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寒门小神童 > 第38章 童子试县试,正式开始!

“当——!当——!当——!”

三声悠长而肃穆的钟鸣,划破了文庙考场内外的喧嚣。

也宣告着大周王朝清河县本年度的童子试县试,正式开始!

考棚之内,所有考生都精神一振,纷纷正襟危坐,目光投向了前方缓缓走来的几位身着官服的考官。

为首的,正是清河县的知县,也是本次县试的主考官。

他姓赵,名德芳,年约四旬,面容儒雅,目光却带着几分不怒自威的审视。

其身后跟着两位同考官,皆是县里有些名望的宿儒或致仕官员,以及数名负责分发试卷、巡查考场的吏员和衙役。

赵知县走到考场中央的高台之上,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诸位考生,本县今科县试,正式开考!科场规矩,想必尔等早已熟知。”

“望诸位恪守考纪,诚信应考,莫要辜负了圣贤教诲,也莫要辜负了家中期盼!”

他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一片的考生,继续道:“本次县试,共考三场,首场试帖经、墨义,次场试诗赋,末场试策论。”

“每场时限一日,日落封卷,诸位务必合理分配时间,仔细作答。”

“现在,开始分发试卷!”

赵知县一声令下。

吏员们便捧着一叠叠早已印好的试卷,开始在各个考棚之间穿梭分发。

苏明理坐在自己的考棚之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绪保持平静。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科举大考,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毕竟这关系到他能否真正踏上改变命运的道路,也承载着全家人的殷切期望。

然而,与这份必要的紧张相比。

他心中更多的,却是一种久违的、跃跃欲试的兴奋和对自身实力的自信。

他想起了自己的前世。

作为一名985高校的文学博士,他经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考试。

从残酷的高考独木桥,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层层选拔,再到各种学术研讨和论文答辩。

那些考场上的硝烟和压力,早已将他的心性磨砺得无比坚韧。

更何况,今生的他,拥有着过目不忘的宿慧,又经过了周夫子和陈教习两位名师的悉心教导,更兼自己数月来的刻苦攻读和精心准备。

面对这仅仅是科举第一道门槛的县试,他有足够的底气去从容应对。

他知道,考场之上除了扎实的学识,更重要的是稳定的心态和清晰的思路。

而这两点,恰恰是他此刻最大的优势!

很快,一份散发着墨香的试卷便放在了他的面前。

试卷纸质尚可,字迹印刷清晰。

首场的题目,果然如陈教习所料,以帖经和墨义为主。

帖经部分,选取的是《论语》、《孟子》中几段常见的章节。

要求考生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并填上其中空缺的字词。

这对于拥有过目不忘天赋,且早已将《四书》烂熟于心的苏明理而言。

自然是手到擒来,毫无难度。

他提起笔,蘸饱了墨,凝神静气,开始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

他的颜体楷书,经过这段时间的刻苦练习和陈教习的指点,已然是功力大进。

字迹端庄稳健,笔力遒劲。

单是这手字,便足以让任何一位考官眼前一亮。

墨义部分,则截取了《大学》和《中庸》中的几句话,要求考生阐述其含义。

例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谓明明德?”

又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请申其义。”

这些题目,看似基础,实则也颇能考验考生对经义的理解深度和阐述能力。

苏明理仔细审阅着每一道题目,脑海中迅速浮现出相关的经文和周夫子、陈教习的讲解。

他并没有急于下笔。

而是先在心中构思好答案的框架和要点,力求言简意赅,直指核心。

就在苏明理沉浸在答题之中时。

主考官赵知县和两位同考官,正在考场内缓缓巡视。

他们的目光,会不时地在一些考生的卷面上停留片刻,观察他们的答题情况和书法水平。

当赵知县巡视到苏明理所在的考棚附近时,不由得脚步一顿。

他老远便看到,这个考棚里的考生……

身形似乎比旁人要矮小许多,看起来像个稚龄孩童。

“咦?此子是何人?怎地如此年幼?”

赵知县心中好奇,便踱步走了过去。

待他看清苏明理那张稚气未脱却又带着几分沉稳的脸庞时,眼中露出了明显的惊讶之色。

赵知县身旁的一位同考官,姓李,是个须发皆白的老秀才。

他忍不住低声惊呼道。

“这……这孩子怕是还不足十岁吧?竟也来参加县试?”

另一位同考官,姓王,曾任过一任县丞,见多识广。

但也不由得啧啧称奇道:“本县科举多年,如此年幼便敢下场的,老夫还是头一回见到,不知是哪家的虎父,竟有如此胆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知县对身旁的吏员招了招手,低声问道:“此子考引何在?是何来历?”

那吏员连忙躬身,小声回禀道:“回禀大人,此子名为苏明理,年方七岁,虚度八载,乃是本县苏家村人士,由县学陈敬之陈教习亲自担保,准其应试。”

“哦?竟是陈教习的弟子?”赵知县闻言,更是惊讶。

他对陈敬之的学问和为人是颇为了解的,知道他轻易不肯收徒,更不会随意为人担保。

能让陈敬之如此看重,并破例担保一个七岁孩童参加县试。

这苏明理,莫非真有什么过人之处?

赵知县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他示意吏员不要声张,自己则悄悄地走到苏明理的考棚侧后方,目光投向了他桌上的试卷。

这不看不得了。

这一看,赵知县的瞳孔便猛地一缩,差点惊呼出声!

只见那试卷之上,一行行工整俊秀的楷书,字字珠玑,笔力沉稳。

哪里像是一个七岁孩童能写出来的字?

便是许多苦练书法多年的成年童生,也未必有这等功力!

再看其答题内容,帖经部分。

默写得一丝不苟,竟无一字错漏。

而墨义的阐释,虽然言语尚带几分稚气。

但对经义的理解却颇为精准,引经据典,条理清晰,远非寻常蒙童那种死记硬背所能比拟。

“这……这……”赵知县看得是心神巨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下意识地又看了一眼苏明理那张稚嫩的脸庞,再看看他笔下那老练沉稳的字迹和颇具见地的答案,一种荒谬而又震撼的感觉涌上心头。

莫非……

莫非本县当真出了一个百年难遇的“神童”?!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又悄悄地观察了苏明理片刻。

只见苏明理依旧是那副从容淡定的模样。

他凝神思考,下笔有神,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

仿佛这考场便是他的书房一般。

这份心性,这份定力,更是让赵知县暗暗称奇。

他没有再继续打扰,而是带着满心的震惊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悄然离去。

回到高台之上,赵知县依旧有些心神不宁。

他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苏明理那张稚嫩的脸庞,和其笔下那惊艳的字迹。

他低声对身旁的李同考和王同考说道:“二位,方才我在巡场之时,发现了一个……嗯……一个颇为特异的考生。”

“哦?主考大人所指何人?”李同考好奇地问道。

赵知县沉吟片刻,说道:“便是在丁字号考棚的那个七岁小童,苏明理。”

“苏明理?”王同考回忆了一下,“可是方才那个由陈教习担保的孩童?”

“正是此子!”

赵知县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老夫方才粗略看了一下他的答卷,其书法之工整,对经义理解之深刻,远非其年龄所能想象!”

“若非亲眼所见,老夫断然不敢相信!”

李同考和王同考闻言,也是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惊讶和怀疑。

一个七岁的孩子,能有多高的学问?

莫不是主考大人看走了眼,或者是那孩子……

有什么猫腻?

赵知县看出了他们的疑虑,微微一笑,说道:“二位不必多疑,待到首场考毕,试卷收上来,我等一同仔细批阅,便知分晓。”

“若是此子当真有惊世之才,那便是我清河县之幸,也是我等为官一任,发掘贤才之功啊!”

他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一种预感。

这次县试,或许真的会出现一个足以轰动全县,乃至整个州府的奇迹!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