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218章 双册无言明素志.寸心有铁破沉疴

夏末的日头把南三河的水汽熬成了一锅黏糊糊的粥,泼在小姬庄的房顶上、树梢上、人脊梁上,蒸腾起白茫茫的热气。

姬永海背靠着屋后那株老槐树,树皮皴裂得像祖父的手掌,扎得他后颈发痒。

他手里捏着的初中毕业成绩报告单,纸页边缘已经被汗水泡得发涨,卷成了波浪形,像条刚从河里捞上来的泥鳅。

可那上面的字迹却硬挺得很,每门功课后面的“优”字红得发紫,像是用鸡冠子血蘸着写的。

最底下校长题的“全校首荐”四个字,墨汁深得能拧出黑水来,笔画里的力气恨不得要把纸戳穿——

这四个字烫得他指尖发麻,顺着胳膊往心里钻,像揣了块刚从炉膛里夹出来的烙铁,烧得他五脏六腑都在哆嗦。

老槐树的叶子被晒得打了卷,蔫头耷脑地挂着,蝉在树杈上扯着嗓子喊,声嘶力竭的,像是被谁捏住了脖子。

风从晒谷场那边刮过来,裹着一股子热烘烘的谷糠味、汗臭味,还有牲口粪便的酸馊气,蛮横地撞在姬家那三间土坯房的泥墙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有谁在墙外哭。

墙皮被这股子热风啃得坑坑洼洼,露出里面黄不拉几的夯土,像块没发好的玉米面饼子。

这份能把人烫出水泡的荣光,到了晒谷场那块被千万只脚底板磨得油光锃亮的黄土地上,就变了味。

二柱子蹲在谷堆旁边的青石碾子上,那碾子被磨得像块墨玉,泛着贼光。

他手里的旱烟杆是用枣木做的,油亮油亮的,烟锅里的火“噼啪”地跳着,把他那张黑黢黢的脸照得忽明忽暗。

他下巴上的胡茬子沾着谷壳,说话的时候一动,那些谷壳就簌簌地往下掉:

“啧啧,全校首荐?”他故意把声音压得像蚊子哼,可那股子酸溜溜的劲儿,顺风能飘出二里地去。

“他家五个娃,一个个跟饿狼似的,张开嘴就等着喂食,都去上学读书。

姬忠楜这身子骨再硬,就一个人留在队里扛活。

拼了老命年底也得透支呀!

我看出于照顾一家人生计,也应该让姬永海这小子留下来挣工分帮助其父亲一道养家糊口。

农村小孩念个初中,文化水平也可以了,推荐他再读高中,不是让姬忠楜继续受累遭罪吗?

姬永海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

一天挣八个工分,不比啥强?偏要往那高中的门里钻——那洋学堂的门槛高着呢,是他家那三间漏风的土坯房能踮着脚够着的?”

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唾沫星子在滚烫的地上瞬间就没了影。

然后慢悠悠地吸了口烟,吐出的蓝烟像条毒蛇,在他眼前扭来扭去:

“再说了,”他把烟锅子在碾子边上磕了磕。

“梆梆”两声,像是敲在谁的脑门上,“队里眼瞅着就要开镰割稻子了,哪旮旯不缺劳力?

他小子壮得跟刚上套的牛犊子似的,不在家挣工分帮衬爹妈,反倒想去念书?

这不是忘了本么!忘了自个儿是从哪块地里刨出来的了!”

“就是这话!”

村西头的快嘴王婶尖着嗓子就接了茬。

她刚从地里薅草回来,裤腿上沾着的泥块还往下掉,头发被汗浸得像一蓬乱糟糟的稻草,贴在脑门上。

“读书读书,读得再多,那字儿能当饭吃?能变成金疙瘩银疙瘩?到头来,还不是得回到这泥巴地里刨食?”

她拍着大腿,粗布裤子上的补丁都跟着颤。

“他爹姬忠楜就是个闷葫芦,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他娘昊文兰那身子骨,风一吹就能倒。

我看啊,是他们两口子心气太高,贪心不足!

自个儿累得骨头缝里都能榨出油来,还非要把娃往那不着边际的云彩眼里送!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个儿啥模样!”

这些话像带着倒刺的鞭子,一鞭子一鞭子地往姬家抽。

风顺着半敞的院门往灶房里钻,裹挟着谷壳的碎屑和浓重的汗腥味,扎得人鼻子发痒。

昊文兰正佝偻着腰,在昏暗的灶房里揉面。

灶台上的豁口用泥巴糊着,被烟火熏得黑黢黢的。

她手里的玉米面团掺了不少红薯面,粗糙得像砂纸,硌得她掌心的老茧生疼。

“忘本”、“贪心”这几个字,像冰锥子似的扎进她的耳朵,顺着血管流遍全身,冻得她骨头缝都发麻。

她揉面的手猛地停住了,面团上留下五个深深的指印,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

眼圈像被辣椒水泼了似的,瞬间就红了,一层水雾蒙上来,把眼前的面盆都糊成了一团白。

她赶紧仰起头,使劲眨巴着眼,把那点湿意憋回去——在这个家里,眼泪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流出来也顶不了玉米饼子吃。

她悄悄拽了拽旁边姬忠楜的衣角,她男人那件蓝布褂子,补丁摞着补丁,布纹都磨得发亮,像块油布。

她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像是秋风里的一片枯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爹……要不……咱豁出去,请那几个叔伯婶子来家吃顿晌午饭?把……把那只下蛋的老芦花鸡杀了?

我再跟他们好好分说分说?娃的前程……不能就这么……”

后面的话被哽咽堵在喉咙里,像块没咽下去的红薯,硌得生疼,最后化成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消散在灶膛里飘出的青烟里。

姬永海端着个豁了口的粗瓷盆从里屋出来打水,他娘的话像一颗冰冷的铁钉子,“噗嗤”一声钉进他的耳朵里。

他的脚步猛地顿住,盆沿磕在门框上,发出“哐当”一声响。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可那双深陷的眼窝里,像是有两簇黑炭在烧,火苗子舔着五脏六腑,烧得他嗓子眼发干。

他把手里那个磨得起了毛边的蓝皮本子往堂屋那张吱呀作响的破方桌上一放,“啪”的一声,像块石头砸在地上。

那是生产队会计给他记的劳动工分簿,封皮上沾着洗不净的泥点和汗渍,边角都卷了起来,像只受了委屈的狗耳朵。

“娘,不用。”

少年的声音异常平静,平静得像南三河底的深水,可那水面下,谁都知道藏着能掀翻船的力气。

“该说的话,这两个本子,都替我说了。”

他没再看爹娘一眼,也没管他们脸上瞬间涌上的复杂神色——那里面有担忧,像乌云似的压着;

有心痛,像刀子割似的;

更有一种被逼到墙角的茫然,像迷路的孩子。

他转身,脊梁骨挺得像晒谷场边那根用来晾麦子的竹竿,直溜溜的,带着股子宁折不弯的劲儿。

他迈开步子,穿过自家低矮的院门,朝着大队部的方向走去。

夕阳正趴在西边的土坡上,把最后一点力气都撒出来,把天空染成了一块烧红的铁。

姬永海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老长,像一柄沉默的剑,横在滚烫的晒谷场上。

那些嗡嗡营营的议论声,像是被这柄无形的剑斩断了似的,戛然而止。

晒谷场上的人都停住了手里的活计,挑着担子的、扬着木锨的、蹲在地上抽烟的,眼珠子都黏在他身上。

那些目光里,有好奇,像猫瞅着老鼠洞;

有嘲讽,像刀子刮着骨头;

有漠然,像看着路边一块石头;

也有那么一丝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像在掂量一块未琢的璞玉。

姬永海的鞋底碾过晒得发烫的土地,地里的裂缝像一张张嘴,在他脚下“滋滋”地喘着气。

风卷着谷糠和尘土,扑在他的裤腿上,把裤脚都染成了土黄色,可他脚步没停,一步一步,踩得踏踏实实,像在地里种下一颗颗种子。

他心里那点执拗,比晒谷场的土地还硬,比老槐树的根还深。

三天后的午后,太阳把树叶子都晒得往下淌油,蝉在树上叫得人头皮发麻,一声声,像是在催命。

负责高中招生的张同志,一个戴着黑框眼镜、镜片厚得像瓶底的中年人。

他腋下夹着个棕色的人造革公文包,包角都磨白了,跟着姬永海的中学校长,走进了大队部那间低矮的土屋。

屋子的墙被烟熏得像抹了层锅底灰,黑乎乎的,屋顶的椽子上挂着几串干玉米,黄澄澄的,像一串串金子。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