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170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170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朔方工坊的铁锤声还在耳畔响着,居延海的风就裹着沙粒扑了满脸。第七日清晨,刘妧踩着露水往烽燧台走时,见老烽燧卒王忠正蹲在新砌的灶台前吹火。灶膛里塞着晒干的梭梭柴,火苗舔着青铜蒸馏器的底,壶嘴里渐渐冒出白汽——这是昨儿个刚试着烧水煮饭,王忠说比过去用湿柴熏得人眼泪直流强多了。

“公主您瞧,”王忠掀起蒸馏器的盖子,里头的水清亮亮的,“昨儿个接的雨水,搁这铜壶里烧,水垢都少些。”他脸上皱纹深,笑起来像朵晒干的沙棘花,“就是这信号旗,咱老粗人摆弄不来,昨儿个让风一吹,差点把‘急讯’旗挂成了‘平安’旗。”

刘妧抬头看了看烽燧顶上的旗杆。五面颜色不同的麻布旗用麻绳串着,红、黄、蓝、白、黑,这会儿让风扯得猎猎响。按新定的规矩,红旗上扬是警报,黄旗横展是调兵,可昨儿个演练时,负责升旗的小兵一慌,把红黄两旗缠在了一起,闹了个笑话。

“不急,王伯,”刘妧帮着理了理旗绳,“多练几日就熟了。您还记得去年冬天,匈奴人偷袭右北平,咱们的烽火传到长安时,误把‘五千骑’报成了‘五万骑’,害得朝廷白白调了十万大军过去。”

王忠叹了口气,往灶膛里添了把柴:“咋不记得?那回我守的烽燧,下着大雪,湿柴点不着,烟柱矮得跟个小揪揪似的,后头的烽燧压根没看见。等消息传到郡里,匈奴人早抢完跑了。”

正说着,外头忽然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还有人扯着嗓子喊:“让开!让开!屠耆大人来了!”

刘妧走出烽燧,只见沙地上扬起一片烟尘,百来号骑士簇拥着个穿牛皮甲的汉子走来。那人腰间挂着面兽皮小旗,旗上画着个狼头,走起来一甩一甩的。他身后的人举着木牌,上面刻着些看不懂的符号,领头的几个还扛着根木头柱子,上头雕着个张牙舞爪的狼头。

“你就是汉家公主?”那汉子勒住马,声音像破锣似的,“我听说你在这烽燧上搞名堂,给烽火刻记号,还要用那什么‘信号旗’说话?”他指了指烽燧顶,“我匈奴的烽火,一烟为警,二烟为急,三烟为大军压境,你这算学法子,莫不是要让苍狼的嘶吼变成妇人的絮语?”

这人是塞外部落的首领屠耆,河西走廊的烽火传讯,有七成经他的手。刘妧记得前几日查军报,去年三次伏击战失败,都是因为烽火误传,说匈奴人往西走了,结果人家往南去了,害得汉军扑了空。

她没接话,只是朝王忠使了个眼色。王忠点点头,从烽燧里抱出一卷羊皮纸,展开来,上面画着去年河西之战的烽火传递路线图,还有密密麻麻的批注。

“屠耆大人,”刘妧指着图上一处,“去年七月,李广将军带骑兵去截击匈奴主力,您的烽燧报的是‘三烟’,说王庭主力来了。可实际上,那只是匈奴的一支巡逻队,才五百人。”她顿了顿,声音不高却清楚,“结果李广将军孤军深入,中了埋伏,要不是张骞带兵去救,后果不堪设想。”

旁边的王忠忍不住插了句:“可不是嘛!我那天在隔壁烽燧,亲眼看见您派来的人,往火堆里撒了把湿草,烟柱歪歪扭扭的,看着像‘三烟’,实则是‘误烟’!”

屠耆的脸腾地红了,手往腰间的狼头旗上一握:“胡说!我匈奴的烽火,向来是准的——”

“准吗?”刘妧打断他,从袖袋里掏出个小布包,倒出些黑色的粉末,“这是前儿个从您烽燧的火堆里找着的,懂行的师傅说,这是拌了羊油的湿草灰,点着了冒浓烟,看着吓人,实则没正经军情。”她又拿出一卷竹简,“这是军饷账本,您去年从朝廷领的烽火值守钱,够买三百头羊,可您的烽燧,有一半日子没按时举火。”

屠耆正要发作,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商队牵着骆驼走来,领头的是那个罗马来的卢修斯。他见了刘妧,老远就挥着手:“公主!我把罗马的信号号角带来了!”

卢修斯翻身下马,从骆驼背上取下个青铜号角,样式跟汉地的不同,喇叭口更大,上面刻着些洋文。“这是我们罗马军团用的紧急号角,”他吹了一声,声音清亮,传得老远,“吹长音是警报,短音是集合,不同的组合能传二十种命令呢!”他又掏出个铜镜子,巴掌大小,边缘镶着木柄,“这是信号反射镜,对着太阳晃,十里外都能看见光点,比烽火快多了!”

屠耆看着那镜子,眉头皱得更紧:“花里胡哨的!我匈奴传讯,向来是靠烽火和狼嚎,哪用得着这些玩意儿!”

“快不快,得看传讯的时辰。”刘妧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沙,“霍将军前儿个做了个实验,一边用您的老法子传讯,一边用我们的新法子。这会儿该有结果了,屠耆大人不如随我去后头看看?”

烽燧后头的空地上,两个小兵各守着一座简易烽燧。左边的小兵正手忙脚乱地往火堆里添柴,湿草冒烟,半天没起个像样的烟柱;右边的小兵却不慌不忙,举起信号旗晃了几晃,又拿起卢修斯的号角吹了几声。旁边的沙漏刚漏完一半,远处的接应烽燧就回了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负责计时的兵卒递过沙漏:“公主,按老法子传‘匈奴三万骑犯境’,用了两个多时辰;新法子才用了三刻钟,而且没出错。”

屠耆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正要说什么,他身后的亲卫突然冲了出来,是个年轻的骑士,拔出弯刀就往信号旗的绳子上砍:“不准你们糟践我们的传讯法子!”

“阿古达!”屠耆喊了一声,没拦住。

眼看弯刀就要砍到绳子上,霍去病眼疾手快,一把攥住了阿古达的手腕。那弯刀砍在麻绳上,却只把绳子砍得晃了晃——这绳子是用好几股麻搓的,结实得很。

霍去病皱着眉,从阿古达靴筒里搜出一小卷羊皮纸,展开来一看,上面用胡文写着:“每得汉家烽火规律,赏良马十匹。”

刘妧接过来看了一眼,没说话,只是转向屠耆:“屠耆大人,这传讯快不快,关乎士兵的性命。您瞧这两种法子,哪种更能救急,一目了然。”她指了指远处的信号旗,“这旗子分颜色,分方向,看得清楚;那号角分长短,听得明白,不比您那模棱两可的烟柱强?”

屠耆盯着那两个沙漏,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来。他想起上个月,自己为了多换些中原丝绸,故意把匈奴小股部队的消息报成大军,害得汉军调了大批人马过去,结果真正的主力却偷袭了另一个方向,死了不少人。

这时,王忠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面新做的信号旗:“屠耆兄弟,你瞧这旗子,红的是警报,黄的是调兵,蓝的是求援,清清楚楚。昨儿个我拿给营里的小兵看,人家一眼就懂了,比看烟柱省劲多了。”他又指了指卢修斯的镜子,“这镜子也好用,大太阳天里一晃,跟闪电似的,隔老远就能看见,比点火堆方便多了。”

屠耆猛地抬头:“你胡说!我匈奴的烽火……”

“是不是胡说,您自己心里清楚。”刘妧打断他,声音温和却坚定,“如今汉军在漠北打仗,军情瞬息万变。要是传讯慢了,误了战机,多少士兵要送命?”她顿了顿,从袖袋里掏出一卷竹简,“这是陛下刚送来的密旨,命各地烽燧改用新法子传讯。您是部落首领,不如带头试试?”

屠耆看着那竹简上的朱砂印,手微微颤抖起来。他沉默了许久,忽然从怀里掏出一卷破旧的兽皮卷,递给刘妧:“这是我家传的《匈奴战纪》,上面画着老祖宗传讯的法子,说是‘昼夜分讯,昼烟夜火’,还说‘烟柱分高矮,火光明暗别’……”

刘妧接过兽皮卷,借着天光看了看,上面的图案很粗糙,但确实画着不同高度的烟柱和不同亮度的火光,旁边还有些模糊的符号。她抬起头,看着屠耆:“屠耆大人,您这法子,跟我们琢磨的新规矩,倒有几分像呢。”

屠耆的脸猛地红了,他低下头,搓着手里的狼头旗:“我……我就是怕坏了祖宗的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刘妧把兽皮卷还给他,“只要能让军情传得快,让士兵少牺牲,祖宗的规矩,也得跟着变。”

这时,卢修斯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那个信号反射镜:“屠耆大人,要不您试试这个?对着太阳晃一晃,试试能不能传到对面的山头。”

屠耆看着那镜子,又看了看远处正在演练的士兵,终于点了点头:“好……我试试。”

夕阳西下时,刘妧站在烽燧顶上,看着士兵们忙着调整信号旗的绳子。屠耆蹲在一旁,手里拿着卢修斯的镜子,正笨拙地对着太阳晃,镜子反射的光点在沙丘上跳来跳去。他腰间的狼头旗还挂着,但旗子边缘似乎磨损了些,不如刚来的时候威风。

“公主,”霍去病走上来,递过一壶水,“大宛国的使者说,他们想学着建咱们这样的烽燧链。”

刘妧接过水壶,喝了一口,看着远处暮色中的居延海,水面闪着金光。烽燧台上的信号旗在晚风中轻轻晃动,红、黄、蓝、白、黑,像五颗明亮的星星,点缀在苍茫的天地间。

“好啊,”她笑了笑,“等这茬信号旗练熟了,咱们就去漠北看看,听说那儿的水咸得没法喝,得琢磨个法子把咸水变淡水呢。”

风吹过烽燧,带来阵阵沙响和远处士兵的谈笑声。信号旗猎猎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悄然改变。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