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骨香散 > 第5章 学术交流

骨香散 第5章 学术交流

作者:荞薏艾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3 13:17:4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幕

王家村的初秋总裹着一层淡金的阳光,村口那棵百年老槐树下,林砚和张教授早早就候着了——一辆印着“剑桥大学考古系”字样的白色中巴车正缓缓驶来,车轮碾过村道上的碎石,惊起几只在路边啄食的麻雀。

车门打开,率先走下来的是Dr. Emma Carter,她穿着卡其色工装裤,胸前挂着一副银框眼镜,手里攥着一本翻得卷边的《东夷文化考古综述》,见到林砚便快步上前,伸手时指节上还沾着些许未洗去的泥土:“Dr. Lin!终于见到你了——我读了你关于赤骨毒古墓的报告,液氮封存毒骨的技术,简直是考古保护的典范!”

林砚笑着回握,指了指身后的古墓方向:“欢迎来到王家村,Dr. Emma。古墓的保护棚是去年刚升级的,里面有24小时毒素监测系级,我们先去那里看看?”

一行人沿着村道往古墓走,路过村广场时,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正围着东夷刻符的宣传栏讨论,见来了外国客人,怯生生地停下脚步,却又忍不住偷偷打量。Dr. Emma注意到孩子们手里的画册,上面画着简化的“日云山”刻符,便蹲下身,用生硬的中文问:“这是……东夷的符号吗?”

“是‘守护符’!”旁边的小虎跑过来,仰着小脸解释,“我林砚姐姐说,这个符号代表山神和泉水,能保护我们村子。”Dr. Emma眼中闪过惊喜,从包里掏出相机,轻轻拍下画册:“太可爱了,文化的传承,就该从孩子开始。”

到了古墓入口的保护棚,张教授掀开厚重的防尘帘,里面的景象让国外考古队的成员们纷纷发出惊叹——透明的钢化玻璃罩下,外层墓的刻符墙清晰可见,墙根处的液氮储存罐泛着冷白的光,旁边的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毒素浓度数据(0.00mg/kg)。林砚指着刻符墙上的人祭图说:“这是东夷莒氏的祭祀场景,十二具骨骸对应地支,当年正是这些毒骨里的赤骨毒,差点危害整个村子。”

Dr. Emma凑近玻璃罩,盯着骨缝里残留的淡绿色痕迹:“你们是怎么确定毒素成分的?我看到报告里提到曼陀罗生物碱和铜离子,检测过程一定很艰难。”

“多亏了林教授的祖父。”张教授接过话,从口袋里掏出祖父笔记本的复制品,“1962年林培之先生就记录了‘绿霉渗骨’的现象,我们后来用便携式检测仪在骨碎片里发现了高浓度铜离子,又结合神泉里的锌离子中和原理,才彻底控制了毒源。”Dr. Emma接过复制品,指尖轻轻拂过页边的荧光暗语,轻声说:“这不是考古报告,这是一段用生命写的守护故事。”

第二幕

王家村文化站的展厅被临时改成了会议室,长条桌上铺着浅灰色桌布,一侧摆着东夷文物的复制品——祖父的工作证、嵌着牙刷毛的老赵骨骸模型、守泉发现的带刻符陶片,另一侧则放着国外考古队带来的资料册,里面是欧洲史前部落的毒素防护遗址照片。

上午九点,“国际东夷文化学术交流会议”准时开始,参会的专家坐满了整个房间,连后排都站着不少王家村的文化培训班学员。林砚穿着一身米白色西装,手里拿着激光笔,站在投影幕前,幕布上首先出现的不是学术图表,而是1962年考古队的老照片:五个年轻人站在墓道口,林培之手里攥着一块刚出土的绿松石,眼神坚定。

“今天我想先不谈考古数据,谈谈‘人’。”林砚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房间,“1962年,我的祖父林培之在这里发现了毒骨,为了阻止毒素扩散,他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血玉椁的缝隙;1967年,老周的父亲偷偷藏下黄金碎片,不是为了钱,是为了给后来的守护者留线索;2023年,我的儿子守泉在后山找到祖父留下的储备绿松石——东夷文化的核心,从来不是冰冷的文物,是‘守护’。”

投影幕切换到神泉的照片,泉水泛着细碎的波光,岸边的薄荷艾长得郁郁葱葱。“大家看,这是神泉,里面的锌离子能中和赤骨毒,东夷人早在四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点,他们把绿松石作为解毒石,把薄荷艾作为守护草,甚至用‘毒祭’的仪式警示后人——毒素是武器,更是责任。”

“Dr. Lin,我有个问题。”坐在前排的日本学者佐藤健一举起手,他研究东夷与日韩史前文化交流多年,“我们在日本绳文时代的遗址里,也发现过类似‘日云山’的刻符,您认为这是否意味着东夷文化曾通过海上传播到日韩?”

林砚点点头,调出两张对比图——王家村刻符墙上的“日云山”与日本福岛绳文遗址的刻符并列在一起,线条几乎一致。“我们正在做DNA比对,去年在古墓周边发现的小型祭祀坑里,出土了一件陶瓮,上面的刻符与佐藤教授提到的完全相同,而且陶瓮的黏土成分,与朝鲜半岛南部的黏土有极高的相似度。”她顿了顿,补充道,“这或许说明,东夷的‘守护文化’,曾是整个东亚史前文化圈的共同遗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骨香散请大家收藏:()骨香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会议间歇,老周端着托盘走进来,上面放着一杯杯用神泉水泡的薄荷茶:“各位专家尝尝,这是我们村的‘守护茶’,解乏。”Dr. Emma端起茶杯,茶香里带着淡淡的清苦,她看着杯底漂浮的薄荷艾叶,笑着说:“这杯茶里,也藏着东夷文化的秘密啊。”

第三幕

考古队驻地的小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的蓝色协议文本上,“东夷文化联合研究项目”几个黑体字格外醒目。林砚、张教授坐在一侧,Dr. Emma和剑桥大学考古系的项目负责人坐在另一侧,双方的笔都放在协议旁,等待最后的发言。

“我想先明确合作的核心方向。”张教授推了推眼镜,声音沉稳,“第一,联合发掘王家村周边的小型遗址,比如去年守泉发现的祭祀坑,我们怀疑那里可能存在东夷部落的生活遗迹;第二,共享赤骨毒的检测数据,你们在古生物毒素研究方面的技术,能帮我们更深入了解赤骨毒的起源;第三,推动东夷文化的跨国展示,明年我们计划在剑桥大学举办‘东夷守护文化特展’,把林培之先生的笔记本、王家村的薄荷艾标本都带过去。”

Dr. Emma立刻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研究计划:“我们完全同意。剑桥大学已经申请了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双方的学者互访——下个月,我们会派两名毒素研究专家过来,协助你们升级实验室设备;同时,我们也希望王家村的青少年能参与进来,比如组织‘考古夏令营’,让中国的孩子和英国的孩子一起研究东夷刻符。”

林砚接过研究计划,翻到“青少年交流”那一页,忍不住想起守泉:“这个提议很好,我的儿子守泉今年12岁,他已经能独立解读简单的东夷刻符了,上周还在文化展上给游客当讲解员。”她抬头看向Dr. Emma,眼中带着期待,“或许,我们可以从‘青少年守护者’计划开始,让文化传承真正跨代、跨国。”

协议签署的那一刻,两支钢笔同时落下,墨水在纸上留下清晰的字迹。Dr. Emma站起身,再次握住林砚的手:“Dr. Lin,我想起你报告里的一句话——‘考古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现在,我们一起把这座桥修得更宽了。”

张教授从柜子里拿出两个盒子,递给Dr. Emma一个:“这是我们的纪念品,里面是一块从祭祀坑出土的陶片,上面有‘日云山’刻符,还有一小包神泉边的薄荷艾种子——希望在剑桥的校园里,也能长出王家村的‘守护草’。”

Dr. Emma打开盒子,小心地拿起陶片,阳光透过陶片的薄边,泛出暖黄的光。她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个小木雕,递给林砚:“这是我们在英国巨石阵遗址附近发现的史前木雕复制品,上面的太阳符号,和东夷的‘日符’很像——就当是两个‘守护文化’的信物。”

走出会议室时,正好遇到守泉放学回来,他背着书包,手里拿着一本东夷刻符手册,看到Dr. Emma,立刻笑着打招呼:“Dr. Emma!你还记得我吗?昨天我给你看了我的刻符笔记。”

Dr. Emma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当然记得,Lin Shouquan!明年夏天,要不要来剑桥?我带你去看巨石阵的太阳符号。”

守泉眼睛一亮,用力点头:“我要去!还要把祖父的故事讲给英国的小朋友听!”

林砚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又看了看身边的张教授和Dr. Emma,忽然觉得,祖父当年在血玉椁旁刻下“毒随血走,骨在毒在”时,或许早已预料到——这份守护,不会只是停留……

(第五章完)

喜欢骨香散请大家收藏:()骨香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