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 第55章 冯家堡暖阳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第55章 冯家堡暖阳

作者:青锋渡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0 21:50: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雪水顺着冯家堡的黄土坡往下淌,在冻土上洇出深色的痕迹。刘双喜将烟锅在鞋底磕了磕,烟丝的余烬混着雪沫子落在地上,转眼就被风吹散了。狗娃正蹲在不远处帮炊事班劈柴,斧头落下的闷响里,总掺着几句碎碎念,无非是劝他别总闷着。

"叔,你看这日头多好。"狗娃忽然直起腰,往天上指了指,"雪一化,地就该醒了。等开春种上糜子,到秋收时保管仓廪实实的。"

刘双喜没接话,目光越过狗娃的肩膀,落在刘志刚他们夯土的地方。十几个战士正喊着号子打地基,贺峻霖手里攥着根木尺,时不时弯腰在地上划些记号。冻土硬得像铁,每一夯下去都震得人胳膊发麻,可没人喊累,连新来的几个小鬼都咬着牙攥紧了夯绳。

"当年在关东,我也跟着人盖过窝棚。"刘双喜忽然开口,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那时候图省事,找几块破木板一钉就完。哪像现在,又是量尺寸又是夯土的,比盖地主家的瓦房还上心。"

狗娃把劈好的柴摞成整齐的垛,拍了拍手上的木屑:"刘队长说了,咱这是要在冯家堡扎下根。不光要盖房子,开春还得修水渠、开荒地,以后这里就是咱自己的家。"

"家"字像根细针,轻轻扎在刘双喜心上。他想起王小英纳鞋底时总念叨的话:"等攒够了钱,就盖三间朝南的瓦房,让平安、保田和栓柱每人一间。"那时他总笑着应承,心里却揣着个发财的梦,总觉得凭自己的运气,迟早能把金山银山搬回家。

烟袋锅里的火星又亮起来,蓝灰色的烟圈在他眼前慢慢散开,恍惚间竟化成了赌场里摇晃的烛火。要不是去年失心疯似的把钱全赌了,为了多挣几个子儿,鬼使神差地迈进了赌场的门槛。

"双喜哥,这把押大准赢!"疤痢眼拍着他的肩膀,牌九在桌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看着庄家掀开的牌,红点点晃得人眼晕,手心里的汗把银元浸得发潮,早把王小英的嘱咐抛到了脑后。

直到天快亮时,他才跌跌撞撞地往家跑,怀里空空如也。推开破木门,王小英正抱着发高烧的栓柱坐在炕沿上哭,平安和保田缩在炕角,眼睛瞪得像受惊的小鹿。他张了张嘴,那句"钱输光了"哽在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口。

"叔,刘队长叫你过去一趟。"一个年轻战士的声音把他拽回现实。刘双喜掐灭烟锅站起身,拍了拍沾在裤腿上的尘土,往地基那边走。冻土被太阳晒得软了些,脚下的泥地里混着枯草,踩上去软绵绵的。

刘志刚正指挥人往地基里填碎石,看见他来便直起身子:"双喜哥,你来得正好。贺参谋说这几孔窑洞得往深处挖,可里面全是硬土块,你经验足,给掌掌眼?"

刘双喜走到土崖边,弯腰捡起块碎石看了看:"这是老黄土,看着硬,其实好挖。就是得顺着土层的纹路来,不然容易塌。"他用脚在地上划了道线,"从这儿往下挖,挖到见了红胶泥就停,那玩意儿防水。"

贺峻霖蹲在旁边记着什么,闻言抬头笑了笑:"还是双喜叔有办法。我刚才还在愁怎么防水呢,这下省事了。"

"都是庄稼人过日子的法子。"刘双喜摆摆手,目光扫过忙碌的人群,"战士们大多是南方人吧?怕是没干过这挖土窑的活。"

"可不是嘛。"刘志刚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搓了搓手,"昨天有个小鬼一锄头下去,震得虎口都裂了。不过没人叫苦,都说能在这儿盖起房子,比啥都强。"他忽然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双喜叔,前阵子侦察兵在附近巡逻,一有王婶和栓柱的消息我就给你说”。

烟杆在掌心硌出深深的印子,刘双喜却浑然不觉。他想起离家那天,王小英红着眼圈说:"你先去关东寻条活路,我带着孩子随后就跟来。要是实在不行,咱就回乡下种地,总有口饭吃。"

可他没能去成关东。赌场的债主找上门来,他连夜往关外逃,一路颠沛流离,吃了太多路,终于碰到了红军队伍,要不然这时候他怕早被野狼野狗吃了。

"叔,别太急。"贺峻霖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他身边,递过来一块烤红薯,"我老家在固原,去年大旱刚开始,我家粮食就见底了,七八月的时候,娘出去挖野菜被土匪杀害了,就留下我和爹相依为命,在这乱世里,活着就有盼头。"

刘双喜接过红薯,温热的触感顺着掌心往心里淌。红薯的甜香里,他仿佛闻到了王小英蒸的糜子面窝窝的味道。那年收成好,王小英在窝窝里掺了些红枣,甜得三个孩子直咂嘴。

"我对不起他们娘儿俩。"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要不是我贪心,家里也不会散。"

"过去的事就别想了。"刘志刚拍了拍他的后背,"咱现在盖房子,就是为了以后能把家人接回来。等冯家堡立住了脚,咱就派人四处打听,总有一天能团聚。"

太阳慢慢爬到头顶,把黄土坡晒得暖洋洋的。战士们脱了棉袄,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单衣,夯土的号子声里多了几分热乎气。虎娃提着水桶跑过来,给众人递水喝,嘴里还哼着不知从哪儿学的小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看狗娃这孩子。"刘志刚望着狗娃的背影笑了,"刚来时瘦瘦小小的,谁也没想到,这孩子骨子里有股狠劲,现在比谁都能干。"

刘双喜看着狗娃踮着脚给战士们倒水的样子,忽然想起栓柱。栓柱今年应该四岁了,明年端午节就是他的生日,总爱跟在两个哥哥身后跑,摔倒了也不哭,爬起来拍拍土继续追。有次他从山上采了野枣,小家伙攥着枣子睡了一夜,第二天醒来,枣核还捏在手里。

"刘队长,地基差不多了,是不是该上梁了?"一个战士高声喊道。

刘志刚应了一声,转身招呼众人准备。贺峻霖从背包里掏出张红纸,裁成几条递给旁边的战士:"贴在梁上,图个吉利。"

刘双喜看着那鲜红的纸条,忽然想起自己盖婚房时的情景。那时他用省下的钱买了张红纸,王小英剪了对鸳鸯贴在窗上,红烛映着她的脸,比纸还红。

"双喜叔,你来帮个忙。"刘志刚的声音把他从回忆里拉出来。两根碗口粗的木头被抬到地基上,需要有人扶着校准位置。刘双喜走过去,用肩膀顶住木梁,感受着木头的沉实。这木头是从山后的林子里砍来的,带着松脂的清香,比他当年盖婚房时用的杨木结实多了。

"往左挪挪。"他指挥着抬木头的战士,"再往左点...好,就这儿。"

木梁稳稳地落在地基上,战士们欢呼起来。贺峻霖把红纸条贴在梁上,风一吹,红得晃眼。虎娃不知从哪儿摘了些野山桃枝,插在梁头,嫩红的花苞看着喜人。

"这叫开门红。"刘双喜看着那些红纸条,嘴角难得有了笑意,"当年盖婚房时,小英也在梁上贴了红纸,说这样日子才能红火。"

"那咱这冯家堡,以后肯定能红火起来。"刘志刚往梁上撒了把小米,"这叫五谷丰登。等开春了,咱就把荒地全开出来,种上庄稼,到时候不愁没饭吃。"

太阳渐渐往西斜,把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窑洞的雏形已经出来了,三孔并排的土窑,门口堆着刚运来的石头,准备砌灶台用。战士们还在忙着和泥,准备糊窑洞的内壁,歌声和笑声顺着风飘得老远。

刘双喜坐在土坡上,看着眼前的景象,烟袋锅一直没再点燃。他想起平安和保田,两个孩子要是在,肯定能帮着战士们做好多事情。王小英呢,大概会和炊事班一起做饭,把省下的粮食分给孩子们。

"叔,吃饭了。"狗娃端着碗窝窝走过来,碗里还卧着个鸡蛋,"炊事班今天杀了只鸡,刘队长说给你补补身子。"

刘双喜接过碗,看着那个黄澄澄的鸡蛋,忽然想起栓柱第一次吃鸡蛋的样子。小家伙把鸡蛋攥在手里,舍不得咬,最后在王小英的哄劝下,才小口小口地吃完,连蛋壳都舔了又舔。

"狗娃,你说...我还能见到他们吗?"他轻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期盼。

狗娃蹲在他身边,大口啃着窝窝:"肯定能。刘队长说了,等咱们在这里站稳脚跟,就把周围的坏人都打跑,到时候天下太平了,婶儿和弟弟们肯定能找到这儿来。"

夕阳把天空染成了金红色,远处的山头像被镶上了一道金边。窑洞的烟囱里升起了炊烟,混着饭菜的香气,在冯家堡的上空慢慢散开。刘双喜咬了口窝窝,又看了看那三孔崭新的窑洞,心里忽然觉得踏实了些。

也许,就像狗娃说的,活着就有盼头。他得好好活着,把这冯家堡守好,等开春种上庄稼,等战士们把坏人打跑,等王小英带着栓柱找来。到那时,他要亲手给他们盖一间朝南的瓦房,窗上贴着红鸳鸯,梁上挂着红纸条,就像当年承诺的那样。

烟袋锅被他重新揣回怀里,掌心的温度慢慢渗进去。远处的号子声还在继续,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在雪后的暖阳里,织成了一首关于希望的歌。冯家堡的夜快要来了,但刘双喜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这里会更热闹,更有生气,因为这里,已经是他的家了。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