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汉官 > 第92章 都想进步!

汉官 第92章 都想进步!

作者:江汉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18 01:55:26 来源:抖音小说网

“守不住并州,我等俱是汉室的罪人!”

看着天边的残月,咸阳城头只见张辽一脸坚毅道:

“华夏之土,中国故地,岂能任由腥膻玷污!”

别误会,此咸阳非彼咸阳。

秦咸阳早在前汉高祖元年(前206)改名新城县,后元鼎三年(前114)又改渭城县,至光武帝立国之后更是直接废除,并入长安县。

此刻张辽所立之处,不过是云中郡的一处小城。

此城地处河套平原,水草肥美,牛羊骏马饲养繁衍众多,且阳光照射充足,有“衔阳养牧”之意,故名“咸阳县”,据说这还是刘邦亲自改的名字。

由于咸阳城位于云中郡的最西边,所以张辽将五原郡军民大多安置在此。

而在听闻了张辽的话后,一旁的度辽将军郭缊亦是忍不住轻叹一声。

“唉~袁本初罪莫大焉!”

虽然张辽是并州寒门,而他是并州士族,但两人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一样的。

先前他对袁绍与魏哲的看法其实并无不同,只因强弱有别才会投靠魏军。

但这次袁绍勾结胡人南下的举动却是真真切切让郭缊深恶痛绝了。

或许是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所致,并州的风土人情与关东郡县并不相同。

在并州,士族和平民的矛盾不是主流,土地兼并甚至都不是主流。

要知道并州距离洛阳可是要比冀州近多了,但黄巾起义的时候却从无并州黄巾。

不是并州没有流民,而是在并州诸郡华夷矛盾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西有羌胡,北有匈奴,并州士族对胡人的危害的了解比关东士族更深。

长期处于这种威胁之下,导致并州士族关注的重点也与关东士族不同。

袁绍或许认为勾引胡人南下是权宜之计,正如汉庭也常常驱使胡骑仆从作战一样。

但是在郭缊看来,袁绍此举却是不折不扣的背祖忘宗!

于是在城头商议片刻之后,实在有些担心南匈奴的郭缊当即主动请缨道:“使君,让末将去楼烦关吧,此处北屏云中,南扼太原,西应定襄,东援雁门。楼烦关若是失守,并州全境危矣!”

郭缊口中的楼烦关,其实就是后世的宁武关。

明朝之时,曾在北疆沿线设紫荆、倒马、居庸三关,称为内三关。在并州则设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

外三关之中,偏关有黄河作为天险,只有冬季匈奴的骑兵才可以踏冰而过,而雁门以山势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唯独宁武关所靠的恢河乃是季节性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匈奴骑兵就沿河谷挥师南进。

因此之故,宁武关是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

每当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时,必经攻宁武关,也就是如今的楼烦关。因为在断流期间,恢河河谷可容“十骑并进”,所以大多数时候,宁武关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战的主要战场。

在后世史书记载之中,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族南下掠掳时,便经常选择宁武关为突破口,千百年来双方不知在此处留下了多少鲜血残骸。

而不幸的是,如今正值恢河的断流期。

作为并州土着郭缊对此十分清楚:

“最早也得到四月恢河才能恢复如初。在此期间,楼烦关恐怕将是匈奴人攻击的重点之一,疏忽不得呀!”

郭缊清楚这一点,出身并州的张辽自然也知道。

只是如今徐荣屯兵武泉抵御鲜卑,他扼守咸阳抗击匈奴,对楼烦关却是无法兼顾。

此刻见郭缊这么一说,张辽对楼烦关守将卢谷也有些担心起来。

相比之下,郭缊虽然并无大将之材,但毕竟是做过两千石太守的。

若有他在楼烦关协助,确实能起到不少帮助。

念及此处,张辽当即颔首同意,但他同时也下了一道军令:

死守楼烦关,便是南匈奴大溃也勿要追击!

闻听此言倒是让郭缊老脸一红,连连表示这回纵然是死也决不出关一步。且不说郭缊三千青州屯兵入驻楼烦关后如何知耻而后勇。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最高兴的莫过于雁门太守崔琰了。

毕竟楼烦关有多重要他也清楚,如今有郭缊来分担压力他自然松了口气。

要知道他身上的担子可不止南匈奴,太原四县的魏军也需要他兼顾。

若不是有雁门郡一直在后支持,太原四县也未必能守到现在。

不过崔琰这人多少也有点毛病,好不容易轻松下来他竟然还自己找事。

由于张辽、徐荣眼下都没办法顾得上攻略太原郡了,于是得到授权暂管太原诸事的他竟然不仅没有退守四县,反而动作频频。

……

是日,晋阳郊外,汾水河畔,北山坞。

只见竹影在霜白的石径上摇曳,两位文士围坐在溪畔青石间,寒冷的山风掠过他们褪色的宽袍,将墨香与药香搅作一团。

王隗握着麈尾的手背暴起青筋,枯瘦的指节像竹枝从松纹杖头探出,未戴纶巾,灰白鬓角垂落几缕碎发,倒显出几分少年时的疏狂。

或许是受初春寒气的刺激,他尚未开口便先咳嗽了几声。片刻之后,他方才面带笑意声音沙哑道:“子玉倒是好胆色,竟然还敢来晋阳。汝难道就不怕我拿你去见官?”

说来王隗在外界虽然声名不显,但是在并州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因为他除了是祁县王氏的掌事之外,还是尚书令王允的兄长。

别看董卓早就人人喊打,但王允这个尚书令在并州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而坐在王隗对面的则是一身材健壮的中年,唤作令狐谋。

太原郡十六县中,被魏军占领的四县便是阳曲、狼孟、盂县、虑虒。

而令狐谋便出身狼孟令狐氏,世二千石,乃春秋时期晋大夫魏犨之后,与敦煌令狐氏同祖。中平年间令狐谋曾任护乌桓校尉,后不满朝局方才辞官归乡。

令狐谋也是最早投靠魏哲的太原士族,不为别的,就是看魏哲顺眼。

有意思的,狼孟令狐氏与祁县王氏乃是姻亲关系。

故此令狐谋闻言当即放声大笑,壮硕身躯甚至压的坐榻咯吱作响。

他似乎真的不担心这些,在举起竹根雕成的酒觞饮了一杯清酒之后,方才捋着颌下的虬髯反过来调侃道:“见官?哪家的官?袁家的官吗?”

闻听此言,王隗不由剧烈咳嗽起来,顿时惊起数只寒鸦。

片刻之后,他方才紧了紧身上的鹤氅,慢条斯理道:“有何区别?私置州郡官员的事情,难道魏氏就没做吗?”

“当然有区别?”令狐谋瞬间肃然道:“纵观二者行径,魏氏尚不失汉官操守,袁氏则实乃汉贼也!”

言及此处,令狐谋也没有再拐弯抹角,当即压抑着怒火指着西北道:“并州狼烟四起,皆拜袁氏所赐,柏宇兄难道就看不见么?还不是视而不见?”

王隗闻言顿时又是一阵良久的沉默。

不过令狐谋并没有在大义上言语过多,转而又谈起家族兴衰来。

只见他意味深长道:“晋阳王氏自甘下贱,竟与胡虏为伍,日后必遭天谴,柏宇兄身为祁县王氏之主,难道就不想振兴家门吗?祁县虽好,如何能比得上晋阳?”

最后令狐谋更是缓缓道:“太原太小了,容不下两个王氏!”

令狐谋这话倒也不算污蔑晋阳王氏。

毕竟晋阳王氏自从王泽、王柔之后,以下四代皆与匈奴、鲜卑交好,互通婚姻,引为外援,卒乱华夏,堪称晋商卖国的启蒙者。

而如今的祁县王氏与晋阳县王氏可不是什么同宗,也无血缘关系。

直到数百年后两家的族谱才合二为一,联宗共祖,并且还与琅琊王氏联宗,认了秦朝大将王翦之子王离为祖宗。

故此在听了令狐谋的话后,王隗终于面色动容。

正如其所言,祁县终究比不上郡治晋阳。

若是能吞并晋阳王氏,日后祁县王氏说不得就是太原王氏了。

一山不容二虎,一郡可容二王乎?

家国大义,当二者联在一处的时候王隗再如何谨慎也忍不住心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