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168章 情志因素影响药效

古人的智慧 第168章 情志因素影响药效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16:19:5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168章:情志因素影响药效

晨雾还未散尽,医庐前的石阶上已跪着一个身影。那人衣衫虽整洁,却难掩眉宇间的郁结,双手紧紧按着太阳穴,仿佛那里坠着千斤重物。轩辕刚带着弟子们采完晨露草药回来,见他这般模样,便让阿木先去准备诊室的炭火,自己则快步走了过去。

“这位兄弟,可是哪里不适?”轩辕扶起他时,指尖触到对方的手腕,只觉其皮肤冰凉,像刚从寒潭里捞出来一般。

那人抬起头,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眼下有着浓重的青黑,嘴唇干裂起皮。“轩辕先生,”他声音沙哑,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我这头痛病犯了快半月了,吃了巫医给的符水,也用了部落里的草药,都不管用。”

轩辕引他进了诊室,让他坐在铺着厚兽皮的石凳上。诊室里暖意融融,炭火烧得正旺,墙角的陶罐里飘出淡淡的艾草香,本是能让人安心的气息,可这人坐下后,手指仍在不住地绞着衣角,眼神涣散地盯着地面。

“何时开始痛的?是钝痛还是刺痛?发作时可有恶心、怕光的感觉?”轩辕一边问,一边伸出手指,轻轻按在他的太阳穴、眉心、后颈等部位,探查是否有压痛。

那人皱着眉回忆:“大约是在半月前,部落里分粮,我家分到的谷子比往年少了一半,去找首领理论,被训斥了一顿。当天晚上,头就开始痛,像是有根绳子在里面勒着,越勒越紧。痛得厉害时,看东西都发花,还想吐。”

阿木端着一碗热水进来,放在他面前的石桌上。那人端起来喝了一口,手却抖得厉害,水洒出来不少,落在兽皮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轩辕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已有了几分计较。他想起岐伯曾说过:“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眼前这人明显是郁怒伤肝,肝气上逆引发的头痛。

“之前用的什么草药?”轩辕问道。

“是我们部落常用的‘止痛草’,”那人回答,“以前谁头痛脑热的,熬一碗喝下去就好,可我连喝了五天,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觉得头更沉了。”

轩辕点点头,这止痛草他知道,性温味辛,能发散止痛,对付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确实有效,但对这种因情志郁结导致的头痛,就像用柴草去堵洪水,不仅堵不住,反而可能助纣为虐。他起身走到药架前,取下装着川芎、白芷的陶罐——这两味药是治头痛的常用药,川芎能活血行气,白芷能祛风止痛,按说搭配起来效果该不错,可他看着那人紧锁的眉头,又觉得少了点什么。

“你这几日,是不是总想着分粮的事?夜里也睡不安稳?”轩辕转过身,目光温和地看着他。

那人闻言,眼圈一下子红了:“先生说得是。我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小的还在吃奶,谷子少了,怕是撑不到下次秋收。一闭上眼就梦见孩子们饿肚子,哪里睡得着?”说着,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满是沉重的无奈,听得旁边研药的阿木都停下了手里的石杵。

轩辕心里一动,对了,症结就在这里!这头痛表面是气机逆乱,根源却是肝气郁结。如果不把郁结的肝气疏解开,再好的止痛药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他想起岐伯药圃里种的郁金,那药材气味芳香,色如赤金,既能活血止痛,又能疏肝解郁,正是对症之药。

“阿木,去药圃采几株郁金来,要根茎粗壮的。”轩辕吩咐道。

阿木应声而去,诊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炭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那人低着头,手指在石桌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像是在盘算着什么,眉宇间的愁绪又浓了几分。

轩辕拿起石杵,开始研磨川芎和白芷。石臼里的药材被碾成细粉,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他一边研磨,一边轻声说:“兄弟,我知道你难。可你想想,就算你愁坏了身子,谷子也不会自己变多,反而让孩子们跟着担心,不是吗?”

那人肩膀微微一颤,没有说话,但绞着衣角的手松开了些。

“分粮的事,或许还有别的办法。”轩辕继续说,“我听说联盟最近在组织狩猎队,多打些猎物回来,部落里会按贡献分肉。你要是有力气,不妨去试试?”

这话像是一道光,照进了那人晦暗的眼眸。他抬起头,眼里有了点神采:“真的?我年轻时可是部落里最能干的猎手,就是这几年家里事多,才很少出去了。”

“当然是真的,”轩辕笑了笑,“我这就写封信给你们部落的首领,让他给你报个名。”说着,他取来竹简和石笔,很快写好了一封短信,吹干墨迹后递给那人,“拿着这个去,他会安排的。”

那人双手接过竹简,紧紧攥在手里,指节都有些发白。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重重地鞠了一躬,眼眶里闪着泪光。

这时,阿木捧着几株郁金回来了。那郁金的叶片翠绿修长,根茎果然粗壮,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轩辕接过,仔细清洗干净,然后切成薄片,和川芎、白芷一起放进陶锅里,加了适量的清水,放在炭火上煎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药汤很快就沸腾了,咕嘟咕嘟地冒着泡,一股混合着辛香与微苦的气味弥漫开来。那气味不像单纯的止痛药那么冲,反而带着一种通透的清爽感,闻着就让人觉得胸口的郁气消散了些。

“这药要煎多久?”阿木好奇地问,他之前没见过轩辕用郁金配止痛药。

“水开后再煎一刻钟就行,”轩辕解释道,“郁金的药性偏轻扬,不能久煎,否则疏肝的力气就弱了。”他看着陶锅里翻滚的药汤,像是在对阿木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治病就像治水,既要堵住决口,也要疏通河道。气理顺了,血才会畅,药劲才能到该去的地方。”

那人坐在一旁,听着轩辕的话,又看着跳跃的炭火,脸上的愁云不知不觉散了些。他开始盘算着明天去狩猎队该带些什么工具,想着打到猎物后,孩子们就能吃上肉了,嘴角甚至微微向上扬了扬。

一刻钟后,轩辕把药汤倒进陶碗里,晾到温热,递给那人:“趁热喝了吧,喝下去可能会觉得肚子里暖暖的,那是药在起作用。”

那人接过碗,一饮而尽。药汤虽然有点苦,但咽下去后,胸口真的像被什么东西熨帖过一样,暖洋洋的,原本紧绷的太阳穴也放松了些。他放下碗,惊喜地说:“先生,好像……没那么痛了。”

“这只是开始,”轩辕递给他一个装着药粉的小陶罐,“这里面是三天的药量,每天早晚各煎一次。另外,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想想开心的事,别总琢磨烦心事。”

那人连连点头,又向轩辕深深鞠了一躬,这才拿着陶罐和竹简,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医庐。看着他的背影,阿木忍不住问:“先生,他这头痛,真的是因为分粮的事?不是身体里有什么病邪吗?”

轩辕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晨光中渐渐苏醒的部落,轻声道:“病邪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情志就是无形的病邪,它能让气血像被堵住的河流一样,运行不畅。这时候,就算用再好的药,气血送不上去,药效也发挥不出来。”

他转过身,拿起那株剩下的郁金,对阿木说:“你看这郁金,色红入血,气香入气,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对于这种因郁怒引起的病症,就像给堵塞的河道清淤,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患者自己解开心里的结,那才是治本的法子。”

阿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起石杵继续研药,心里却记下了轩辕的话。他想起之前有个腹泻的患者,因为总担心自己得了绝症,吃了药也不见好,后来轩辕跟他聊了很久,告诉他只是普通的肠胃不适,他放宽心后,病很快就好了。原来,人的心情真的能影响药的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那人每天都会来医庐复诊。第一天,他说头痛减轻了些,能睡上两个时辰了;第二天,他说去狩猎队报上了名,首领还夸他当年的箭法准;第三天,他提着一块新鲜的鹿肉来,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先生,我昨天跟着狩猎队打到了一头鹿!头一点都不痛了,晚上睡得可香了!”

轩辕看着他红光满面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他没收鹿肉,只是让他把剩下的药吃完,注意狩猎时别太劳累。那人千恩万谢地走了,阳光洒在他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

傍晚时分,轩辕坐在灯下整理医案,把这次的病例详细记录下来:“某氏,因郁怒致头痛,用川芎、白芷止痛,加郁金疏肝解郁,辅以开导情志,三日而愈。可见,情志不畅则气血阻滞,药效难达;情志调和则气血通畅,药到病除。故治病需兼顾身心,方为周全。”

写完,他放下石笔,望着窗外满天的星斗,想起了岐伯。当年在终南山,岐伯不仅教他辨识草药、配伍方剂,更常跟他说“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那时他还不太明白“中知人事”的深意,如今才渐渐领悟——所谓人事,不仅是人的身体,还有人的情感、境遇。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像一张无形的网,影响着气血的运行,左右着药效的发挥。

“阿木,”轩辕朝外间喊道,“明天开始,我们在传习堂加一课,讲讲情志与疾病的关系。”

外间传来阿木响亮的应答声,伴随着石杵研药的沙沙声,在静谧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轩辕知道,医道的探索永无止境,每一个病例,每一次感悟,都是向前迈进的脚步。而理解人心,调和情志,或许正是医道中最细腻、也最深刻的部分。

那么,这堂关于情志的课会给弟子们带来怎样的启发?他们又会遇到哪些与情志相关的疑难病症?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