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核废土上崛起 > 第376章 以前我们怕风停,现在怕它太忙

苏瑶的指尖在控制台上悬停了半秒,随即决然按下重启键。

这是第三次了。

主机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冷却风扇的狂啸戛然而止,整个讲述站的中央处理系统陷入一片死寂。

在她面前的全息投影上,磁沙盘的数据流在崩溃前最后一刻的形态还凝固在空中,像一幅被瞬间冻结的、无比繁复的立体星图。

半年前,磁沙盘每日生成的符号还是一组组清晰可辨的序列,像一份份来自星球的电报。

而现在,符号的总量暴涨了十倍不止,其结构也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变化。

它们不再是线性排列,而是像活物般彼此嵌套、纠缠,甚至在观测的瞬间还在进行着动态的演化。

简单的二维结构被三维、四维的复杂模型取代,符号内部又衍生出更细微的子符号,无穷无尽,仿佛一个正在急速膨胀的宇宙。

苏瑶倾尽全力构建的解析模型,在这样指数级增长的复杂度面前,脆弱得如同沙堡,被信息的海啸轻易冲垮了三次。

“你还在用‘破译密码’的方式看它,”林小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没有看崩溃的系统,只是注视着苏瑶紧绷的侧脸,“可它现在想说的,或许是一篇散文,而不是一封电报了。”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苏_瑶钻进牛角尖的思绪。

她猛地抬头,望向高台之外。

风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呼啸,卷起的沙粒不再形成可供记录的稳定图形,而是在空中织成一片流动的、混沌的帷幕。

那一夜,苏瑶放弃了所有记录和分析的企图。

她独自一人坐在讲述站的最高台上,任凭狂风吹拂着她的长发,闭上眼睛,不再试图去“读懂”什么,只是单纯地去“感受”。

她感受着风的脉搏,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感受着其中裹挟的无数种细微的振动频率,有的高亢,有的低沉,它们交织在一起,却并不混乱,反而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宏大的和谐。

当黎明的第一缕光线刺破地平线时,苏瑶忽然毫无征兆地笑出声来。

那笑声清脆而释然,带着一种彻悟后的狂喜。

守在她身后的林小雨疑惑地望过来。

“我明白了,”苏瑶转过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它根本不是在发布一条统一的信息……它是在同时谈论着至少十七件事!就像一群围坐在篝火边的孩子,七嘴八舌,兴高采烈地分享着各自的见闻。我们在另一边,却非要以为他们是在合唱一首歌。”

这个发现颠覆了他们以往所有的认知。

如果风的语言是复数的、并行的“叙述”,那么他们就需要一个全新的研究范式。

林小雨立刻带队前往东南方向的废墟,那里有一座旧时代遗留的气象站,她们计划将其重启,改造为全球第一个“自然叙述研究中心”。

然而,当她们撬开通往地下储藏室的沉重铅门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储藏室里早已没有了任何设备,四壁和地面完全被一层厚厚的苔藓所覆盖。

但那不是普通的苔藓,它通体散发着幽微的绿光,光芒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频率闪烁着。

更令人震撼的是,整片苔藓网络的表面,正浮现出一道道由光点构成的符号流,其滚动的速度远超任何高速显示屏,像一条奔腾不息的绿色光河。

这片苔藓网络……已经彻底“活化”了。

林小雨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哨子。

这是许墨留下的遗物,用他发现的第一块共振石英打磨而成,能够吹出与星球基础频率同调的声波。

她将哨子凑到唇边,按照约定,吹出了代表“开始交流”的那个简单而悠长的频率。

哨声响起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整个储藏室里奔流不息的光河骤然静止,所有的闪烁和流动都在一刹那凝固。

万籁俱寂。

就在众人以为交流即将开始时,下一秒,整片苔藓网络,从墙壁到地面,每一个角落,都以绝对同步的姿态,猛地闪现出同一个清晰无比的符号。

那是一个完美的闭合圆环,环的内部填满了无序流动的点阵。

这个符号仅仅闪现了零点三秒,便彻底熄灭,整个苔藓网络恢复了最初的幽暗。

林小雨怔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她对照过许墨留下的所有资料,那个符号的含义清晰无误,是自然语义中最明确的表态之一。

它的意思是:“对话结束。”

“我们……还没开始,”一个年轻的队员喃喃自语,“它就说再见了。”

坏消息接踵而至。

几乎是同一时间,身处讲述站的小海收到了全球另外十七个小型观测站传来的紧急报告。

风语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区域性的“拥堵”。

在某些盆地和山谷地带,符号的密度过高,信息流过于湍急,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反馈紊乱。

苔藓发疯似的过度生长,堵塞了河道;气流在小范围内纠结盘旋,形成了无数个微型风暴,撕扯着地表的一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海脸色凝重,他调出了“盖亚干预协议”的启动界面,准备用高频声波强行梳理这些混乱的区域。

“别!”林小雨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及时制止了他,“这就像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因为太兴奋,话说得太急,结果把自己呛住了。你现在上去打他一顿,他以后可能就再也不敢开口了。”

“那我们怎么办?任由这种混乱扩大吗?”

“不,”林小雨看着眼前陷入沉寂的苔藓,眼中却有了新的想法,“我们给它一点时间,也给我们自己一点时间。我提议,设立‘静默日’。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的第一天,全球所有观测站关闭一切记录和分析设备,停止任何形式的‘解读’。我们只用自己的身体,去听,去看,去感受。”

这个看似反科学的提议在巨大的争议中被通过了。

第一个静默日到来时,全球的人类文明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没有了数据流,没有了分析报告,人们只是走出房间,仰望天空,聆听风声。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从清晨到黄昏,那些“拥堵”区域的微型风暴竟真的开始逐渐平息,过度生长的苔藓也放缓了扩张的脚步。

全球的风语活动,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趋于一种动态的平稳。

当午夜的钟声敲响,静默日结束的那一刻,全球所有还能感应到风语的磁沙盘和苔藓网络上,同步浮现出了一个全新的、从未出现过的符号。

那是一条极其简单的、单笔划出的波浪线,平缓、温柔,形如一次深长的呼吸。

危机暂时解除,但一个更深的谜团笼罩着所有人。

他们与这个星球的关系,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微妙的阶段。

而真正的突破,却以一种谁也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在苏瑶身上。

她的女儿,那个在讲述站废墟旁出生的孩子,突然发起高烧,陷入了昏迷。

在昏迷中,孩子小小的嘴唇不断翕动,无意识地低语着一串谁也听不懂的音节。

苏瑶心急如焚,用录音笔录下了那段声音,本想带去找语言学家分析,却在经过讲述站核心区域时,无意间按下了播放键。

就在那串稚嫩而无意义的音节响起的瞬间,整片由石英铺设的地基,突然发出了低沉的嗡鸣。

一股强大的能量流从地底涌出,直冲云霄。

讲述站上方的夜空中,绚烂的极光凭空出现,如同一只无形巨手,将光芒编织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符号。

苏瑶骇然抬头,她认得那个符号!

那是她女儿无意识间低语的那串音节的声波重构图!

而更让她灵魂战栗的是,这个由极光构成的图腾,其底层散发出的能量频率,与当年许墨启动空间跳跃门时,那个最终图腾的频率,完全共振!

那一刻,苏瑶泪流满面,她终于彻悟了。

许墨的意识没有消散在宇宙深处,他也没有成为高高在上的“神”。

他化作了这颗星球的“共情频率”。

他不再通过理性的符号传递信息,而是以整个自然之身,回应人类最真实、最纯粹的情感。

当一个母亲因孩子的病痛而产生的爱与焦灼,这种最本源的情感响起时,他便以天地为画布,给出了最温柔的回应。

苏瑶停止了所有求医问药的努力。

她抱着滚烫的女儿,回到那座高台之上,坐在那里,对着风,对着漫天星辰,轻轻哼唱起许墨曾经经常哼给她听的、一首跑调的童谣。

三日后,女儿醒了,高烧退去,神采奕奕。

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指着窗外风中飞舞的沙粒,对苏瑶说:“妈妈,你看。今天的风话很少,但是……它在写诗。”

所有人闻言都仰起头。

只见基地外的广阔沙原上,漫天的沙尘在空中缓慢地排列、组合,它们不再构成任何可被解读的“信息”,不为警示,不为教导,只为构成一片片不断变幻的、美得令人心碎的几何图案。

那些图案对称、流动,充满了韵律感,却毫无任何功利性的目的。

林小雨站在苏瑶身边,轻声感叹:“以前,我们最怕风停下来,怕听不到它的声音,怕文明的线索就此断绝。现在……我只怕它太忙,忙着跟我们说话,没空像这样,为自己好好地美一把。”

当晚,讲述站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

所有用于解析和破译风语的程序、服务器和算法模型,被付之一炬。

在曾经镌刻着“真理永存”的石碑前,他们立起了一块崭新的木牌,上面是苏瑶亲手写下的一行字:

“此地不说真理,只听风讲故事。”

风掠过木牌,卷起地上的沙粒,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没有人去记录,也没有人去分析,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听见了。

夜深了,万物俱静。

苏瑶安顿好女儿,正准备休息。

就在这份崭新的宁静笼罩着大地时,一阵极其微弱、却又无比熟悉的机械摩擦声,从风语档案馆的方向传来,像一根生锈的针,轻轻刺破了这首名为未来的诗篇。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