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寒门小神童 > 第36章 兄弟二人不同的命运轨迹

张氏和王氏早已翘首以盼。

见到苏明理从骡车上下来,她们连忙迎了上去,嘘寒问暖。

家中早已为他准备好了赶考所需的一切。

一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布长衫,几支新备好的狼毫笔,一块上好的徽墨,还有几刀周夫子特意送来的上好宣纸。

苏明德也从田里赶了回来,黝黑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他将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几十文钱,硬塞给了苏明理,让小弟路上买些吃食,莫要亏待了自己。

“小弟,到了考场,莫要紧张,就像平日里在周夫子和陈教习那里读书一样,尽力就好。”

苏明德拍着弟弟的肩膀,言语朴实却充满了力量。

张氏则拉着苏明理的手,眼圈又红了:“明理啊,娘知道你是个有出息的,这次去考试,吃好睡好,莫要累着自己。”

“考不考得上,都没关系,只要你尽力了,娘就心满意足了。”

她嘴上虽然这么说,但那眼神中的期盼,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苏明理心中感动,一一向家人道谢,并让他们放心。

只有苏明志,依旧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没有出来。

苏明理在家中与父母兄嫂轻声交谈,商议着明日一早启程返回县城的安排。

门板那头,苏明志的小屋里一片死寂。

然而,当苏明理不经意间瞥向那扇紧闭的房门时,眼角的余光似乎捕捉到门板的缝隙处。

有一道阴沉而怨毒的目光一闪而逝。

苏明理没有在意。

他知道,有些人,永远活在自己的阴暗世界里,不值得他浪费半分心神。

他将所有的行装都整理妥当,与家人依依惜别,约定了明日一早出发的时间后,便早早地睡下了。

他需要养足精神,去迎接他人生的第一次真正大考。

窗外,月明星稀,蛙声阵阵。

一个宁静的夜晚,却也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雨。

苏明理知道,明日的清河县县试考场,便是他人生中第一道真正需要迈过的门槛。

而对于苏明志而言。

这场县试,恐怕更是他科举之路的最后一次机会。

是决定他未来是继续读书,还是回家种地的“生死之战”!

他们兄弟二人,一个是被全家寄予厚望,冉冉升起的新星。

一个则是日薄西山,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旧希望。

这场看似寻常的县试,对苏家这两个“读书人”而言。

都承载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也预示着他们各自命运轨迹可能发生的天壤之别的转变。

苏明理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未因此而让自己背负上额外的心理包袱,更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

他要做的,只是全力以赴。

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为自己,也为这个家,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

第二日,天还未完全亮透,雄鸡的第一声啼鸣刚刚划破乡村的宁静,苏家的小院里便已亮起了微弱的灯火。

张氏和王氏起得比往日更早,轻手轻脚地在灶间忙碌着,为即将远赴考场的两个孩子准备着最后的热食和干粮。

苏明理也准时起身,仔仔细细地穿上那身母亲和嫂子为他新做的青布长衫,将笔墨纸砚等考具一一清点,妥善地放入书袋之中。

他的动作从容不迫,但那双清澈的眼眸深处,却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与对这场人生初考的郑重。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他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第一个重要关口。

因此,苏明理的心中自然也有一份与年龄不符的清醒和压力。

不多时,陈教习府上派来接苏明理的骡车便已等在了村口。

赶车的小厮依旧是上次那个。

他见到苏明理,态度比上次又恭敬了几分,估摸着是听闻了苏明理在县学中的一些“神童”事迹。

苏家全家人都将苏明理送到了村口。

离别之际,张氏又忍不住拉着苏明理的手,哽咽着叮嘱了半晌。

无非是要他吃好睡好,莫要紧张,尽力便好。

苏大山则重重地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殷切的期盼和信任。

苏明德和王氏也围在一旁,说着一些鼓励和保重的话语。

苏明理一一向家人告别,声音沉稳,眼神坚定。

就在苏明理准备上车之际。

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也背着一个简陋的书袋,默默地从不远处走了过来。

正是苏明志。

他今日也换上了一件浆洗得还算干净的旧衣裳,只是脸色依旧阴沉,眼神中带着几分不情不愿和难以掩饰的怨毒。

苏大山看到他,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但终究还是开口道:“明志,你也来了。”

“路上……路上和你明理弟好生照应。”

这话他说得也有些底气不足,他知道这两个孩子早已心存芥蒂。

苏明志低着头,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走到骡车旁,脚步顿了顿,没有像往日里使唤家人那般颐指气使,也没有立刻就想当然地往车上爬。

苏明志不自然地停在那里,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已经得到小厮恭敬对待的苏明理,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和暗藏的倔强看向了张氏。

似乎在等待着一个“许可”或“安排”。

赶车的小厮见状,自然明白这多出来的一人并非陈教习吩咐要接的对象。

他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停下了准备放下脚凳的动作,目光询问地看向苏明理。

张氏见苏明志站在车旁不言语,又看到小厮为难的样子,心中一紧。

她知道这骡车是专门来接明理的,明志这般……确实有些不合规矩。

但她想到明志毕竟也是要去参加县试,又是自家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

若是在这村口就被拦在车下,日后在村里还如何做人?

张氏心中不忍,连忙拉了拉苏明理的衣袖,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带着恳求的语气说道:“明理……你看……你明志哥他……”

苏明理心中了然。

母亲这是心软了,也怕在村人面前丢了苏家的脸面。

苏明理转过头,看了一眼低着头,脸颊却微微有些涨红的苏明志,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对于苏明志,他早已不抱任何期望。

但也懒得在这种小事上与他计较,更不想让母亲为难。

他对着张氏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她安心。

然后,苏明理才转向那面露为难之色的小厮。

他脸上带着一丝歉意,语气温和地说道:“这位小哥,实在抱歉,给您添麻烦了,这位是我的族兄苏明志,他也要前往县城参加此次县试。”

“不知……不知小哥可否行个方便,让他与我同乘一车?若是不便,也无妨,我们再想别的法子。”

他这番话说得极为客气,姿态也放得很低,完全是以商量的口吻在询问。

那小厮原本确实有些为难,毕竟陈教习只吩咐他来接苏明理一人。

这乡下地方的骡车,多载一人,对牲口也是份额外的负担。

若是回去被教习知晓自己擅作主张,说不定还会挨顿训斥。

但一想到眼前这位苏小相公,虽只七岁年纪,却已是整个清河县学乃至县城都赫赫有名的“苏神童”。

不仅在课堂上语出惊人,折服无数同窗。

前些时日更以一首《咏雀》诗名动县城,连自家老爷陈教习都对其赞不绝口,视为衣钵传人。

平日里更是时常单独指点,关爱备至。

小厮在陈府当差,自然也听多了关于这位苏小相公的种种传闻,知道他在老爷心中的分量非比寻常。

此刻若是因为这点小事,拂了这位“神童”的面子,让他心中不快。

将来万一他在老爷面前随口提及,自己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更何况,这位苏小相公言辞恳切,态度又如此谦和有礼,与那些仗着有些才名便目中无人的学子截然不同,也着实让人心生好感。

权衡之下,小厮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连忙躬了躬身,脸上堆起笑容,语气也变得恭敬起来:“苏小相公说哪里话,这并非什么大事,教习虽然只吩咐了接您一位,但这多载一位族兄,想来教习也不会怪罪。”

他顿了顿,带着几分机灵地说道:“苏小相公小小年纪便知友爱族亲,实乃我辈学习之楷模,小的这就安排,您和您的族兄,请上车便是!”

他这话既表明了自己是破例通融,又顺带拍了苏明理一个不着痕迹的马屁,将事情圆了过去。

苏明理闻言,微微一笑,拱手道:“多谢小哥通融。”

张氏和苏大山也连忙上前,对着那小厮连声道谢。

心中对小儿子的“面子”又高看了一眼。

苏明志站在一旁,听着这一切,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知道自己能搭上这车,全凭苏明理一句话,心中那份屈辱感如同针扎一般。

但他强忍着没有发作,只是在小厮“殷勤”招呼他上车时,抢先一步,动作僵硬地爬上了骡车。

他在车厢里寻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将头扭向窗外,用沉默来掩饰内心的窘迫与不甘。

苏明理对此毫不在意,与父母兄嫂再次道别后,也从容地登上了骡车。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