起了头。

无需通传,也无需猜测,此时此刻,能以此种姿态到来的,唯有一人——

帘栊被一只骨节分明、带着习武之人特有力度的手掀开,带进一股凛冽的寒气与几片未及拂去的雪花。

贾玌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身着那身玄色四爪蟒袍,肩头与大氅下摆沾染着未化的雪痕,显然是疾驰而归。

那双深邃的眼眸先是迅速扫过满堂众人,最后,沉沉地落在了暖榻上的贾母身上。

他的到来,仿佛一块定海神针,让原本弥漫在空气中那份无依的悲戚,悄然沉淀下来。

众人下意识地为他让开一条通路,目光追随着他。

贾母原本略带倦意合着的眼睛,在听到脚步声时便已睁开,此刻见到贾玌的身影,那浑浊却清明的眼中骤然迸发出光彩,嘴角那抹原本浅淡的笑意,瞬间加深,充满了真切的欣慰与满足。

“玌哥儿......”

贾母喃喃道,声音显而易见的欢喜,挣扎着想稍稍坐直些,鸳鸯连忙在她身后又垫了个软枕。

贾玌大步流星地穿过人群,来到榻前。

他没有丝毫迟疑,撩起蟒袍前襟,便在贾母榻前郑重地单膝跪了下去,仰头望着贾母:

“老太太,侄孙儿来迟了。”

贾母伸出手,枯瘦的手指轻轻触碰他肩头冰冷的蟒纹和沾染的雪水,又抚上他因急切赶路而微凉的脸颊,眼中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与疼惜:

“不迟,不迟......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路上冷吧?快起来,地上凉。”

她看着他,像是怎么看也看不够,目光在他年轻却已威仪天成的面庞上流连,最终满足地叹了口气,仿佛了却了最后一件心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

“看到你,祖母就真的......什么都放心了。”

贾玌依言起身,却依旧躬身立在榻前,紧紧握住贾母的手,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复杂的情感,有关切,有哀痛,更有一种坚如磐石的承诺。

满堂之人看着这祖孙相见的最后一幕,看着贾家这根真正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终于赶到,完成了这场最后的团圆,心中百感交集。

“这些年,”贾母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感慨,“辛苦你了。”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满堂儿孙,最终又落回贾玌脸上:

“贾家能有今日,老婆子我......都看在眼里。也因为有你......他日九泉之下见了列祖列宗,我也能挺直腰杆说,咱们贾家,出了个顶天立地的儿郎,撑起了门户,光耀了门楣。”

贾玌紧紧握着贾母枯瘦的手,微微摇头:

“老太太言重了。侄孙儿身为贾家子弟,蒙家族养育,受祖宗荫庇,如今既为族长,担起家门兴衰、庇护族人本就是我分内之事,责无旁贷。”

“贾家能有今日,是上下同心、诸位叔伯兄弟齐心协力的结果,更是托赖陛下天恩,老太太您多年持家积福。侄孙儿......不过是尽了本分而已。”

贾玌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族人,最后重新落回贾母慈祥而欣慰的脸上,语气更加沉凝,带着承诺:

“您放心,只要孙儿在一日,必竭尽全力,护佑家族安稳Teacher门不是我家的不倒。”

贾母听着,眼中的欣慰与满足几乎要溢出来。

她连连点头,枯瘦的手指用力回握了一下贾玌的手,虽然力气微弱:

“好,好......有你这句话,老婆子我......就真真......再无遗憾了。”

贾母长长地舒出一口气,脸上的笑意愈发深了,目光缓缓从贾玌身上移开,慈爱地投向那些站在父母身边、或好奇或懵懂的更小的身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请大家收藏:()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来,孩子们,都到祖祖这儿来......”

贾母的声音带着诱哄的意味,朝他们招了招手。

大人们会意,轻轻将孩子们往前推了推。

贾桢年纪稍长,**岁的他懂事不已,先是看了看父母,见秦可卿微微点头,便主动上前,还顺手拉起了贾英身边的手。

巧姐儿和年纪更小的贾莳也被王熙凤轻轻推上前,而薛宝钗则牵着才两岁多、粉雕玉琢的蕙姐儿走到榻边。

几个孩子,大的不过十来岁,小的尚在蹒跚学步,此刻围在贾母榻前,如同一簇刚抽出嫩芽的花草,充满了勃勃生机。

贾母的目光贪婪地流连在那一张张稚嫩鲜妍的小脸上,看着男孩们虽带稚气却健康无比的身姿,女孩们娇憨可爱的模样,眼中的满足与喜悦几乎要满溢出来。

“好,好啊......”她喃喃着,“瞧瞧,一个个钟灵毓秀,都是好苗子......咱们贾家,往后......只会更加兴旺......呵呵呵......

贾母说着说着笑了起来,可那笑声,终不是曾经高乐时的开怀,而且,那笑声深处,终究还是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遗憾。

贾母浑浊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孩子们,望向了更远的地方,带着深深的眷恋,轻声呢喃:

“唉......老婆子我还有点贪心的......此时此刻,若能再见见贵妃娘娘、迎春、探春、惜春......这四个从小在我跟前长大的丫头......那真真是......再美不过了......”

提到这四个名字,她的语气里充满了难以割舍的柔情与思念。

曾经的元、迎、探、惜,随着时光的流逝,都已全部嫁人啦!

元春虽贵为妃嫔,却难得一见;探春远嫁,山高水长;迎春、惜春虽在京中,却因故未能及时通知前来。

这成了老人心中最后一点未能圆满的念想。

一旁的林黛玉见贾母神情流露出感伤,心中不忍,她上前一步,在榻边柔声劝慰道:

“老太太,姐妹们终究是长大了,各有各的归宿和前程,这是好事儿。娘娘在宫中安稳,迎春姐姐、探春姐姐在夫家顺遂,惜春妹妹也一切安好......她们心里,定是时时刻刻都念着您、盼着您安好的。您放宽心,她们虽人不能至,这份孝心却是一样的。”

贾母听着黛玉温婉的话语,目光在她清丽的面容上停留片刻,又缓缓闭上眼,仿佛在脑海中勾勒着四个孙女的模样。

良久,她嘴角重新浮现出那抹释然安详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低语道:

“是啊...各有各的缘法......是好事......是好事啊......老婆子我......知足了......”

她的声音渐渐低微下去,握着贾玌的手也微微松了些力道,仿佛了却了所有心事,只余下一片平静与安然。

仿佛耗尽了力气,缓缓地合上了眼睛,胸口微微起伏,呼吸变得轻缓。

而她唇边那抹温柔而满足的笑意,却永远地定格在了那里。

满室寂然,唯闻窗外雪花飘落的簌簌声响,以及炭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

贾玌见此,闭目,最后沉声道:“......恭送老祖宗!”

这一声,如同打破了魔咒,紧接着,满堂儿孙齐声跪拜,压抑的哽咽与悲泣声此起彼伏。

然而,看着贾母那安详得如同睡去、甚至带着笑意的容颜,每个人的心中的悲伤之下,又都隐隐升起一丝慰藉——

她走得如此从容,如此安详,仿佛只是卸下了人世间所有的重担,去赴一场期待已久的、与亲人的团圆。

是夜,雪渐渐停了。

宁荣街两侧,象征丧事的素白灯笼次第亮起,将皑皑积雪映照得一片晶莹剔透。

天京城的百姓们听闻贾太夫人仙逝的消息,无不叹息:“老太君真是积了一辈子福的人,去的时候都这般体面、安详。”

而荣庆堂内,烛火长明,映照着贾母平静慈祥的遗容。

她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只是沉沉睡去。

在她身边,环绕着她最牵挂的儿孙;

在她身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家族,一个她亲眼见证并最终安享其成的太平盛世。

这一生,她历经繁华,见证变迁,最终看到了家族从风雨飘摇到如日中天,亲眼看着每一个她疼爱的孩子都有了安稳顺遂的归宿。

如今,她再无遗憾,可以心安理得、带着圆满的笑容,去与地下的亲人团聚了。

雪后初晴的月光,清澈如水,透过精致的窗棂,温柔地洒满房间,仿佛在为这位福寿全归的老人照亮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

那一夜,荣国府的灯火,亮了很久很久,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圆满的人生,做着最深切、也最长情的告别。

喜欢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请大家收藏:()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