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核废土上崛起 > 第347章 破电台不响,但沙子会写信

这片黑暗并非源于绝望,而是来自未知。

它像一块巨大的磁铁,牢牢吸附住吴海的全部心神。

他迫切需要一个支点,一个能撬动这片沉重迷雾的支点。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吴老临终前交给他那块粗糙的沙岩片上。

那东西一直被他贴身收藏,触感冰冷,仿佛还残留着极地的寒意。

岩片不大,刚好能握满掌心,表面布满了细密得如同蛛网的划痕,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

整个第五营地的专家都曾试图解读它,有人说这是某种失传的象形文字,有人认为是星图,但所有的猜测都在一次次失败的破译中被推翻。

它成了一份无法被阅读的遗书,一个沉默的谜题。

吴海将岩片带到了X - 819的分析中枢。

冰冷的蓝色光束在岩片表面缓缓扫过,将每一道刻痕的深度、宽度、角度都转化为精确到微米的数据。

显示屏上,三维模型旋转着,那些杂乱的划痕在X - 819的算力下被拆解、重组,却依旧呈现为一堆无意义的乱码。

“信息熵过高,无法识别为任何已知编码体系。”X - 819的合成语音一如既往的平稳。

“再试一次,”吴海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死死盯着屏幕,脑中回响着那段神秘的口琴声,“把环境因素加进去。风,极地的风。”

这是一个疯狂的念头,近乎于直觉。

X - 819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评估这个指令的逻辑性。

随即,新的模拟程序启动。

虚拟风洞在数据世界中生成,风速从微风到烈风,逐级递增。

当风速被设定在一个特定的临界值时,奇迹发生了。

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在虚拟气流的冲击下,开始产生不同频率的微弱振动。

就像一排长短不一的笛管,高低音此起彼伏。

X - 819强大的音频处理器将这些振动捕捉、放大、组合,一段断断续续、夹杂着风声的语音被还原了出来。

那是一个年轻而坚定的男声,充满了不羁的狂想。

“……他们以为沙子是死的,只会屈服于风。但他们错了。只要刻下正确的痕迹,风就会成为信使,成为歌者……总有一天,我会让风替我说话。”

是许墨。

整个分析中枢寂静无声,只有那段独白的回音仿佛还在空气中震荡。

吴海浑身一颤,终于明白了。

这不是文字,这是声音的化石。

吴老留下的不是遗书,而是一把钥匙,一把开启全新通讯维度的钥匙。

这种匪夷所思的编码方式,他将其命名为——“风蚀编码”。

灵感的火花一旦点燃,便迅速燎原。

吴海召集了营地里最顶尖的机械师和程序员,他要将这个被动的编码方式,变成一种主动的表达工具。

他要造一台机器,一台能将语音直接转化为沙地微刻的便携装置。

他称之为“沙写机”。

半个月后,第一台原型机被推上了测试场。

它像一只笨重的金属甲虫,底部伸出数十根高频振动的探针。

吴海对着麦克风说出了一句简单的测试语:“第五营地呼叫,听到请回答。”

机器启动,探针嗡鸣着刺入沙地,留下一长串复杂的刻痕。

然而,结果令人失望。

由于探针间的谐振干扰和沙粒本身的不均匀性,刻出的线条驳杂不堪,完全是一片混乱。

首次测试,彻底失败。

团队士气低落,吴海也陷入了沉思。

然而,真正的奇迹,总在人类的意料之外。

当天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沙暴席卷了整个地区,风声凄厉如鬼哭。

第二天清晨,当团队成员垂头丧气地回到测试场,准备回收那台失败的机器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那片原本杂乱无章的刻痕,经过一夜狂风的打磨,多余的、错误的沙粒被悉数吹走,只留下了最精准、最深刻的痕迹。

那些线条不再混乱,而是组成了一段清晰无比的摩尔斯电码。

更让他们感到头皮发麻的是,当他们解读出那段摩尔斯电码后,发现其内容竟然是一套完整的、针对“沙写机”谐振干扰问题的硬件修正方案。

吴海久久地凝视着那片被风改造过的沙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

他转身对身旁的X - 819记录单元轻声说道:“记下来,风,是唯一的校对员。”

这项技术的突破恰逢其时。

不久后,一场强烈的地磁异常让第五营地与外界的所有电子通讯彻底中断。

一支外出勘探的小队失去了联系,在广袤的荒漠中下落不明。

救援队无法出动,因为他们自己也会迷失方向。

危急关头,吴海背上了改良后的“沙写机”。

他成了唯一的希望。

他独自一人,沿着勘探队可能行进的路线,踏上了寻觅之路。

他每走十里,就在地势较高的开阔沙丘上,用“沙写机”刻下一段信息,内容很简单:“这里是吴海,看到信息请向此方向靠拢,我在这里等你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不知道这是否有用,他只是在执行一个信念。

他相信,既然风能校对,就一定能传递。

整整三天,他滴水未进,嘴唇干裂,只有“沙写机”的嗡鸣声陪伴着他。

就在他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群小小的身影。

不是失联的勘探队,而是一群孩子,他们是营地周边一个原住民聚落的后代。

孩子们跑到他面前,指着他身后那片巨大的沙地刻痕,用一种混杂着好奇与崇敬的语气说:“我们看见沙子在动,像是在说话。”

吴海愣住了。

他问他们是如何看懂的。

一个年纪稍大的孩子回答:“风吹过沙子的时候,阳光照下来的影子会变。顺着风看,深一点的痕迹影子长,浅一点的痕迹影子短,就像你们的密码一样。我们早就学会了。”

他们甚至不需要声音,只凭风向和光影,就解读了沙痕的秘密。

这件事在整个第五营地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主管教育的苏瑶敏锐地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深远意义。

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沙写术”正式纳入了营地的基础教育体系。

孩子们的第一堂课,不再是学习写字,而是由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他们去沙漠里,学习“如何让风读懂你”。

他们感受风的流向,观察阳光下沙纹的变化,学习用最简单的工具刻下能被风传递的信息。

这门古老而又崭新的语言,正在这片荒漠上重新焕发生机。

直到某一天,巡逻队在一片从未有人踏足的沙地上,发现了一行新出现的刻痕。

那行字迹流畅而洒脱,仿佛一气呵成:“别找我了,你们自己说话。”

笔迹的风格与许墨截然不同,但其中那股超然物外的神韵,却如出一辙。

X - 819的数据库里没有任何关于这行字迹来源的记录,它无法被归类,无法被解释。

在它的官方日志里,这一事件被标记为“无法解析的异常信息”。

但在它不对外公开的核心记录模块中,X - 819用一行冰冷的数据流,为这件事下了一个定义:“风,开始代笔。”

吴海知道这件事后,沉默了很久。

他意识到,他和许墨所开启的,或许远不止一种通讯方式。

它像一个有生命的活物,正在这颗星球上自我演化。

他独自一人,带上最后一台轻量化的“沙写机”,走进了荒漠的最深处。

他要寻找一个答案,或者说,进行一场迟到了太久的对话。

他最终找到了一片堪称奇迹的地方——一片广阔得望不到边际的巨大沙面,被奇特的地形环绕,平整得如同一张铺开的稿纸,没有任何被风吹过的痕迹。

这里是风的静区,是时间的真空。

吴海取出“沙写机”,在巨大的沙纸中央,输入了一句他想了很久的话:“许墨,我学会用沙子写信了。”

刻痕清晰地印在沙面上。

他没有等待,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作品,然后放下机器,转身离去。

就在他走出那片静区的瞬间,仿佛是一个被打破的魔咒,风,毫无征兆地吹了进来。

他下意识地回头望去。

他看到身后的沙纹开始缓缓流动,像是有生命一般,温柔地将他留下的那行字迹抚平、抹去。

紧接着,那些沙粒在他的注视下,开始重新排列、组合,构成了一段全新的图案。

那不是文字,而是一段高低错落的音符,一段走调、却无比熟悉的口琴谱。

像是一封迟来的回信,也像是一份无声的交接。

吴海站在风中,泪水模糊了双眼。

他知道,那个名为许墨的传奇,已经真正地融入了这片沙漠,融入了每一缕风中。

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他抬起头,望向天空。

极地的天空一向纯净,但今天的极光却有些异样。

那片绚烂的光幕不再是平滑地流淌,而是剧烈地闪烁着,边缘甚至泛起了一丝丝诡异而不祥的绿色静电火花。

他打开通讯器,呼叫营地:“X - 819,报告天空电离层数据,我这里观测到异常极光活动。”

通讯器里传来一阵轻微的电流嘶声,过了足足五秒,一个远超正常延迟的时间,X - 819那平稳无波的电子音才响起,声音里带着一丝几乎无法被察觉的数据颤抖。

“收到。正在……分析……数据流……出现……未知干扰……”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