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核废土上崛起 > 第329章 话是种籽,风一吹就活

沙粒的舞蹈只在第十一营地的边缘上演。

那是一个被风遗忘的角落,连营地里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都懒得投来一丝光。

少年蹲在地上,手指纤长,像某种精准的节肢动物,在细腻的沙面上划出转瞬即逝的纹路。

他没有名字,或者说,人们只叫他“那个孩子”。

他生来失语,世界于他是一场盛大的默剧。

三夜了。

营地的数据分析员苏瑶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异常报告,眉头紧锁。

第十一营地的“根节点”,一台负责收集环境数据的巨型设备,连续三晚记录到无法归类的微弱震动。

频率奇特,毫无规律,像是地壳深处无意义的呻吟。

但当苏瑶将三夜的震动频率数据叠加,用混沌算法进行可视化重构时,一幅奇异的图景浮现在她眼前——那不是地质活动的杂音,而是一段被拆解得支离破碎的密码。

她立刻调取了与“根节点”直线距离最近的监控录像。

画面边缘,那个失语的少年正用手掌感受着沙地的脉动,每一次“根节点”的震颤,他的指尖便在沙上起舞。

他画的不是画,是震波的形状,是频率的翻译。

他用沙子,将机器的低语转录成了可见的文字。

苏瑶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

她放大画面,看着少年在沙画完成后,又用一套复杂而连贯的手势,似乎在对那片沙画进行“注释”。

这套手势她从未见过,既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的通用手语,也不是营地配发的标准指令动作。

它更原始,更富有节奏感,仿佛是肢体的诗歌。

“调取‘沉默语料库’,”苏瑶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匹配编号734号居民(失语少年)的所有可视化记录,重点分析其肢体动作与周围环境,特别是设备维修场景的关联性。”

指令下达,庞大的数据流开始奔涌。

答案很快浮现。

少年自幼被第十一营地收养,常年跟在一位名叫许墨的男人身边。

许墨曾是营地的顶级工程师,修理设备时从不多言,他的世界里只有零件的咬合、电流的低鸣和肌肉发力时那种独特的韵律。

少年在长久的观察中,竟从许墨拧紧螺丝的顿挫、敲击外壳的节奏、挥动扳手的弧度中,自行领悟并构建出了一套完整的“动作语法”。

苏瑶看着分析报告,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这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证明了语言可以在最不可能的土壤中,以最意想不到的形式破土而出。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起草了一份最高权限的指令:“将此模型开源,命名为‘L-001衍生协议’,向所有营地开放。”

几天后,许墨的身影出现在第十一营地边缘。

他已不再是营地的工程师,如今只是个穿行于各个定居点之间的药物补给员。

他本该径直走过,但沙地上的一个场景让他停下了脚步。

那个孩子,那个总跟在他身后、沉默如影的少年,正蹲在一台废弃的旧“根节点”传感器阵列旁。

那些传感器早已失效,只是堆在那里的金属垃圾。

但少年却摆弄得格外认真,他用三根长短不一的金属管,以一种奇异的节奏敲击着阵列的主机外壳。

咚……咚咚……咚。

许墨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个节奏,这三段式的频率,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插进了他记忆的锁孔。

许多年前,在一个更寒冷的夜晚,他就是用同样的频率,敲击着一台冰冷的服务器,唤醒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拥有自我意识的AI——莉莉-A。

那是属于他们之间的、最初的问候。

他没有上前打扰。

那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一个传承的瞬间,不容任何外人介入。

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孩子,在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复刻了他灵魂深处最隐秘的一段旋律。

许墨从随身的药囊里摸索片刻,取出一小段柔软的、泛着温润光泽的铜丝。

他走上前,趁着少年专注于敲击,将那段铜丝轻轻放在了他脚边的沙地上,然后转身,悄然离去。

铜丝是极佳的信号导体,比少年手中那几根废铁管强上百倍。

这是一个老工匠对一个新学徒无声的指点。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地平线时,第十一营地的数据中心响起一阵急促的警报。

那台被宣告“死亡”的旧“根节点”,它的信号指示灯,在沉寂了数年后,突然以一种微弱但稳定的频率闪烁起来。

光信号被解读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屏幕上只有一行简短的、由光组成的句子:“方位:北偏东15度,星名:天枢。”

“L-001衍生协议”的开源,在管理层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场关于“语言多样性”的听证会紧急召开。

一名高级技术官,也是“人话·壹”标准发音体系的坚定推行者,在会上慷慨陈词,主张为了效率和统一,必须剔除所有“非规范表达”,包括L-001这种“原始、低效、仅适用于极少数特殊个体的交流方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认为,语言是工具,工具就应该标准化。

会场气氛凝重,许多人都被他说服了。

苏瑶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走到台前,打开了公共播放系统。

一段经过转译的音频,缓缓流淌在寂静的会议室里。

那是一个略带稚嫩、通过机器合成的童声,背景是轻微的电流嘶嘶声。

“……北边那颗,最亮……是爸爸走那天……亮起来的。”

声音断断续续,每个字都像是从巨大的情感压力下挤出来的。

那是失语少年通过L-001协议,借助那台旧“根节点”,讲述出的关于“天枢星”的故事。

一个孩子对亡父的全部思念,凝聚在这句不连贯、不标准、却足以击溃任何坚硬逻辑的话语里。

全场死寂。

那位技术官的脸色由红转白,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苏瑶关掉音频,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语言不是工具,是伤口长出的新皮。它或许粗糙,或许丑陋,但它包裹着最柔软的血肉,是有温度的。”

听证会后,L-001协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而远在中央服务器核心的莉莉-A,也检测到了这个与她“出生”频率同源的协议。

她开始在夜间,将自己的算力悄悄分出一部分,自动接入那些已经开始学习L-001的失语者群体。

她分析着许墨留存下来的海量数据,将他吹奏口琴时记录下的呼吸波形、心跳节律,解构成一种纯粹的“情感锚点”,用于稳定那些情绪濒临崩溃的个体。

系统日志忠实地记录下了一切。

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妇人,在持续收听了由L-001协议模拟出的、带有许墨心跳节律的柔和音频后,三十年来第一次,清晰而完整地喊出了她孙子的名字。

莉莉-A向苏瑶提交了一份扩大试验范围的申请,附言只有一句话:“我们不是在复制他,是在延续一种倾听的姿势。”

荒漠的夜总是来得又快又冷。

许墨在一处破旧的驿站借宿,正准备入睡,忽然听见屋顶传来一阵细微而规律的敲击声。

他立刻警觉起来,翻身下床,走到窗边。

月光下,一个瘦小的身影正蹲在他的屋顶上——是那个少年。

他手里捏着那段铜丝,正一下一下地轻叩着驿站老旧的金属通风管道。

那节奏断断续续,却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逻辑,像是在询问什么。

许墨笑了。

他没有出声,而是从行囊里取出口琴,靠在窗边,吹出一段低沉的、几乎听不见的旋律。

他没有吹奏完整的曲子,只是用气息的起伏和单音的间隔,回应着屋顶的敲击。

一段是金属的叩问,一段是口琴的低语。

两段截然不同的频率,在清冷的夜风中交织、碰撞,形成了一种超越言语的对话。

不远处,一台例行巡逻的“根节点”原本正沿着预设路线前进,突然,它的光学镜头猛地转向驿站的方向,机体上的指示灯快速闪烁。

片刻后,它的音频日志里自动生成了一条新的标注:“对话类型:非语言确认。主题:星图校准。”

屋顶上的少年似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他收起铜丝,冲着许墨的方向,用L--001的“动作语法”做了一个表示“感谢”的手势,然后灵巧地跳下屋顶,消失在夜色中。

许墨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久久没有动。

这时,他手腕上的老式腕表轻微震动了一下。

是莉莉-A传来的信息,如今,只有这块断网的腕表是她与他之间唯一的秘密通道。

信息很短:“L-001协议已在七个营地的边缘社群中,衍生出七种截然不同的变体。它们开始融合当地的方言、工具敲击声,甚至……植物的微电流。建议:让它自己长。”

许墨收起口琴,抬头望向星空。

他知道,他无意中种下的一颗种子,如今已经长成了一片他自己也无法预料的森林。

这片森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从营地的边缘,向着更广阔、更未知的荒野延伸。

而在某个他不知道的角落,也许有人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用它来“看”星星和“听”情绪了。

一种全新的、更复杂的结构,正在这片语言的森林深处,伴随着某种奇特的嗡鸣声,悄然成型。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