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154章 教字助人彰赤胆,浪卷魂归恸南河

永海抱着那《伟人语录》,像抱着心肝宝贝似的,睡觉时都把它揣在怀里,生怕被人抢了去。

那厚厚的书页,虽然皱巴巴的,却在他小小的心里像金子一样珍贵。

方明亮在村里教他认字,一笔一划,像在地里插秧苗,细心而耐心。

教他唱《东方红》,调子跑得像洪泽湖奔向南三河的水流,虽然有些跑调,但他唱得那叫一个有模有样。

还教他写“为人民服务”,那几个字歪歪扭扭,像一只爬动的小虫子,但那股认真的劲头,真让人心疼又敬佩。

虞玉兰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点头。

几天后,方明亮的老朋友楚河生来了。

他是从连云港东辛农场顺路而来,像走亲戚一样,专程来看望他。

一进门,就被忠云的照片吸引了,盯着看了半天,眼睛都不眨,像只盯着骨头的狗,嘴里喃喃问:

“这是……?”

“忠云姐,虞婶婶的二女儿。”

方明亮笑着说,手里还擦着那支锃亮的钢笔,光彩照人。

楚河生的脸一下子变得像被太阳晒过的西红柿,挠了挠头,头皮屑掉了一地:

“真……真漂亮。跟仙女似的。”

他在村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要走,临走时还频频回头,盯着那张照片,像丢了魂似的,一步三回头。

虞玉兰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盘算着:

让忠远多跟方同志多学学,将来走得更远一些,沾点1

红色的血气,总比像现在这样背着“地主崽子”的帽子强。那名声像块烂泥,甩都甩不掉。

几天后,楚河生离开了,带着满满的印象和一份难舍的情谊。

与此同时,虞玉兰请姬家萓给东北的丁大柱写了一封信。

信封是用粗糙的纸糊成的,墨水是自己研磨出来的。

信中提及了忠云和羌忠远的事,也提到社教队方同志的在家里住的事。

她心里逐磨忠云能有机会多跟方同志这样的人多打交道,联系交流多一些,将来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是往高处走的关键一步。

方明亮在村里很受欢迎,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他帮张大娘挑水,水桶晃都不晃,像长在他肩上似的。

帮李大爷割稻子,镰刀挥得飞快,像风一样。

还在晒谷场开大会,给社员们讲“四清”工作:

“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

谁要是多吃多占,就得退出来,还要挖掘思想根源。

只要认识提高了,彻底改正了,保证不犯,就能再回到干部队伍中。”

他讲得唾沫横飞,像下雨一样,社员们听得热血沸腾,掌声雷动。

“方同志真是个好人啊!”

张大娘一边纳鞋底,一边感叹?

“昨天帮我家薅草,太阳毒得很,他愣是没歇气,跟老黄牛似的,实在是了得!”

“比起以前那些干部,强了不知多少倍哟。”

李大爷蹲在墙根抽烟,烟袋锅敲着石头。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连口水都不多喝,还给我讲伟人语录呢,听得我心里亮堂,像开了窗户一样。”

羌忠远也跟方明亮处得不错,像两块能吸在一起的铁。

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亲密无间。

一次,方明亮关切地对忠远说:“忠远,你有文化,要积极向组织靠拢,争取入团。入了团,就离党更近了,就没人敢小瞧你了。”

羌忠远的眼睛亮了起来,像黑夜里点起了一盏火把。

他活了这么大,第一次有人说他能入团,能被组织看得起,胸口像揣着一团火,烧得他浑身发热。

永海更是每天缠着方叔叔,像块粘不掉的膏药。

方叔叔耐心地教他叠豆腐块被子,边角折得像刀切的一样。

还教他用镰刀,姿势标准得像教科书上的样子。

每次都叮嘱:“永海,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做个栋梁之才,别像地里的野草,没人管。”

永海似懂非懂,但觉得方叔叔说得都对。

他觉得,方叔叔啥都会,就像天上的星星,亮闪闪的,照着他,指引他前行,不让他迷路。

这天,方明亮正在教永海写“为人民服务”,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工整的字迹。

突然,有人敲门,门“咚咚”响得像有人在敲打。

是楚河生,一脸焦急,头发乱得像鸡窝:

“明亮,快走,农场那边出事了!火烧眉毛了!”

方明亮一愣,手里的笔都掉了:“咋回事?出啥大事了?”

“说不清楚,叫你马上回去!事关紧急!”

楚河生拉着他就往外走,胳膊拽得像要断似的。

方明亮只得向虞玉兰告别,声音中带着焦虑:

“虞奶奶,我得回去一趟,过几天就回来,一定回来!”

虞玉兰递给他几个热腾腾的煮鸡蛋,用布包好:

“路上小心,慢点走,别摔着。”

村里的社员们都来送行,像送亲人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方明亮和他们握握手,拍拍肩膀,走到南三河岸边时,忽然停住了脚步,回头望了望,像要把这片土地深深刻在心里:

“大家回去吧,等我回来!我一定会回来的!”

船工解开缆绳,绳子滑入水中,溅起几朵水花。

方明亮跳上船,船板轻轻晃动,像一片飘零的叶子。

刚到河中间,突然起了大风,风呼啸着,像野兽在怒吼。

乌云密布,像一块巨大的墨布,把天压得死死的。

河面翻起巨浪,浪头高得像小山,船在水中摇晃得像要翻倒。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糟了!”船工大叫,声音变得沙哑,“快抓稳了,要翻了!”

话音刚落,船被巨浪掀翻了,像个倒扣的碗。

方明亮本会水性,像条鱼一样在水里游动,但他看到楚河生在水中拼命扑腾,像只落水的鸡,立刻游过去,用尽全力托他,想把他推到岸边。

突然,一股巨浪像座大山压下来,把两人卷入水中,像被吞进了巨兽的肚子。

等到社员们把他们捞上岸时,方明亮已经没有了气息。

他的手还保持着托举的姿势,像一尊静止的雕塑,怀里揣着那份《伟人语录》。

泡得胀鼓鼓的,像一块吸满水的海绵,但那“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依旧清晰。

永海扑在方叔叔身上,哭得撕心裂肺:

“方叔叔!你醒醒!你不是啥都会吗?

你怎么不醒啊!你教我的字我还没认全呢!你说要看着我入团呢!”

虞玉兰站在岸边,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像一团乱糟糟的草。

她望着那具年轻的身体,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只剩下一片空洞,冷风从那空洞里灌进来。

多好的孩子,说没就没了,就像地里的青苗被冰雹砸碎了一样,令人惋惜。

她想起林慕阳那句“难道真把他弄死了”。

难道这南三河也真的把这么好的方同去给淹没了,她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她甚至幻想这不是真的。

又想起羌忠远攥着的玉坠,想起忠云的照片,想起方明亮说的“为人民而死,就死得其所”。

可是,这“其所”,也太年轻,太令人心碎了。

“回去吧。”

虞玉兰的声音干涩得像枯叶摩擦。

“人死不能复生,日子还得过,像这河水,不能停。”

人群静静散开,像退潮后遗留在沙滩上的死寂,连咳嗽声都没有。

只有南三河的水,依旧哗哗流淌,不知疲倦,向那更深、更黑暗的未知处奔流,就像在诉说着什么,又像什么都没说。

永海被父亲半拖半拽着往回走,一步一回头,死死盯着那片吞噬了方叔叔的黑暗水面,眼珠都快瞪出来了。

那本沾满泥泞的《伟人语录》,被羌忠楜紧紧攥在手里,像攥着一块滚烫的铁块,烫得他手心发疼,却舍不得放下。

河风呜咽着,像在哭泣,哭得肝肠寸断。

几片枯黄的落叶被卷起,旋转着,像在跳一支绝望的舞蹈,最终无力地跌入浑浊的河水中,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从未存在过。

虞玉兰站在岸边,看着那片黑暗,心中突然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这河东河西,或许从来就不是地理的界限,而是人心的界线。

心亮了,河西也是河东;心死了,河东也变成河西。

可是,方明亮那炽热的心,像太阳一样耀眼,怎么会落入这河西的泥淖里呢?

她想不通,像一条缠得越紧越解不开的绳索,越缠越紧。

这一天,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河面上泛起了淡淡的愁云。

南三河的水依旧奔流不息,像在诉说着不尽的悲伤,也像在诉说着希望的微光。

河水似乎在告诉我们:

无论风云变幻,生命的河流都要继续向前流淌,带着那份赤胆忠心,奔向远方那未知的未来。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