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43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243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卫子夫展开《科研局锦纸应用册》,上面贴着各种锦纸样品,薄的像蝉翼,厚的像皮革。

“已用锦纸印了《工造图谱》,发往各郡县。”她指着其中一页,指尖划过“夯具改良图”,“迁民说比竹简好懂多了,图看得清,字也不模糊,连不识字的老工匠都能照着画样子。昨儿有个夯土匠还说,照着图谱改的夯具,省了三成力气,夯出来的土比以前结实。”

有个老臣在旁冷哼:“不过是些奇技淫巧,值得这般兴师动众?”卫子夫没理他,继续翻着册子。

卯时的建章宫前殿,钟鼓齐鸣,声震朱雀街。

刘妧身着玄色帝袍,手按鎏金锦纹的《科研局成立诏》,诏书上的每道朱纹都用锦灰混朱砂写成,摸着糙却结实,像块浸了血汗的石碑。

阶下站满了人:从庐江赶回的黄月英、墨非,尚方署丞、算学博士公孙越,连越人首领骆越也带着阿月来了。骆越的汉式长袍上绣着越地图腾——大象、稻穗、织梭,倒像件别致的“汉越锦”。

阿月拽着骆越的袖子,眼睛瞪得圆圆的,指着阶前的织锦地毯:“阿爹你看,这花纹像咱的竹编!就是颜色更亮。”

陈阿娇身着赤金织锦袆衣,鬓边珍珠钗下挂着微型织机状的步摇,走一步,步摇上的小梭子就“叮”地响一声,像在给大典伴奏。

她忽然轻叩玉磬,清音落定:“陛下,该授‘工造大印’了。”

尚方署丞捧着紫袍金印上前,印钮是立体的“经纬交织”纹,像团缩微的织锦;印文“大汉科研局”五字用了最新的“锦纸刻法”,笔画方劲,透着股扎实劲儿。

刘妧拿起印,对黄月英说:“农器局就由你主管,凡民间工造,验过实用者皆可登记专利,授牌保护——就像当年高祖封爵,得让工匠们觉得,手艺也能传家,不比读书差。”

黄月英接过印,袖中“哗啦”掉出张锦纸,正是赵老实的“水力织机”专利申请书,纸上还留着芍陂的泥水痕迹,像块没洗干净的手帕。

她慌忙捡起,脸涨得通红,引得阶下众人笑起来。骆越咧着嘴,用生硬的汉话说:“好,实在。”

巳时的科研局衙署(暂设尚方署偏殿)里,墨非正对着“专利登记簿”发愁。

簿册用锦纸装订,可登记的发明名目繁多,从织机到药械,乱糟糟的像堆没分类的线团。“这可咋记?总不能像记药方似的一锅烩。”他挠着头,指尖沾着锦纸的毛边。

公孙越摸出算筹,在案上摆成六列:“按《考工记》分‘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六类,再用算学编号。比如‘攻木-001’代表桑小娥的移栽器,一目了然,查着也方便。”

他边说边写,锦纸上立刻出现整齐的类目,像给线团分了经纬。

正说着,越人阿月抱着个竹筐进来,筐里是越人新发明的“竹丝滤水器”,竹丝编成的滤网细密,能滤去水中泥沙,连小虫都漏不过。

“墨先生,这个能登专利不?”阿月指着滤水器,竹丝上还沾着巢湖的水,“俺们越人用它滤水喝,比陶滤器轻,好带,走山路也不怕摔。”

庐江织坊,赵老实戴着新领的“工造铜牌”,正给越人织工演示“多色织梭”。

梭子的阶梯槽在阳光下闪着铜光,三色线各走各的道,织出的“越霞锦”红是红,蓝是蓝,像劈开的朝霞,比以前单色织的鲜亮多了。

有个老织工酸溜溜地说:“不就是个梭子嘛,还能得铜牌,我织了三十年锦,也没见给个啥。”赵老实没理他,只顾着教。

阿月父亲骆越摸着梭子上的专利刻字,问道:“赵师傅,这梭子越人想买了自己用,得给多少‘专利米’?”

赵老实挠头想了想,想起科研局教的“专利分成法”:“按织出的锦匹算,一匹给我半升稻就行。俺还能教你们修梭子,不要钱,保准你们会用。”

骆越爽快答应:“好!公平。”

长安染署,老周正把新领的“蜜蜡固色剂”专利木牌挂在染缸边。

牌上除了编号,还刻着他的染缸图案,像个歪歪扭扭的小房子,看着亲切。

陈阿娇忽然领着尚方署丞进来,手里提着个锦盒:“老周,这是‘染匠模范’。”

打开盒,里面是铜制的小染缸,上刻着蜜蜡固色的步骤,像个精致的玩具。“以后你的法子就刻在这上面,发给各染坊,每用一次,给你匀半升染料钱,算专利分成——让你知道,好手艺能换好日子。”

老周捧着木牌和铜缸,忽然红了眼眶。他想起年轻时走南闯北学染艺,总怕师父留一手,更怕徒弟偷师,夜里都睡不踏实。如今朝廷给撑腰,手艺能光明正大地“卖”,比藏着掖着踏实多了。“谢太后!俺这就把法子写在锦纸上,字歪也不怕,清楚就行!”

暮色漫过长安城时,科研局的“专利公示墙”刚刷好。

墙用锦灰拌石灰砌成,白得晃眼,上面用朱笔写着首批登记的十项专利:赵老实的水力织机、桑小娥的移栽器……每项都画着简图标明用途,像张热闹的“发明赶集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算学馆的学生们围着墙抄录,笔尖在锦纸上沙沙响。

公孙越指着“水力碾米机”的图对墨非说:“你看这水轮的角度,三十度倾斜,正合《墨经》‘力,形之所以奋也’,水流的力全用在碾米上了,一点没浪费。”

墨非点头,摸出锦纸记录学生们的疑问:“有个学生问,能不能加个‘自动装袋器’,我让他按‘齿轮联动’的法子试试——科研局不就是让人想新点子的地方?错了也不怕,再改就是。”

墙下,卖胡饼的老汉也凑着看,指着“竹丝滤水器”的图说:“这越人的玩意儿好,俺家井里有沙,买一个得给多少专利钱?”

旁边的小吏笑着说:“一个滤水器,给阿月半文钱就行,不多,够她买块糖吃。”

有个路过的老臣撇嘴:“连滤水器都要专利,真是世风日下,蝇头小利也看得这般重。”没人理会他,众人只顾着讨论墙上的新发明。

掌灯后的科研局衙署,黄月英正整理各地送来的专利申请。

最厚的一叠是庐江迁民的:王老实改良的“锦芯土夯”,夯头刻着防滑锦纹,打堤时比以前省劲;越人提交的“竹篾坝基”,用竹篾编网填石,比汉人的“龙骨架”省料三成,还更柔韧。

卫子夫捧着《专利赏格》进来:“陛下定了,铜级专利赏田十亩,竹级赏帛五匹,木级赏粟一石。”

她补充道:“赵老实的铜牌下来了,他说要把赏田分给帮他改织机的越人织工,说没他们帮忙,织机改不成。”

陈阿娇随后进来,腕上戴着新做的“专利纹”金镯,镯上刻着科研局的经纬印,转一圈,印纹就亮一下,像颗会说话的星星。

“哀家让尚方署做了百个这样的镯子,给有重大发明的工匠当额外奖赏——比发钱实在,能传家,让子孙后代都知道,他们祖上是凭手艺挣来的荣耀。”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