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181章 火映铁姑铭韧骨. 情牵户籍觅通途

借着火光的掩护和虞大娘絮叨的遮掩,楚河生的目光悄悄落在姬忠云的脸上。

她今年二十七了,在这个早婚早育的乡村,早已被归入“老姑娘”的行列。

然而岁月似乎对她格外宽容,除了眼角那几道细密的纹路,风霜并未在她脸上刻下太多痕迹。

姬忠云在东北跟着姐姐干了五年,是开荒团里出了名的“铁姑娘”,后来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才不得不回了江苏。

他也零星听说过,她回来后就在福缘公社的农机站开拖拉机。

天不亮就下地,收工总是顶着星星。

犁地的深度、耙地的平整度,连最不服气的男机手都挑不出毛病。

“忠云同志,”楚河生终于忍不住,打破了片刻的沉默。

.“现在……还在开拖拉机?”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生怕惊扰了什么。

姬忠云轻轻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凝视着跳动的火焰,火光在她沉静的眸子里映出两个小小的光点:

“嗯,公社农机站人手紧,我就一直顶着。”

她的声音很稳,像山涧里平稳流淌的溪水。

“摸惯了方向盘,离了那铁疙瘩,反倒浑身不自在。”

“那可真不容易,”

楚河生由衷地感叹,语气里带着真切的敬意。

“女同志干这行,风里来雨里去,太辛苦了。”

“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是苦了。”

姬忠云嘴角微微向上弯了一下,意外地现出两个小小的、浅浅的梨涡,瞬间柔和了她略显硬朗的轮廓。

“倒是楚同志,在银行里头,风吹不着,雨淋不到,那才是真正的享福。”

“哪有什么享福,”

楚河生连忙摆手,脸上露出几分苦笑。

“天天跟算盘珠子、账本子打交道,眼睛熬得跟兔子似的,看什么都带重影。

哪像你们,实实在在给国家种粮食,这才是真本事,真功劳!”

他说的恳切,目光里没有丝毫客套。

虞玉.兰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浑浊的老眼在跳动的火光中,在楚河生诚恳的脸庞和女儿沉静却难掩疲惫的侧影间来回逡巡。

越看,心里那点盘算就越是清晰、越是热切。

给忠云找个好归宿,是她心头压了太久的大石头。

可这闺女性子硬得像她开的那台“铁牛”,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非说要等姐姐忠兰从东北彻底调回来再说。

这一等,就把最好的年华等成了乡亲们嘴里的“老大难”。

眼前这个楚河生,她是越看越合心意。

方明亮的朋友,人品能差到哪儿去?

端的是公家的铁饭碗,模样也周正,说话办事都透着股实诚劲儿。

她悄悄伸出手,枯瘦的手指在旁人不易察觉的角度,用力拽了拽女儿洗得发白的衣角,递过去一个急切又饱含深意的眼神。

姬忠云的脸颊“腾”地一下红了,像被火堆的热浪扑了一下,迅速低下头,用一根枯枝无意识地拨弄着燃烧的纸钱边缘,火星噼啪地溅起几颗。

其实关于楚河生,她并非一无所知。

母亲断断续续跟她念叨过:当年方明亮在南三河出事,是这个叫楚河生的年轻人,连滚带爬、浑身湿透地冲回公社报的信,嗓子都喊哑了。

后来,他还把自己那份微薄的抚恤金,硬是分出一半塞给了虞家。

她心底深处一直有个模糊的念头:一个对牺牲的战友能如此重情重义、倾其所有的人,心肠总归是热的,是值得信赖的。

此刻,母亲那热切的眼神,楚河生话语里流露出的尊重与关切,像投入她沉寂心湖的石子,搅动起阵阵陌生的涟漪。

纸钱渐渐燃尽,最后一点火星在风中挣扎了一下,彻底熄灭,只留下一小堆灰白松软的灰烬,被风一吹,便四散飘零。

虞玉兰热情地拉着楚河生的胳膊,执意要留他回小姬庄家里吃顿便饭。

楚河生本能的推辞已经到了嘴边,可目光掠过姬忠云那双在灰暗天色下依然显得清亮沉静的眼睛时,那推辞的话便像被河风吹散了,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点了点头,喉咙里轻轻“嗯”了一声。

从南三河堤到小姬庄不过二里多地,四个人沿着坑洼不平的土路慢慢走着。

姬永海像只终于挣脱了束缚的小麻雀,围着楚河生蹦蹦跳跳,问题一个接一个:

“楚叔叔,银行里是不是堆满了钱?像山那么高?”

“都梁县城有多大?比我们公社大多少?有供销社吗?有卖小人书的吗?”

少年人的好奇驱散了方才祭奠的沉重。

楚河生耐心地一一解答,声音温和,偶尔转过头,目光总会不经意地撞上姬忠云看过来的视线。

目光相接的刹那,两人又都像被烫到一般,迅速移开,各自脸上浮起一阵不自在的热意,在料峭的春风里显得格外清晰。

虞玉兰家三间低矮的土坯房,泥墙被经年的炊烟熏染成深褐色,却收拾得异常整洁,透着一种贫寒中的体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显眼的是堂屋正中的墙上,端端正正地贴着那张泛黄的《中国农垦报》

姬忠兰驾驶拖拉机的英姿被仔细地镶在一个简陋的木框里,成了这间陋室里最闪亮的勋章。

姬忠云放下东西就径直去了隔壁的灶房烧水,锅碗瓢盆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虞玉兰则拉着楚河生在堂屋那条磨得发亮的土炕沿上坐下,未语先叹,一层愁云瞬间笼上了她布满皱纹的脸。

“河生啊,”老太太的声音压低了,带着浓重的鼻音和化不开的愁苦。

“忠云这丫头……命里带苦啊!”

她用袖口使劲抹了抹眼角。

“在东北那冰天雪地里受了五年的罪,好不容易盼着回来了,可这户口……唉,像块烧红的烙铁,生生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吐不出!”

她颤抖着手,从怀里摸索出一个同样磨损得厉害、边角卷起的小本子——那是姬忠云在东北的粮食供应证。

“你看这红本本,”

虞玉兰的声音带着哭腔,“在她贴身口袋里揣着,都快磨烂了!可公社那头死活不给落户口,说没法接收。

没户口,就没粮本,没粮票,一个大活人,喝西北风啊?这往后……可咋活?”

她抬起泪眼,绝望地看着楚河生,仿佛他是茫茫大海里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楚河生心里“咯噔”一沉,像被冰冷的秤砣砸中。

他太清楚这小小户口本在那个年代意味着什么——它就是命脉,是活路。

没有它,寸步难行,连呼吸都带着罪过。

难怪姬忠云这样能干出色的姑娘,会拖到现在……他之前隐隐的疑惑此刻豁然开朗,随之涌上心头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混杂着怜惜与义愤的情绪。

“大娘,”他眉头紧锁,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这事儿……就真没一点法子可想了吗?公社干部那边,就不能再通融通融?”

“能想的辙,腿都跑细了,嘴皮子也磨薄了!”

虞玉兰连连摇头,枯瘦的手指神经质地绞着衣角。

“公社书记说了,除非……除非有国营单位肯接收,开个证明信,把她的关系转过去。

不然,天王老子来了也没辙!可咱这庄户人家,祖坟冒青烟也攀不上那样的门槛啊!”

她的眼神黯淡下去,充满了无力感。

国营单位?接收证明?楚河生脑子里像有一道闪电骤然劈开迷雾!

一个名字带着强烈的希望之光跳了出来——东辛农场!

他当年在那里做过工作队,跟场里的人事科长老田关系相当不错。

东辛是正儿八经的国营农垦基地,规模大,年年缺的就是技术过硬的农机手!

姬忠云在东北开过履带式拖拉机,技术扎实,经验丰富,这不正是农场求之不得的人才吗?

“大娘!”楚河生猛地抬起头,眼睛因为激动而闪闪发亮,一扫之前的沉郁。

“您别急!这事儿……兴许有门路!”

他语气急促而笃定,“东辛农场,您知道不?

.省属的国营大场!我认识那儿管人事的科长,交情不错!

他们那儿年年都缺开‘铁牛’的好把式,像忠云同志这样有技术有经验的,他们肯定抢着要!”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