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 第95章 七月惊雷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第95章 七月惊雷

作者:青锋渡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0 21:50: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七月,平凉城被反常的暑气裹得严实。本该是黄土高原上麦收后稍显松弛的时节,可这座甘肃东部的军事重镇里,却弥漫着比盛夏烈日更灼人的紧张。城墙根下的茶摊前,挑着货担的商贩不敢多聊,只匆匆灌下一碗凉茶便赶路;陈珪璋部的士兵比往日多了几倍,挎着枪在街巷里来回巡逻,眼神扫过行人时带着刻意的审视——自从马鸿逵的部队在陇东边境蠢蠢欲动,陈珪璋便对麾下部队疑心渐重,尤其针对教导团这类培养骨干的核心力量,暗中的排查一天比一天严苛。

刘耀西早察觉到了这股异样。前几日在平凉二中上课,他刚在黑板上写下“国家与民生”四个字,窗外就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教导团的军需官,往日里从不过问学校事务,此刻却隔着玻璃往教室里张望。还有教导团的士兵赵武刚,那个曾多次私下找他请教“如何让家人不再挨饿”的年轻人,最近见了他总是低着头绕着走,眼神里藏着说不清的慌乱。刘耀西心里清楚,这是风雨欲来的征兆,可他手里的工作停不得:静宁鹰嘴崖的队伍刚传来消息,吴新辉已经带着队员下山“借粮”,争取到了三个村子的百姓支持;教导团里还有五个士兵悄悄表了态,愿意跟着他干革命。这些像种子一样刚冒头的希望,容不得他有半分退缩。

七月十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刘耀西就揣着几张写满革命标语的油纸,从租住的小院出发。路过巷口的早点铺时,老板娘多给了他一个白面馒头,压低声音说:“刘先生,最近少出门,夜里总听见宪兵队的马蹄声。”刘耀西接过馒头,笑着点头:“谢谢您,家里还有学生等着上课呢。”他知道老板娘的好意,可平凉二中的教室里,有三十多个青年正等着听他讲南昌起义的故事;教导团的操场上,更有上百名士兵盼着他能解开“为何当兵还是吃不饱”的困惑。这些期待,是他在黑暗里前行的光。

上午九点,教导团的政治课准时开始。青砖砌成的教室里,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在泥土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刘耀西站在讲台上,面前摆着一本翻得卷边的《政治常识》,可他没按课本念,而是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谁养活谁”三个大字。“兄弟们,咱们都是庄稼人出身,”他的声音不高,却能让最后一排的士兵听得清楚,“在家种地时,地主不干活却吃白饭;到了部队里,当官的克扣军饷,咱们却要饿着肚子站岗——你们说,到底是谁养活谁?”

台下的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悄悄攥紧了拳头。坐在中间的赵武刚猛地低下了头,手指抠着衣角,额头上渗出了细汗。刘耀西看在眼里,心里掠过一丝不安,却还是继续往下说:“不是咱们靠着当官的活,是百姓种的粮、织的布,养着咱们这支队伍。可现在呢?军阀们为了抢地盘,逼着百姓交苛捐杂税,逼得人家卖儿卖女——这样的日子,咱们能忍,百姓们不能忍!”

就在这时,教室门“哐当”一声被踹开。十几个穿着黑色短褂、挎着盒子枪的特务冲了进来,为首的是陈珪璋手下的特务队长马三,脸上一道刀疤从眼角延伸到下巴,眼神像毒蛇一样盯着讲台:“刘耀西,你好大的胆子,敢在部队里宣传共党言论!”

教室里瞬间乱了起来,士兵们纷纷站起来,有人下意识地往腰间摸枪,却被特务们用枪口指着:“都不许动!谁动崩了谁!”马三几步走到讲台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抖了抖:“这是举报信,有人亲眼看见你夜里和共党分子接头,还在课堂上教士兵造反——你还有什么话说?”

刘耀西放下手里的粉笔,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的士兵,最后落在赵武刚身上。那年轻人的头埋得更低了,肩膀不停发抖。刘耀西心里一下子明白了——是赵武刚告的密。前几天他还跟赵武刚说,等时机成熟,就带他去静宁见吴新辉,没想到这孩子竟怕了,为了自保把他卖了。

“我没什么可说的,”刘耀西挺直了腰板,声音依旧沉稳,“我教给士兵们的,都是实话。百姓受苦,士兵挨饿,这些不是我说出来的,是大家亲眼看见的!”马三冷笑一声,冲身后的特务使了个眼色:“跟他废话什么?绑了!”两个特务立刻上前,扭住刘耀西的胳膊,粗糙的麻绳狠狠勒进他的皮肉里。

“刘教官!”后排突然传来一声喊,一个叫张宝宝的士兵猛地站起来,“你们凭什么抓刘教官?他说的都是真话!”马三转身对着张宝宝踹了一脚,把他踹倒在地:“再敢多嘴,连你一起抓!”张宝宝还想挣扎,却被旁边的士兵拉住了——那士兵摇了摇头,眼里满是无奈和愤怒。

刘耀西被特务们推着往门外走,路过赵武刚身边时,他停下脚步,轻声说:“武刚,我不怪你。但你要记住,怕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跟着百姓走,才能有真正的活路。”赵武刚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泪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刘耀西不再看他,任由特务们把他推出门外。阳光刺眼,他回头望了一眼教室的方向,士兵们都扒在窗户上看着他,张宝宝还在抹眼泪。他笑了笑,在心里默念:别怕,革命的火,不是绑走一个人就能浇灭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耀西被捕的消息,像一颗炸雷,很快在平凉城传开了。平凉二中的学生们刚上完课,就听见校门口的小贩在议论,几个女生当场就哭了。初三的学生张静站起来说:“我们不能就这么看着刘老师被抓!咱们去宪兵队门口请愿,要求他们放了刘老师!”十几个学生立刻响应,可刚走到校门口,就被学校的校长拦住了:“你们傻啊?马三的人连当兵的都敢打,你们去了不是送死吗?刘老师要是知道了,也不会让你们这么做的。”校长的话让学生们冷静了下来,张静咬着嘴唇,把眼泪憋回去:“那我们就这么等着?”校长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这是刘老师昨天交给我的,说要是他出了什么事,就让我把这个交给静宁的贺峻霖。你们放心,刘老师不是一个人在干,会有人救他的。”

教导团里,士兵们私下里炸开了锅。张宝宝找了几个平时和刘耀西走得近的士兵,偷偷在营房后面开会:“刘教官被抓了,咱们不能不管。马三肯定会折磨他,咱们得想办法救他!”一个叫赵小虎的士兵皱着眉:“怎么救?马三的人把宪兵队围得跟铁桶似的,咱们根本进不去。再说,赵武刚那个叛徒还在,咱们一有动静,他就会去告密。”提到赵武刚,大家都沉默了——那个曾经和他们一起听刘耀西讲课、一起抱怨军饷被克扣的年轻人,现在成了大家眼里的仇人。

而在平凉城的一处隐蔽小院里,地下党员老周正拿着一张纸条,手都在抖。纸条是从宪兵队里传出来的,上面写着:“耀西被捕,叛徒为赵武刚,速转静宁,暂停联络。”老周立刻烧掉纸条,心里又急又痛——刘耀西是陇东地下党的核心,他手里握着太多重要的信息,一旦被马三折磨,后果不堪设想。可他也知道,现在不能轻举妄动,马三肯定在等着地下党自投罗网。他深吸一口气,拿出笔墨,开始写密信:“耀西遇险,敌戒备严,望静宁同志坚守阵地,保存力量,待时机再图营救。”

此时的宪兵队审讯室里,马三正坐在桌子后面,手里把玩着一把匕首。刘耀西被绑在柱子上,脸上有几道血痕,是刚才特务们打的。“刘耀西,我再问你一次,”马三的声音阴沉沉的,“平凉的共党分子还有谁?静宁的共党窝点在哪里?你说了,我就给你个痛快。”刘耀西抬起头,嘴角带着血,却笑了:“我早就说了,我教给士兵们的都是实话,没有什么共党分子。要说窝点,百姓心里,就是我们的窝点。”

马三猛地拍了桌子,把匕首扔在刘耀西面前:“你别给脸不要脸!我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他冲旁边的特务喊:“给我打!打到他说为止!”几个特务立刻拿起鞭子,朝着刘耀西身上抽去。鞭子上的铁刺划破了他的衣服,渗出血来,可刘耀西咬着牙,一声不吭,只是死死地盯着马三:“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说!百姓的希望,不是你们这些军阀能懂的!”

审讯持续了整整一夜,刘耀西被打得遍体鳞伤,却始终没吐露一个字。天快亮的时候,马三看着昏过去的刘耀西,气得直跺脚——陈珪璋下了命令,要是再审不出东西,就把刘耀西拉去示众,杀鸡儆猴。可马三心里清楚,刘耀西要是死了,平凉的共党分子就更难抓了。他只好让人把刘耀西拖回牢房,想着再等等,或许能从别的地方找到突破口。

而在牢房外面,一场营救计划正在悄悄酝酿。老周通过关系,找到了宪兵队里一个被克扣军饷的看守,给了他五块大洋,让他给刘耀西带句话:“坚持住,同志们在想办法。”看守拿着大洋,看着牢房里奄奄一息的刘耀西,心里也有些不忍——他听过刘耀西的课,知道这个人是个好人。他趁着换班的时候,悄悄把纸条塞给刘耀西:“刘先生,你放心,会有人救你的。”

刘耀西睁开眼,看到纸条上的字,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平凉的学生们还在等着他回去讲课,静宁的吴新辉还在等着他一起壮大队伍,教导团的士兵们心里,已经埋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就算经历风雨,也一定会生根发芽。

七月的平凉,虽然依旧被紧张的氛围笼罩,可在暗处,一股力量正在悄悄凝聚。刘耀西的被捕,没有让陇东的革命火种熄灭,反而让更多人看清了军阀的残暴,也让更多人坚定了跟着革命走的决心。就像刘耀西在课堂上说过的那样,星星之火,终会燎原。而他在牢房里坚守的信念,也将成为这燎原之火中,最亮的一束光。

祝大家七夕节快乐(?ò ? ó?)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