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90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290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嗯,”刘妧转身,藤编衬里“沙沙”响,“想让百姓也看看,这朝服不是宫里的摆设,是他们的巧思织成的。”

“鲁直的齿轮、阿月的线、老陶的釉,都在这儿呢。”

正说着,殿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天禄阁百姓求见,说想给陛下送新做的‘百工鞋’……”

刘妧眼睛一亮,抓起朝服下摆就往外走。

“快请!”

月光洒在朝服的琉璃线上,像道银河漫过宫墙。

天禄阁的百姓捧着鞋挤进门。

为首的鲁直举着双布鞋,鞋面用汉地棉线绣着齿轮,鞋底是老陶烧的防滑瓷粒。

“陛下试试!”

“这鞋帮用的是阿月织的耐磨锦,我爹说‘比官靴轻,比草鞋牢’,百工干活都爱穿。”

老陶挤上前,指着鞋底。

“这瓷粒掺了越人树胶,雨天不滑!”

“前儿我家小子穿它,在染坊门口跑,摔了个屁墩,鞋都没打滑!”

刘妧接过鞋,指尖触到鞋面的齿轮纹,粗糙却暖和,像摸着百工的手掌。

她忽然想起锦俗街的灯火、尚衣局的织梭、工坊的锤声,眼眶一热。

“这鞋……明日朝会,朕就穿它。”

秀儿在旁拍手。

“陛下穿这鞋,比龙靴还亲百姓!”

立春后的长安细雨绵绵,刘妧乘“锦藤步辇”巡视朱雀大街。

轿厢外的“拒水锦”帘幕挡着雨丝,却遮不住街面的泥泞。步辇碾过一处坑洼,“哐当”一声剧烈颠簸,刘妧手里的茶盏差点泼了。

秀儿扶着轿厢壁,辫梢的琉璃珠晃得发晕。

“陛下,这水洼跟芍陂的池塘似的!”

她指着路边,越人老妇正蹲在泥里捡笋,竹篮歪在一旁:“那是越人阿婆,前日就在这滑倒,笋都泡了泥,哭着说‘卖不出钱,孙儿的学费没着落’。”

刘妧掀帘望去,波斯商人阿罗憾正急得用锦帕擦琉璃摊的货,锦缎下摆沾满泥点,帕子都染成了褐色。

“阿罗憾,货受影响了?”刘妧扬声问。

阿罗憾直起身,苦着脸摆手。

“陛下,罗马使者本想订十面镜,见路泥泞,说‘等路干了再来’——这路再不管,万国来朝的商队,怕是要绕着长安走!”

旁边卖竹器的越人阿勇敲着竹杖,竹节“咚咚”响。

“可不是!昨儿罗马使者的马车陷在泥里,二十个壮汉抬了半时辰,西市街坊笑了一路,说‘大汉的路,还没西域的商道平’!”

科研局“舆图坊”的烛火亮得像白昼,黄月英展开长安市井图,图中用不同颜色的锦线标注着积水区、泥泞段——红的像血,是深水区;黄的像脓,是烂泥坑。

陈阿娇带着尚方署丞进来,指尖点着西市附近的“王渠故道”。

“哀家让鲁直探过,这道能改暗渠。”

她划过图上的蓝线:“用锦灰砖砌筑,砖缝抹桑小娥的‘拒水胶’,胶里掺波斯蜜蜡,防渗漏——波斯商队的驼铃,总不能陷在泥里‘咕噜’响。”

刘妧用玉簪指着东市,那里锦线标得密密麻麻,像乱麻。

“这里商贾密集,昨日见天竺使者的象队都过不去,大象鼻子卷着货,差点撞翻酒肆的幡。”

“得拓宽路面,用‘锦钢碎石’铺路,掺鲁直车坊的钢渣,比泥土结实,能承重。”

尚方署丞面露难色,搓着手。

“陛下,拓宽要拆些摊子……张屠户的肉案、李嫂的布摊,都在路边……”

“拆?”陈阿娇挑眉,拿起案上的锦棚图纸,“让鲁直车坊做可移动锦棚,拆了摊子迁进棚里,棚顶绣‘照常营业’,生意照做!”

她拍着图纸:“万国来朝,商路先得通,不然贡品都运不进宫,难道让使者扛着琉璃砖步行见驾?”

“百姓议事棚”的茅草顶漏着雨,水珠滴在“建议锦箱”上,晕开一小片湿痕。王老实正跟街坊们围着锦箱跺脚,鞋上的泥蹭得满地都是。

越人阿勇敲着竹杖,竹节“咚咚”响。

“我那竹器摊总被泥水泡,竹篾都霉了!前日新做的竹篮,摆了半日就软塌塌,亏了二十文!”

他指着自己的摊子方向:“若铺路,得把摊子后移三尺,不然车过就溅泥,谁还敢买我的竹器?”

秀儿娘攥着帕子,帕角绣着越人水纹。

“太后说,往这箱投纸条,啥想法都能提。前儿我投了‘盼修屋檐’,昨儿就有吏员来量尺寸,说‘骑楼檐子能遮雨’。”

王老实蹲在泥地上,用树枝画着歪歪扭扭的渠。

“盼铺路时留排水沟,像芍陂筑堤那样,水走渠,不走路。”

他撕下块锦纸,沾着泥水写下“排水沟深三尺”,投进锦箱:“我儿子在太学念书,说罗马的街道都有渠,雨天能穿锦鞋逛街——咱长安不能比他们差!”

锦箱旁的吏员正用锦纸记录,纸边印着“舆图坊收”的朱砂章,他扬声。

“各位放心,条条建议都送陛下案头!”

他举起一张记录纸:“昨儿阿勇提的‘移摊三尺’,太后已批了‘准’,鲁直车坊正做标记桩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鲁直车坊的烟筒冒着黑烟,砖窑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工匠们光着膀子搬砖,汗珠子摔在地上,溅起泥花。

鲁直敲着刚出窑的锦灰砖,“当当”响得像敲钟。

“陛下,这砖掺了锦线碎末,比寻常青砖耐磨三成!”

他翻过砖,指着上面的纹路:“太后让压‘防滑纹’,像织锦的‘斜纹’,雨天走不摔——前日波斯商人阿罗憾来看,说这砖能铺到西域,让商队从长安到罗马,脚不沾泥!”

旁边桑小娥正用算筹核计用料,算筹上缠着锦线做标记。

“按街坊建议,每百丈路配三口‘锦瓷渗水井’。”

她指着井样模型:“井壁用越人竹篾加固,竹篾缠锦线,比木头经烂——阿勇的竹器摊挨着井,还能借井水擦摊子,省得跑远路。”

刘妧摸着砖面的斜纹,忽然笑了。

“这纹像百工的手纹,粗糙却实在,比宫里的玉纹亲多了。”

鲁直挠头。

“陛下说的是!昨儿秀儿来,说她娘想在井边摆个缝补摊,借井水浆布,我看行!”

暮色漫过长安城时,刘妧看着黄月英送来的《街道勘舆录》。

录末附着王老实画的“铺路建议图”,图中泥路旁画着排水沟,旁边注着:“铺路如织锦,经纬要分明——经是路,纬是渠。”

陈阿娇展开新制的“道路测平仪”,仪上的锦线垂线吊着重锤,晃悠悠的。

“哀家让尚方署做了百个,发给各段监工。”

她捏着垂线:“坡度超三分就铲平,不然雨雪天难走——上次罗马使者的马车打滑,就是坡度太陡,车夫说‘比罗马的山道还险’!”

卫子夫捧着《街坊民意册》进来,册子用锦线装订,页边记着红圈,圈得最密的是“路灯”二字。

“今日收建议三百条,‘留排水沟’‘设路灯’‘修屋檐’呼声最高。”

她指着红圈:“尤其‘设路灯’,波斯商人说他们的夜市有琉璃灯,能卖到三更,咱长安的夜市因没灯,二更就散了,少赚好些钱。”

刘妧拿起朱砂笔,在“街道规划诏”上落下朱批。

印泥落在测平仪的锦线纹间:“明日就按王老实说的,经纬分明地干——暗渠是经,铺路是纬,百姓的日子,是面上的花。”

窗外春雨渐密。

朱雀大街上,工匠们正举着锦线标杆连夜丈量,鲁直车坊的灯亮到了后半夜,锤声“叮叮当当”的,像在为明日的开工敲序曲。

秀儿娘提着灯笼路过,见阿勇正给竹器摊盖防水锦布,嘴里念叨。

“等路修好了,我这竹篮,定能卖到波斯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