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100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100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元封六年孟夏,浑邪王归汉的第十日,张掖屯田区的晨雾裹着苜蓿清香漫过汉匈分界木牌。木牌上"羌胡止步"的朱漆在雾中泛着紫斑,像是昨夜被人泼了盐水。刘妧踩着带露的苜蓿叶走近,靴底碾过一枚刻着代田法示意图的算筹——竹节处还留着张小七的齿痕,那是少年昨日教匈奴牧民丈量田垄时,因激动咬断的。系统土壤监测仪显示,汉卒耕作的阳面地块pH值达8.5,板结如铁,而百步外的匈奴草场下,五寸沙壤藏着湿润的生机,草根间还冒着凉丝丝的水汽。

"韩校尉可知《泛胜之书》的'土膏'说?"她蹲下身,算筹挑起的土坷垃碎成齑粉,"书中言'春冻解,地气始通,土膏脉动',可你瞧这地,硬得能崩断犁铧。"屯田校尉韩延年的官服左襟别着枚新鲜的苜蓿花,显然是今早从匈奴妇人阿依夏那里讨的,襟角还沾着星星点点的奶渍——那是他刚喝过阿依夏送的马奶粥。"公主,"他凑近,压低的声音混着苜蓿香,"王勇那帮人昨夜往井里扔羊骨,说是'以胡血污汉泉',还把算学测墒仪砸了个稀巴烂。"

远处传来清脆的铜铃声,古尔特的妻子阿依夏牵着驮水的骆驼走来。驼鞍上的算学衡器挂着两皮囊水,皮囊上分别用汉隶和匈奴文写着"公用",字体被磨得发亮。几个汉卒妇人围上来,手里攥着缺角的陶碗,碗沿还沾着昨夜的粥渍。"阿依夏姐姐,"李嫂子拽着她的羊皮袄,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笑,"你教的奶皮发酵法真灵,俺今早用粟米和你给的酸乳引子,竟熬出了稠乎乎的米油!"阿依夏笑着点头,从羊皮袋里摸出块奶皮子分给众人,腕间的骨珠手链发出轻响,每颗珠子上都刻着算学队教的"十进制"符号。

"王勇!"刘妧的算筹敲在分界碑上,惊飞了一群正在啄食粟壳的麻雀。王勇的红缨帽歪在脑后,他前日故意将测墒仪扔进羊圈,此刻靴底还沾着星星点点的羊粪。"那劳什子刻着匈奴符,准是用来咒我们断子绝孙的!"他梗着脖子嚷嚷,却不敢直视刘妧的眼睛。话音未落,阿瞒的导盲犬"追风"突然扑向他的裤脚,一口扯出半片写着"灾胡"的黄纸——那是他昨夜偷偷埋在测墒仪旁的诅咒符。

李老汉的独轮车在此时摇晃着停住,车斗里的麦粉下藏着个布包。老人警惕地看了王勇一眼,从布包里掏出晒干的苜蓿芽:"俺婆娘把这东西掺进麦粉里,蒸的馒头竟比长安的还松软,带着股子清甜味!"他缺了门牙的嘴漏着风,说起话来嘶嘶作响,"王校尉昨儿还抢了俺的苜蓿种,说'汉地只配长粟米'!"人群中响起一阵嘘声,有个戍卒偷偷摸出藏在怀里的苜蓿饼,饼上还印着阿依夏教的奶皮花纹。

"粟米是汉人的魂,胡草算个球!"王勇的锄头重重砸在地上,惊起的沙砾落进阿依夏的奶桶。这位匈奴妇人不慌不忙,用算筹在奶皮上划出刻度:"一桶奶能做三斤奶酪,换你们五斤粟米,公平得很。"她抬头看向王勇,目光平静,"你闻闻这奶香味,和你们汉人的乳汁有啥不同?"王勇的脸涨得通红,想起三个月前,自家母牛快饿死时,是古尔特偷偷送了捆苜蓿草,才救了牛命。

未时的日头晒得人发昏,刘妧站在实验田中央,用算筹在地上画出阴阳垄的剖面图:"阳垄种粟,根浅需厚土;阴垄种苜蓿,根深能固沙。"她拔起一株野生苜蓿,根系竟比粟米长三倍有余,根须上还沾着湿润的沙粒,"去年河西大风,吹走了三成表土,可你们瞧匈奴人的草场..."她指向远处起伏的绿色,"草皮底下,全是苜蓿织的网,风刮不走,沙埋不住。"

申时三刻,虹吸管试水失败三次。巴图急得直搓手,青铜管道里的水流总是在中途断流,发出"咕嘟咕嘟"的闷响。古尔特忽然蹲下身,用匈奴语嘟囔着"纳什尔,纳什尔"(油脂的意思),然后从羊皮袋里取出块羊脂抹在管口——这是他们游牧时给骆驼接水用的老法子,防止皮管干裂。奇迹般地,水流顺畅起来,在算学监测仪上画出完美的抛物线。"羊脂能润木,也能润铜。"他黝黑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用算筹在沙地上画出骆驼皮管的示意图,"俺阿爷说,万物都要给点甜头,就像胡汉同喝一渠水,总得互相让着点。"

亥时的屯田营里,篝火噼啪作响,刘妧用算筹拨弄着铜锅里的粥。火上架着的铜锅里,粟米与苜蓿嫩芽正咕嘟作响,散发出混合的香气。"这叫'胡汉共和粥'。"她笑着给围坐的戍卒和牧民分碗,"粟米养人,苜蓿肥田,同吃同耕,才是硬道理。"王勇缩在暗影里,手里的陶碗突然变得滚烫——他想起小时候,母亲被匈奴劫掠前,也曾用野菜和粟米熬粥给他喝,那味道和眼前的粥竟有几分相似。

"公主,"雕库捧着块磨损的牛骨走来,骨面上刻着模糊的耕地图腾,"俺们祖先跟夏后氏学过'垄作法',跟这算学代田法像一个模子里刻的。"刘妧接过牛骨,系统立刻投射出四千年前的农田影像,垄亩形制与眼前的实验田相差无几。王勇的瞳孔突然收缩,他认得这牛骨——去年他曾出价十石粟米想买,被雕库拒绝,理由是"这是祖先的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子时的密旨带来转机。当"免徭役"的条款被念出时,李老汉的手抖得几乎端不住碗:"俺那三小子,能免了修长城的苦差?"他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阿依夏突然用匈奴语唱起歌来,翻译器传出汉文:"祁连雪水浇粟苗,胡汉同饮一渠谣;算筹量得天地宽,共耕垄亩乐逍遥..."王勇的脸在火光中忽明忽暗,终于鼓起勇气开口:"俺娘...是被匈奴劫掠的汉女,我从小就看着她以泪洗面,直到病死..."话音未落,全场寂静,只有篝火噼啪作响,远处传来骆驼的低鸣。

卯时的开犁礼简朴却庄重。刘妧将青铜牌插入垄间,阳光穿过牌面的"共"字,在地上拼出粟米与苜蓿的图案。王勇主动接过代田犁,他的手仍在抖,却比昨日稳了几分。"垄距三尺。"古尔特在旁提醒,用匈奴话补上半句,"就像马头到马尾的距离。"犁铧入土时,翻出的土块里混着汉匈两军的箭镞——那是河西之战的遗物,如今被犁铧翻出,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晨雾中,张小七正在教牧民使用墒情监测仪。他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切成小块的胡饼:"尝尝,俺加了你们的奶皮子,可香啦!"几个汉卒围上来,原本嫌弃"胡味"的他们,此刻却盯着油饼咽口水。阿瞒忽然拽拽刘妧的衣袖,指向远处的沙丘——那里有匹匈奴小马驹正在啃食粟苗,马背上的少年挥舞着算筹,竟是屠耆孤涂的幼子,他正用算筹比划着向汉卒孩童打招呼。

"霍去病将军,"刘妧望着居延塞方向,那里正有烽烟升起,"让算学队准备空心砖的材料。另外..."她摸出枚刻着"共"字的算筹,"给王勇记功,就说他今日犁地的垄距,误差不到半寸。"年轻将军挑眉,护腕的犁铧扣映着晨光:"看来算学不仅能算田亩,还能算人心。"

胡商坊的驼队经过屯田区,领头的粟特商人忽然勒马。他看见汉卒与匈奴牧民共饮一渠水,用算筹比划着交换种子,孩童们一起追逐着蹦跳的苜蓿叶,不禁哈哈大笑:"在我的家乡,人们说'不同根的树长不成林',可你们汉人叫什么来着?'和而不同'?妙啊,妙!"刘妧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争吵——王勇正跟古尔特争论苜蓿该何时收割,两人手中的算筹在沙地上画出交叉的弧线,像两柄放下的弯刀,正慢慢长成连理枝。

李老汉蹲在田边,用匈奴语教雕库辨认粟米的穗形,不时用算筹在地上画出穗头的形状。阿依夏的奶酪快熬好了,奶香混着苜蓿的清新,在晨雾中酿成细密的网。刘妧摸出算筹,在掌心轻轻划出个圆——那是代田法的垄距,也是胡汉共耕的周长。系统提示音响起时,她看见王勇偷偷将诅咒符塞进篝火,火星溅在他袖口的红布条上,像朵正在熄灭的血花,又像朵初绽的苜蓿,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远处,霍去病的骑兵队伍扬起烟尘,却在看见屯田区的景象时放缓了速度。骑手们看见汉匈百姓共耕一垄,算筹与骨珠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忽然有人唱起了《陇头歌》,歌声混着苜蓿香,飘向连绵的祁连山,飘向汉匈百姓共同守护的土地。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