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寒门小神童 > 第107章 未来的成就,必将远超想象!

赵德芳站在人群的前方,脸上带着真切的笑容。

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件半旧的青色便服,显得既郑重又不至于太过隆重。

待苏明理的马车在面前停稳,他便笑容满面地迎上前去。

苏明理在车夫的帮助下刚刚走下马车,便看到赵知县与刘县丞等人已在近前。

他连忙整了整衣衫,快步上前,对着赵德芳深深一揖,恭声道。

“学生苏明理,拜见知县大人,拜见刘大人,拜见恩师,拜见族长。”

赵德芳哈哈一笑,伸手虚扶了一下,朗声道:“苏案首不必多礼!你此番府试高中魁首,不仅为自己争得了功名,更为我清河县大大地增添了光彩!本县与清河父老,皆为你感到骄傲!”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真挚的喜悦与欣赏。

刘文正也笑着说道:“贤侄,一路辛苦了!你这次可是给我们清河县狠狠地露了一回脸啊!好样的!”

陈敬之看着自己这位愈发出色的弟子,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捋着胡须,连连点头道:“明理,好!很好!你能不负众望,再创佳绩,为师心中甚慰!”

苏氏族长苏守义更是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他上前一步,紧紧握住苏明理的手,目光灼灼地看着他,道:“明理我儿!好样的!你是我苏氏一族真正的麒麟儿!县试案首!府试案首!连中两元魁首啊!”

“这……这在我苏氏一族,乃至整个清河县的历史上,都是闻所未闻的盛事!列祖列宗泉下有知,也定会为你感到无比的骄傲与欣慰!”

他顿了顿,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了几分,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明理啊!以你今日之才,将来那院试的秀才功名,定是探囊取物!不!不止是秀才!”

“依老夫看,你将来必定能金榜题名,鱼跃龙门,成为我苏氏一族第一个举人老爷,甚至是……甚至是那高高在上的进士及第,光宗耀祖,名垂青史啊!”

他身后的苏氏族人们也都纷纷上前道贺,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悦与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七嘴八舌地附和着族长的话道。

“是啊!是啊!族长说得对!明理这般天纵奇才,将来必定是举人、进士的料!”

“咱们苏家村这是要出麒麟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出个状元郎呢!”

“想想都觉得激动!以后咱们苏氏一族,可就要仰仗明理光耀门楣了!”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苏明理未来成就的坚定信心和无限期盼。

仿佛已经看到了苏明理身着大红官袍,衣锦还乡的辉煌景象。

周围的百姓们更是热情高涨。

“苏案首真是太厉害了!听说以后还要考更大的官呢!”

“可不是嘛!咱们清河县这是要出大人物了!”

“沾沾苏案首的喜气!以后咱们的日子肯定也越过越好!”

在众人的簇拥和谈笑声中,苏明理一行人缓缓向城内走去。

街道两旁,明显比往日多了许多驻足观看的百姓。

他们伸长了脖子,争相一睹这位传说中的“八岁府试案首”的风采。

他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场面充满了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而赵知县早已在县衙的偏厅设下了便宴,为苏明理接风洗尘,也算是对其优异成绩的一种嘉奖。

宴席的规模并不算太大,参与者也主要是县衙的几位主要官员、陈教习、苏家族长以及此次同去府试的几位学子。

席间,赵知县亲自举杯,向苏明理道贺,并当众朗声宣布了河间府主考官孙明哲孙知府对苏明理的那段高度赞扬的朱笔评语,再次引得在座众人一阵惊叹与赞美。

赵知县还勉励苏明理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在接下来的院试中再创佳绩,早日成为真正的生员,为清河县培养出一位栋梁之才。

宴后,苏明理本想直接返回苏家村,与家人团聚。

但赵知县与刘文正却再次盛情挽留,言说已在县学附近为他寻了一处清净的临时住处,希望他能在县城盘桓数日。

一来是府试案首的捷报还需正式行文通传各乡,县里也需做些相应的表彰准备。

二来,也是有些关于清河县《论和》策后续推行的事务,想听听他这位“原创者”的进一步想法。

苏明理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份不同以往,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他也不好薄了两位大人的面子,便只得应允下来,在县城暂住了几日。

这几日里,前来拜访苏明理的士绅学子依旧不少,但相比于府城的狂热,清河县的氛围则更多了几分亲切与实在。

苏明理也选择性地与一些真正有见识、有抱负之人进行了交流。

他发现,自己那篇《论和》策在清河县的推行,确实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

官府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民间的矛盾纠纷有所减少,整个县城的风气也比以往更加和谐。

而赵知县和刘文正,也确实就一些具体的施政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完善乡约制度,如何有效推广农业新技术,如何更好地平衡商税与民力等,向苏明理虚心请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明理也结合自己在河间府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策论的进一步思考,提出了一些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他的见识与谈吐,再次让赵德芳和刘文正惊叹不已,也让他们更加坚信。

苏明理这位八岁奇才,未来的成就,必将远超他们的想象!

而在清河县逗留了约莫七八日,处理完了一些必要的应酬与交流之后。

苏明理终于在赵知县和刘文正等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辞别了众人。

与早已等候多时的大哥苏明德一同,踏上了返回苏家村的归途。

当苏明理乘坐的骡车缓缓驶入苏家村那熟悉的村口时,夕阳的余晖正将整个小小的村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与县城那般声势浩大的迎接场面不同,此刻的苏家村显得更为宁静而淳朴。

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并没有黑压压的人群,也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只有一些放下手中农活、脸上带着好奇与善意笑容的邻里乡亲。

苏大山和张氏早已在自家的院门口翘首以盼。

当看到骡车稳稳停下,苏明德先跳下车,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苏明理搀扶下来时,张氏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地。

她快步迎了上去,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那双因常年操劳而略显粗糙的眼睛里,此刻闪烁着的全是骄傲与疼爱的光芒。

“明理!我的儿啊!可算是回来了!”张氏一把拉住苏明理的小手,入手微凉,让她不由得眉头微蹙,仔细地上下打量着儿子。

与上次生辰归来时相比,苏明理的身量似乎又拔高了一些,眉宇间的沉稳之气也更浓了。

只是那张小脸,在她这个做母亲的看来,似乎总带着一丝舟车劳顿的疲惫。

“娘,我回来了。”苏明理微笑着,任由母亲拉着他的手,目光则投向了眼前这座与记忆中截然不同的家。

展现在苏明理眼前的,已不再是那间低矮破旧的茅草屋,而是一座崭新的三间正房带两间厢房的青砖瓦房。

院墙也用青砖垒砌了起来,虽然不高,却也显得齐整利落。

屋顶上铺着整齐的青瓦,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墙体粉刷得雪白,窗棂换上了明亮的木格糊着坚韧的油纸,既透光又防风。

这新居在周围那些仍是茅草顶、土坯墙的农舍映衬下,显得格外敞亮和气派。

苏大山站在一旁,黝黑的脸庞上堆满了难以掩饰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透着一股由内而外的喜气。

他指着新房子,声音有些激动地对苏明理说道:“明理,你看,咱家的新屋!这都是……这都是托了你的福啊!族长和族老们帮了大忙,你大哥和你大嫂也日夜操持,总算是赶在你回来前弄利索了!”

苏明理看着眼前这焕然一新的家,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座房子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居所。

更是苏家生活改善、地位提升的象征。

他由衷地说道:“爹,娘,大哥,大嫂,你们辛苦了。这房子盖得真好,宽敞又明亮。”

苏明德憨厚地笑了笑,挠了挠头道:“嘿嘿,只要二弟你喜欢就好!以后你在家读书,就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

王氏则抱着已经能蹒跚学步的小启明,满脸笑容地走了过来,她指着新屋对怀里的孩子说:“启明,你看,这是咱们的新家,以后咱们就住大瓦房了!这可都是你二叔的功劳,你以后长大了,可要好好孝顺你二叔!”

小启明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环境,小手指着新刷的白墙,嘴里发出“啊呀”的声音。

邻里乡亲也纷纷上前道贺,他们围着新房子啧啧称奇,言语间充满了对苏家的羡慕和对苏明理的赞叹。

“哎呀,大山兄弟,张家嫂子,你们家这新屋可真是气派!这青砖大瓦房,在咱们苏家村可是头一份啊!”

“可不是嘛!这都亏了明理这孩子有出息!府试案首啊!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苏明理被家人们簇拥着迎进堂屋。

堂屋比以前宽敞了不少,地面也铺上了平整的青砖,踩上去坚实而又清爽。

屋内的摆设虽然依旧简单,但桌椅板凳都换成了更为坚固耐用的崭新木制家具。

墙上还挂着一幅苏明理从县城带回来的、印刷的几幅图画,给这朴素的农家堂屋增添了几分喜庆和雅致。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简单却又充满了温情的家宴。

席间,苏明理还主动地讲起了自己在府城的一些见闻。

例如府城街道的繁华、店铺的琳琅满目、以及一些与清河县不同的风土人情。

他讲得生动有趣,刻意避开了那些科举考试的紧张和学术交流的深奥,只拣些轻松愉快、家人能听懂的事情说。

逗得一家人笑声不断,气氛格外融洽。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