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79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279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雁门关的寒风卷着雪沫子,刮在人脸上像刀割。

校尉赵虎捧着叠锦棉冬衣,往士兵手里塞,棉衣上的雪沫子簌簌掉,"都麻利点!这是长安新送的锦棉衣,里子絮的弹花棉,外层是蜀地锦,比去年的麻布袄暖十倍!"

新兵王小五接过冬衣,往身上一裹,顿时觉得寒气退了大半,棉絮在衣里"沙沙"响。

"校尉,这衣料软乎乎的,比我娘缝的棉袄还轻!"他拽着衣角转了圈,"去年那麻布袄,硬得像纸板,冻得我直打哆嗦,握弓都没劲,被老兵笑'拉不开弓的雏儿'。"

赵虎拍着他的背,雪沫子从棉帽上簌簌掉,"可不是!昨儿巡逻,穿这衣在雪地里站了一个时辰,里头还暖烘烘的——这得多谢长安的工匠,比咱这边关的皮袄经造,还不沉,奔袭时利索,不像皮袄,穿了跟背块板似的。"

旁边老兵老李拽着衣摆看,锦面的云纹在雪光里闪,像落了层碎银。

"这针脚密得像鱼鳞,"他用指甲划了划,"去年的袄穿俩月就露棉絮,风一吹灌得满背凉;这锦棉的,针脚扎得实,保准能穿到开春——赵校尉,多给我留件,我给家里婆娘捎回去,她纺线时总冻手,搓线都搓不利索。"

赵虎笑,踹了他一脚,"就你惦记家!每人两件,多了没有!赶紧穿好,轮岗去——有这暖衣,看谁还敢说冻得拉不开弓,误了军情我可饶不了你们!"

申时的长安西市,"锦棉铺"的幌子在寒风里摇得"哗啦啦"响,像在喊人进店避寒。

铺里的暖炉烧得正旺,火苗舔着炉壁"噼啪"响,烘得锦棉制品暖乎乎的,进门就像钻进了棉窝,寒气瞬间褪了大半。

波斯商人阿罗憾掀帘进来,裹着的羊毛氅上还沾着霜,一进门就直搓手,呼出的白气在脸前打旋,"我的天,这长安的风,比波斯的沙漠风还刮人!吹得我鼻子都快掉了!"

他眼尖,一眼瞅见架上的"锦棉披风",伸手就抓,指尖划过锦面,软得像摸着云朵,"掌柜的,这披风是啥做的?"

阿罗憾把披风往胳膊上搭,"摸着比我们的羊毛氅轻便,雨水一擦就掉,不像羊毛,沾了水沉得像块石头,去年我商队的伙计,穿羊毛氅赶路,淋场雨差点没冻僵,卸车时腿都打颤。"

掌柜递过件披风让他试,披风往身上一裹,阿罗憾顿时缩了缩脖子,眉眼都舒展了。

"嘿,这就暖和了!"他拽着领口笑,"这是蜀地锦棉做的,外层锦布防雪,里层棉絮保暖,比羊毛经造——去年有个波斯商队穿这披风赶路,雪地里走了三天,里面的棉还干着呢,比揣着暖炉还顶用,省得总掏出来烤火。"

掌柜忽然掏出张"御寒锦卡",卡面绣着暖炉纹,针脚密得看不见线,像画上去的。

"阿罗憾掌柜,凭这卡买锦棉制品,工人价再打八折——您带回波斯,商队的人准抢着要,比带羊毛划算,羊毛压秤,这锦棉的,一匹能顶三匹羊毛的量,您骆驼都能少累点。"

阿罗憾当即拍板,巴掌拍在柜台上,震得暖炉都晃了晃,火星子蹦出来。

"给我来百件!再要五十副锦绒手套——我那商队的伙计,去年冻得握不住缰绳,车翻了两回,损失了半车琉璃,心疼得我直骂娘!有这手套,赶车都稳当,比啥都强!"

掌柜麻利地记账,笔尖划过纸页"沙沙"响,"好嘞!百件披风、五十副手套,这就给您打包——用锦棉袋包,防潮,比麻布袋体面,您送人情都合适,波斯的贵族见了准喜欢。"

秀儿攥着攒了半月的锦币,指节都捏白了,在铺里转来转去,眼睛像扫货的小雷达,从锦棉鞋看到暖手炉,最后停在"锦棉护膝"前。

护膝上绣着简单的云纹,灰扑扑的,看着就暖和,她伸手摸,护膝里层糙糙的,像掺了啥硬东西。

掌柜见了,笑着解释,"这里头掺了李大夫配的草药,艾叶、生姜啥的,用锦灰拌过,能防风湿——你家要是有老人做活,戴这个再好不过,比揣暖炉方便,走哪暖哪,不耽误搓线、缝补。"

秀儿眼睛一亮,赶紧把锦币往柜上拍,硬币"叮当"响。

"我要一副!我娘在织坊缝工服,天天蹲石凳上,膝盖总疼,阴天疼得直皱眉,拿针都抖。"她攥着护膝不放,"李大夫说戴这护膝,比天天贴膏药管用,膏药一股子药味,她不爱闻,总偷偷揭下来。"

掌柜拿起护膝给她包好,油纸"沙沙"响,"这护膝是越人妇人缝的,针脚密,经磨,你娘戴上半年都坏不了——回去让她先焐焐,暖透了再戴,更舒服,别冻着贴肉穿。"

秀儿点点头,把护膝往怀里揣,像揣着个暖炉,"谢谢掌柜!我娘见了准高兴,说不定今晚能多缝两件工服呢!"

暮色漫过工舍区时,炊烟像条白丝带,缠在屋顶上,混着锦棉的暖香飘满街。

陈阿娇正站在"工人暖房"的菜棚前,锦布覆盖的青菜绿油油的,叶尖还挂着水珠,一点没冻蔫,看着就喜人,伸手一碰,叶子脆生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老实的邻居张婶摘着菜,手里的锦布透光又挡风,菜叶子在布下舒展着,像在晒太阳。

"太后您看,这锦布神了!"她举着片青菜叶,"透光够菜长,还能挡霜,比去年的草席强十倍——去年这时候,菜早冻成冰疙瘩了,炒着吃都硌牙,嚼得腮帮子疼。"

张婶忽然揪片菜叶,递到陈阿娇面前,"您闻,还有清香味呢!昨儿给织坊的阿月送了把,她拌着醋吃,说比肉还香,让我今儿多摘点给织工们当凉菜。"

陈阿娇摸着锦布边缘的"防雪檐",檐角微微上翘,雪落在上面"簌簌"滑下来,不沾布面。

"这檐是让尚方署加的,雪落在上面存不住,不会压塌棚顶——去年有个菜棚被雪压塌,菜全冻坏了,工人们心疼了好几天,说比丢了工钱还难受,那可是他们盼了半月的新鲜菜。"

不远处,鲁直车坊的伙计们正往墙上填锦线碎末与棉花,棉絮像雪似的飞,沾了满衣襟。

"这'锦棉暖墙',比土墙暖三成,"鲁直拍着墙,手掌震得墙灰簌簌掉,"去年工舍的土墙漏风,夜里睡觉能听见风'呜呜'叫,跟哭似的,伙计们冻得缩成一团,第二天干活手都僵,拧个螺丝费半天劲。"

他忽然踹了踹新砌的墙,"今年有这暖墙,再冷都不怕——刚才二柱摸了,墙里都暖乎乎的,保准比家里还暖和,夜里睡觉不用蜷着了!"

伙计大柱正往墙缝里塞棉花,棉絮沾了满手,"可不是!我昨儿试了,靠这墙站半个时辰,后背都冒汗,比揣暖炉还得劲——鲁师傅,咱这暖墙能给张婶家也砌砌不?"

他往张婶家方向努努嘴,"她那屋墙薄,去年冻得她孙子总咳嗽,夜里哭,吵得半条街都听见,张婶抱着孩子守了三夜没合眼。"

鲁直点头,抹了把汗,"明儿就去!让大家都暖暖和和过冬,比啥都强,冻坏了可咋干活?"

掌灯后的建章宫,烛火映着满案的文书,像撒了层金粉,字迹在光里闪闪的。

刘妧翻着桑小娥送来的《御寒工造录》,纸页"沙沙"响,录末贴着秀儿画的"锦棉弹花图",图里的弹花机吐出蓬松棉花,像朵大白云,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弹花机像吐丝的蚕,一天能弹百斤棉,够阿月姐的织工做十件棉袄,比手工弹花快,手不酸,不用喊娘。"

陈阿娇展开新制的"工舍暖度仪",仪上的锦线指针正指在"适温区",红得像团小火苗,"哀家让尚方署做了千个,挂工人宿舍,温度低了就响铃,'叮铃铃'的,比派人挨家挨户看省事,铃一响,就知道该添炭了,省得冻着人。"

卫子夫捧着《冬工安度册》进来,册页上的字迹整整齐齐,像排小栅栏,"今日发放锦棉工服五千套,暖炉两千个,工人暖房建成三百间,商税'冬储专项'支出锦币三万张,一分没多花,都用在实处。"

她忽然笑,"刚收到雁门关的信,说新送的锦棉冬衣,士兵穿了都说暖,比去年的皮袄还顶用,赵校尉说,现在巡逻都没人躲懒了,冻不着,干劲足。"

刘妧拿起"冬工御寒令",在奏报上盖印,朱红的印泥落在工舍暖度仪的锦线纹间,像朵开在暖炉上的花。

"明日我去趟庐江郡,"她望着窗外,霜花在窗上画满花纹,"看看织工们的新工服合不合身——别冻着了,影响织锦,下个月还要给波斯商队赶制锦盒呢。"

陈阿娇拢了拢鬓边的"锦棉暖钗",钗头的棉花状珠饰透着暖意,蹭得脸颊痒痒的,"我跟你去,顺便瞧瞧阿月的新锦帘——听说她织了幅'百工暖冬图',上面有车坊的伙计、染坊的桑小娥,连边关的士兵都绣上了,比画的还真,针脚细得能数清士兵的睫毛。"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