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核废土上崛起 > 第381章 土里长出来的路

核废土上崛起 第381章 土里长出来的路

作者:四合院鉴定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9 16:37:2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天光破晓,苏瑶的女儿便已起身,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晨鸟,开始了她每日的朝圣。

她头戴一顶小小的藤编帽,帽檐内侧缀满了不知名的碎晶尘,随着她轻盈的步伐在发间微微轻颤,折射出熹微的晨光。

她绕着院外那棵老槐树,不多不少,总是三圈,仿佛在丈量着时间与记忆的边界。

这一日,当她完成这神圣而沉默的仪式,转身跑回家时,异变陡生。

她那双小脚在昨夜微雨浸润的泥地上踩出了一串清晰的脚印,然而,在她身后,那些凹陷的脚印中原本汇集的浅浅积水,竟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开始缓缓流动,挣脱了泥土的束缚。

水流汇聚,竟在地面上自动形成了一个指向西北方向的微小箭头。

女孩停下脚步,好奇地回头看着这奇景,却没有丝毫惊慌。

苏瑶在门廊下目睹了这一切,心头一紧,但她没有像寻常母亲那样发出惊呼,更没有上前阻止。

她的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严苛的专注。

她转身回屋,取来一只素雅的陶碗,快步走到那箭头汇聚之处,小心翼翼地蹲下,将那洼仍在微微蠕动的水兜入碗中。

捧着陶碗,她凝神看去。

碗中清澈的水面倒映着天光,而那些随着水一同被舀起的、来自女儿帽檐的微尘,并未沉底,而是在水中缓缓地、有条不紊地排列组合。

光线穿过水面,将它们的影子投在陶碗的内壁上,那影子清晰地构成了几个字:走七步,回头。

一瞬间,苏瑶的呼吸停滞了。

一段尘封的记忆如闪电般劈开脑海的迷雾。

那是许多年前,许墨还陪在身边时,教尚在蹒跚学步的女儿数数时随口哼唱的童谣。

“一二三四五六七,宝宝走完七步,就回头看看爸爸呀……”

这不是什么来自未来的神秘预言,这是过去的回响,是许墨用最温柔的方式,在女儿的潜意识深处埋下的一把钥匙。

苏瑶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翻涌,她走进屋里,从箱底翻出一双崭新的小布靴。

这双靴子是她亲手所缝,鞋底用麻线纳出了细密的螺旋纹路,那是许墨曾设计的一种防滑兼具能量传导的图案。

她为女儿换上新鞋,蹲下身,直视着她清澈的眼眸,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囡囡,听妈妈说。这次我们不是去找爸爸,是替他,把这条路踩实了。”

与此同时,在数百公里外的黑土平原上,林小雨正带领着她的团队,在一片广袤的试验田中忙碌。

他们开垦的,是许墨理论中提到的“风语作物”。

这些奇特的植物在今日终于展现出惊人的特性。

一株株翠绿的幼苗,其根系正分泌出一种完全透明的凝胶状物质。

这凝胶一旦接触到空气,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硬化,在根系周围形成一张复杂而精密的网状结构。

林小雨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切下一块凝胶样本。

经过现场仪器的快速分析,结果让她倒吸一口凉气。

这东西的质量极轻,强度却超乎想象,其性能参数竟与许墨早年设计稿中一种名为“生态骨材”的理想化材料惊人地吻合。

更奇特的是,当夜幕降临,这些由凝胶构成的地下网络会发出微弱的、如同呼吸般的荧光。

光的纹路并非静止,而是随着夜风的吹拂方向,在土壤下缓缓流动,宛如大地深处的星河。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在林小雨脑中闪现。

她下令团队用这种凝胶,就地浇筑一座横跨田间灌溉渠的简易桥梁基座。

次日清晨,当她再次来到现场时,眼前的一幕彻底颠覆了她对工程学的认知。

那两个昨晚才浇筑好的桥墩,竟在一夜之间自行生长出了无数细密的分支,如同活物的触须般深深嵌入两侧的土壤深处,甚至巧妙地避开了几处松软的土层,找到了最坚实的承重点。

它仿佛在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学习”了如何承重。

助手在一旁目瞪口呆,准备调集设备进行加固。

林小雨却抬手制止了他,她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只下达了一个简短的命令:“停止一切人工干预,让桥自己长完。”

远方的聚落议会厅,小海正在主持最后一次“讲述议会”。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角落:“从今天起,废除所有纸质档案与电子备份。”

人群瞬间哗然,质疑声四起。

没有了记录,文明如何传承?

历史如何为证?

小海没有辩解,只是平静地指向窗外。

庭院中,一名双目失明的孩童正伸出小手,轻轻抚摸着一个陶罐。

陶罐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在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螺旋状纹理。

孩童的手指在纹理上缓缓滑过,口中竟一字不差地复述出三天前议会第三项决议的全部内容。

整个议会厅瞬间鸦雀无声。

小海收回目光,声音沉重而有力:“以前,我们怕记不住。现在,我们怕听不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从胸前取下那枚由许墨终端残片打磨成的吊坠,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它放入一旁的陶炉中。

金属在高温下缓缓熔化,最终被铸成了一口小小的风铃。

小海亲手将它挂在议会大门前的那棵老槐树的枝干上。

“以后议事,等风摇铃再说。”

几日后的一个深夜,林小雨正在田埂上巡视。

忽然,整个种植区的风语作物仿佛接到了无声的号令,所有叶片在同一时刻齐刷刷地翻转过来。

叶背上天然生成的、类似脉络的文字在月光下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句清晰的话:“今晚有雨,但土不吸。”

林小雨皱起了眉。

她不信。

最新的气象监测报告显示,高空中连一丝云都看不见。

然而,凌晨时分,暴雨毫无征兆地倾盆而至。

雨水砸在地面上,迅速汇集成流,在平原上冲刷出条条水道。

唯独那片种植区,宛如一个巨大的筛子,任凭暴雨如何冲刷,地表都不见丝毫积水,所有的雨水都被悄无声息地滤入地下。

林小雨冒着瓢泼大雨冲进田里,挖开土壤。

她惊骇地发现,地下的根系凝胶网已经彻底改变了形态,重组成一个精密复杂的三维立体导流结构,将每一滴雨水都精准地引入了更深层的地下蓄水层。

她终于彻底明白了。

风语,从来就不是一个被动的预警系统,它是这颗星球的自我诊疗机制,是大地在恢复它失落已久的呼吸和脉搏。

她对着通讯器,下达了新的指令,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全队撤出所有机械灌溉设备。从今往后,让土自己喝水。”

七日后,一个坏消息从西北方向传来。

先后派出的三支勘探队,全部失踪。

他们最后的信号,分别来自三条完全不同的路径,但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进入了所谓的“脚印指引区”。

林小雨心急如焚,正欲亲自带队追查,却被苏瑶拦了下来。

苏瑶没有多言,只是在桌上摊开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张地图,一张由七天来她收集的落叶拼接而成的地图。

每一片叶子的脉络都不同,但拼在一起,竟是她女儿每日绕树行走路线的精确叠加投影。

七天的路线,最终汇聚于地图上一处从未被标注过的无名山谷。

苏瑶指着那汇聚点,低声说道,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他们不是迷路了,是被选中了。”

话音刚落,大地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震动。

聚落的监测仪器捕捉到了这股源自西北方山谷的地脉搏动,它的频率,与数据库中封存的许墨心跳协议,完全一致。

同一时刻,黑土平原上,夜风掠过那座已经生长完毕的新桥。

凝胶构成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摆动,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

然而,就在地脉搏动传来的那一刹那,所有的影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整合、扭曲、重塑,在地面上清晰地投出了两个字:

接引。

信息只存在了一瞬,便随着地脉搏动的消失而散去。

那座桥,那座活着的桥,完成了它的传信。

风依旧在吹,桥身的枝条依旧在摇曳,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然而,苏瑶和林小雨都明白,某种宏大到超乎想象的仪式,已经开始了。

而苏瑶的心中,却升起一丝新的、更加强烈的不安。

她望向西北方的山谷,又回头看了看那座桥所在的方向。

接引,接引谁?

又该如何接引?

那个答案,似乎隐藏在风中,隐藏在女儿无邪的步伐里,也隐藏在那座沉默的、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什么的**桥梁之上。

这座桥,在传达完信息后,就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它那无数的枝条在夜色中蓄势待发,仿佛在聆听一个尚未被下达的指令。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