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157章 储存方法保药效

古人的智慧 第157章 储存方法保药效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16:19:5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157章:储存方法保药效

初秋的风带着山涧的凉意,拂过药庐前的晒药场。轩辕蹲在铺开的竹席旁,指尖拂过晾晒的黄芩,叶片边缘已微微发脆,带着晒干后的药香。他身后,十几个陶罐整齐地排列在石架上,罐口用麻布扎紧,罐身贴着用炭笔写的标签——“甘草”“当归”“防风”,字迹工整,是他亲手所书。

“先生,这薄荷晒了三日,该收了吧?”阿木抱着一捆新采的紫苏走来,鼻尖沾着草屑。他是神农部落送来学医的弟子,跟着轩辕已有半年,如今辨药、晒药已像模像样。

轩辕拿起一片薄荷叶,轻轻一折,叶片应声断裂,断面干爽无潮气。“可以了。”他点头,“记住,薄荷这类气味芳香的草药,最怕晒过头,香气散了,药效就去了大半。”他一边说,一边示范着将薄荷叶收拢,放进铺着干燥艾草的陶瓮里,“用艾草垫底,既能防潮,又能防虫,还能让薄荷的香气更持久。”

阿木凑近陶瓮闻了闻,薄荷的清凉混着艾草的温香,果然沁人心脾。“先生,为何有的药要晒,有的药要烘,还有的要埋在沙土里?”他挠着头问,手里还捏着半片没晒干的紫苏叶。

轩辕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草屑,指着晒药场不同区域的药材:“你看那片桔梗,根粗肉厚,需在烈日下暴晒七日,直到断面发白,才能彻底干透;而旁边的细辛,根系纤细,若暴晒易枯焦,只能放在阴凉处阴干;至于那些怕潮的矿石类药材,比如石膏、滑石,就得埋在干燥的沙土里,隔绝水汽。”

他走到石架旁,拿起一个装着茯苓的陶罐,打开麻布封口,一股淡淡的土腥混着木质的香气飘出来。“茯苓是菌类,采回来时带着湿气,若不及时处理,三日内就会发霉。”他用手指捻起一块茯苓,断面洁白,质地坚实,“我们先将它切成薄片,放在通风的屋檐下阴干,再装入陶罐,每隔十日打开通风一次,这样能存上一年不坏。”

阿木跟着拿起一块茯苓,放在鼻尖闻了闻:“那要是不小心受潮了,还能用吗?”

轩辕的神色严肃起来,他走到角落里一个破旧的陶罐前,里面装着些发黑的药渣。“你看这个,”他用树枝拨了拨,“这是去年没晒干的苍术,才过了一个雨季,就长了霉斑,断面发绿,气味发酸,不仅没药效,吃了还会害人。”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储存药材,就像守护火种,一丝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酿成大祸。”

阿木看着那些霉烂的药渣,想起曾有部落成员因误食坏药呕吐不止,不由得缩了缩脖子。“那……不同的药,储存的时间也不一样吧?”

“问得好。”轩辕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从石架上取下三个陶罐,依次打开,“你看这陈皮,是三年前晒的橘子皮,越陈越香,理气的功效也越强;这金银花,去年的新货,颜色黄亮,若放超过两年,颜色发暗,清热之力就弱了;还有这麻黄,今年刚收的,茎秆粗壮,若存放过久,麻黄碱挥发,发汗解表的力道就差远了。”

他将三个陶罐的药材分别取出一点,放在竹席上对比:陈皮色泽深褐,质地柔韧;金银花黄中带绿,干燥轻盈;麻黄茎秆黄绿,节间明显。“所以,储存药材不仅要防潮防虫,还要记清采收时间,定期检查,该换新的就得及时换新,绝不能因为舍不得而用失效的药。”

正说着,负责照看药库的阿石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陶罐,脸色发白。“先生,不好了!您看这枸杞……”

轩辕接过陶罐,打开一看,里面的枸杞黏成一团,颜色发暗,还带着一股霉味。他眉头紧锁,倒出一把枸杞,指尖捏碎一颗,里面潮乎乎的。“怎么回事?枸杞是上个月才晒好的,怎么会受潮?”

阿石低着头,声音发颤:“前几天下雨,我……我没注意药库屋顶有个小洞,雨水渗进来,打湿了装枸杞的架子……”

轩辕叹了口气,将发霉的枸杞倒进旁边的废料堆里。“枸杞味甘,含糖量高,最容易吸潮,一旦受潮就会发霉变质,只能扔了。”他看着阿石懊悔的样子,没有斥责,只是说,“去把药库的屋顶补好,再检查所有药材,看看还有没有受潮的。记住,药库要选地势高、通风好的地方,地面铺木板防潮,墙角放石灰吸潮,雨季要每日检查,绝不能再出这样的错。”

阿石连连点头,转身就往药库跑。阿木看着废料堆里的枸杞,心疼地说:“这得浪费多少功夫啊……”

“浪费功夫事小,误了治病事大。”轩辕望着药库的方向,语气沉重,“去年冬天,有个部落的孩子发烧,就是因为用了受潮失效的柴胡,没能及时退热,差点烧坏了脑子。后来还是用了加急送来的新柴胡,才救回来。”他转过身,对阿木说,“去,把所有弟子都叫来,我再给你们讲讲储存药材的门道,尤其是那些容易出问题的品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多时,十几个弟子都聚集在晒药场,围坐在轩辕身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们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今天就从最容易坏的说起。”轩辕拿起一把新鲜的马齿苋,“像这种多汁的草本植物,采回来要先在沸水里焯一下,挤干水分,再晒干,才能存得久;若是直接晒,水分太多,容易捂烂。”

他又指向远处挂在屋檐下的蛇蜕和蝉蜕:“这些虫类药材,晒干后要放在纱袋里,挂在高处,防止老鼠啃咬;矿物药材,比如石膏、滑石,要用陶缸密封,避免沾染灰尘,影响纯度。”

一个来自伏羲部落的弟子举手问道:“先生,那炮制过的药,比如酒炒的当归、盐炙的杜仲,储存起来有什么特别讲究吗?”

轩辕笑着点头:“炮制过的药,性质更稳定,但也要注意。酒炒的药材容易引虫,要多加些花椒防虫;盐炙的药材容易吸潮,必须密封存放,放在最干燥的地方。”他让弟子们轮流翻看炮制后的药材,“你们看这酒当归,颜色暗红,带着酒气,若储存不当,酒气散了,活血的功效就会打折扣。”

讲着讲着,太阳渐渐西斜,晒药场的药材都染上了一层金色。轩辕让弟子们动手,将晒干的药材分类装罐,贴上标签和日期。阿木一边装薄荷,一边哼起了轩辕教的《药材储存歌》:“燥药阴干湿药晒,芳香密封防气散,虫类高悬矿物藏,勤查勤看保平安……”

歌声里,弟子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将苍术放进陶罐,有的给陈皮封口,有的在标签上写字。轩辕站在石架前,看着整齐排列的陶罐,像看着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他知道,这些药材不仅是治病的利器,更是医者责任心的见证——从采集到炮制,再到储存,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因为背后连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这时,阿石匆匆回来,脸上带着歉意:“先生,屋顶补好了,其他药材都检查过了,只有枸杞受了潮,已经处理干净了。”

轩辕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错能改就好。记住,储存药材,存的不仅是药,更是人心。患者把命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就得让他们用上最好的药。”

夕阳西下,晒药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弟子们收拾好东西,陆续离开,阿木最后一个走,临走前还不忘回头看了一眼那些陶罐,仿佛在确认它们都安然无恙。轩辕站在原地,望着药库的方向,心里默默盘算着:该再编一本《药材储存要诀》了,把这些经验都记下来,让弟子们代代相传,再也不能因为储存不当而误了大事。

晚风拂过,带来药草的清香,石架上的陶罐沉默矗立,像在无声地应和着他的心意。轩辕知道,医道之路漫长,而储存好每一味药,便是这漫漫长路上,最坚实的一步。

那么,这本《药材储存要诀》会如何编写?弟子们能否将这些经验牢记于心?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