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34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34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元封二年暮春,陈仓城外的曲辕犁工坊仍响着锻铁声,刘妧的车辇已拐入弥漫酸腐气息的造纸坊巷道。道旁沤麻池泛着青灰色泡沫,二十余个木槽排列如阵,工匠们赤着脚踩在麻秆上,溅起的污水在阳光下折射出虹彩,与远处冶铁坊飞溅的火星遥相呼应。巴图捏着鼻子用匈奴语嘟囔,羊皮靴尖沾着今早调试曲辕犁时的新泥:"这味道比俺们牧场的羊圈还难闻三倍!去年冬天雪封羊圈都没这么呛。"

"过几日你就闻惯了。"刘妧轻笑,想起上个月在河南郡,这少年还因混凝土的石灰味呛得咳嗽,如今靴底却沾着造纸坊的沤麻渣。她掀开帘幕,只见老工匠陈墨光着膀子捣浆,古铜色脊背映着汗水,木杵起落间,石臼里的麻浆如浪花翻涌,浆水溅在他腰间的牛皮围裙上,围裙补着的粗麻线出自妻子之手,针脚细密如算筹排列。

"陈师傅又在捣'千层浆'?"她踩着木栈道走近,鞋底的算学符文蹭到池边青苔,栈道木板因常年浸泡泛着深褐。老匠人抬头,眼角皱纹里嵌着麻屑:"公主可知,俺这木杵跟了俺十八年,捣过的麻浆能装满十条黄河?如今坊间都说,陈墨的浆比蔡伦祠的井水还稠。"他随手抹了把脸,麻屑沾在胡须上,像撒了把白芝麻。

"陈师傅的木杵是把好手,"刘妧捏起一块晒干的桑树皮,系统检测仪在视网膜投出纤维长度数据,她却指着树皮纹理:"不过桑树皮的韧皮纤维更长,您看这纹路。"树皮在阳光下,纤维脉络如蛛网纵横,陈墨忽然想起蔡伦祠壁画上,祖师爷手中的树皮正是这般肌理,喉结滚动:"像...像俺婆娘织的麻布纹。"

未时初刻,特制蒸煮锅的蒸汽顶开青铜盖,桑树皮已煮成半透明絮状物,蒸腾的热气中带着草木清苦,竟无往日沤麻的酸臭。张小七用竹筷挑起一缕,在阳光下拉出半尺长的细丝:"像俺娘织的蚕丝!"陈墨凑过去闻了闻,惊觉刺鼻气味大减,摸着锅体的云雷纹:"这锅用的是地火?咋没见烟囱冒烟?"纹路竟与太学算学馆的齿轮图暗合,仿佛天生如此。

"是改良的'地鼎',"刘妧示意巴图转动锅底的青铜旋钮,水温计铜针指向"百又五度","下为灶,上为甑,火不直灼,故浆不焦。陈师傅从前七蒸七捣,如今两蒸两捣足矣。"老匠人挑眉,抄起木杵正要动手,却见巴图已启动水力舂捣机——这台由曲辕犁工坊改制的器械,齿轮咬合声与远处冶铁坊的锻打声相和,石臼起落如钟摆,"咚、咚"声中,麻浆细腻度肉眼可见提升,溅起的浆滴在陈墨围裙上,竟比手工捣的更匀。

"这...这是邪门机械!"陈墨后退半步,木杵险些脱手,袖口的旧疤因用力而发红——那是二十年前木杵断裂砸伤的。"陈师傅可知,"刘妧指着传动带,"这牛皮鞣制时加了苜蓿灰,比寻常皮带耐磨三倍。"老匠人盯着飞转的石臼,忽然想起十二岁拜师时,师父敲着他的头说"捣浆如捣心,慢工出细活",此刻却见机器捣出的浆,纤维竟比自己手工的更均匀,像被梳篦过的发丝。

申时三刻,首张桑皮纸从抄纸帘上揭下时,作坊里的工匠们围裙都没解,就围了上来。王大郎的麻杆还扛在肩头,却忘了卸下,粗粝的手掌在衣襟上擦了又擦,指甲缝里嵌着麻渣:"这...这比俺婆娘纳的鞋底还薄!"陈墨伸手欲摸,又怕掌心老茧刮破纸页,最后只用食指腹轻触——纸面薄如蝉翼,却能感受到纤维交织的韧性,似与皮肤产生微妙的共鸣,像抚摸初生婴儿的肌肤。

"此纸叫'桑皮纸',"刘妧将纸页对光,纤维网如薄雾笼月,阳光透过时泛着珍珠光泽,"可写可画,且耐水。"话音未落,王大郎突然将麻杆砸在地上,麻杆弹起的泥点溅在刘妧裙角:"公主这是断俺们活路!俺们种麻的,以后喝西北风?"他腰间的麻刀晃得叮当响,刀把上刻着"麻"字,是三年前娶亲时丈人送的,刀鞘边缘已磨穿。

"王大哥看这。"刘妧将麻纸与桑皮纸浸入水盆,麻纸吸水后膨大成厚片,桑皮纸却依旧平整如绢,纸面的水珠如珍珠滚动。"麻纸厚重,宜藏典籍;桑皮纸轻薄,宜录文书。算学馆每月抄千份《九章算术》,都要用桑皮纸,麻纸...还要靠你们造。"王大郎盯着水中的纸,想起儿子总抱怨麻纸粗糙,写"永"字时捺画总被纤维挂住,不禁挠头,露出后颈的晒痕:"俺那虎娃说,用麻纸练字,笔尖都要多费三分..."

亥时初刻,造纸坊后院燃起篝火,陈墨往火里添了块桑树皮,火苗"腾"地窜起,照亮众人面庞。刘妧用算筹在地上画纤维配比图,竹筹划过泥土,留下清晰痕迹:"桑皮七,麻头三,若有旧渔网..."话未说完,王大郎突然一拍大腿,震得腰间麻刀乱晃:"渔网!俺们麻行收渔民破网,都当柴烧了!"他的酒气混着麻香,熏得巴图直眨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正是。"陈墨忽然拍着膝盖笑了,皱纹里的麻屑簌簌掉落,露出泛黄的牙齿:"渔网麻线短,填在长纤维间,就像砌墙用的碎石子!"张小七迅速摆出算筹,竹筹在火光下投出影子:"按《粟米章》合分术,渔网占二成,叩解度..."

"叩解度四十五为佳。"刘妧摸出青铜打浆度测试仪,叶轮在圆筒里转出银亮水花,"陈师傅,明日试'三合浆'?"老匠人盯着测试仪,恍惚间觉得这器物与蔡伦祠壁画上的"水筛"有七分相似,只是多了算筹刻度。他忽然想起昨夜梦中,祖师爷捋须而笑:"墨啊,纸者,器也,当随世而变。"火光照得他眼眶发红。

子时三刻,改良后的纸浆在石臼里泛着珍珠光泽。陈墨亲自执帘抄纸,手腕翻转如泛舟,浆水顺着竹帘纹路铺展,竟比手工更快更匀,竹帘边缘的水线如银链滑落。巴图举着羊皮灯笼凑近,光晕下纤维如金丝游走,少年惊呼,灯笼差点掉进水盆:"像俺们匈奴的星图!每根丝都对着北极星!"刘妧望着那纹路,与系统模型分毫不差,忽然想起陈仓冶铁坊的百炼钢纹路,原来科技与工艺,终究殊途同归,如水流归海。

"起帘要稳,"陈墨屏住呼吸,缓缓提起纸帘,仿佛捧着初生的婴孩,"就像给 newborn baby 换襁褓..."当薄如蝉翼的纸页滑落在晒架上时,他的手竟微微发抖——这是他三十年来,第一次造出不是以麻为骨的纸,纸页边缘还带着竹帘的纹路,像极了算学馆墙上的算筹排列。王大郎凑得太近,酒气喷在纸页上,纸却未透半点湿痕:"陈老头,你这纸要是卖疯了,俺麻行供你十年麻头!"

卯时初刻,第一叠混合纸挂在晾晒绳上,晨露从纸角滚落,在泥土砸出小坑。刘妧用测厚仪逐一检测,仪器是青铜所制,形似量勺,当听到"误差零点零二毫米"时,陈墨忽然蹲下身,用袖口擦拭眼角,露出腕上的银镯子——那是妻子的嫁妆:"俺爹临死前说,造纸人一辈子能造出一张好纸,就算没白活..."

"以后会有更好的。"刘妧将刻着"陈墨监制"的青铜模子递给他,模子边缘刻着算筹纹路,"明日起,您的纸就印这个标记。"老匠人摩挲着模子上的"墨"字,想起七岁那年,父亲握着他的手在麻纸上写"墨"字,墨迹晕开如小荷初露。巴图忽然举起一块树皮,树皮上的纹理在晨光中清晰可见:"公主看!这纹路像'墨'字!"

众人凑近,树皮天然纹理竟如篆体"墨"字,笔画间还有纤维丝丝相连,宛如天成。陈墨接过树皮,借着火把端详良久,忽然哈哈大笑,震得胡须上的麻屑掉落:"祖师爷显灵!俺陈墨这辈子,就跟着公主捣树皮浆了!"刘妧扶起他,见工坊外桃花正盛,粉色花瓣落在新纸上,竟比麻纸吸色更匀,宛如天然晕染的祥瑞图,与上章曲辕犁翻出的土垄一样,都是天地与人力的合谋。

霍去病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他翻身下马时,护腕多了串树皮纤维编的手链,手链上还沾着木屑:"陈仓工匠说,下月能造十万张桑皮纸。"刘妧点头,晨光中的纸页映着"陈墨造"标记,竟比锦缎更璀璨。陈墨望着纸堆,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纸寿千年,人活百岁,墨啊,要让纸跟着人走。"

"公主,"他忽然单膝跪地,手中紧攥带"墨"字的树皮,树皮蹭着他掌心的老茧,"往后俺这把老骨头,就埋在这树皮浆里了!"刘妧看着他沟壑纵横的脸庞,想起瓠子堤上的老水工李翁,也是这般从抗拒到信服。远处的水力舂捣机仍在"咚、咚"作响,与算学馆的铜漏、牧场的驼铃、冶铁坊的锻打声,共同谱着大汉的革新乐章,而这张薄如蝉翼的桑皮纸,终将承载着算学的智慧,漂洋过海,成为丈量天下的新尺度。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