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哈哈哈,大明 > 第64章 起风了

哈哈哈,大明 第64章 起风了

作者:微微的薇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8 18:59: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武功卫所起风了。

余令望着眼前眼睫毛都结霜的肖五爷,疑惑的看了看身后,挠着脑袋不解道:

“肖五你怎么来了?”

“你昨日咋没回家!”

听着肖五质问的口气,余令深吸一口气。

这口气怎么像是老爹在质问自己去了哪里,为什么这么晚回一样。

茹慈都没用这个质问的口气来跟自己说过话。

“你一个人?”

“嗯,我见你没回家,也没寻到小忠,我就去了龙首原南宫那里,他说你来武功县了,我就来了!”

“走来的?”

肖五闻言皱着眉头,他觉得这个问好傻:

“我不会飞,当然是走来的,你饿了么,我还留了半张饼子!”

余令吐出一口浊气。

望着眼睫毛都挂霜的肖五,望着从怀里往外拿饼子的肖五,余令又感动又心酸。

这真是一个憨货啊!

一百多里路,硬生生的走过来了。

“走了一夜?”

“嗯,走官道走了一夜!”

“你就不怕?”

肖五把饼子塞到余令手里,咧着嘴笑道:

“这才多远,当初你们去京城,我一个人走到风陵渡。

若不是黄河太宽了,我也饿了,我游不过去,不然我一定追上你们!”

“你游过?”

“游过,水太浑了,眼看我都要游过去了,一个开船的贼鸹貔咧,他用钩子把我勾了起来,然后把我又送回去了!”

肖五咬着牙,不满道:

“回去之后我就游不了了,我饿了,没劲了。

这个开船的我记住了,等到下次你去京城,我从上面游,避开他,免得他用钩子勾我!”

余令闻言猛地一愣。

不知道是觉得气,还是觉得好笑,这个肖五都要比的上人家王保保了。

人家好歹抱着木头游,这位直接跳,还怪别人救他!

“下次别去了!”

“下次去京城带我不!”

余令点了点头:“好,你只要不乱跑,我下次就带着你!”

肖五得意的笑了。

他觉得余令好傻,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望着浑身都在冒着热气的肖五,余令赶紧把他拉了进去。

他这是出大汗,不能吹风,不然等汗一退就容易害病。

吴秀忠望着肖五跟着令哥离开,忍不住喃喃道:

“还说自己不是傻子,这事是正常人能做的出来了么?”

正走路的肖五猛的回头:“你在骂我?”

“没没.....”

随着太阳升起,追缴工作开始了。

这么大的事情余令竟然不在。

虽然正主没来,但卫所的那些千户,百户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全都往那空荡荡的卫所粮库内送粮食。

余令的要求其实很简单。

军户田不准霸占,军户不是某个百户,千户的农奴。

粮库也不是摆设,里面空荡荡的连个老鼠都没有。

既然做了,都开始得罪人了,那就干脆一点,按照制度走。

钱粮不过手,全部归库房,让所有人都看着。

今后,按照祖宗制度,库房归军户统管。

“唉,当官就为了这点东西,如今又要还回去,我怎么想心里都不是滋味啊,谁知道余大人会不会秋后算账啊!”

“嘘,就别唠叨了,你想想千户大人……”

“新官上任,就知道欺负我们这些芝麻小官,咋没看见千户大人他们来人送粮食,有本事让千户也来……”

埋怨的话语戛然而止。

在道路的的尽头,李千户家的人拉着车朝着库房这边走来。

看李家管事黑着的脸,众人明智的闭上了嘴巴,千户也低头了。

高明邱也看到了,嘴角露出淡淡的得意的笑。

爽啊,真爽啊!

原来有个权势的上官竟然是这种感觉,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群粗胚竟然会笑了,会抱拳拱手了。

娘的,恶人还真是需要恶人磨。

望着众人不情不愿的脸,高明邱扯着嗓子道:

“秦百户,一千斤粮入库!”

“你他娘的就不能小声点?”

高明邱冷笑道:

“知道丢人,你他娘的别贪啊!”

“狗仗人势!”

高明邱反唇相讥道:“你有么?”

……

没有人愿意把吃到嘴里的东西吐出来。

卫所里这些总旗,百户,千户,没有一个人手里是干净的。

他们早就认为这些都是他们辛苦赚来的。

如今,辛苦赚来的要充公,要送到库房里,还要把田产还回去。

没有一个人心里是舒坦的,是愿意的。

官员心惊胆颤,军户们却是感恩戴德。

自己的土地回来了,地契到手了不说,他们还给了一点好处费。

希望堵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别乱说。

“诸位,听我一言,这余大人不一样,先前长安那边种地的事情大家想必都知道了吧,人家余大人是真的说到做到。”

“人家余大人家是卖煤的,有钱,根本就不稀罕这点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哈哈哈,大明请大家收藏:()哈哈哈,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也不看看人家才多大,将来怕是要当知府的,没必要坏自己名声!”

“老何,你这就是在瞎说,人家余大人将来是要当指挥使的。

也不看看人家是怎么杀贼寇的,人命在他眼里就是麦草……”

“唉,你们都说错了,要我看啊,余大人是要当巡抚的……”

“对,这话我认同,长安军屯都要种土豆了,娘咧,眼馋死我了.....”

统计人数的吴秀忠没好气道:

“眼馋什么啊,明年你们也种,伤地呢,记得提前把粪水准备好!”

“当真?”

“我骗你做什么,完了,我数到哪里了......哎呦喂.....”

军户们看到了希望,所以都在议论纷纷。

余令的所作所为虽然让卫所的武官心生不喜,但军户却满心欢喜。

因为他们是受益的,自然全力支持余令。

此刻的余令没有去过问库房那边情况如何,过了年之后再汇总,只要有差额,没有人补,那就杀。

余令觉得自己像个变态。

总想着用最简单,最暴力的法子来快速的把事情做完。

因为,玩心眼实在玩不过他们,只能玩规则,用规则说话。

余令此刻在校场。

按照先前说的,余令要在今日检查一下卫所的战力如何。

这一直是余令心心念念的事情,今日终于实现了。

三箭定考就是一个基本的考核。

所谓的三箭定考并不是射出三箭,然后看准头如何。

三箭定考定考其实是个大统称,分别考马箭,步箭,和器械操作。

也是武举考试中的一个类目。

武举的选拔就在卫所内,卫所的校场就是考场。

但如今的大明基本没有人考武举,因为实在太难。

因为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

很多人第一关都过不了,都能靠读书识字考策略了。

为什么不考一个文官。

最根本的原因是,紧要的武官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

而且很多武官都是行伍逐步提拔起来的。

到现在,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

而且,六年才考一次。

很多人过了那个合适的年龄,就算能过策略,弓马就过不去了,身体吃不消。

考核开始,余令瞬间失望。

赵千户第一个考,马箭六射中二,上靶率不过半,这明显不合格。

步箭九射中七,这个倒是合格。

赵千户的成绩一般,余令却是一点都不敢笑。

人家赵千户在颠簸的战马上箭六中二。

自己若是上马,六射能中一就已经烧高香了。

如果把箭靶放在一丈之内……

余令倒觉得自己可以试一下。

器械操作就是考验气力,有硬弓、舞刀、举石。

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

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

见赵千户全部完成,心痒难耐的余令也下场了。

望着余令抱起三百斤,望着余令那扎实的马步,赵千户猛地瞪圆了眼睛。

这他娘的是读书人?

肖五觉得有趣,也下场了,也抱起了三百斤的石锁。

看他的样子,他比余令还要轻松,赵千户看的出来,这个肖五根本就没练过,全靠蛮力。

放下石锁,肖五忍不住嘟囔道:

“没有大慈恩寺的那个钟重,小臣应该来试试,我觉得他能把这玩意抱着跑。”

成绩不好,赵千户有点不好意思。

余令倒觉得这个成绩不错,已经很厉害了,宽慰道:“很好了,真的!”

赵千户不知道余令是在夸赞自己,还是在笑话自己,笑了笑,没说话!

“卫所有多少匹马?”

“三百!”

“这么少?”

赵千户闻言赶紧道:“不少了,有的卫所不足一百匹!”

“为啥?”

“因为岁赐,我们要给蒙古鞑子钱,我们向鞑虏买马,除了给予马匹的价格以外,还需给予抚赏费!”

“朝廷出一部分,地方出一部分,可地方没钱,上头又逼得急,就只有卖马了,如此......”

余令懂了,只有无奈的苦笑。

岁赐二字带了一个赐。

虽然是为了拉拢蒙古各部而进行的一种赏赐,说到底还是花钱买和平。

……

余令在无奈的苦笑,望着下面闹哄哄的官吏,刘敏宽也在苦笑。

“总督,今年要结束了,鞑子已经在派人催促新的一年的岁赐了!”

刘敏宽沉声道:“还是按照封贡八议的规定走么?”

姜槐道闻言起身道:“涨了!”

“多少?”

“市赏岁以二十三万八千两!”

刘敏宽闻言怒声道:“得寸进尺!”

姜槐道闻言无奈道:

“大人,亲近我大明的三娘子过世了,她的长孙卜失兔继承了顺义王,三娘子的多个儿子不服他,他自然需要钱来招兵买马!”

刘敏宽点了点头:“拿章程吧,找一个可靠的官员去见顺义王,这岁赐不能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哈哈哈,大明请大家收藏:()哈哈哈,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议论声又响起,半天没头绪,先前这件事都是太子太保郑洛带队去完成。

如今他死了,大明就再也没有了一个比他更懂蒙古的大明官员。

“下官举荐余令余守心!”

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数十位官员抬起了头,这个余令是谁?

刘敏宽眯着眼望着姜槐道,忽然道:

“无私心?”

“总督,下官不喜欢他跟着阉人罢了,说句难听的,真要有私心,下官一句话就能让他万劫不复!”

刘敏宽盯着姜槐道,想从他眼睛里看出些什么。

可在刘敏宽他心里,他也觉得余令合适,在姜槐道没开口之前他心里想的也是余令。

一个人烧死了那么多人,心智过人,胆气过人。

见顺义王是去谈条件的,所以必须满足这两点。

刘敏宽再度扫视众人一眼,低声道:

“再议,会议散去之后其余两司也要举荐一人,记着,要心智过人,胆气过人,身体必须好!”

众人闻言,齐声应道:“是!”

(《皇明经世文编》:一年之赏、为数不可胜计。

大同每年马价十万两、抚赏二万二千两、自三十八年至今五年、应该马价五十万两、抚赏十一万两。

山西每年马价四万两、抚赏一万四千两、自三十八年至今五年、应该马价二十万两、抚赏七万两、若使虏王不为争家、一时补贡齐到。则帑藏为之一空。)

喜欢哈哈哈,大明请大家收藏:()哈哈哈,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