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64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64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平阳的晨霜凝在算学队工坊的瓦当上,如一层细碎的银鳞。刘妧踩着木梯下楼时,梯阶咯吱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扑棱棱的翅羽带落几片霜花,正掉在她怀中的直辕犁柄上。这具犁的栎木纹理里嵌着五年前的陈泥,暗褐色的泥块中还能辨出几粒崤山特有的红砂岩——那是建元三年春耕时,前任主人在乱石滩上撞出的痕迹,犁铧缺口结着铁锈,在晨曦里泛着暗红,像道未愈的旧伤。

"公主且慢。"大司农公孙贺拄着枣木拐杖踉跄而来,腰间青铜算筹袋与犁具上的"田"字铭文相撞,发出"嗒嗒"闷响,"自高皇帝复田制以来,关东十三郡的百姓就靠着直辕犁吃饭。如今铁贵如金,十户农家九户卖了耕牛换犁,可市上能买到的,多是这般三年前的旧货..."他用拐杖点了点犁辕,杖头铜饰在霜地上划出火星,"上个月河南郡报上来的文书,说有农户为买犁典了祖坟旁的三亩薄田。"

刘妧蹲下身,用竹算筹在结霜的青石板上勾画弧线。阳光穿过她指间的竹筹,将改良后的犁辕投影投在地上,宛如一弯新月压在残霜上。"直辕犁如硬弓,"她指尖划过弧线,算筹在石面上留下白印,"看似强韧,实则伤牛伤农。去年在函谷关测过,掌犁人用直辕犁一日,右臂劳损相当于拉满一石弓百次。"公孙贺望着她画出的力学虚线,忽然想起太初历修订时,司马迁与算学监争论日轨弧度的场景——此刻青石板上的犁辕曲线,竟与天象图上的黄道弧有着奇妙的重合。

算学队启程时,张小七的樟木箱里除了青铜犁模,还塞着几卷帛书。他正用火漆封箱,忽然从箱底抖落出半片竹简,上面用古篆刻着"神农教田,以耒耜分疆"。"这是昨夜从太学书库的朽木堆里扒出来的,"少年脸颊泛红,将竹简小心翼翼塞进袖中,"那书库西北角漏雨,好多简牍都泡了水,我看这残简上的犁纹...倒像公主画的曲辕。"巴图闻言,将腰间的土壤张力测试仪摘下来掂量,铜制表盘上"分寸必较"四字被他摩挲得发亮,与袖口露出的匈奴狼首纹身相互映衬——那是他随霍去病征匈奴时,用缴获的狼头旗边角料绣的。

未时三刻,关东郡的阡陌间飘着苜蓿香。铁牛坊前的空地上,老犁匠赵大锤正用粗布擦拭直辕犁,犁头挂着的九道红绳在风里轻晃。最显眼的一道系着半截麦穗,麦芒已被摩挲得发蔫,绳结处还缠着根银线——那是他大女儿出嫁时,用嫁妆里的银簪熔了打的绳扣。"神农氏尝百草,制耒耜,"他声音沙哑,像犁过干土,"如今公主改犁辕,便是动了老祖宗的规矩。"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半片青铜犁铧,刃口缺了个豁口,"这是我爹用了四十年的犁头,当年他在泗水畔犁地,就是用这犁头翻出了块玉璧,卖了换钱给我娶的亲。"

刘妧蹲在田埂上,算筹拨弄着草根下的土块:"赵师傅可知道,这土块在《考工记》里叫'甽'?"她捏碎一块土,指缝间漏出湿润的黑土,"直辕犁下去,压强太大,把'甽'都压成了硬块。上个月在陈留测过,用直辕犁的地块,每亩要减产三斗粟米。"虎娃在一旁捧着陶碗,碗里是各乡送来的土壤样本,有沙土地、黏土地,还有带着草根的腐殖土。少年袖口掉出半张羊皮纸,上面用炭笔勾勒着犁柄草图,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力臂减一寸,省劲三分"——那是他昨夜照着刘妧讲的杠杆原理画的,纸角还沾着灯油痕迹。

赵大锤的目光扫过草图,喉结滚动了下:"小崽子又瞎琢磨..." "这不是瞎琢磨。"刘妧拾起草图,就着霜地补画虚线,"犁柄角度从120度减到105度,掌犁人手腕的劳损能少三成。"她忽然伸手轻触赵大锤的右肩,"师傅这肩,每逢阴雨就针扎似的疼,可是扛直辕犁落下的病根?"老犁匠猛地缩回肩膀,手无意识地揉着肩胛——那里有块铜钱大的硬茧,是四十年掌犁磨出来的,入秋就隐隐作痛。远处铁牛坊传来锻铁声,"咚—咚—"的节奏,竟与算学队打节拍算筹的声音合上了调。

申时三刻,铁牛坊东家钱贵摇着折扇来了。扇面上"铁牛耕春"四字是金粉写的,却被他额角的汗珠晕开,在扇骨处汇成条金线。"公主可知,"他靴底碾过虎娃的草图,绣着缠枝莲的鞋面沾了泥,"我铁牛坊的直辕犁,每道木纹都合着《周官》井田制,岂是说改就改的?"话音未落,刘妧袖中滑出片竹简,上面是司农府的查账记录:"去年河南地屯田,因缺铁犁误了农时,饿死的百姓填了三条沟。钱员外当时从陇西运来五千具旧犁,每具加价三成卖,可是记得?"钱贵的扇子"啪"地合上,扇骨上的"耕"字裂开道缝,露出夹层里的契约——那是收购旧犁的文书,纸角还沾着没擦净的朱砂指印,指印旁歪歪扭扭写着"卖犁换粮"四字。

酉时初刻,犁具竞赛在田间开始。赵大锤掌着直辕犁,三头黄牛喘得嘴边挂着白沫,每走三步就得停下刨地。犁过的地块深浅不一,深的地方翻出黄土,浅的地方还露着草根,像老人脸上深浅不一的皱纹。巴图操作的曲辕犁却只需两牛,犁铧翻出的土垡如算筹般整齐,在夕阳下闪着湿润的光,土块落地时发出"噗噗"声,惊起几只藏在土里的蟋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日耕二十亩!"张小七举着测速仪跑过来,算筹在掌心拨得飞快,"牛吃的草料比直辕犁少三成,种子还能省两斗!"赵大锤蹲在垄间,用竹尺量犁沟深度,尺子划过泥土时发出"沙沙"响。他忽然停在一处,尺子刻度指着三寸二分——曲辕犁的误差竟不到半寸。老犁匠手指摩挲着泥土,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犁头要顺着土性走,土硬了就浅耕,土软了就深耕。"可眼前这犁,竟比他还懂土性。

亥时三刻,铁牛坊的陶灯映着红光。刘妧在沙盘上摆算筹,每根竹筹代表一座官营犁坊:"犁铧用生铁铸,犁辕选桑木,耕深调节处刻上算学刻度..."她话音未落,巴图将青铜犁模浸入铜液,液面上浮着的磁石粉忽然聚成纹路,竟是"天工开物"四个古篆。"这磁石粉是从代郡铁矿淘的,"少年眼里映着铜液火光,"淬火时加了这个,犁铧能耐磨三倍。"窗外突然传来"咔嚓"声,霍去病猛地转身,只见钱贵的密探正用凿子撬模具,却被模具里弹出的钢栓夹住了手——那是用李冰修都江堰的机关术改良的"犁天锁",钢栓上还刻着算学队的密纹。

子时初刻,传信兵的马蹄声惊碎了霜地。刘妧就着火折子看密旨,竹简上的朱砂印在夜里泛着红光。公孙贺从袖中摸出半卷残页,纸边还沾着洛阳古墓的白膏泥:"公主请看,这是《神农犁经》佚文,'犁曲如弓,入土三分'..."残页上的甲骨文犁图,曲辕弧度竟与刘妧画的分毫不差。赵大锤凑过来看,手指蹭到简牍上的霉斑,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殷墟挖到的甲骨,上面的纹路和这犁图一样,都透着股说不出的顺溜。

卯时三刻,第一台曲辕犁下线。赵大锤接过犁具,手掌刚贴上犁柄凹槽,就惊得后退半步——那凹槽宽窄正好卡住他的虎口,连常年握犁磨出的茧子都贴合得严丝合缝。"这握槽..." "是按关东农夫的手掌算的,宽三寸,深半寸。"刘妧递过根算筹,"握久了血脉通畅,不会发麻。"老犁匠忽然解下腰间火镰,那是他父亲的遗物,镰身刻着"九土"二字。他郑重地将火镰挂在犁辕上,火镰碰撞犁具,发出清越的响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

晨雾里,虎娃扛着新犁走在田埂上。朝阳照在犁具的青铜牌上,"耕者维新"四个篆字闪着光。远处铁牛坊传来锻铁声,钱贵的徒弟们正熔铸旧犁,铁水倒入模具时"滋滋"作响,与算学队的算筹声混在一起,像首新的农耕曲。赵大锤弯腰捧起新耕的泥土,指尖触到土块里的算学刻度——那是铸犁时嵌进去的铜条,标着深浅寸数。泥土里还带着昨夜的霜气,却已有了回暖的潮气,仿佛能听见种子在土里发芽的声响。

"公主,"霍去病指着远处的粮囤,护腕上的犁形铁扣闪着光,"钱贵私库的十万旧犁,熔了二十万斤铁水。"刘妧摸出算筹令箭,竹筹上还沾着晨露:"用这些铁水铸一万件曲辕犁,再给每个犁坊配十套测土仪。"她望向东方,晨曦正染红天际,田间已有农夫扛着新犁走来,犁具在晨雾中划出银色的弧线,惊起的露珠落在青苗上,像撒了把碎钻。铁牛坊的废墟上,新竖起的木牌在风里晃悠,牌上用算学刻度画着曲辕犁,旁边八个大字被晨霜凝得发亮:"以算量土,以犁定天"。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