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 第19章 娘保证不打死你

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第19章 娘保证不打死你

作者:一萝阮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5 06:11:20 来源:全本小说网

永德三十年二月二日“龙抬头”,大夏黔州镇远府云水镇下马塘沽李家村内,一个小男孩正坐在家中的浴桶里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洗刷刷”。

“我嘴里头笑的是呦啊呦啊呦,我心里头美的是啷个哩个啷……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着我那妹妹呀上花轿。”

李凌峰坐在浴桶里那叫一个眉飞色舞,一边用湿布巾沾水往身上淋,一边用手搓着死皮,洗澡洗得太投入了以至于歌声传到了屋外,连自家老娘的喊他的声音都没听见。

张氏在屋外叉着腰,听着自家小子屋里响起的“哗啦啦”的水声和从门里断断续续飘出的不害臊的“小黄歌”,忍不住加大了音量。

“浑小子,你在屋里洗澡瞎哼哼啥呢?娘叫你都听不见?你哪来的妹妹?你出来,娘保证不打你。”

娘保证不打死你。

还嘴里头笑得呦呵呦呵,心里美得啷个哩个啷。我呸!抱一抱?你个屁大点的萝卜头,不知道哪里学来的荤话,四肢都没健全呢就开始想媳妇儿了?

还蒙学?

老娘打不死你个小兔崽子。

可能是张氏这次的声音太具有穿刺性,屋里终于平静了下来,然后在“哗啦”的水声后,隔着门传来了窸窸窣窣的穿衣声。

过了一会儿,一个身穿深蓝色粗布衫,额后扎着小辫子的男孩儿推门走了出来,男孩儿剑眉如墨,虎目灼灼,虽相貌平平但气质颇为老成。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果然,换上了娘亲缝的新衣服小爷就是这么帅!

李凌峰正得意洋洋的沉浸在自己“帅气逼人”的俊颜中,他刚刚可是对着洗澡水照过了的,当时差点就被水里的脸帅掉了下巴,推门而出的那一刻,上海滩许文强许老板的BGM仿佛就是为了他而存在。

张氏眯了眯眼,看见在门口傻站着的臭小子,嘴边挂起了让人如沐春风的慈母之笑,然后走到了儿子身边,毫不犹豫的揪住了李凌峰的耳朵。

“你个憨儿,终于舍得出来了。再不出来好时辰都要磨过了!!!”张氏不顾儿子龇牙咧嘴的样子,阴测测的笑道:

“好儿子,告诉娘,你要抱哪家的‘妹妹’上花轿啊……”

李凌峰疼得“嗷嗷嗷”直叫唤,听见张氏的话不由愣了几秒,然后瞬间哭笑不得。我的天,刚刚唱歌唱得太嗨了,一时不察,竟然被老娘听见了。

真是离了个大谱!

张氏脸上“狼外婆”的笑意太明显了,李凌峰的后脖颈子凉飕飕的,想着自己歌词的内容,在相对保守的大夏朝人眼里确实不亚于逛青楼眠花宿柳,半夜三更爬寡妇墙头。

咳咳,李凌峰不禁尴尬得脸红。

连忙摇了摇头,对着张氏装傻道:“娘,你说啥呢?啥妹妹啊?”

李氏表演法则第一条,对于不想回答的尴尬问题,装傻就完了。

“你刚刚在屋里不是哼哼唧唧的要找妹妹吗?”可能是儿子单纯懵懂的表情太具迷惑性,以至于张氏开始怀疑刚才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看着张氏半信半疑的样子,李凌峰心里的小人儿默默擦了擦汗,歌是唱了的,事儿是刚刚发生的,人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爹娘要给我生个妹妹吗?”李凌峰将装傻进行到底。

此话一出,张氏先是俏脸一红,随即又将魔爪伸向了李凌峰的头,然后恼羞成怒的拍了一掌:“你这小子浑说个啥?还不赶紧和娘过去祠堂拜祖宗!!!”

“哎呀,娘,你别打我脑袋,打傻了读不了书咋整?”李凌峰大喊一声,虽然不痛,但他还是夸张的表演了一下,试图让张氏忘记他的妹妹和大花轿。

张氏果然被成功转移了注意力,想着自己过来是为了叫自家儿子去拜天地君亲的,不由一边念叨着“哪那么容易傻,娘又没使劲”一边领着儿子去了李家祠堂。

今天是一年一日的二月二“龙抬头”,李凌峰和堂兄李仕仁在今日拜了天地君亲后,将会前往福德书院拜师蒙学。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月二通常在惊蛰前后,蛰伏一冬的万物将要复苏,农历二月二在民间又有“龙抬头日”的叫法,意在表明专门负责降雨的龙神即日起后就要履行司雨的职责。

而福德书院也在今日开门收弟子,取“龙抬头,占鳌头”的美意,占祥瑞,祝愿学子仕途一帆风顺。

李凌峰后堂兄李仕仁鸡鸣时分便起,沐浴更衣完毕,现在要一起去李家祠堂焚香燃烛行礼禀明天地先祖长辈后,就在两家大人带领下朝着福德书院而去。

福德书院在下马塘沽比较有名,第一是因为该书院属于海子塘的村校,举全村之力建成,占地三亩,坐东朝西。

第二是福德书院算得上半个县学,虽然配置比不上真的县学和邻镇的几个大书院,但是毕竟村长凭着侄女在知县大人那里挂了号,多少能领到一些朝廷的资助。

第三是福德书院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教书先生,这个先生姓何名寰字宁之,之所以说他闻名乡里是因为何寰是举人之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寒门出了个状元郎请大家收藏:()寒门出了个状元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何寰年轻时曾是官至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虽然他的修撰也不是自己考来的,后来又因为朋党之争被判流放黔地,几经波折,风声过后虽性命无忧,却也因此被夺官。

何寰年事已高,再也无心官场。家中妻子皆被牵连流放,于是在黔地定居下来。前知县大人惜才,看中其学识允其教书养家,适逢福德书院开馆,海子塘村长不知从哪儿得了风声,先下手为强将人请了过来做山长。

等李家众人抵达的时候,福德书院外已有三三两两的家长带着孩子在门外等待。毕竟是农村,能狠下心来花钱供儿子念书的家庭毕竟在少数。

李凌峰数了数,大概有八人和自己一样是前来蒙学的,加上自己一共九个。

福德书院院门高大庄重,牌匾上龙飞凤舞写的写着书院的名字,显得大气恢宏。正门上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副对联,看得出是出自一人之手。

写的是:

黔地人文,此为根本。

大夏道统,得所师承。

李凌峰安静的站在书院门口等待,待过半晌之后,才有一位身穿学士服,两鬓花白的先生走了出来。

秀才先生陈怀脸上挂着温和的笑,看着书院门口的学习和家长先是拱手一礼,自我介绍之后,紧接着又介绍了福德书院的大体情况,最后说了一些感谢的话。

大体意思就是感谢各位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福德书院来蒙学,承蒙厚爱,我们一定会悉心教导的。

说完最后陈秀才又拱手一礼,然后开口道:“入学事务繁杂,还请诸君相助。”

说完,从书院门内出来两位同穿学士服的青年,李凌峰看两人的衣服款式、发型和年龄,猜测应该是学院内的师兄。

两人也是对着众人一礼后,按照陈秀才的吩咐一人领着家长前去西院缴纳束修,一人则留下来带着九个孩童前往后堂“正衣冠”。

九人在师兄的示范下学得有模有样。

检查合格后,就到了“拜师礼”的环节。九个孩童鱼贯而入,在学堂内,李凌峰见到了刚刚在门外的陈秀才还有三个他不认识的先生。

这三人也是福德书院的教习先生,其中一个正是刘举人,还有其他两位也是秀才,一位姓杨名知茂,一位姓周单名一个骞字。

四位先生端坐在前方的椅子上,何举人坐在上首位,皓首苍颜,身正目肃,一张方脸不苟言笑,显得颇为严厉。他的下首坐着的是杨知茂,其次是陈怀和周骞。

众学子好奇的打量着先生,四位先生也观察着九位学子。

李凌峰在最初打量了一眼后便收回目光,毕竟他觉得在读书这件事上自己算是个老油条了,又不是真的小孩子,没有那种兴奋和好奇感,心里却琢磨着破蒙的内容。

何举人的目光从前至后,目光睿智深沉。

当视线落到末尾的李凌峰身上之时不由一顿,觉此子于众人中昂首挺胸、目不斜视,虽年龄最小,性情却是极好的。

不错,不错。

何举人满意的摸了摸花白的胡须,随即向各位夫子示意了一下,众夫子点头后,陈秀才起身,对着各位学子进行训诫。

“夫圣贤之书,教人明礼知义,知孝检行,故弟子有礼而知先后,明义而为君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书犹良药,惟读书可以医愚,不读书无以明志,汝等须勤而好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切不可玩物丧志。明白否?”

“弟子谨记!”

在九位学童异口同声的答完诫言后,陈举人唤来刚刚领着李凌峰他们过来的师兄,师兄带着众人依次行礼拜师。

直到最小的李凌峰行完拜师礼,才到下一步“朱砂启智”,由于何举人学问最好且又为长者,所以所有学子的额中红痣皆由何举人亲点。

击鼓的顺序也是按长幼次序,由师兄带领众弟子前往书院门口击响“明志鼓”。待击鼓仪式完成后,终于到了李凌峰最关心的“破蒙”这一步。

“破蒙”是蒙学最初先生判断学生资质的方式,如果资质差但“不过十”还能当个普通学子,如果“过十”则会被书院劝退,但如果先生觉得你聪颖,便会收做亲传弟子悉心教导。

可以说差距是很明显的。

李凌峰虽身负才学,但也想拜个好老师,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

喜欢寒门出了个状元郎请大家收藏:()寒门出了个状元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