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87章 广宗帐议

汉末三国路 第87章 广宗帐议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5:1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公元184年,东汉光和七年,十一月初六,辰时初刻,冀州巨鹿郡城,左中郎将皇甫嵩行辕。

深秋的寒意已渗入骨髓,巨鹿郡城内外却是一片肃杀繁忙。汉军各色旌旗密布城头营垒,刁斗森严,甲士巡梭。左中郎将皇甫嵩的行辕设于原郡守府,戒备更是森严。王康率高顺、于禁、王固、程昱、陈宫、典韦、王续及新收的向导队率张合,在亲卫引领下,穿过层层岗哨,踏入这座弥漫着硝烟与决策气息的中军大帐。

帐内空间开阔,炭盆驱散着寒意。巨大的沙盘舆图占据中央,清晰标示着广宗、下曲阳的地形地貌及黄巾兵力部署。帅案之后,皇甫嵩一身玄甲未卸,白发苍髯,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帐内济济一堂的将校谋士。其威仪厚重,不怒自威。

王康目光迅速扫过帐内诸人:

*曹操(曹孟德)立于皇甫嵩左下首,依旧是那身玄甲猩披,狭长的双目精光内蕴,见王康进来,微微颔首致意,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

*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将领(宗员)立于曹操身侧,应是北军五校或三河骑士的统领之一。

*文士一侧,两位气质迥然的老者引人注目。一人清癯儒雅,三绺长须,目光深邃睿智,正是名满天下的“神君”荀爽(字慈明);另一人则体态微丰,面容方正,自带一股名士风流气度,竟是北海相、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字文举)!二人此刻皆着常服,显是作为幕僚参赞军机。

*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帐角的三条汉子。当先一人,身长七尺五寸,双耳垂肩,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虽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皮甲,腰间悬着双股剑,但眉宇间那股沉稳仁厚之气与隐隐的龙章凤姿,令人难以忽视。他身后左侧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按剑而立,不怒自威;右侧一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一双铜铃大眼正不耐烦地扫视着帐内,仿佛随时要拍案而起!正是刘备刘玄德,及其义弟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

王康心中了然。史载刘备曾率乡勇助卢植讨伐张角,后卢植被诬陷槛车征还,刘备所部便转投了皇甫嵩。此刻这未来的蜀汉君臣,竟如此鲜活地出现在眼前!他强压心中波澜,上前向皇甫嵩躬身行礼:“末将奋武中郎将王康,奉召前来!”

“承业来了,入列。”皇甫嵩声音沉稳,示意王康立于右侧首位(曹操在左首)。高顺等人则肃立王康身后。张合身份低微,自觉地侍立于帐门处,但其挺拔的身姿和锐利的眼神,仍引得荀爽、孔融多看了一眼。

---

###敌情通报针锋相对

“诸君,”皇甫嵩开门见山,手指沙盘上广宗、下曲阳的标记,“贼首张角病亡,妖言惑众之势稍减,然其弟张梁、张宝,拥立伪嗣张宁(或作张媚娘),盘踞广宗、下曲阳,收拢余孽,号称拥众十五万!据斥候及降俘所供,广宗城内,张梁所部约八万,多为张角生前亲训之‘黄巾力士’,悍不畏死,装备相对精良,乃贼军真正精锐!下曲阳张宝部约五万,多为裹挟流民及地方小寇,战力稍逊,然据城而守,亦不可小觑。”

他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凝重:“贼凭坚城,粮草尚足,更兼妖言蛊惑,困兽犹斗。我军新集,虽士气可用,然强攻坚城,伤亡必巨!右中郎将朱儁公伟血战宛城之鉴在前,不可不察!”

曹操踏前一步,狭长的眼中锋芒毕露,声音清越:“将军!贼虽凭坚城,然其心已乱!张角身死,妖言根基已失,张梁、张宝仓促拥立伪嗣,岂能尽服人心?其部众虽号称十五万,然精锐(黄巾力士)不过广宗八万,余者乌合之众!我军挟破波才、平南阳之威,士气如虹,正宜挟雷霆之势,分兵急进!末将愿率本部精骑为先锋,直薄广宗城下,昼夜猛攻!再遣一军牵制下曲阳,使其首尾难顾!广宗若破,下曲阳必望风而降!若迁延日久,恐贼众喘息已定,妖言复炽,反为不美!”他主张速战,锐气逼人。

荀爽捻须摇头,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洞察世情的睿智:“孟德公锐气可嘉。然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广宗乃张角经营多年之巢穴,城高池深,贼众困兽犹斗。强攻坚城,乃下下之策,徒耗将士性命,折损锐气。朱公伟南阳之胜,亦赖王中郎将火攻奇谋,内外夹击,非纯恃强攻。今贼众猬集坚城,火攻无隙可寻,强攻实非良策。”他倾向于更稳妥的策略。

孔融亦接口,语气带着名士的从容:“慈明公所言甚是。贼众新丧‘大贤良师’,拥立伪嗣,其心必疑,其志未坚。我军新胜之师,宜养精蓄锐,外示以缓,内紧戒备。广布斥候,断其粮道,散其流言,乱其军心。待其内部生隙,或粮草不继,军心浮动,再寻隙而击,必可事半功倍!”他支持相持,待敌自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汉末三国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玄德献策相持定策

此时,立于帐角的刘备上前一步,抱拳躬身,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诚恳:“末将义兵首领刘备,拜见将军,诸位大人。备曾随卢师(卢植)转战冀州,后因卢师蒙冤去职,辗转投效将军帐下。于广宗贼情,略知一二。”

他顿了一顿,目光扫过沙盘上的广宗城:“广宗黄巾力士,确为悍勇,尤擅依城死守,滚木礌石、金汁热油,无所不用其极。昔日卢师围城,强攻数次,皆伤亡惨重,未能得手。然备观其弊,在于‘外强中干’!其精锐皆聚于城头,城内秩序实则混乱。张梁性情暴躁,御下苛严,稍有不顺即鞭挞士卒,甚至滥杀。其麾下大小头目,亦多骄横跋扈,克扣粮饷,下层士卒怨气暗积,唯惧其严刑而不敢言!”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今张角身死,伪嗣年幼,张梁必更加倚仗严刑峻法维持统治,其内部矛盾只会加剧!我军若大军压境,列阵城下,日夜鼓噪,却不急攻,示以必克之威,懈其死战之志。同时,广布流言,言朝廷只诛首恶,胁从免死,若能献城或擒杀张梁者,必有重赏!再遣精干死士,设法潜入城中,联络不满之头目或士卒,以为内应。如此外示以强,内攻其心,待其军心涣散,守备懈怠,再选精锐,乘夜突袭,或可一举破城!此乃‘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刘备这番话,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既指出广宗黄巾“能战”的表象下“难持”的内核,又提出了具体的攻心、离间、待机突袭的方略。帐内不少人,包括荀爽、孔融都微微颔首。关羽抚髯不语,丹凤眼中精光闪动;张飞则咧了咧嘴,似乎觉得大哥说得在理。

皇甫嵩深邃的目光在刘备身上停留片刻,又看向王康:“承业,汝曾以火攻焚波才十万于长社,用兵奇正相合。于广宗,有何高见?”

王康抱拳,声音沉稳:“末将以为,刘玄德所言,深得攻心之要!广宗贼众,核心便是那八万黄巾力士。此部不破,贼心不死。然强攻硬打,正中其下怀,徒耗我精锐。曹都尉速战之锐,当用于破城之后追亡逐北;荀公、孔北海持重之策,乃为破城奠基;玄德公‘攻心待懈’之谋,实为破城之锁钥!”

他手指广宗城沙盘模型:“末将附议玄德公之策!大军列阵城下,深沟高垒,围而不攻,日夜以强弓硬弩、投石机(若有)袭扰,疲其守军,挫其锐气!同时,广布流言,动摇其心,离间其党!辅以精干斥候(末将新收向导队率张合,乃冀州本地俊才,熟悉地理,可堪此任),严密监视贼军动向,寻其懈怠之隙,粮道之疏!更需遣胆大心细、武艺高强之死士,设法潜入城中,或联络不满者,或刺探布防虚实!待时机成熟,选定突破口,以精锐(如末将虎贲营、虎卫营)为锋刃,趁夜突袭,打开城门!主力大军随后涌入,则广宗可破!广宗若下,下曲阳张宝,独木难支,或降或逃,不足为虑!”

王康的补充,将刘备的“攻心待懈”策略具体化、军事化,尤其强调了“疲敌扰敌”、“离间内应”、“死士潜入”、“精锐突袭”等关键环节,操作性更强。他特意提到张合,也将其推到了皇甫嵩面前。

曹操虽仍倾向于速战,但见皇甫嵩意动,荀爽、孔融皆认同,刘备、王康之策又言之有物,便不再坚持,只是狭长的眼中闪过一丝思忖。

皇甫嵩沉默片刻,目光如电般扫过帐下诸将,最终重重一掌拍在帅案上,声如洪钟:

“善!诸君之议,皆为国谋!本将决意:大军暂取守势,深沟高垒,围困广宗!行攻心疲敌之策!”

他随即发令,条理清晰,不容置疑:

“宗员将军!”

“末将在!”那魁梧将领踏前一步。

“着你率北军五校精锐,并三河骑士一部,于广宗城东、北两面扎营,构筑壁垒,多设望楼刁斗!日夜以强弩、投石(征调工匠赶制)袭扰城头,疲其守卒!遇贼出城逆袭,务必击退,勿使其得逞!”

“末将领命!”

“曹操!”

“末将在!”

“着你率本部精骑,并三河骑士一部,游弋于广宗外围!凡有贼军斥候出没,或小股贼寇试图接应、运粮者,务必截杀歼灭!务必确保我军粮道畅通,断绝贼军外援!”

“诺!末将必使广宗,成孤城死地!”

“王康!”

“末将在!”

“着你奋武军本部,扎营于广宗城西、南两面!高顺陷阵营、于禁中垒营构筑主垒,王固虎贲营、典韦虎卫营为机动锋刃!同样日夜袭扰,疲敌守军!尤需注意城西‘斥章泽’方向(王康此前军议提及),严防贼军由此潜出或设伏!另,着你部斥候(王栓、张合)广布耳目,严密监视广宗四门及城内动向,尤其留意守军换防规律、士气变化、粮草消耗迹象!若有潜入刺探或联络内应之机,由尔部酌情遣派精干执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汉末三国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诺!末将领命!必锁死广宗西、南门户,洞察贼情,待机而动!”

“其余诸部,稳固营垒,整训士卒,囤积粮草,打造器械!荀慈明、孔文举先生,烦劳二位统筹流言散布、招降文书撰写及与地方士绅联络事宜,瓦解贼众军心!”

“敢不从命!”荀爽、孔融拱手。

“刘玄德!”

“末将在!”刘备肃然。

“着你率本部义从,协理王中郎将营务,尤其留意城内可能之内应线索!汝熟悉贼情,当善用之!”

“备谨遵将军令!必竭尽所能!”

部署完毕,皇甫嵩按剑而起,目光如炬,扫视帐内:“诸君!广宗乃黄巾最后巢穴,张梁负隅顽抗,困兽犹斗!此战,非为争一地之得失,乃为廓清妖氛,还天下朗朗乾坤!望诸君戮力同心,依计而行!严整军纪,勿扰黎庶!待贼懈怠,破城擒贼!功成之日,朝廷不吝封侯之赏!散帐!”

“谨遵将军令!破贼擒梁,廓清妖氛!”帐内轰然应诺,声震屋宇。

军议散去,诸将鱼贯而出。王康与曹操目光再次交汇,曹操嘴角微翘,似有深意。刘备则带着关、张上前,向王康郑重行礼:“王中郎将,备奉皇甫将军令,协理营务,此后当在中郎将麾下听调,望将军多加指点!”言辞恳切,姿态放得很低。

王康还礼,看着眼前这三位青史留名的豪杰,心中感慨万千,面上却沉稳如常:“玄德公义勇双全,关、张二位将军万人之敌,康久仰大名!协力破贼,正当其时!军中若有需备协助之处,康必不吝请教!”

寒暄几句,王康便率众辞别皇甫嵩,离开郡城,返回滹沱河大营。深秋的寒风扑面,他心中却一片炽热。广宗的相持开始了,这看似平静的对峙之下,暗流汹涌。皇甫嵩的沉稳,曹操的锐利,刘备的坚韧,以及自己麾下新收的河北雏鹰张合,都将在这最终决战的舞台上,各展锋芒。而破城的契机,或许就藏在那看似铜墙铁壁的广宗城内,等待着一个精妙的计策或一次致命的疏忽。奋武军的玄赤战旗,在巨鹿的寒风中,猎猎指向那座困守着黄巾最后气运的坚城。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汉末三国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