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寒门小神童 > 第158章 规则制定,实学奠基

三日后,清晨。

“致知堂”的门板刚刚卸下,王员外便已带着管家,候在了门口。

他今日换上了一身更为素净的员外袍,脸上堆着谦恭的笑容,姿态放得极低。

铺面内,苏明德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伙计布置今日限量的二十本《苏氏三元集注》。

他看到王员外,不显意外,只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王员外,请到内堂奉茶。”

雅致的内堂里,早已备好了香茗。

这一次,苏明理并不在场。

这间小小的内堂,成了苏明德独当一面的舞台。

“苏大掌柜,王某今日前来,是为求财,也是为求和。”

王员外开门见山,姿态诚恳,“王某愿以清河县最高的价格,从致知堂购入《集注》的印本,销往邻县。至于价格,全凭苏大掌柜一言而决。”

他这是将全部的主动权,都交到了苏明德手上。

苏明德心中暗自钦佩二弟的预判。

来之前,二弟曾与他深夜长谈,将王员外的来意、目的,以及应对之策,都一一剖析给他听。

他端起茶杯,学着二弟的模样,轻轻呷了一口,才缓缓开口:“王员外快人快语,我苏明德也不是拐弯抹角的人。致知堂的书,可以交由你代销。但是,我们不‘卖’。”

“不‘卖’?”

王员外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

“不错。”

苏明德放下茶杯,声音沉稳有力,“我们与王员外,做的是‘分销’的生意。我致知堂,是《集注》的唯一源头。我铺货给你,你负责在你的渠道售卖。每本书的售价,必须与我致知堂的定价完全一致,不得擅自加价或降价,以免乱了市场。”

“至于利润,”苏明德伸出三根手指,“我们七,你三。你销出一百两银子的书,可得三十两。货款一月一结,账目清楚。运输、仓储以及任何损耗,皆由你自行承担。如何?”

王员外的心,猛地一沉。

七三开!

而且是致知堂七,他三!

这条件,堪称苛刻!

几乎是把他王家的书铺,变成了致知堂的一个下线伙计。

更重要的是,定价权和货源,都牢牢掌控在对方手里,他几乎没有任何议价的空间。

若是换了旁人,他早已拂袖而去。

可偏偏,对方是苏家。

对方手里攥着的,是足以让所有读书人疯狂的《苏氏三元集注》。

他知道,自己没得选。

要么,接受这苛刻的条件,成为利益链条的一环,从此背靠大树好乘凉。

要么,彻底被这个新兴的、由“小三元”光环笼罩的利益集团,排挤出局。

他脑中飞速权衡。

三成利,看似不多,但《集注》的火爆程度,足以弥补利润率的不足。

薄利多销,聚沙成塔,依旧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一种姿态,一种与苏家“和解”并建立合作的姿态。

这份无形的价值,远比那几成利润更重要。

“好!”王员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字,但他脸上,却挤出了一个比刚才更加真诚的笑容,“全凭苏大掌柜安排!王某,心服口服!”

“王员外是聪明人。”

苏明德见他答应,心中悬着的大石也落了地。

他站起身,从身后的书架上,取来一份早已拟好的契约,“既如此,白纸黑字,立个凭证吧。”

王员外看着那份条款清晰、权责分明的契约,心中最后一点侥幸也消失了。

这份滴水不漏的契约,绝不是一个庄稼汉能写出来的。

他彻底明白了,自己面对的,自始至终,都只是那个端坐于幕后的八岁少年。

签下名字,画了押。

当王员外走出致知堂时,只觉得背心都已被冷汗浸湿。

但他心中,却又有一种奇异的轻松感。

尘埃落定。

从今往后,清河县的商场,再无人敢小觑苏家,再无人敢小觑这位年仅二十出头,却已然有了大掌柜气度的苏明德。

当夜,苏家饭桌。

苏明德将与王员外签订的契约,以及致知堂这几日持续火爆的进账情况,向全家人做了通报。

看着账簿上那一个个令人心惊肉跳的数字,饶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苏大山和张氏,依旧感到了巨大的冲击。

“老天爷……这……这才几天功夫……”

张氏的手有些发抖,她看着那本记录着数百两银子流水的账簿,眼神里既有巨大的喜悦,又有一丝深深的不安。

她一辈子,为了一斗米、一尺布而精打细算。

如今,家里每日的进项,都足以在村里盖一栋青砖大瓦房。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她感到一种不真实感。

“他爹,咱们家……咱们家守得住这么多钱吗?”她忧心忡忡地问苏大山。

苏大山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也紧锁着。

他不像妻子那般外露,但心中的震撼与压力,却一点也不少。

他看着两个儿子,一个沉稳如山,一个运筹帷幄,心中涌起一股陌生的情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个家,似乎已经不再是他能理解的那个家了。

“娘,爹。”苏明理看出了父母的惶恐,他放下碗筷,温言道,“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它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我们拿它来做什么。”

他看向大哥苏明德,又看向父母,郑重地说道:“致知堂赚来的第一笔钱,我想,应该用在一件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上。”

他将刘明宇那天才般的构想,以及想要建造新式水车的计划,用最朴实、最易懂的语言,向家人娓娓道来。

他没有讲什么“技术革新”、“生产力进步”的大道理,他只说:“爹,您想一想,若是有了一种不用人踩,也不用牛拉,只要有水流,就能自己转动,日夜不停地把水提到田里的水车,那该是怎样一番光景?”

苏大山猛地抬起头,烟杆从嘴边滑落,他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

作为一个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农,他太明白这句话的分量了!

不用人力畜力,日夜不息!

这意味着,即便是大旱之年,只要河里还有水,田地便能得到灌溉!

这意味着,一个壮劳力,可以照管比以往多出数倍的田地!

这意味着,粮食的收成,将不再完全看老天爷的脸色!

“二……二郎,这……这东西,真能造出来?”苏大山的声音都在颤抖。

“明宇兄已经有了完整的图纸和构想,但要把图纸变成实物,需要最好的工匠,最好的木料和铁料,还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地方,来反复试验。”苏明理说道,“而这一切,都需要钱。大量的钱。”

张氏瞬间就明白了。

她看着苏明理,又看了看账簿上那些银两,眼神中的不安,渐渐被一种明悟所取代。

原来,二郎赚这么多钱,不是为了自家享福,而是为了做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用!这钱必须用!”

张氏猛地一拍大腿,语气前所未有的坚定,“别说几百两,就是几千两,只要能把这神仙样的水车造出来,都值!”

苏大山也重重地点头,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泛起激动的红光:“对!造!咱们家出钱,出人!二郎,这事,爹能帮上忙!爹不识字,但爹跟木匠、铁匠打了一辈子交道,什么样的木头结实,什么样的铁料耐用,爹心里有数!”

这一刻,这位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终于找到了自己在这个“士绅家庭”中的新位置。他不再只是一个享受儿子荣耀的附属品,他将成为这项伟大工程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看着父母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苏明理心中温暖。

他知道,这个家的精神核心,再一次完成了统一。从求生存,到求富贵,再到如今的……求事业。

计划既定,雷厉风行。

次日,苏明德便暂将致知堂的日常事务交给族弟打理,自己则带着二郎,备上厚礼,再次回到了苏家村。

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族长苏有德的家。

听完苏明理的来意,这位精明了一辈子的老族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浑浊的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

他不像苏大山那般只看到了新式水车的便利,他看到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明理,”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你是想,把这项技术的根,扎在我们苏家村?”

“正是。”苏明理坦然道,“族长爷爷,此事,于苏家村,有三利。”

“其一,我需要村里手艺最好的木匠和铁匠,苏家会开出比县城工坊高出三成的工钱。这不仅是几份活计,更是让咱们族里的手艺人,能学到一门独一无二的技术。日后这水车若能推而广之,他们,便是第一代的宗师。”

“其二,我需要在村外寻一块地,建造工坊。这工坊,日后便是生产新式水车的基地。苏家出钱,但工坊的红利,我愿分出一成,归入族中公账,用于修缮祠堂、接济孤寡。”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苏明理的目光变得锐利,“此等利器,一旦问世,必会引来无数人的觊觎。将其放在苏家村,由全族人共同守护,才能万无一失。它不仅是苏家的产业,更是苏氏全族的命根子!谁敢动它,便是与我们整个苏家村为敌!”

一番话,层层递进,将个人事业、家族利益和宗族命脉,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

苏有德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他彻底明白了苏明理的阳谋。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庇佑族人”了。

这是在将整个苏氏宗族,从一个松散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农耕团体,锻造成一个拥有核心技术、利益共享、高度团结的……利益共同体!

苏明理,要做这艘大船的船长!

而他们所有人,都将是船上的一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好!好一个苏明理!”

苏有德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此事,我应了!地,我亲自给你划!人,我亲自给你挑!谁敢在这件事上动歪心思,不用你开口,我先打断他的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个时辰后,在族长的亲自召集下,苏家村最好的五名木匠和三名铁匠,被带到了苏明理面前。

他们大多是苏明理的叔伯辈,看着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少年“东家”,神情都有些拘谨和不自然。

而刘明宇,也早已在此等候。

他没有丝毫的公子架子,而是将那幅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总设计图,小心翼翼地在八仙桌上铺开。

“各位师傅,小子刘明宇,这厢有礼了。”

他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指着图纸,眼中闪烁着自信与热忱的光芒,“今日请各位前来,是想请大家,与我一同,将图上之物,变为现实!”

工匠们凑上前去,看着那张画满了各种闻所未闻的齿轮、轴承、传动结构的图纸,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困惑与震撼。

一个年长的木匠师傅,挠了挠头,迟疑地问道:“刘……刘公子,这……这东西,真的能转起来?”

“能!”刘明宇的声音斩钉截铁,“只要我们精确地计算每一个齿轮的咬合,精确地打磨每一个部件的接口!它就一定能转起来!”

他的自信,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苏明理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大弟子,在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面前,侃侃而谈,讲解着力学与传动的原理。

他知道,一个以“致知堂”为名,以“格物院”为实的新时代的车轮。

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在这些朴实的工匠手中,伴随着第一声刨木的声响,缓缓地,却又坚定不移地,开始转动了。

苏家村外的河湾旁,一块原本荒芜的土地,在短短半个月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座占地数亩,由青砖与原木搭建而成的大型工坊拔地而起。

它没有悬挂任何招牌,四周筑起了半人高的土墙,只留一个由族人日夜看守的大门,透着一股神秘而又戒备森严的气息。

这里,便是苏明理倾注了“致知堂”第一笔巨额利润所打造的,承载着他“实学”理念的秘密基地。

他将其命名为——格物院。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