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寒门小神童 > 第116章 省城冀州城,到了!

山林间,空气清新,鸟鸣婉转,一切都仿佛焕然一新。

“天晴了!”刘府的一名护卫惊喜地喊道。

众人纷纷走出破败的山神庙,看着这雨后初霁的美景,心情也随之开朗了不少。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虽然耽搁了他们的行程,却也促成了一段出人意料的际遇。

让此行的目的,又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两拨人马在庙前郑重作别。

秦川再次对着苏明理深深一揖,道:“苏案首,陈老先生,大恩不言谢!秦川此去省城,便在按察使司衙门附近寻一客栈住下,静候苏案首佳音!”

“若事有不谐,苏案首也切莫为我等之事强求,保全自身方为上策!”

苏明理也拱手还礼:“秦先生亦请保重,万事小心,待到了省城,我们再寻机联络。”

说罢,秦川便带着他的童子和两名仆从,沿着另一条小路,先行一步,匆匆向着省城的方向赶去。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赶到省城,按照苏明理的计策,开始进行前期的布置与准备。

而苏明理一行人,也在检查了马车,确认无碍之后,再次启程。

经过这场风雨的洗礼,车厢内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陈教习的目光中,除了欣慰,更多了几分凝重与思索,他时而会就一些官场上的应对之策,对苏明理进行提点。

行程继续,又过了两日。

这一日午后,当马车驶过一道高大巍峨、气势恢宏的城门,进入一片比河间府城还要繁华喧嚣数倍的街市之时。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冀州省的省城。

冀州城,终于到了!

眼前的冀州城,其规模与气派,远非清河县城乃至河间府城所能比拟。

宽阔得足以容纳八辆马车并行的主街道,全部由平整的青石板铺就,干净而又整洁。

街道两侧,店铺林立,鳞次栉比,三四层高的酒楼、茶坊、当铺、钱庄随处可见。

各种装潢华丽的绸缎庄、珠宝行、南北货栈、以及来自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宝商铺,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街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有身着华服、乘坐着豪华马车的达官显贵。

有行色匆匆、背着考篮的各地学子。

有高声吆喝、贩卖着各种商品的货郎小贩。

也有来自异域、金发碧眼的胡商,牵着高大的骆驼,好奇地打量着这座东方的繁华都市。

叫卖声、吆喝声、马蹄声、车轮声、以及南腔北调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繁华盛世画卷。

这高耸入云的城墙,古朴雄浑的箭楼,以及远处层层叠叠、飞檐斗拱的官署与宅邸。

无不彰显着这座作为一省首府的古老城池的悠久历史与重要地位!

陈教习看着眼前的景象,也不由得感慨道:“这便是省城气象啊!果然非同凡响!明理,你日后若能金榜题名,入朝为官,所要面对的,便是比这冀州城还要繁华百倍的京城了。”

苏明理掀开车帘,目光平静地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他前世虽然见惯了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

但眼前这座充满了古典韵味与人间烟火气的古代大都市,依旧让他感到一种别样的震撼与新奇。

马车在拥挤的街道上缓缓前行,刘府的护卫们熟练地在前方开道,引导着车流。

车轮碾过平整的青石板,发出的声音也比在乡间官道上清脆了许多。

苏明理的目光透过车窗,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省城的一切。

他看到了装潢考究、悬挂着“状元楼”、“会元居”等招牌的大酒楼,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

也看到了门口挂着“京城老字号”幡子的绸缎庄和药铺,显然是信誉卓着的老店。

甚至还看到了一家规模宏大的书局,门口的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进进出出的皆是衣着体面的读书人。

车队并没有在这些繁华的主干道上过多停留。

而是由一名早已在城门口等候的、刘府在省城办事处的管事骑马引领着,拐入了一条相对僻静的街道。

这里的喧嚣声顿时小了许多,街道两旁多是高墙大院,绿树掩映,显然是城中官员或富绅的聚居之地。

根据刘文正提前派人送来的信件指引,马车在城内七拐八绕,最终在一处位于学政行辕附近,名为“翰林居”的客栈前停了下来。

这家客栈虽然门面不大,但门前车马稀少,显得格外清净雅致,显然不是寻常商旅所能居住的。

刘府派来提前打点一切的管事早已在客栈门口恭候多时。

一见马车抵达,便连忙上前,躬身行礼道:“陈教习,苏案首,一路辛苦,小的已经按照我家老爷的吩咐,在此处为您二位备下了最好的天字号院落,清净安稳,最宜温书歇息。”

他引着众人走进客栈,只见这客栈内部别有洞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进的院落,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布置得如同江南园林一般。

苏明理与陈教习的院落位于最后进,独立成院,不仅有书房、卧房、会客厅,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环境极为清幽。

那两名护送原卷的书吏,也被安排在了相邻的院落,以便随时听候差遣。

安顿好一切之后,陈教习便对苏明理说道:“明理,今日我等一路劳顿,你且先好生歇息一番,养足精神。”

“明日一早,为师便陪同你,先去学政行辕投递名帖,拜见徐学政大人。”

一夜无话。

苏明理并没有因为即将面见一省学政泰斗而感到丝毫的紧张或失眠。

他心性坚韧,早已将所有的准备都做在了平日,此刻只需保持心境的平和,便是最好的应对。

他早早便歇下了,一夜安眠,养足了精神。

用过客栈送来的精致早点,师徒二人皆换上了一身最为得体的儒衫。

一切准备妥当,陈教习从怀中取出一张早已拟好的名帖,又仔细检查了一番苏明理准备呈上的“行卷”。

那里面,除了苏明理平日里的一些诗文习作之外,还巧妙地夹带着那篇由秦川血泪状纸改写而成的“策论”。

“明理,都准备好了吗?”陈教习最后确认道。

“回恩师,都已妥当。”苏明理平静地回答。

“好,那我们便出发吧。”

师徒二人,在刘府管事和两名护卫的陪同下,缓步走出了翰林居。

那两名河间府衙的书吏,则怀抱着那个紫檀木锦盒,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他们今日的任务,只是将原卷送到学政行辕,交由行辕的官员接收,并不会参与拜见。

学政行辕,坐落在省城一条极为清净的街道上。

门前没有县衙那般威严的石狮,也没有府衙那般高大的牌楼。

只有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以及门楣上悬挂着的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冀州提督学政”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门口站着几名身着青色公服、腰佩长刀的卫兵,神情肃穆,不怒自威,彰显着此地非同寻常的地位。

陈教习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亲自上前。

他将手中的名帖恭恭敬敬地递给了门口的一名卫兵,并低声说明了来意。

“这位军爷,我等乃是河间府清河县学子苏明理及其恩师,奉学政大人谕令,前来拜见,还望军爷通传一声。”

那卫兵面无表情地接过名帖,扫了一眼,见上面写着“清河县童生苏明理,业师陈敬之,拜谒学政徐大人”,便转身将名帖递给了门内的一名青衣小帽的门子。

那门子接过名帖,并未立刻进去通报,而是上下打量了陈教习和苏明理几眼。

他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与倨傲,不咸不淡地说道:“学政大人公务繁忙,岂是说见就能见的?你们且在门外候着,待我进去问过管事老爷再说。”

说罢,便慢悠悠地转身走进了大门之内。

陈教习见状,心中不由得微微一沉。

他知道,这便是所谓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这些大人物府上的门子,往往最是会看人下菜碟,刁难拜访之人。

他虽然心中有些不悦,却也不敢发作,只能拉着苏明理,在门外的石阶下静静等候。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日头渐渐升高,街道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

苏明理与陈教习依旧静立在门外,那门子却迟迟没有出来。

陈教习的额角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心中也愈发焦虑起来。

他担心若是耽搁太久,错过了学政大人召见的时辰,那可就麻烦了……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