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16章 西域种籽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16章 西域种籽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胶东郡的盐工们赤着膀子喊着号子,木夯将盐碱地砸得邦邦作响。新凿的盐井井口砌着青砖,每口井上都立着刻有"祥瑞"二字的石碣——那是小公主上月带着算学队丈量过的,井距按《九章算术》"方田术"排布,既防卤水枯竭,又暗合九宫八卦的厌胜之意。

盐工老钱叔的铜腰带扣磕在石碣上,发出"当啷"声,惊飞了几只啄食盐粒的麻雀,它们扑棱着翅膀,爪尖还沾着白花花的盐晶。

她站在郡署辕门前,望着张骞的驼队从苍洱原方向缓缓而来。十二峰骆驼的驮篮都覆着毡布,蹄子踩过新修的驰道,扬起的尘土里还带着去年冬天的盐霜。这些商道曾被胶东豪强设卡盘剥,如今每袋盐晶都需凭刻着算筹纹的"官引"通行,引书上的火漆印在阳光下泛着赭色,那是用太液池荷露调和的矿物颜料,闻着有股淡淡的莲香。紫萸替她拢了拢狐裘领口,低声道:"张大人的驼铃少了三枚,怕是路上遇着沙暴了。"

"公主,苜蓿种籽怕潮!"张骞的声音混着风沙传来,他掀开驼鞍上的毡布,露出用油纸裹了三层的种籽袋,封口处的大月氏火漆印已被磨得发亮。小公主注意到他左襟别着枚骨制鹰哨,尾羽上还沾着西域的黄沙,哨口刻着大宛文的"苏勒"——那是铁粒粟的译名。"大宛贵人说,这粟在他们那儿能长到一人高,根扎得比胡杨还深,遇着风沙天,叶子会卷成筒状蓄水。"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干裂的皮袋,倒出几粒深褐色种籽,尖刺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紫萸捧着陶壶近身,壶中液体晃出细碎金光。"按您说的,用承露井的水浸了七夜艾草。"她压低声音,壶底沉淀的铁屑在阳光下闪着微光,"老巫祝说这是'荧惑之精',能破壳催芽。昨儿半夜试水,泡过的种籽壳上都浮着金粉呢。"小公主接过陶壶晃了晃,系统界面显示生物酶活性达标,便笑道:"那就叫'荧惑浸种水',让百姓们都信这是上天所赐。"她用指尖蘸了水点在种籽上,纳米涂层遇水形成极薄的膜,在阳光下泛着虹彩。

张骞捏起一粒铁粒粟,深褐色种籽上的尖刺划过掌心,留下淡淡红痕:"大月氏人种粟,得用骆驼蹄子碾碎外壳,十粒里只能出三粒芽。"小公主从袖中取出青铜碾钵,钵底的螺纹是让工匠照着临淄出土的石磨刻的,"试过七次,轻转三圈壳肉分离,胚芽能留九成八。"她示范着将种籽倒入,青铜杵落下时发出"当啷"轻响,壳屑如细雪般漏入钵底凹槽,系统视网膜界面闪过"破损率92%,完整率98%"的云气纹——这是她特意让工匠凿刻的汉隶样式,远看像极了谶纬符篆。

寅时的薄雾还未散去,霍去病已在桑园试种田边调试耧车。青铜车架上的"骠骑"刻痕新涂了丹砂,齿轮咬合处渗着牛油,"昨夜在屯田试播,"他蹲下身调整楼脚间距,护甲蹭过车辕,发出"吱呀"声,"每亩下种量差了四升半,今早让工匠把铜轴又磨了三分。您瞧这漏斗倾角,按您说的调成四十五度,种籽落得匀了。"小公主用竹片丈量垄距:"代田法在关中行得通,可胶东地碱,得把垄宽加到二尺五寸。"她拔起一株本地粟苗,根系不过尺许,而系统扫描的铁粒粟根系模型在视网膜上延展至两米,宛如地下蛛网,根毛上还挂着盐碱结晶。

三日后的卯时,嫩芽顶破土层。小公主蹲在田边,用犀角片制成的放大镜观察叶片,叶脉间隐约有金光流动——那是紫萸按"祥瑞水"配方滴入的纳米涂层。老农夫王翁趴在田垄上,胡须沾着泥土:"活了六十岁,没见过卯时出苗、辰时展叶的神物!昨儿后半夜我来瞅,芽尖还冒热气呢!"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锄头撞击声,十几个佃户在王六带领下冲进桑园,他们腰间的皮袋绣着褪色的朱雀纹,正是胶东豪族私盐帮的标记。

"妖孽!"王六跛着脚冲上田垄,鞋底的铜片刮得泥土飞溅,露出底下泛白的盐碱层,"去年秋夜赤星坠云梦泽,必是这粟苗勾来的灾星!前年俺村旱死的牛,就是吃了带金光的草!"他身后的佃户们虽叫嚷着,却不敢靠近嫩芽——三日前有人看见,被野兔踩断的粟苗竟在次日生出侧根,叶片上凝着五颗露珠,状如五星,在阳光下能晃花人眼。

"赤星乃太白之精,主兵戈。"小公主站起身,拍了拍蜀锦裙角的泥土,裙角绣着的盐井图案被盐碱地蹭得发白,"云梦泽新出的盐井,正是赤星坠处,莫非雪白的盐晶也是灾物?"她弯腰拾起断苗,指尖掠过切口时注入一丝系统能量,侧根瞬间拱破板结的土块,五片新叶舒展开来,叶尖竟沾着点点金粉。王翁突然叩头在地,额头撞得田垄咚咚响:"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公主是神农转世,方能育此神粟!您瞧这叶子,跟俺家祖传的神农图谱上画的一模一样!"

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叩首声,王六脸色煞白,怀中的纸条滑落——朱红色的朱雀印泥在晨露中晕开,显露出"阻挠种粟,事成赏盐百石"的字迹。小公主示意紫萸分发《农学密录》,竹简边缘用雌黄染过,在阳光下泛着暖意:"明日起,郡署卯时开课,带农具来学者,每人赠十粒种籽、半块腐殖土。记住,这粟米要浅埋三寸,覆土后得踩实了。"她望向远处盐田,卤水在朝阳下结晶成棱形,与试种田的嫩芽共同勾勒出金黄的弧线,宛如大地睁开的眼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申时末刻,农学驿站的夯土墙上挂起麻布帘,挡住刺眼的阳光。小公主站在三尺高的讲台上,身后木板用松烟炭笔画着铁粒粟生长图,旁边陶罐里的种籽已露白芽,芽尖沾着的金粉在光下一闪一闪。"浸种水温要像春日溪水解冻,"她用枣木教鞭指着陶罐,鞭梢系着的粟穗轻轻晃动,"太烫伤芽,太凉则滞。瞧见这陶罐没?底下垫的是西域来的石棉,能恒温。"台下的老农夫们交头接耳,有人脱下粗布襦衫蘸水擦拭陶罐,想把那抹金光蹭到自家种籽上,露出补丁摞补丁的中衣。

"公主,俺们村的地能裂开口子!"年轻农夫李三举起豁口陶碗,碗底还沾着去年旱死的粟壳,碗沿缺了个口,是他爹打盐时磕的,"这粟米能在石头缝里扎根?俺试过种黍子,苗儿刚出来就被碱死了。"小公主接过碗,用指甲刮下些盐碱土,混入市舶司运来的椰枣泥:"三日后你们来看。这泥里掺了大月氏的羊粪,能中和碱性。"系统界面在心底浮现,土壤改良模拟显示存活率89%,她抬头时,正撞见霍去病倚在门框上,护腕的震土铃铛缠着新编的粟穗草绳,绳结里还夹着片西域的驼毛。

"卑职在田边栽了蒺藜,"他解下护腕放在案几上,青铜铃铛里滚出几粒盐晶,"每十步系一只雀哨,夜枭扑棱翅膀都会惊响铃铛。昨儿半夜逮着三只偷种籽的田鼠,都拴在辕门上了。"小公主递给他一碗粥,注意到他甲胄下的中衣补丁上,新绣了株结穗的粟苗——针脚细密,定是紫萸趁他打盹时补的,"明日去太学,记得把那株根系两米的粟苗连根刨起,用锦盒装着,让博士们瞧瞧什么叫'实茂者根必深'。对了,根上的盐碱结晶别擦,那是宝贝。"

月光漫过试种田,改良后的粟苗在夜风中沙沙作响。叶片上的纳米涂层吸收星光,化作点点萤火,远远望去宛如撒了一把太微星斗。小公主摸着掌心淡褐色的胎记,想起白天王翁喊的"神农手纹",忽然轻笑。系统能量币跳动 4500,农业革新进度条推至37%,而窗外的盐工仍在挑灯晒盐,卤水蒸发的滋滋声里,新的粟种已在陶瓮里萌动,瓮口飘出的热气里,隐约有股西域阳光的味道。

这夜,胶东郡署的烛火直到五更才灭。霍去病坐在廊下擦拭弩机,听着后堂传来的细碎讨论声,目光落在试种田边新立的木牌上。那是小公主亲手写的:"粟生陇亩,瑞应天田",末尾的算筹符号旁人看不懂,他却知道,那是"亩产三石,耐旱五旬"的意思。风掠过檐角,震得檐下悬挂的粟穗标本轻轻摇晃,恍惚间,他仿佛看见千里之外的居延塞下,已是一片金黄麦浪,而那些西域来的种籽,正带着大汉的烟火气,在漠北的风沙里扎下根去,根系深处,隐隐与她掌心的胎记遥相呼应。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