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寒门小神童 > 第101章 论河间府水利兴修与农商繁荣之策!

夜色如墨,笼罩着寂静的河间府考场。

号舍内,一盏盏微弱的油灯如同散落在暗夜中的星辰,明明灭灭,映照着一张张或疲惫、或焦虑、或期盼的年轻脸庞。

三日的鏖战已近尾声。

这最后的一夜,对于即将迎来策论这终极考验的诸多考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不眠之夜。

远处的更夫敲响了三更的梆子,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传出很远,更添了几分萧瑟与凝重。

大部分的号舍内,灯火依然顽强地亮着。

考生们或低头疾书,试图将脑海中最后一点灵感榨取出来。

或捧着书卷,反复诵读着那些平日里自认为烂熟于胸的经典条陈。

或干脆放弃了挣扎,只是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怔怔地望着跳动的灯火,任由思绪在对未来的憧憬与对未知的恐惧之间反复拉扯。

在这一片或焦灼或茫然的氛围中,钱文轩所在的号舍内,灯光也显得格外刺眼。

钱文轩辗转反侧,冰冷的号板硌得他骨头发疼。

但他更在意的,是明日那最为关键的策论考试。

前两日的八股文和试帖诗,他自认发挥尚可,虽无惊艳之笔,却也算是中规中矩,没有出现大的纰漏。

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在这藏龙卧虎、汇聚了整个河间府青年才俊的府试之中。

仅仅是中规中矩,是远远不够的。

想要从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策论这一关,至关重要。

策论,这道被誉为“科举之魂”的考题,最能体现一个读书人的真实学识、独到见地与宏大格局,也是历来主考官最为看重,最能决定考生最终名次的一环。

它不像八股文那般有着严格的程式束缚,也不像试帖诗那般侧重辞藻格律的技巧。

它更像是一片广阔无垠的疆场,任由考生驰骋才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份自由与广阔,使得策论的难度也远超前两者。

它要求考生不仅要对经史子集有深厚的积累,更要对时务政事有敏锐的洞察,对民生疾苦有真切的关怀。

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钱文轩反复在心中默念着自己平日里积累的那些策论素材,试图从中寻找到一些能够应对明日考题的蛛丝马迹。

但他越是思考,便越是觉得自己的学识浅薄,见识鄙陋,平日里那些自以为是的“高见”,此刻看来都显得那般幼稚可笑。

他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油灯的火光在他脸上投下摇曳不定的阴影,更显其内心的不平静。

不远处号舍的赵子敬,情况也与钱文轩相差无几,甚至更为焦躁。

他索性不再躺卧,而是披上一件单薄的外衣,在狭小的号舍内来回踱步。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摇头叹息,显然对明日的考试充满了忧虑。

对于他们这些专攻经义、于时务政事涉猎不深的普通学子而言。

策论,无疑是一道巨大的鸿沟。

而与他们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明理所在的号舍。

油灯早已熄灭,小小的身影在黑暗中蜷缩着。

苏明理的呼吸均匀而平稳,仿佛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完全不受这考场内紧张压抑气氛的影响。

然而,若有人能在此刻洞悉他的内心,便会发现,他的大脑依旧在高速运转。

苏明理并非对明日的考试毫不在意。

恰恰相反,他对策论的重视程度,远超八股与试帖诗。

八股文不过是敲门砖,试帖诗不过是锦上花。

而唯有策论,方能真正承载一个读书人的抱负与理想。

他也早已将河间府的地理、民情、赋税、水利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在脑中反复梳理,并结合自己前世的知识储备与这一世的所学所感,构思了数种不同方向的策论腹稿。

他自信,无论明日的策论题目是什么。

他都能从容应对,挥洒自如,写出一篇足以惊艳四座的雄文!

鸡鸣三遍,晨曦微露。

沉闷的号炮声再次打破了考场的宁静。

考生们纷纷从短暂的休憩中惊醒,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吏员们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端着木盘,分发着最后一日的早食。

高台之上,主考官河间府知府孙明哲孙大人,一身绯色官袍,神情肃穆。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那一片黑压压的号舍,声音洪亮而威严:“诸位考生,今日乃府试最后一日,考较策论一篇。”

“策论之要,在于洞察时弊,献务实之策,非空谈浮论所能取胜,望诸君各展所学,为国建言,为民请命!”

他话音刚落,便有吏员将早已拟好的策论题目用托盘高高举起,在考场内缓缓巡行展示,确保每一个角落的考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只见那洁白的宣纸之上,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赫然在目:

“论河间府水利兴修与农商繁荣之策。”

题目一出,场内顿时响起一片清晰的议论与倒吸凉气之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河间府地处九河下梢,水系复杂,水患与水利一直是困扰地方的重大难题。

而农商乃国之根本,如何通过兴修水利来促进农商繁荣,更是一个牵涉面广、需要深思熟虑的宏大命题。

这题目看似具体,实则内涵极深。

不仅要求考生对河间府的水利状况有相当的了解,更要具备统筹农、商、水三者关系的战略眼光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一时间,号舍内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落针可闻。

许多考生手持那薄薄的试题纸,反复研读,眉头紧锁得几乎能夹死苍蝇,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甚至可以说是绝望的凝重之色。

有些平日里在县学中自诩博闻强记、能言善辩的学子,此刻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与茫然。

因为这题目并非仅仅考察书本上的死知识,更需要对现实政务的深刻洞察、对民生疾苦的真切体察以及独到创新的见解!

“这……这题目可如何是好啊?”

一个面容青涩的年轻考生,看着题目,手中的毛笔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

“水利……农商……这非得是那些在朝中做过封疆大吏,或是潜心研究过此道数十年的鸿儒宿老才能言之有物吧?我等不过是一介小小童生,如何能对此等军国大事提出什么良策?”另一人也压低了声音,语气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沮丧与自我怀疑。

考场内,那份因题目难度而产生的压抑感,如同沉甸甸的铅块,重重地压在每一个考生的心头,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钱文轩看到题目,脸色更是不由得微微一白。

他对水利一道素无研究,平日里所读也多是圣贤经典,专注于八股程文的章法格律,于这等具体的民生政务,实在是力有不逮。

他苦苦思索,试图从记忆中搜寻与水利、农商相关的只言片语。

但脑海中却是一片空白,只觉得心乱如麻,冷汗涔涔而下,浸湿了内衫。

而赵子敬的情况要稍好一些。

他家中薄有田产,对农事略知一二,也曾听闻过一些水利弊病的议论。

但要他系统地提出兴修水利、繁荣农商的完整策略,也着实是勉为其难。

他只能努力回忆着《周礼·考工记》中关于水利工程的记载,以及一些前人治水的案例,试图从中拼凑出一些可用的观点。

大部分考生的反应也与他们类似,甚至更为不堪。

有的冥思苦想,抓耳挠腮。

有的提笔写了几个字,又立刻划掉,反复涂改。

更有甚者,看着题目便已心生绝望,索性伏案叹息,几乎要放弃作答。

整个考场内,弥漫着一种焦灼与无助的气氛。

然而,当苏明理看到这个题目时。

他那双平静的眼眸中,却骤然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亮光。

这个题目,对他而言,简直是正中下怀!

他前世虽是文学博士,但对古代经济史、水利史亦有涉猎,更兼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早已将河间府的地方志以及相关的地理、水文资料熟记于心。

而他那超越时代的见识,更让他能从一个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他并未立刻动笔,而是再次闭上双眼,将早已在脑中盘桓数日的思路进行最后的梳理与整合。

他要写的,不仅仅是一篇应付考试的策论,更是一份真正能为河间府带来改变的蓝图!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