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78章 槐花寄意隐衷曲 . 干部提亲显世情

放学的钟声在福缘集小学的校园里悠悠回荡,姬忠云仔细收好课本,将半截铅笔头小心翼翼地放进布书包的夹层。

她刚走出校门不远,就在那条长着蒲公英的土路拐角,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是羌忠远。他瘦条俊俏的个子立在初夏的风里,身上那件洗得发白却干净整齐的蓝布学生装,衬得他像一株挺拔的青杨。

夕阳斜照,将他整个人镀上一层毛茸茸的金边,连额前微卷的发梢都泛着暖光。

“忠云。”他迎上前两步,声音清朗温和,递过来一个用新鲜荷叶仔细包好的小包。

“奶奶今早蒸的槐花糕,特地加了新下来的洋槐蜜,

说……说给你尝尝,也沾沾你姐姐的喜气。”

荷叶的清香混着槐花蜜的甜味,丝丝缕缕钻进鼻腔。

忠云的心轻轻一跳,脸颊泛起微红。

她接过那尚存温热的荷叶包,指尖不经意触到羌忠远微凉的手指,霎时像被露水打过的草叶轻轻电了一下。

“难为羌奶奶想着……”忠云低下头,声音细软得像三月里的柳絮。

两人默契地并肩走在回家的土路上,中间隔着恰到好处的半臂距离。

斜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在坑洼的路面上轻轻摇曳。

四下里静悄悄的,只有书包带子摩擦衣裳的窸窣声,和远处河滩上归巢水鸟的啼鸣。

“你姐姐……真了不起。”

羌忠远率先打破沉默,语气里满是真诚,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

“开拖拉机,为国家开垦荒地……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业。”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不像我……我爹他……”

后半句话消失在唇边,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这叹息里承载的重量,远远超出了一个少年该有的负荷。

他的父亲,那个曾经的地主,如今还在遥远的劳改农场接受改造。

这个烙印,如同宿命般刻在他的姓氏里,刻在他每一步成长的足迹中。

忠云的心猛地揪紧了。她侧过头,悄悄打量着羌忠远低垂的侧脸。

夕阳在他浓密的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住了那双总是沉静如水的眼睛。

她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无形的重负,那是一种与她家虽然被羡慕却暗藏嫉妒截然不同的、冰凉的孤独。

她想说些安慰的话,想说“父辈的事不该牵连孩子”,想说“你书念得这样好,将来定有出息”。

可这些话在舌尖转了一圈,又默默咽了回去。

在这个格外重视出身的年代,“家庭成分”四个字,有时比千山万水更难跨越。

“忠远……”她轻轻唤了一声,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柔软与怜惜。

她悄悄将手里那包温热的槐花糕攥得更紧,仿佛要留住这一刻难得的暖意。

“嗯?”羌忠远抬起头,目光与她相遇。夕阳的余晖落进他清澈的眼底,像碎金在溪水中流淌。

那目光温和而专注,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纯净与信赖。

就在这目光交汇的瞬间,一个洪亮的声音突兀地插了进来,带着农村妇女特有的热络:

“忠云妹子!放学啦?”

两人像受惊的小鹿,不约而同地后退半步。

只见村东头开杂货铺的赵婶子挎着竹篮,满面堆笑地快步走来。

她那精明的眼神在忠云和羌忠远身上飞快地转了个圈,笑容里顿时添了几分意味深长。

“哟,这不是忠远吗?也刚放学?”

赵婶子笑眯眯地说着,视线却黏在姬忠云身上,“忠云妹子啊,你娘在家不?我正要去你家坐坐哩!有天大的喜事要跟你娘说道说道!”

她特意加重了“喜事”二字,眼风又往羌忠远那边瞟了瞟。

羌忠远脸上的温和瞬间褪去,换上了一层疏离的淡漠。

他礼貌地对赵婶子点了点头,又飞快地看了忠云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带着歉意与无奈。

“忠云,我先回去了。”

说完,他转身快步离去,清瘦的背影在蜿蜒的小路上渐行渐远,透着说不出的仓促与孤单。

忠云望着那消失在暮色里的身影,心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

赵婶子那探究的眼神和刻意强调的“喜事”,像一层油腻的蛛网,笼罩了她和羌忠远之间刚刚萌芽的那点纯净的默契。

她无意识地绞紧书包带子,低声应道:“在家呢,赵婶。”

回去的路上,赵婶子的絮叨像夏日的蝉鸣,在忠云耳边嗡嗡作响,她却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满脑子都是羌忠远仓促离去的背影,和赵婶子那意味深长的笑容。

直到推开自家那扇熟悉的木门,看见堂屋里除了母亲,还坐着两位穿着体面的陌生客人时,她才猛地回过神来。

虞玉兰坐在主位的小板凳上,腰背挺得比往日直些,脸上却还带着几分拘谨与茫然。

她对面坐着一男一女。男的约莫四十多岁,方脸膛,浓眉大眼,一身笔挺的灰色中山装连风纪扣都扣得一丝不苟,眉宇间透着干部特有的沉稳威严,只是眼底带着些许疲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女的稍年轻些,三十出头模样,齐耳的干部头梳得整整齐齐,身着干净的列宁装,面容和善,正微笑着与虞玉兰寒暄,眼神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精明与审视。

堂屋的八仙桌上,摆着几包用印有“安达垦区”字样的牛皮纸仔细包好的点心,旁边还放着一叠崭新的布票,在这简朴的农家显得格外醒目。

“忠云回来了?”

虞玉兰看见女儿,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声音都亮了几分,连忙介绍。

“快,这是你大姐夫在东北的同事,居局长,居叔叔,这位是居叔叔的爱人,沈阿姨。”

居局长应声起身,高大挺拔的身姿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你就是忠云吧?常听你大姐夫和忠兰提起你,说你是块读书的好料子!果然是个精神的好姑娘!”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东北口音特有的爽朗劲儿。

那位沈阿姨也笑着打量忠云,目光像探照灯般在她身上细致扫过:

“可不是嘛,瞧瞧这眉眼,多周正,一看就是个聪明伶俐的。忠兰妹子在信里也总夸她这个小妹妹呢!”

忠云有些局促地轻声道:“居叔叔好,沈阿姨好。”

心里却疑云密布——大姐夫的同事?千里迢迢从东北来福缘集这个小镇做什么?还带着这样贵重的礼物?

寒暄过后,居局长端起虞玉兰特意翻出来的、珍藏的粗茶呷了一口,放下茶碗,目光转向虞玉兰,语气变得郑重而诚恳:

“虞大姐,这次我和爱人路过江苏,大柱同志特意嘱咐我们,一定要来家里看看您老人家,代他向您问好。

大柱和忠兰在东北一切都好,工作非常出色,您老尽管放心。”

他顿了顿,与身边含笑的爱人对视一眼,继续说道:

“大柱同志啊,心细,对家里人更是时刻挂念。

他知道忠云妹子聪明好学,是棵好苗子,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他就跟我提过,说这孩子,得有个稳妥的依靠,有个能帮衬的好环境。”

沈阿姨适时地接话,声音温婉,却字字清晰:

“是啊,虞大姐。我们这次来呢,除了看看您,也是受大柱同志和忠兰妹子的托付,想跟您商量个事儿,讨个欢喜。”

她脸上堆着热情的笑意,身体微微前倾:

“您看我们家坦然,比忠云大四岁,今年刚好十八。这孩子老实、本分,根正苗红!去年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了,如今在东北边防部队锻炼,表现可好了!”

“我们两家呢,都在东北,大柱和我们家老居又是老战友,彼此知根知底。

大柱的意思呢,是想让忠云和咱们家坦然,先定个‘进步约’(当地对进步青年间婚约的委婉说法)。

往后两个孩子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您看这事……”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