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116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116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馆陶公主在临华殿宴请外戚的第七日,卯时初刻的长安城还笼着薄雾,宛如一幅淡墨山水画。刘妧的车架碾过尚书台外的青铜龟蛇御道,车轮与石板相撞,发出"咯噔"声响,惊起几只栖息在漏刻旁的麻雀,它们扑棱棱飞向天际,消失在朦胧的雾气中。车帘掀开时,廊下的青铜漏刻正滴下新制的防蒸发铜水——那是少府工匠依照《考工记》古法,将汞与锡按七比三熔铸而成,每一滴落下的间隔精确到百刻,在晨光中划出银亮的弧线,却在尚书令郑弘的官靴边溅起细碎的水花。

这位三朝老臣身着深青朝服,头戴二梁进贤冠,衣襟上还沾着几星白色粉笔灰——昨儿他在太学与五经博士激辩"算学是否悖离孔孟之道",激烈处挥袖间蹭到了讲台上的粉盒。他的朝服下摆绣着暗纹,腰间系着一条黑色丝带,上面挂着一枚刻有"忠孝"二字的玉佩,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揖礼时,腰间玉具剑的穗子扫过一旁的牍架,惊起的尘埃里混着陈年竹简的霉味,隐约还能闻到一丝墨香。"长公主早安,"他的声音像风干的竹简,略显沙哑,却带着刻意的庄重,"尚书台掌枢机七曹,号为'禁中喉舌',自武帝置尚书令以来,皆由明经术、通典故者充任,此乃祖宗成法,不可轻改。"

"成法若不合时宜,便需革新。"刘妧说着,示意张小七打开手中的奏疏匣。匣中整整齐齐码着近百份竹简,每一份都用朱笔标着"滞"字,透着一股紧迫感。"这是近三月来积压的奏疏,"她抽出一份泛黄的竹简,竹简边缘有些磨损,显是被多次翻阅,"匈奴左贤王庭三月前的请和文书,在'民曹'积压二十三日,险些误了春防。若用算学'重急优先法'分拣,何须如此延误?郑公可知道,延误的这二十三日,足够匈奴铁骑踏平一座县城?"

桑弘羊从牍架后转出,他的袖口沾着靛青色的算学墨水,显然刚在计算账目,甚至在衣袖上留下了几道墨痕。"郑公可还记得,去年盐铁官营账册核错三郡税额?"他边说边叩击面前的青铜算板,算板上刻着"均输平准"的改良公式,刻痕里还积着未擦净的墨渍,"太学弟子用《九章算术》中的'差分法'重新核算,十日即可完成,何须征调百余名属吏耗时半载?那些属吏本可以去治理地方,却被困在案头算错账,这不是浪费人才吗?"他从袖中掏出一根算筹,算筹上刻着"粟米章"的字样,"就说河西屯田,因奏疏迟滞十日,错失春播,粟米减产二十万石,足够一万戍卒一年的口粮。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啊!"

郑弘的脸色瞬间铁青,手指不自觉地抚过牍架上的《春秋决狱》案例集,封皮内侧隐约可见"算学"二字的刻痕,显是前人批注。"经术乃治国之本,"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甚至有些颤抖,"昔董仲舒以《春秋》决狱,引'许止进药'案释'亲亲相隐',此乃仁政之本。若以算学断案,岂非将律令变为冰冷死数?经术讲究的是人情世故,是圣人之道,岂可被算学取代?"

"仁政若脱离实务,便是空谈。"刘妧反驳道,示意张小七展开一幅《尚书台政务流程图》。图上用朱笔圈出"吏曹民曹"的滞塞节点,每一个圈旁都标注着具体的延误天数和后果,"去年陈留民妇误杀盗匪,竟因经生曲解'夫为妻纲',以'妇人弑夫'论罪。经术若离实务,便是杀人刀。郑公可知,那民妇至今仍在狱中,家中还有三个幼儿无人照料?"她将竹简按在郑弘面前,竹简上详细记录着案件的始末和错判的缘由,字里行间透着悲愤。

尚书台西北角突然传来竹简翻动声,张汤抱着一摞新刻的《算学律令合编》闯入,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检测笺。他的脚步匆忙,甚至有些踉跄,显是一路赶来。"郑公可知,"他将检测笺递给郑弘,检测笺上盖着少府的官印,"最近查获的私铸钱币,铜锡比例与高祖庙祭器完全一致。而这些铜料,"他叩击案头的验铜石,验铜石表面有明显的划痕,"正来自您老家沛县的铁矿。郑公,这事儿您怎么解释?"

郑弘踉跄着扶住牍架,《汉官仪》竹简散落一地,露出底面用算学密纹刻的"速算法要"。他俯身拾起竹简,手指摩挲着那些细密的纹路,神情复杂,既有震惊,又有一丝尴尬。"这......这是先人所刻,"他结结巴巴地解释道,"与我无关......"恰在此时,殿外传来铁器碰撞声,工学馆弟子陈规抬着一个改良的公文分拣木箱闯入,木箱表面刻着"九章分拣"四个大字,箱盖上还绘着八卦方位图,箱体边缘有些磨损,显是经过多次试验。

"按'事、地、官'三轴分类,"陈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他的衣袖挽起,露出手臂上的老茧,显然是个常动手的人,"就像这样,"他演示着将莎车归附的捷报放入"西域"格,木箱内传来一阵齿轮转动的声响,随即弹出一张"兵曹·急"的红油签,"比旧法快十倍,而且误差率极低。郑公,您看这分拣速度,是不是比之前的方法强太多了?"他自豪地介绍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申时初刻,刘妧将刻有"枢机维新"的青铜牌嵌入牍架。当牌面纹路与地基的"洛书"石刻重合时,地面突然发出"隆隆"的轻响,一块青铜石板缓缓升起,露出汉初预埋的青铜算板。算板上刻着"以数治吏"四个大字,笔锋苍劲有力,与张苍的《颛顼历》残碑如出一辙,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传承。

"这是高祖皇帝与张苍所留?"郑弘俯身细看算板上的郡县赋役公式,声音发颤,眼中满是震惊,"原来早在汉初,算学便被视为治国之本......是我太过迂腐了。"

暮色漫漶时,尚书台内的灯火次第亮起,烛火在风中摇曳,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郑弘独坐空殿,案头摆着《春秋公羊传》与陈规赠送的《算学政务要略》。他摸出袖中的算筹,按照"速算法要"重新核计公文处理时效,算筹在他手中灵活地翻动,发出"噼啪"的声响,最终停在"效率提升七倍"的刻度。窗外传来更夫打梆的声音,"咚——咚——",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他忽然想起张汤说的"算学即律令之尺",拿起毛笔,在《公羊传》的空白处郑重地写下:"明日当试算学分拣法。"字迹工整,透着一股决心。

"公主,"张小七捧着新抄的《政务时效奏报》赶来,她的脚步轻快,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自分拣木箱启用后,百姓陈情疏的处理速度提升八倍,许多积案得以迅速解决。您看这奏报,百姓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霍去病同时递来一份密报,绢帛上用隶书工工整整地写着:"钩弋宫私铸工坊确在沛县铁矿,已遣玄甲军查勘。"他的表情严肃,手按剑柄,显是做好了万全准备。

刘妧望向尚书台外,齐王刘闳的车驾正经过苍龙阙。车舆上的"日角龙庭"纹饰在暮色中隐约如血,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却也透着一丝诡异。她捏紧袖中的算筹,筹身刻着的"治吏"二字硌着掌心——下一步要算的,怕是这汉宫深处波谲云诡的储位之争了。想到这里,她不禁皱起了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殿外传来太学的夜读声,朗朗书声混着远处工坊的锤响,仿佛一首时代的交响曲。刘妧转身时,见郑弘案头的算筹与《春秋》并置,忽然轻笑出声:"传旨,太学算学科弟子可入尚书台见习。"她顿了顿,目光投向远处的太学,那里灯火通明,传来阵阵读书声,"毕竟,要算清这天下,还得靠活人执筹。"

郑弘抬头,望着刘妧的背影,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拿起算筹,在案头轻轻拨弄,算筹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为这个变革的时代伴奏。窗外,薄雾渐散,启明星在天际闪烁,预示着一个新的黎明即将到来。他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明日便要开始推行算学分拣法,让尚书台的政务效率焕然一新。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