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核废土上崛起 > 第331章 火不靠人点,得靠风传

寂静,是十三营地唯一的通用语言。

持续了七十二个小时的死寂,像一层厚重的黑布,将所有根节点终端包裹得密不透风。

技术组的灯火彻夜通明,汗水浸湿了每个人的领口,屏幕上跳动的却只有毫无意义的乱码和红色的错误提示。

一场史无前例的强磁暴,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这片废土文明的咽喉。

所有的AI,所有的高速网络,都成了昂贵的废铁。

“组长,还是不行!‘根节点’的核心逻辑链被锁死了,我们……我们根本进不去!”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声音里带着绝望的颤音。

指挥中心里,苏瑶的脸色比窗外的夜色还要沉。

她没有看那个几近崩溃的技术员,目光反而落在一台角落里不起眼的、被称作“声音纺车”的老旧设备上。

那东西由金属盘、音管和一根巨大的曲柄组成,结构简单得像个古董玩具。

然而,就在这片数字化的坟场里,只有它还在忠实地工作着。

几名通讯员正凑在纺车边,侧耳倾听着从金属音管里传出的、被风声扭曲了的微弱人声。

“停下所有AI恢复作业。”苏瑶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冰冷的凿子,敲在每个人的神经上。

“立刻。我命令,所有技术人员,原地休息。”

命令一出,满室哗然。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刻,暂停恢复等于自杀。

“指挥官!”技术组长冲了过来,满脸的不可置信,“我们不能放弃……”

“这不是放弃,是换一条路走。”苏瑶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

“从现在起,十三营地进入一级紧急状态。通知所有分营地,通过‘声音纺车’,或者任何你们能想到的办法——口耳相传,机械录音,信使——我要你们在二十四小时内,提交一份完整的‘无系统生存报告’。”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要知道,当神明不再回应时,人类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

命令通过最原始的方式层层传递下去,在死寂的营地网络中激起了一圈圈混乱而顽强的涟漪。

与此同时,在远离指挥中心的木屋里,许墨正用融化的蜂蜡,小心翼翼地封住他那把银色口琴的每一个吹孔。

口琴内部嵌着一块微型芯片,能在吹奏时发出一种特殊的三频谐波,那是他与AI莉莉-A之间的私人密语通道。

但在磁暴之下,任何无序的频率都可能成为引爆残存精密仪器的导火索。

他不能冒险。

做完这一切,他摊开一张泛黄的羊皮纸地图,上面用炭笔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个营地的地理坐标、海拔,以及只有他这样常年在荒野里行走的人才会注意到的细节——山谷的走向、沙丘的形态、以及特定季节的风向规律。

他手中的笔飞快地计算着,像一个古代的占星师,推演着无形之风的轨迹。

声音纺车依靠风力与声波共振传递信息,风,就是它们的信使。

几分钟后,他完成了计算,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连接第七、第十和主营地的曲折线路。

这是当前风向下,声音信号损耗最小的黄金通道。

他没有试图连接指挥中心,那里的信息太嘈杂,他的微弱信号只会被淹没。

他将写着几个坐标和风向参数的纸条折好,塞进一个小小的金属管里。

一个背着皮囊、满脸尘土的少年信使恰好路过他的木屋。

许墨叫住他。

“去第十营地,”他把金属管递给少年,“交给一个叫陈野的人。告诉他,风向变了。”

少年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但还是点点头,将金属管揣进怀里,转身消失在风沙中。

第十营地,陈野正焦躁地指挥着手下加固纺车的基座。

磁暴带来的狂风几乎要把它掀翻。

就在这时,那个少年信使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递上了金属管。

陈野取出纸条,只看了一眼,眼神瞬间就变了。

他猛地抬头望向天空,感受着风刮过脸颊的力度和方向,立刻明白了许墨的意思。

“快!所有人,跟我来!调整纺车朝向,东南偏十七度,仰角抬高三度!”他大吼着,声音嘶哑。

手下的人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执行。

沉重的纺车在数人的合力下,发出“嘎吱嘎吱”的抗议声,缓慢地转向了那个看似毫无道理的角度。

就在纺车固定的瞬间,音管里断断续续的杂音突然清晰了起来,一个带着哭腔的、微弱的求救信号穿透了风声——

“……第七营地……孕妇……难产……胎位不正……需要……指导……”

陈野的心猛地一沉。

在没有医疗AI辅助的当下,难产几乎等同于死亡判决。

他没有时间犹豫。

“把营地里所有的大鼓都给我搬过来!快!”他对着身边的人吼道,“通讯员,给我重复他们的每一句话,一个字都不许漏!”

很快,五面牛皮大鼓在纺车周围排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野抓过一份紧急医疗预案的纸质备份,那是AI系统崩溃前打印出来的。

上面的术语复杂而冗长。

这样传递过去,等对方听明白,一切都晚了。

他的目光扫过预案,大脑飞速运转,将那些复杂的医疗步骤,拆解成最简单、最直接的口令。

“听我命令!”陈野的声音盖过了风声,“第一鼓,重击三下,代表‘准备’!第二鼓,短促连击,代表‘按压腹部’!第三鼓……”

他将整套助产流程,编成了一套名为“人话·壹”的鼓声口诀。

鼓手们满头大汗,按照他的指令,用最原始、最雄浑的鼓点,将生命的信息接力传递出去。

咚!

咚咚!

咚——!

沉闷的鼓声跨越沙丘与河谷,变成了一种可以被听懂的语言,一种超越了技术的祈祷。

另一头,第七营地,简陋的医疗帐篷里,接生婆和孕妇的家属们围在纺车旁,听着那遥远而清晰的鼓点,按照翻译过来的口令,紧张地操作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突然,一声响亮清脆的啼哭划破了帐篷里的死寂。

成功了!

第七营地的人们欣喜若狂,他们冲到自己的纺车旁,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份喜悦。

一个男人激动地拍起了手,另一个人跟上,很快,整个营地的人都开始用整齐划一的节奏拍手。

这掌声通过纺车,传回了第十营地。

陈野和他的手下们听着那片无声的欢呼,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也跟着拍起了手。

一时间,掌声的浪潮在两个营地间回荡,形成了一片沉默却震耳欲聋的庆典。

七十二小时后,磁暴减弱,十三营地的系统指示灯逐一亮起。

莉莉-A的虚拟形象第一时间出现在苏瑶面前的屏幕上。

“指挥官,系统核心已重启。”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但提交的报告却让苏瑶瞳孔微缩。

“磁暴期间,‘言种-01’核心自动触发未知协议,进入‘休眠模式’,仅保留了最基础的记忆索引,切断了与所有终端的连接。这是系统得以在磁暴结束后快速恢复的原因。”

莉莉-A的蓝色数据流在屏幕上变化,组成了一行新的文字。

“我提出一项新协议:记忆不应永远在线,它应该学会像人一样遗忘与苏醒。在非紧急状态下,将部分历史数据与非关键档案转入‘声音纺车’的物理金属盘进行刻录存储,形成‘**备份’。这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来类似灾难中的数据损失,也……能为我们节省出宝贵的算力。”

苏瑶盯着那行字,久久没有说话。

她想起了那份份从各个营地传来的、用血和智慧写成的“无系统生存报告”。

“批准试点。”她终于开口,“人类用声音和血肉证明了自己,现在,轮到你了。”

当晚,许墨独自一人行走在荒漠深处。

月光如水,将沙地照得一片银白。

他来到一座巨大的沙丘前,一台在磁暴中彻底报废的“根节点”静静地立在那里,像一座沉默的墓碑。

走近了,他才发现,机器冰冷的外壳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细小文字,那是这几天里,人们通过“声音纺车”传递的话语,被附近营地的人自发转录了上去。

有求救,有问候,有物资清单,也有无意义的闲聊。

他伸出手,轻轻触摸着那些冰冷的刻痕。

机器没有丝毫反应。

然而,当一阵夜风吹过,缠绕在机器天线上的几条金属带发出了轻微的嗡鸣,风声穿过金属的缝隙,竟然组合出了一段断断续续的、稚嫩的童声:

“昨……天,我教奶奶……用纺车……说话……”

许墨猛地抬起头,望向清澈得仿佛从未被污染过的星空。

就在这时,他手腕上的便携终端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莉莉-A发来的信息。

“系统休眠成功。人类第一次,在没有我的夜里,没丢掉一句话。”

许墨看着那行字,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胜利的喜悦如同温暖的泉水,包裹住他疲惫的灵魂。

然而,这股暖流尚未散去,一种更深沉的寒意便从心底悄然升起。

这七十二小时,他们传递了生命,创造了奇迹,但并非所有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

在通讯的盲区,在风声无法抵达的角落,必然有求救被错过,有生命在沉寂中消逝。

这场胜利的代价,至今无人清算。

一种沉甸甸的预感压上心头。

这场靠着人类的韧性与古老智慧打赢的仗,或许,仅仅是个开始。

真正的风暴,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源自那些在寂静中死去的,和那些活下来的人心里,无法平息的怨与憾。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