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58章 下定决心,告别部落

古人的智慧 第58章 下定决心,告别部落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16:19:5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58章:下定决心,告别部落

旅人裹着破旧的兽皮,坐在篝火边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嘴里呼出的白气在夜色中迅速散开。他望着轩辕眼中闪烁的光,又往火堆里添了根枯枝,火星噼啪溅起时,才慢悠悠地说:"终南山啊...那地方邪乎得很。听说山里头常年飘着白雾,进去的人十有**找不着出路,可要是能撞上岐伯先生...那可真是祖上积了德。"

轩辕的心跳骤然加快,握着石碗的手指不自觉收紧。碗里的热水已经凉透,可他掌心却沁出了细汗。从昨天旅人提起"岐伯"这个名字开始,他的脑子就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那些盘旋在心里的疑惑——为什么瘟疫总在潮湿的季节爆发?为什么有些草药能退烧,有些却会让人呕吐?为什么同样的伤口,有人溃烂有人却能很快愈合——仿佛突然有了个可以追寻的出口。

"先生说他懂得生命的奥秘?"轩辕追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旅人咧开嘴笑了,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何止是懂得?据说他能听懂鸟兽的叫声,看一眼草木就知道能不能入药,甚至能说出人骨头缝里的毛病。去年我在东边的部落讨食,亲眼见他用几根晒干的草根,治好了一个咳得快把肺咳出来的老汉。"

篝火的光芒在轩辕瞳孔里跳动,他想起瘟疫期间那些痛苦蜷缩的族人,想起幼弟烧得滚烫的额头,想起猎手溃烂的伤口散发出的恶臭。巫医的咒语在死亡面前显得那么苍白,而自己摸索出的那些法子——隔离病人、用烈酒清创、熬煮草药——终究只是皮毛。要是能学到岐伯的本事,是不是就能让部落里少些哭声?是不是就能在疾病没来之前,就把它们挡在部落之外?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藤蔓似的缠住了他的心脏,越收越紧。

天还没亮,轩辕就揣着几块烤硬的麦饼,蹲在了父母的茅草屋前。晨露打湿了他的兽皮裙,冰凉的寒意顺着膝盖往上爬,可他丝毫没觉得冷。附宝推开木门时,看见儿子挺直的背影映在灰蒙蒙的天色里,像株倔强的小树苗,突然就红了眼眶。

"要走?"她轻声问,手里还攥着没编完的草绳。

轩辕回过头,喉结滚动了两下:"娘,我想去终南山找岐伯先生。"

附宝沉默着蹲下来,用粗糙的手掌抚过他脸颊上那道去年狩猎时被树枝划破的疤痕。这道疤已经淡成了浅粉色,可她还记得当时儿子流了多少血,哭着喊疼却咬着牙不肯让巫医用烧红的石头烫伤口。这孩子,打小就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跟着巫医学念咒语的时候,他总在琢磨哪种树叶止血最快;别人忙着囤积过冬的食物时,他却蹲在河边看水流的方向,说要找最干净的水源。

"那地方远得很。"附宝的声音有些发哑,"听说路上有吃人的野兽,还有能把人冻成冰块的雪山。"

"我不怕。"轩辕仰头看着母亲,眼睛亮得惊人,"娘,您还记得阿爷是怎么没的吗?那年秋天他只是淋了场雨,就开始咳嗽,咳着咳着就...要是我能学到真本事,以后部落里的人就不会再那样了。"

附宝的手指顿了顿,泪水终于忍不住滚了下来。她想起丈夫临终前那双望着天的眼睛,想起整个部落被疾病笼罩时的绝望。她抹了把脸,突然站起身:"等着,娘给你收拾东西。"

少典得知消息时,正在部落的晒谷场检查新收的谷物。他背对着轩辕站了很久,晨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鬓角的白发在风里微微飘动。轩辕攥着衣角,心里七上八下的——父亲是部落的首领,最看重族人的安稳,自己这一走,万一部落再出什么事...

"终南山在哪个方向?"少典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

轩辕愣了愣,赶紧指着东南方:"旅人说,一直往东南走,穿过三条大河,翻过两座雪山就到了。"

少典转过身,眉头拧成个疙瘩:"你知道雪山有多冷?知道大河里的暗流能把木筏掀翻?知道山林里哪种蘑菇吃了会让人说胡话?"

轩辕低下头,声音却很坚定:"不知道,但我可以学。就像当初不知道哪种泉水能治病,不知道哪种叶子能治眼疾一样,学着学着就知道了。"

少典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转身往存放武器的山洞走去。轩辕的心沉了下去,以为父亲要发怒,却见他扛着一把石刀和一张弓走了回来。石刀的刃口被磨得发亮,显然是刚打磨过的;弓弦是用坚韧的兽筋做的,还带着淡淡的松香。

"这把刀是我年轻时用的,"少典把石刀塞进轩辕手里,刀柄上的纹路已经被磨得光滑,"砍树、剥皮、防身都能用。弓是去年剥的黑牛角做的,射程比部落里的普通弓远三成。"

轩辕握着沉甸甸的刀,眼眶突然热了。他想说些什么,却被父亲按住了肩膀。少典的手掌宽厚有力,带着常年劳作留下的老茧,按在肩上时,像是把整个部落的期望都压了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记住,"少典的声音很沉,"你是有熊国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能丢了部落的脸面。遇到解不开的难处,就想想你娘教你的——心定了,路就不会偏。"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部落。傍晚时分,轩辕收拾行装的时候,门口渐渐围拢了不少人。那个被他治好眼疾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塞给他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几块晒干的肉干,用盐腌得恰到好处,能保存很久。

"孩子,路上饿了就啃两口,"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当年你把明叶敷在我眼睛上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不是一般人。"

几个曾经质疑过他的族人也红着脸走过来,有人送了捆结实的麻绳,有人给了个装水的葫芦,还有个猎手悄悄塞给他一小袋箭头,说是用最坚硬的燧石做的,能穿透野猪的厚皮。

巫医站在人群后面,手里捏着个药篓,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这些天他总躲着轩辕,那天在瘟疫结束后,他红着脸承认自己换过草药时,本以为轩辕会发怒,可那孩子只是平静地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以后我们一起研究草药。"此刻看着轩辕收拾行装的背影,他突然走上前,把药篓递了过去。

"这里面是止血的铁线草,解毒的苦根,还有治风寒的艾叶,"巫医的声音有些生硬,"都是晒好的,遇到难处或许能用得上。"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终南山的路...我年轻时候远远望过一次,听说半山腰有片竹林,竹子里的水是甜的,能解渴。"

轩辕接过药篓,沉甸甸的分量压得手臂微微下沉。他望着巫医,突然弯腰行了个礼——这是部落里对长辈才有的礼节。巫医愣了一下,耳根悄悄红了,转身快步走进了自己的茅草屋,没再回头。

夜色渐浓,篝火在空地上烧得正旺。附宝把最后一块麦饼塞进轩辕的行囊,又反复检查了兽皮大衣的领口,生怕有冷风灌进去。少典站在一旁,默默看着妻子把自己的牵挂一点点打包进儿子的行囊里。

"该走了,"少典拍了拍轩辕的背,"顺着北斗星的方向走,错不了。"

轩辕点点头,转身看向围在篝火边的族人。他们的脸被火光映得明明灭灭,眼神里有不舍,有担忧,更有期待。他深吸一口气,突然挺直脊背,像每次部落集会时父亲那样,用力喊了一声:"等我回来!"

声音在夜空里回荡,惊起了树梢上栖息的夜鸟。族人们纷纷应和,呼喊声此起彼伏,像浪潮似的推着他往前走。轩辕最后看了一眼父母的身影,看了一眼熟悉的茅草屋,看了一眼部落里那棵他从小爬到大的老槐树,然后猛地转过身,朝着东南方的黑暗迈出了脚步。

夜风卷起他的衣角,远处传来野兽的嚎叫,可他心里却一片滚烫。他知道前路必定布满荆棘,可那些关于生命的奥秘,关于治病救人的智慧,就像远方的星光,在黑暗中指引着他前行。

想知道轩辕在前往终南山的路上会遇到怎样的危险?他能否顺利渡过湍急的河流?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