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4章 寻医挖芦蒿过河 遇浪沉舟染风寒

姬家蔚的咳嗽声不再是咳嗽,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

像一把生满铁锈、齿牙参差的钝锯子,在深夜里一下又一下地割着一块早已朽烂的木头。这声音从后半夜开始发作,就再未停歇,固执地穿透土屋稀薄的墙壁,在死寂的村庄里荡开微弱的涟漪。

每一次拉锯般的喘息,都伴随着胸腔深处粘稠液体翻滚的咕噜声,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正攥着他残破的肺叶,狠狠揉搓。

虞玉兰枯坐在冰冷的床沿,如同一尊被遗忘的石像。她借着窗棂缝隙漏进来的一缕残月微光,眼神空洞地落在丈夫剧烈起伏的胸口,默默数着他每一次痉挛般的抽动。

油灯早已熄灭,灯盏里最后那点浑浊的油底,前天夜里就被她仔细地用灯芯擦得一滴不剩。

此刻,这狭小、低矮的土屋里,唯一的光源便是那点惨淡的月色,唯一的声音便是姬家蔚那令人窒息的“嗬嗬”喘息,还有墙角几只老鼠在绝望地啃噬着什么,发出窸窸窣窣的碎响,像是在为这垂死的生命奏着凄凉的背景乐。

她伸出手,指尖带着夜间的凉意,轻轻覆上丈夫的额头。那滚烫的温度灼得她指尖猛地一缩,心也跟着沉了下去,一直沉到冰冷的井底。

粗布被子已经给他盖了三层,像压着个随时会散架的破旧包袱,可姬家蔚露在被子外的手脚却依旧冰凉刺骨,十个指甲盖泛着不祥的青紫色,如同深秋霜打过的茄子。

这病,从开春时那偶尔几声闷咳开始,像藤蔓一样悄然缠绕,待到入夏,便彻底勒紧了咽喉,夜夜让他无法平卧。 小半年的光景,眼睁睁看着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抽干了精气神,一天天脱了形。

曾经还算饱满的脸颊塌陷下去,颧骨高高凸起,像河滩上被水流冲刷得棱角分明的青石板。眼窝深陷,浑浊的眼珠嵌在枯槁的脸上,失了神采。如今连说话都成了奢侈,偶尔吐出几个字,也带着气若游丝的虚浮,仿佛下一刻就要随风散去。

“水……”姬家蔚的头突然痛苦地偏向一侧,喉咙里艰难地滚动着,发出含混的、被浓痰堵住的嘶鸣,像破风箱里塞进了一团烂棉絮。

虞玉兰浑身一震,立刻摸索着探向床头。指尖触到那只豁了口的粗瓷碗,碗底只剩小半碗隔夜的凉水。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先凑到自己干裂的唇边,用舌尖极快地抿了一下,试试那水的温度是否过于刺骨,这才屏住呼吸,一手托住丈夫沉重的后颈,一手将碗沿小心翼翼地凑到他干裂起皮的唇边。

姬家蔚努力地张开嘴,嘴唇哆嗦着,只勉强呷了两小口,那冰冷的液体刚滑过喉咙,便像点燃了引线,瞬间引爆了新一轮更剧烈的咳嗽。

他猛地蜷缩起身子,像一只被扔进沸水里的虾米,瘦骨嶙峋的后背在薄薄的旧单衣下剧烈起伏,根根凸起的脊骨支棱着,清晰可辨,如同盘根错节、破土而出的老树根,狰狞地诉说着生命的流逝。

虞玉兰慌忙放下碗,伸手用力地、一下下顺着他的背。掌心清晰地感受到那骨节的坚硬和皮肤的滚烫,每一次抚摸都硌得她心头发颤,一股浓烈的酸楚从心底直冲鼻腔,堵得她几乎窒息。

去年秋收时,这个男人还能咬着牙,扛起半袋沉甸甸的谷子,在田埂上踉跄着走上二里地。汗水浸透他的粗布褂子,阳光晒黑了他的脸庞,那时虽然也瘦,却带着一股支撑门户的韧劲。

怎么转眼间,就成了这副风一吹就倒、油尽灯枯的模样?她茫然地抬起头,目光越过丈夫痛苦蜷缩的身体,望向屋顶。那里有一个破洞,是去年冬天被冰雹砸穿的,一直没余钱修补。

此刻,一小片微弱的、惨淡的天光正从那破洞里漏下来,几缕残破的蛛网在穿堂而过的夜风里轻轻晃荡,如同她摇摇欲坠的希望。

河西岸的土地,是出了名的贫瘠,板结得像铁块。去年冬天只吝啬地飘了一场薄雪,开春后又遭遇了罕见的干旱,地里的麦子稀稀拉拉,收成连往年三成都不到。

家里的那点存粮,早已见了底,连耗子都嫌弃地搬了家。这几个月,全家全靠她在冰冷的滩涂上挖来的芦蒿、在田埂地头搜寻的马齿苋填肚子。

野菜寡淡无味,刮肠搜肚,男人本就亏空的身子骨,哪还经得起这样日复一日的煎熬?

天刚蒙蒙亮,灰白色的晨光艰难地透过窗纸,给冰冷的土屋带来一丝微弱的亮色。

门口传来轻微的响动,是大兰回来了。她挎着出门时那个空荡荡的竹篮,裤脚和布鞋上沾满了泥水和露珠,小脸冻得发白,嘴唇抿得紧紧的,带着一种怯生生的为难。

“娘,”大兰的声音低低的,像怕惊扰了什么,“大姨家……也没余粮了。”她低下头,不敢看虞玉兰的眼睛,空空的篮子仿佛是她无声的愧疚。

虞玉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对这个结果早已麻木。她只是默默转过身,拿起一块破旧的布片,仔细地擦拭着姬家蔚刚才咳落在被单上的浓痰痕迹。那痰迹带着不祥的暗黄色,像一块丑陋的烙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兰看着爹蜡黄枯槁的脸,听着他喉间那持续不断的、令人心焦的“嗬嗬”声,小小的眉头紧紧皱着。

忽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娘,我在大姨家……碰见三姨夫了。”

三姨夫田氏,是大姨的妹夫,娶的是虞玉兰的三妹虞玉菊。田家在河东岸,是数得着的殷实门户。田老爷子做过几任里正,算是乡绅,家里有几十亩上好的水浇地。

田氏自己读过几年私塾,肚子里有点墨水,如今在镇上开了个小小的学馆,教几个蒙童,日子过得比河西岸的农户们宽裕安稳得多。

虞玉兰平日里很少跟他们走动,一来隔着一条宽阔汹涌的南三河,二来两家境况悬殊,她总觉得矮人一头,去了也是给人添麻烦,看人脸色。

“他……他问起爹的病,”大兰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声音依旧很小,“我说爹总咳嗽,一天比一天重,夜里咳得……咳得睡不了觉。”她顿了顿,抬眼飞快地瞥了娘一眼,像是鼓足了勇气,“三姨夫听了,说……说他们村前些日子来了个南边的郎中,是专门治这种老咳喘病的!说是有几手绝活,祖传的方子,附近好几个被别的大夫判了‘没治’的人,吃了他的药,竟都好了不少!”

虞玉兰擦拭痰迹的手,猛地顿在了半空。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又麻又疼。郎中?她不是没找过。河西岸那几个走村串户的土郎中,哪个没被请来看过?家里的墙根下,药渣子堆了半墙高,散发着经久不散的苦涩气味。攒下的几个铜板,都变成了那一碗碗黑褐色的苦水,灌进了丈夫的肚子,却像泼进了无底洞,连个回音都没有。

病魔依旧盘踞着,一天天蚕食着他的生命。可“药到病除”这四个字,此刻从女儿口中说出,却像一根烧红的细针,带着滚烫的希望和尖锐的刺痛,猝不及防地扎进了她早已麻木的心尖。

她猛地抬起头,黯淡的眸子里骤然迸射出一种近乎灼人的光,紧紧盯着大兰:“他当真这么说?”声音因为过度紧张和期待而绷得发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当真!三姨夫说得很认真!”大兰用力地点点头,看到娘眼里那骤然亮起的光芒,她小小的心里也升起一丝暖意,赶紧补充道,“他还说……还说要是爹的身子骨还能动弹,最好去他那边住两天,让那郎中好好瞧一瞧,把把脉,看得仔细些。”她顿了顿,想起三姨夫温和的嘱咐,“他还说,中午就在他家吃饭,不用带啥东西,都是一家人。”

虞玉兰的心跳得又快又急,像揣了只受惊的兔子。她低下头,目光落在丈夫紧闭双眼、眉头紧锁的脸上。那眉头间的沟壑深得能夹死蚊子,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显得那么费力,仿佛连喘气都是在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去河东?过河!坐那条在风浪里颠簸的小船!以他如今这副风都能吹倒的身子骨,还能不能禁得住这番折腾?可若是不去……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在这冰冷的土炕上咳尽最后一口血,撒手人寰?让大兰、忠楜、忠兰、忠云从此没了爹?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