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56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56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渭水石拱桥的拱券合龙那日,刘妧立在桥头,看霍去病骑着"疾风"踏过新修的桥面。少年将军的护腕换了枚麦穗形铜扣,扣沿凿着细密的算学刻痕——那是张小七用凿子在青铜上敲出的"π≈3.14",说这是"圆拱与麦垄的曲直妙理"。桥下渭水泛着粼光,倒映着算学队在田埂插下的标识旗,红旗上"良种优选"四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像撒了一路会说话的算筹。

"公主!大司农府的人递了急件!"巴图抱着桐木箱跑来,箱角沾着咸阳塬的黄土,"说是关中的粟米...瘪得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少年跑得喘不过气,腰间挂着的青铜测种仪晃出轻响——那是用修桥时的应力检测仪改制的,铜壳刻着四象纹。

刘妧接过竹简,指尖触到"粟麦之困"四字时,袖中青铜检测仪忽然发烫。她想起上月在函谷关,曾见运粮老卒把良种缝在衣领里,被监粮官抽得皮开肉绽,那血渍斑斑的衣襟与竹简上"亩产跌破百斤"的朱砂批注,此刻看来同样触目。大司农府的粮仓里,霉味混着陈粮的浊气扑面而来,公孙贺穿着洗得发白的麻布官服,袖口补着粟米形状的蓝布补丁,正用骨制量斗拨弄谷粒:"这是咸阳县新收的粟米,您瞧这千粒重..."他腰间的算学粮牌磨得发亮,牌面"粟麦之困"四字被手汗浸得发毛,"十年前刚上任时,千粒重足有二十五克啊。"

刘妧用系统检测仪扫过谷堆,视网膜上浮现出三维模型:干瘪的谷粒如散落的算筹,饱满者十不存一。她忽然想起修桥时李杵说的话:"用朽木造桥,桥会断;用劣种种田,田会荒。"此刻粮仓角落的鼠洞里传来窸窣声,竟与木桥断裂时的吱呀声隐隐相似。

未时的咸阳东郊,秋风卷着尘土掠过试验田。老农民李大叔蹲在田埂上,吧嗒着旱烟袋,烟锅里的火星明灭:"公主您看这麦垄,长得比俺孙子的胎发还稀。"他的粗布裤腿上补着麦穗形状的补丁,针脚间还夹着去年的麦芒,"俺爹教俺留种要选穗最长、粒最饱的,可如今..."老人忽然压低声音,旱烟袋指向远处的土窑,"听说吴翁把好种都藏在地窖,专卖给西域胡商换良马。"

话音未落,田埂上传来木粮斗的吱呀声。长安粮行总把头吴富摇着只刻"足斤足两"的枣木粮斗走来,斗沿包浆油亮,却掩不住底部三道深深的磨损凹槽——那是多年掺假磨出来的。"公主亲临田间,真是万民之福啊!"他锦袍上绣着五谷丰登,谷穗却绣得歪歪扭扭,"不过这粮种讲究个'顺天应人',擅自改动怕是..."

"吴翁的'顺天应人',怕是顺了自己的钱袋子吧?"刘妧直视他的眼睛,系统雷达扫过他袖中露出的账本,"去年卖给敦煌郡的劣种,让当地亩产减了三成,这事...陛下知道吗?"吴富的笑容僵在脸上,粮斗里的谷粒突然撒出一把,颗颗干瘪如河沙。他忽然看见李大叔手中的青铜采样管,管子在阳光下闪着光:"再说了,这铜管子能懂种地?当年后稷教民稼穑,可没用过这些奇技淫巧!"

"后稷若在,"刘妧转动手中的水晶棱镜,一道光束投在麦穗上,显出淡蓝色的基因图谱,"也会用算学挑出最好的种子。您看这株麦,抗病的那截基因比旁株长两微米,就像算筹多摆了两根,收成就差了十里地。"图谱上的DNA链条在风中微微晃动,竟与吴富腰间的珍珠璎珞串一个模样。

申时的对比试验田里,张小七插好地界牌,青铜算筹在指间敲出"嗒嗒"声:"左边种良种,右边种吴翁的'金穗王',咱且看谁先出苗!"他算筹袋里掉出粒饱满的麦种,滚到李大叔脚边,竟比老人手里的种子大上一圈。吴富抱着本《泛胜之书》坐在树下扇风,象牙扇骨磨得光滑:"书里明说'种麦得时,无不善',如今时辰未到,急什么?"

李大叔蹲在垄间,用树枝扒拉着土坷垃:"吴翁,俺咋记得去年您让俺们提前播种,结果麦苗全冻坏了?"吴富的扇子顿在半空,脸上的肉颤了颤:"此一时彼一时...老朽自有道理。"酉时的阳光把田地晒得发烫,张小七忽然指着左边的垄沟惊呼:"出苗了!"只见良种麦苗齐刷刷顶开土层,嫩茎上挂着露珠,像一排排站齐的算筹;右边的劣种地里,只有零星几株歪歪扭扭地探出头。

"发芽率百分之九十二对五十八。"刘妧递过青铜生长期记录仪,表盘上的指针稳稳指着"良种"区域,"吴翁,这算学算出来的'时辰',可比您的'道理'准多了吧?"吴富的扇子"啪"地合上,惊飞了停在书页上的蚜虫:"这、这只是偶然!"他忽然看见李大叔正用粗布帕子小心翼翼地扶正幼苗,布满老茧的手掌轻得像抚摸婴儿,袖口露出的算学队袖标在风中飘动。

亥时的算学队营帐里,牛油灯把种子冷库的模型照得透亮。刘妧用青铜量尺在沙盘上摆出热力学模型:"库温五摄氏度,湿度百分之三十,种子寿命能延五年。"她指着模型里的青铜盘管,"就像太医院用冰鉴存犀角,种子也需要'冰室'护养。"巴图正在调试制冷装置,青铜管道上渐渐结出细小的冰晶,与李大叔带来的土制冰鉴原理相通,却多了算学队刻的温度刻度。张小七忽然指着冰晶笑出声:"公主您看,这冰花长得多像算筹搭的凉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子时的田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霍去病握着剑闯入冷库,护腕的麦穗饰件沾着夜露:"抓到个往储种柜撒东西的黑影。"地上躺着个蒙面人,怀里掉出吴富粮行的腰牌和一包混着杂草的劣种。"吴翁倒是'关心'良种得很。"刘妧捡起劣种,系统显示发芽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回去告诉吴翁,算学不是害人的利器,是让百姓吃饱的法子。"蒙面人扯下蒙布——竟是吴富的远房侄子,哭丧着脸:"姑丈说只要毁了良种,就能保住粮行...俺们不知道这是在害百姓啊!"

卯时的晨露里,第一座种子冷库的青铜门缓缓打开。刘妧将刻着"粮种维新"的铜牌嵌入门框,牌面上的算学符号在阳光下闪着光:"发芽率不低于百分之九十,穗长不少于八厘米,千粒重不低于二十五克。"李大叔捧着一袋优选麦种,种子袋上用朱笔画着易懂的图示:"这穗子比俺这辈子见过的最长麦还长两指!"吴富缩在人群后面,手里攥着算学队新发的《种子净度分析手册》,他的木粮斗里装着自家的劣种,在良种的对比下显得格外寒酸。

"吴翁可愿试试?"刘妧递过一株颗粒饱满的优选粟穗,"算学不是要断了粮行的路,是要让粮行走得更稳当。您看这粟粒,磨成粉能多做三个饼,百姓吃饱了,才有力气来买您的粮啊。"吴富接过粟穗,指尖触到饱满得几乎要炸开的谷粒,忽然想起年轻时跟着祖父走南闯北,用良种换良种的日子,那时粮行门口总排着笑脸相迎的乡亲。他咽了口唾沫,用袖口擦了擦眼睛:"老朽...老朽想问问,这冷库能不能存俺家地窖里的'老黄种'?那是俺祖父传下来的,说是最抗涝的..."

"当然能。"刘妧示意巴图打开检测台,青铜台面上刻着四象纹,"先测基因,再看性状,好种不分新旧。"晨雾渐渐散去,试验田里的良种麦苗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无数支举起的算筹。张小七正蹲在地上教虎娃用算筹丈量麦穗:"一拃、两拃...这穗子有九拃长呢!"李大叔望着远处的石拱桥,忽然觉得那拱券的弧度,竟与良种麦穗的弯度如此相似——都是算学算出的完美曲线。

霍去病牵着"疾风"走来,马背上驮着刚送到的漠北战报:"匈奴的'铁背麦'在漠南涝死了大半,咱们的'金穗粟'却活得好好的。"他护腕的麦穗饰件上,不知何时多了一粒用算筹刻的谷粒,"陛下说,用咱们的良种换他们的战马,让匈奴人也尝尝算学的甜头。"刘妧点点头,掌心的胎记微微发烫,系统能量如暖流般涌入手臂。她望着冷库门楣上的算学符号,忽然想起《后稷种谱》里的话:"种者,天地之母也。"此刻才明白,这"母"不是盲目地施舍,而是用算学的眼光,选出最坚韧的种子,让每一粒粮食,都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吴富的木粮斗里,不知何时多了几株优选的麦种。他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拨弄着谷粒,忽然扭头对李大叔说:"老哥哥,明日来俺粮行一趟,老朽送你两斤'老黄种',咱们...让算学看看它的本事。"李大叔手里的旱烟袋"啪嗒"掉在地上,瞪圆了眼睛:"吴翁,您这是..."

"没啥,"吴富咳嗽着转身,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粮斗边缘新刻的算学刻度在余晖中闪着微光,"只是觉得,这算学啊,跟咱们粮行一样,都是为了让百姓碗里有粮。"远处算学队的红色标识旗在田间猎猎招展,旗面上的"良种"二字与不远处的冷库铜牌相互辉映,像算筹在广袤的大地上写下的承诺,等着秋风把这承诺酿成遍野的金黄。田埂上,张小七正用算筹在泥土里画着什么,引来一群孩童围观,少年的声音清脆:"你们看,这是麦穗的生长曲线,和石拱桥的拱券一个道理呢..."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