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95章 炼制丹药,火候难控

古人的智慧 第95章 炼制丹药,火候难控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16:19:5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95章:炼制丹药,火候难控

晨曦刚漫过终南山的山脊,药庐前的空地上已飘起淡淡的药香。岐伯蹲在土灶旁,手里转动着一根打磨光滑的木柴,灶膛里的火苗忽明忽暗,映得他眼角的皱纹像山涧的溪流般起伏。轩辕站在一旁,手里捧着几片晒干的“凝露草”,指尖还残留着昨夜捣药时染上的草绿色汁液。

“炼丹之术,非一日之功。”岐伯将木柴轻轻搭在火上,火星噼啪溅起,“你昨日炼的‘清瘟丹’,焦得能当火种,可知问题在哪?”

轩辕耳根一热,低头看着脚边那堆黑乎乎的药渣——那是他昨日忙活了三个时辰的成果。原本该是浅褐色、带着草木清香的丹药,最后却成了硬邦邦的炭块,敲开一块,里面还泛着未烧透的白芯。“弟子……弟子总觉得火候到了,可一揭盖就焦了。”

岐伯笑了笑,从药篓里取出几味药材:暗红的“血藤根”、泛着白霜的“云芝”、还有一小撮金黄的“阳坡花”粉末。“你看这几味药,血藤性烈,需文火慢焙;云芝质韧,得武火逼出湿气;阳坡花最是娇气,火候过一分就失了药性。”他将药材按比例放进一个陶制的炼丹釜里,“就像部落里烤肉,瘦的得快烤,肥的要慢煨,混在一起烤,就得盯着火候变。”

轩辕蹲下身,看着岐伯用黏土将釜口密封,只留一个小指粗的透气孔。釜底的三足架在火上,火苗舔着陶釜,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师父,这透气孔有什么用?”

“丹药在釜里,会生出水汽和浊气。”岐伯指着透气孔,“这孔就像人的鼻子,该呼的时候得呼,该吸的时候得吸。你昨日把釜口封得太死,浊气排不出,可不就闷成炭了?”他往灶里添了几根细柴,火苗顿时矮了半截,“先文火,让药材‘醒’过来。”

轩辕盯着透气孔,看一缕淡白色的水汽慢悠悠地飘出来,带着血藤根特有的微苦气息。他忽然想起在部落时,母亲附宝熬药总说“药气要像炊烟那样,慢慢飘才管用”,那时只当是老人的讲究,此刻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半个时辰后,透气孔里飘出的水汽变成了浅灰色,气味也从苦涩转为醇厚。岐伯往灶里加了些粗柴,火苗猛地窜高,陶釜壁渐渐泛起一层油光。“现在换武火,逼出云芝里的‘芝精’。”他示意轩辕凑近,“你听釜里的声音。”

轩辕把耳朵贴在陶釜边,隐约听到里面传来“沙沙”的轻响,像是干燥的树叶在摩擦。“这是药材在‘缩’,水分走了,药性才会凝在里面。”岐伯解释道,“就像晒谷,先得让太阳把水汽晒走,谷粒才瓷实。”

又过了一个时辰,阳坡花的甜香从透气孔里钻出来,带着一丝温热的暖意。轩辕正想添柴,却被岐伯按住了手。“停,换温火。”岐伯往灶里加了些半燃的木炭,火苗变得忽明忽暗,“阳坡花要‘养’,就像照顾刚出生的幼崽,不能冻着也不能捂着。”

轩辕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陶釜。他想起昨日就是这一步出了错——闻到花香就以为成了,猛地加了把火,结果眨眼间就飘出焦糊味。“师父,这温火要烧多久?”

“看透气孔的烟。”岐伯指着那缕渐渐变淡的青烟,“等烟变成浅黄,像晨雾那样淡,就成了。”他递给轩辕一把小扇子,“你试试控火,扇的时候轻些,别让火苗忽大忽小。”

轩辕接过扇子,手腕轻轻摆动,扇出的微风刚好让火苗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度。陶釜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不烫,却带着一股沉甸甸的暖意,仿佛釜里的药材正在凝聚力量。他忽然觉得,这炼丹就像在调理一个人的气血——火太旺是“气躁”,火太弱是“气虚”,唯有不疾不徐,才能让“生机”留在里面。

不知过了多久,透气孔里的烟真的变成了淡淡的黄色,像夕阳透过薄雾洒下的光。阳坡花的甜香变得温润,不再带着火气。岐伯喊道:“成了!”他迅速将陶釜从火上挪开,放在一块浸过水的青石上,“得让它‘冷静’下来,不然余温会把药劲泄了。”

轩辕紧张地搓着手,看着陶釜慢慢冷却。灶膛里的火渐渐熄灭,只余下暗红的炭火,映着他期待的眼神。追风不知何时凑了过来,蹲在一旁,鼻子嗅来嗅去,尾巴轻轻扫着地面。

终于,岐伯敲开黏土封层,揭开釜盖。一股混合着草木与金石气息的清香扑面而来,釜底躺着几十粒圆滚滚的丹药,呈琥珀色,表面泛着细腻的光泽,像凝结的晨露。岐伯拿起一粒,放在手心掂了掂,又递到轩辕面前:“你尝尝。”

轩辕小心翼翼地接过,丹药微凉,入口微苦,嚼了几下,却有一股暖意从舌尖散开,顺着喉咙滑下去,五脏六腑都像是被温水洗过一般舒服。“这……这比弟子上次炼的炭块强太多了!”

岐伯哈哈大笑:“你可知刚才为何能成?”他指着灶膛里的灰烬,“你扇火的时候,手稳了。火候不仅在柴里,更在心里。心躁了,火就乱;心定了,火自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轩辕看着那堆丹药,忽然想起在山洞里临摹的经络图——那些线条曲曲折折,却都循着一股看不见的“气”在走。炼丹的火候,大概也像这经络里的气,得顺着它的性子来,不能强来。

接下来的几日,轩辕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炼丹。他把岐伯说的“火候如药性”写在竹简上,贴在灶边,炼坏了就把药渣摊开,仔细看哪些地方焦了、哪些地方生了,琢磨是哪一步的火候出了问题。

有一次,他试着炼“安神散”,里面加了一味“夜交藤”,需得在子时加火。他守在灶边,听着山里的狼嚎,看着月亮从树梢移到头顶,眼皮打架了就用冷水擦脸。当子时的风从山谷里钻出来时,他准时添上柴,看着火苗在月光下跳动,那一刻,竟觉得自己和这炼丹釜、这山林、这月亮,都融在了一起。

第七日傍晚,轩辕捧着一捧浅棕色的丹药找到岐伯。丹药大小均匀,闻着有淡淡的草木香,捏在手里不软不硬。岐伯拿起一粒,放在嘴里嚼了嚼,点了点头:“嗯,火候到了。这‘安神散’,能让焦躁的人静下来,就像你现在的心一样。”

轩辕望着药庐外渐沉的夕阳,心里忽然亮堂起来。他以前总觉得,治病靠的是草药的“劲”,现在才明白,这“劲”得靠火候去“养”,就像人活着,既要有力气,也要有分寸。

可他没料到,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几日后,岐伯让他炼制一味“破瘀丹”,其中需要用到一种叫“铁线莲”的毒草,需用烈火逼出毒性,再用温火锁住药效。这一次,他能掌控好那既能去毒又能保效的火候吗?

想知道轩辕能否成功炼制“破瘀丹”?这其中又藏着怎样的医道玄机?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