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108章 春巡九城

汉末三国路 第108章 春巡九城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5:10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中平三年(公元一百八十六年)三月初九,河套的朔风虽未褪尽寒意,却已裹挟着黄河解冻的湿润水汽与泥土苏醒的腥甜。兴庆城巨大的包铁城门隆隆洞开,王康跨坐黑风马,猩红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典韦率百名铁札虎卫扈从左右,张辽引百名骁骑前营精骑前后警戒。一行铁骑,踏着初融的雪泥,驰出兴庆,开始巡视新筑九县与初立百司。

首站,朔方县故城(今杭锦旗北)。昔日断壁残垣处,一道近两丈高的夯土包砖城墙已然矗立,虽不及兴庆雄壮,然瓮城、马面俱全,深壕引水环绕。苦役营都尉彭脱与工曹掾马钧正督率数千苦役,用巨大的木夯加固城基,号子声震天。彭脱甲胄沾满泥点,见王康至,疾步上前禀报:“禀将军!朔方城基加固完毕,墙体合龙,瓮城门闸正在安装!再需旬日,可保坚固!”马钧则指着城墙内侧预留的凹槽:“将军,此乃预留之排水暗渠,依钧所制‘翻模’浇筑,可保雨季墙基不蚀。”王康颔首,望向城外新翻的广袤黑土,那是朔方屯田军一部正驱牛扶犁,枣祗的身影在其间奔走指点,春耕已始。

其后数日,王康马不停蹄。修都县(杭锦旗东北)扼东西要冲,城墙已毕,戍卒登陴;呼道县(鄂托克旗西)地处要冲,城虽略小,然烽燧林立,斥候游骑不绝;广牧、渠搜(近羌渠单于界)二城,墙高壕深,戍卫森严,显见张砺遗志犹存。河西三封、窳浑多沙碛,城墙稍矮,然皆以条石筑基,异常坚固;沃野、临河二城扼黄河渡口与水草丰美之地,不仅城防完备,城外新辟之屯田阡陌纵横,盐监贾逵正指挥盐丁于沃野盐池架设新式水车,效率倍增。九座新城,如九颗铆钉,深深楔入朔方千里疆土,汉家旌旗于城头傲然飘扬。

---

回到兴庆,巡视转入城内新设衙署。仓曹衙署内,算盘声噼啪不绝。仓曹掾杜畿正核对新收春赋簿册,见王康至,捧上简册:“将军,去岁冬储并今春新赋,仓廪实粟米十一万三千石,麦豆四万二千石。按将军令,已拨付屯田军、苦役营及归化屯口粮种子,府库存粮可支至夏末。”他指向墙上巨大的收支图表,“此乃杜畿新制‘四柱清册’,收、支、存、欠,一目了然。”王康细观,条理分明,赞许点头。

金曹衙署内,市易繁忙。金曹掾卫觊正与几位胡商洽谈毛皮换盐铁事宜,案头摊开《市易税则新编》。“禀将军,”卫觊抽身禀报,“开春互市以来,盐、铁器、茶砖输出大增,换回牛羊、毛皮、药材无数。上月市税铜钱已逾八十万!已按新则,三成归府库,七成激励商贾。”王康见秩序井然,市面渐活,心下甚慰。

法曹衙署肃穆森严。法曹掾苏则正审阅一桩胡汉田界纠纷案卷,证据、证词、律条援引清晰。“将军,此案适用新颁《朔方田亩纠纷裁处令》,三日内当可公断。”苏则目光锐利,“另,各城新设‘申明亭’,张贴律令,月有‘**日’,务使军民知法。”王康嘉许其雷厉风行。

户曹衙署人声鼎沸。户曹掾梁习案头堆满新编户册,吏员正为归化胡民登记授田。“将军,开春以来新编入籍汉民三千七百户,胡民归化屯新立一千二百户,皆已丈量荒地,发放田契。”梁习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十县之地,丁口、田亩,今已尽在掌握。”

工曹衙署宛如巨大工坊。工曹掾马钧正与一群工匠围着沙盘讨论,沙盘上河流、沟渠、水车模型精巧无比。“将军请看,”马钧兴奋地指着沙盘,“此乃钧设计之‘翻车’(龙骨水车),置于广牧渠,可引黄河水灌田千顷!春耕后即可动工!”另一侧,水利博士韩暨正埋头计算一组数据,为疏浚屠申泽水道做准备。

牧曹、马监、矿监、盐监各衙署亦是一片忙碌。牧曹掾温恢正统计各官营牧场接羔数量;马监令韩暨在规划新的配种牧场,墙上挂着《河西骏马与河曲马杂交优劣考》图表;矿监令裴潜带来了阴山新发现一处大铁矿的矿石样本;盐监令贾逵则汇报着采用新法晒盐后,产量激增三成。

---

军器监,炉火正红,铁锤叮当之声响彻云霄。监正郑浑一身匠作短衣,油汗满面,引王康步入最核心的甲胄工坊。数十名赤膊工匠正挥汗如雨,反复锻打、淬火、铆合铁甲片。一套已完工的铁札甲嵌加厚护心镜,在火光下泛着幽冷的寒光。

“禀将军!”郑浑声音洪亮,压过打铁声,“自监中按张老遗法,设‘流水分工’:选料、锻坯、淬火、打孔、编缀、嵌镜、校验,七道工序,专人专责!又得矿监裴大人全力供料,新开三座水力锻锤,工效大增!”

王康抚过甲片,触手冰凉坚实:“月产几何?若战兵营全员换装,需时多久?”

郑浑早有准备,肃容道:“去岁末,月产铁札甲仅八十副!经扩工匠至三百人,增设水力锻锤,改进淬火油方,今月产已达三百副!”他顿了顿,指着墙上巨大的《换装进度表》,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营已配发数量,“战兵营并虎卫、斥候、军校等,需铁札甲者,计两万一千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汉末三国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拿起炭笔,在图表上一点:“以当前月产三百副计,不计战损补充,全员换装需时五年又十个月!”这个数字让王康眉头微蹙。

郑浑紧接着道:“然浑已有对策!其一,恳请将军再拨精壮学徒三百人,由老匠带训,三月可成!其二,请工曹马大人协助,于阴山铁矿左近,择水力充沛处,再建两座大型军器分工场!如此,匠力、水力、铁料运输皆可再省三成!若此二策得行,至今年底,月产可望提升至五百副!则全员换装之期,可缩短至三年又六个月!”

王康凝视着图表上漫长的换装线,又望向炉火映照下郑浑坚毅的脸庞与工匠们古铜色的脊梁,沉声道:“准!所需人力、物力,尽数拨付!三年半…本将等得起!然甲胄之精良,关乎将士性命,质量绝不可降!”

“诺!浑以性命担保,甲胄质量,只升不降!”郑浑轰然应诺。

---

巡视末站,是城西新辟的文教区。

崇文馆书声琅琅。祭酒程昱正襟危坐,亲自为馆中百余名十至十四岁的少年讲授《春秋》大义。馆内博士刘馥则领着一群更小的蒙童诵读《急就篇》。另一间静室,博士徐邈、刘劭正与几位通晓律令、术数的青年才俊辩难。王康立于窗外静听片刻,未加打扰,只见程昱微微颔首,目光中尽是欣慰。

隔街相望,讲武堂演武场杀声震天。今日轮值教官正是赵云。百余名少年学员(多为阵亡将士遗孤及军中选拔的苗子)身着轻甲,手持木制刀矛,在赵云指导下操演基础枪阵。“稳!准!狠!”赵云清叱声穿透操场。王康看着少年们眼中燃烧的战意与崇敬,仿佛看到未来奋武军的脊梁。

理番院内气氛迥异。院正田豫正与几位通晓胡语的文吏,向一群归化屯的胡人长者耐心讲解新颁的《归化屯垦章程》,墙上挂着图文并茂的汉话识字图。角落处,几位胡人工匠正按照马钧提供的图纸,尝试制作汉式的犁铧。一名胡人老匠捧着一件雕刻着汉式云纹与胡地牛羊图案的木器,恭敬地呈给田豫,似在表达融合之意。田豫含笑接过,用胡语勉励几句,气氛融洽。

最后是招贤馆。虽非衙署,却门庭若市。不断有风尘仆仆的士子、匠人手持招贤令副本前来投效。陈宫坐镇馆中,与吏员们一一登记问询,分类引荐。见王康至,陈宫迎上:“将军,开春以来,北地、关东士子来投者络绎不绝,尤以通晓水利、匠作、刑名者为多!馆中客房已近满员。”王康望着那些或矜持、或朴拙、或热切的面孔,深知这才是朔方未来的真正宝藏。

夕阳西下,王康登上兴庆城北新筑的角楼。脚下城池炊烟袅袅,城外新垦的田畴在暮色中延伸向远方。九座新城的烽燧在视野尽头隐约相连。城内,各司其职的衙署灯火渐次亮起;城外,屯田军的营地传来收操的号角。铁与火的烙印尚未褪去,但春耕的号子、衙署的算盘、学堂的书声、工坊的锤音,已交织成一片生机勃勃的宏响。

他抚过冰冷的箭垛,目光投向阴山以北的苍茫。铁札甲的寒光、仓廪的粮垛、学堂的幼苗、理番院的融合…朔方这台庞大而精密的机器,在无数双手的推动下,正隆隆运转,积蓄着破土而出、更向远方的力量。脚下的基石已足够坚实,只待那雷霆万钧的一跃。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汉末三国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