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87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87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元封六年孟夏,长安的晨雾裹着新麦香漫过宣平门时,王三已在东市支起酒摊。松木案板上摆着五只粗陶碗,碗沿沾着隔夜的酒渍。他掀开草编酒帘,露出背后五口青铜酒瓮,瓮身上新刻的算筹纹路在雾中若隐若现:"列位街坊瞧仔细喽!这是少府新颁的'均输式'官酿酒,每瓮用粟米三斗、曲药半斤,按《九章算术》的盈不足术配比,童叟无欺!"

隔壁肉铺的张屠户拎着铜勺过来,勺柄还滴着羊油:"王老三,你这青旗白纹的酒,真比醉仙居的'状元红'便宜?"王三用袖口擦了擦酒瓮,露出底部的火漆印:"昨儿个酒署的小吏刚来过,每斗酒官定十六钱,哪像钱醉翁那厮,掺水还卖二十钱。"说话间,雾中传来哭号——西巷李嫂子披头散发撞翻菜担,怀里的空酒坛滚出老远,坛沿残留的暗红液体在青石板上洇出紫斑。

朱轮华毂的軿车停在街角,车帘微动,露出刘妧手中的算筹筒。筒身刻着太初历的节气刻度,拇指摩挲处已包浆发亮。"公主,这是今晨各亭送来的中毒名录。"赵禹趋步近前,官服前襟的呕吐物已干结,腰间"酒榷官"的铜牌蹭着车辕,发出细碎的金铁之音,"槐里县的宴席上,有人喝了醉仙居的酒,当场眼口鼻流血——县丞说,那酒甜得发苦,像泡过铜钱。"

车驾转入少府酒署时,三十六坛私酿正被卸下车。搬运的兵士皆用布巾捂住口鼻,坛口"私酿"的黄纸被晨露洇透,底下隐约可见荧光绿的斑痕。刘妧踩着丝履跨过门槛,见署内官吏围在陶案前,案上摆着七只剖开的死鼠,鼠腹青紫——正是用《神农本草经》"以鼠试毒"之法查验的结果。赵禹撩起内衬,露出上面用墨线绘的算筹图:"这些酒的封泥,经都水监比对,用的是龙首渠堵渠的石灰土,掺了三成细沙。"

"阿姊!快看这个!"张小七抱着蒸馏器闯进来,少年人额角沾着算学馆的槐树叶,"昨儿在馆里按《汜胜之书》酿试酿酒,发现醉仙居的曲药里掺了蓼草灰和皂角末!"他抖开算筹袋,倒出半块碎曲,里面果然混着暗红粉末,"这样酿出来的酒,头三日香得勾魂,过旬日就烧心蚀喉。"

未时三刻,醉仙居的酒旗如同一团血渍,悬在烈日下。钱醉翁拄着镶玉酒瓢站在门前,五十名酒保的红衣上绣着变形的"酒"字,仔细看竟是匈奴狼首的变体。"孝文皇帝时,我家老爷子就在这东市开坊!"他冲刘妧的车驾甩瓢,溅出的酒液在地上"滋滋"冒烟,"现如今算学队说我酒里有毒,有本事叫太史令拿浑天仪测测?"

刘妧下车时,算筹筒在袖中轻响,露出"桑弘羊制"的刻痕。她接过赵禹递来的羊皮纸,上面用朱砂圈着中毒者的症候:"《黄帝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乃木毒攻心之象。"说罢取出青铜滴漏,将醉仙居的酒与官酿酒分别滴在蔺草纸上——前者晕出暗黄圈,边缘泛青;后者凝作圆点,晶莹如露。

酒窖里潮气熏人,刘妧按住犀角香牌,鞋底碾过发霉的粟米,发出"簌簌"声。墙角堆着岭南运来的豆饼,虫蛀处可见蓝绿霉斑,混着一股酸腐味。"去年大司农明诏,霉变谷物需暴晒七日方可入仓,"她用算筹挑起一块豆饼,碎屑落在青石板上,引来几只蚂蚁,瞬间翻肚皮而死,"钱翁可知,按《田律》,此等粮食当焚于野,敢交易者笞五十?"

钱醉翁的山羊胡抖得像漏风的酒瓢,忽闻身后"咣当"一声——霍去病踢翻暗格,露出二十余坛绘着狼首的酒坛。坛口封泥虽被刮去字迹,边缘却留着匈奴文刻痕。"都尉且看这封口。"刘妧展开从坛底揭下的帛书,上面用粟特文写着"月氏商队收,三坛换良马一匹",落款处盖着模糊的狼首印。

申时初刻,王三背着空酒坛冲进酒署,肩头"保真酒浆"的布旗被酒液蚀出蜂窝状的窟窿。"小人照少府给的《酒曲法式》酿的酒,"他掀开坛盖,米香混着麦仁的清甜扑面而来,"每斗米用曲二两,浸曲时要朝东拜三拜,酿足七七四十九日...您闻闻,这才是正经粮食酒!"他掏出火镰,滴酒于铜盏,蓝焰腾起时竟无半点青烟。

"这是掺了硝石和石胆。"杜翁拄着枣木拐杖立在门边,老人腰间的牛皮酒囊上,绣着已失传的"酒星图",二十八宿按酿酒时令排列,"老朽祖父在河间王府当差时,酿的'河间春'要埋在梨花树下三年,哪像现在...钱醉翁那老狗,为了出酒快,竟往曲里掺烧碱!"

酉时三刻,少府酒坊的烟囱冒出青烟。刘妧亲自将按节气收割的粟米倒入蒸桶,张小七握着铜勺调节火候,眼睛紧盯着日晷——申时初刻下曲,酉时初刻开蒸,晷针的影子分毫不差。钱醉翁的"状元红"与官酿酒同时蒸馏,冷凝管下的陶碗里,前者浑浊如泥浆,浮着油花;后者清冽似冬雪,泛着谷物的金黄。

"来,尝尝。"杜翁推过两碗酒,王三凑过去,官酿酒里有《诗经》"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醇厚,而私酿酒则混着刺鼻的酸味,像极了他去年在玉门关外喝过的胡人马奶酒。钱醉翁忽然瘫坐地上,腰间掉出本羊皮小册,封皮内侧用朱砂写着"右贤王亲启",内页记着"每岁秋日,以毒酒换胡骑,可省粮十万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亥时,酒坊的牛油灯将众人影子投在墙上,宛如一幅《酿酒图》壁画。刘妧用算筹在竹简上列出公式:"甲醇沸点六十四又七分之三度,乙醇七十八又三分之二度,分馏之时,需守至酉时三刻,待水温升至二十一度..."杜翁忽然从怀里掏出泛黄的绢书,正是失传的《杜康酒经》,扉页绘着蒸酒图,与眼前的青铜蒸馏器一模一样,连冷凝管的弧度都分毫不差。

子时,赵禹捧着密旨进来,黄绢上的朱批"酒榷官营,敢私酿者没其家资"旁,盖着"天禄永终"的御玺。随旨附来的军报里,用朱砂圈着去年秋的记录:"酒泉都尉报,有商队以酒换马,每坛易匈奴细作一名。"赵禹翻开另一份竹简,声音发颤:"这是中毒而亡的戍卒名录,其中有个叫李顺的,正是钱醉翁酒坊的前酿工..."

卯时,第一滴官酿酒落入陶碗,在晨光中如琥珀般透亮。刘妧将刻有"甲醇零"的青铜牌嵌入蒸馏器,牌面纹路与杜翁家传酒经的暗纹严丝合缝。钱醉翁被押解着经过酒坛,看见自己用来装神弄鬼的"酒神咒"黄纸,正被舂成纸浆,拌入新制的酒曲——少府考工室早已验明,那纸上的朱砂不过是黄土掺了鸡冠血。

晨雾渐散时,张小七在酒署门前支起木案,教小商贩辨认官酿酒的防伪纹:"看见没?这算筹摆成的'酒'字,迎着火把看,能透出'天禄'二字的暗纹。"王三摸着新领的官酿执照,发现上面的"少府酒榷"印鉴,竟与自家祖传酒坛底部的刻痕一模一样——那是曾祖父在文帝时当酿工的记号。远处传来更夫打更声,混着算学队少年的歌声:"算学曲,酿清泉,一斗粟米酿真仙;甲醇毒,石灰奸,算筹一划现青天..."

杜翁舀起一勺官酿酒,酒液流过竹勺时发出细碎的"叮咚"声,如同未央宫前殿的铜漏。他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指甲掐进他掌心:"记住,粮为酒骨,水为酒血,曲为酒魂。如今的人啊...唉。"此刻,张小七正用算筹计算下一批酒的曲粮比例,王三在旁帮忙拨弄,竹筹相击的"噼啪"声,比酒保们的"酒神颂"更让人踏实。

东市的胡商们围拢过来,粟特商人穆罕默德捻着胡须,用生硬的汉话问:"这酒...有波斯银币的纯度?"王三哈哈大笑,指了指酒瓮上的算筹纹:"比银币准当!每粒粟米都是太液池的水淘过,每勺曲药都是按日影算出来的!"说着舀了一碗酒,碗底映出他眼角的笑纹,"您尝尝,这才是大汉的酒!"

长安城的晨钟响起时,刘妧的车驾已行至横门。车窗外,满载官酿酒的牛车正驶出城门,车轮在石板路上碾出算筹形状的车辙——那是少府考工室新制的"均输轮",每道纹路都按着勾股定理设计。远处的霸水河畔,漕船扬起青帜,上书"官酿保真"四个大字,顺流而下,将这澄清的酒液送往河西、送往岭南,送往帝国的每一个亭障烽燧。

街角的酒肆里,老卒陈三捧着一碗官酿酒,手背上的箭疤在阳光下泛红。他仰头饮尽,忽然拍着桌子大喊:"这味!跟俺当年在漠北喝的军酒一个样!那时节...哎,那时节的酒,可没这么多弯弯绕绕!"周围酒客哄笑起来,有人敲着酒碗应和:"如今有算学队盯着,咱们只管喝个踏实!"

钱醉翁缩在囚车里,透过木栏望着渐远的酒署,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还是个挑着酒担走街串巷的少年。那时他酿的酒虽不名贵,却总被邻里夸"有粮食的厚道"。直到那年遭了灾,官府催缴酒税,他不得已掺了点生水,竟发现这样的酒卖得更快...此刻,囚车碾过青石板,他听见自己的牙床在打颤,混着远处传来的《酒榷歌》,像一曲送葬的挽歌。

晨雾散尽,阳光铺满长安的街巷。王三的酒摊前又聚了些主顾,有个书生模样的人指着酒瓮上的算筹纹问:"这纹路,可是《九章算术》里的衰分术?"王三挠了挠头:"俺不懂那些学问,只知道按这纹路酿的酒,喝了不闹心。"书生笑着点头,掏出竹简记下:"太初六年夏,少府行酒榷之法,以算学正酒品,民始得饮真酒。"

杜翁站在酒署门口,望着张小七教酒工们调试冷凝管,忽然老泪纵横。他从怀里掏出半块碎曲,那是方才在钱醉翁酒窖里捡到的——曲上刻着模糊的"酒星"二字,与他家传的酒经扉页暗纹相契。"原来...老祖宗的法子,都藏在算筹里了。"他喃喃自语,用袖口擦了擦眼,转身走进酒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根古老的酒筹,丈量着大汉的岁月。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