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辨识"甘"味获惊喜
晨曦刚漫过歧山的山脊,林间的雾气还带着几分凉意,轩辕已经跟着岐伯走在向阳的山坡上。露水打湿了他的麻布鞋,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草叶上的水珠蹭过脚踝的清凉。自从重返终南山,他的心就像被山间的清泉涤荡过一般,既有对医道的渴求,又有对新知的敬畏——尤其是在岐伯带着他重新系统学习草药性味之后,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放慢脚步,”岐伯的声音从前面传来,他总是走得不快,却总能在看似寻常的草木间发现不寻常的踪迹,“甘味的草药,往往藏在向阳处,你看这些地方的土壤,是不是更疏松肥沃?”
轩辕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把土。阳光已经晒得泥土有些温热,土块里夹杂着细碎的腐叶,捏在手里能感觉到微微的湿润,却不粘滞。“确实,”他点头,“比沟谷里的土更透气,也更有韧性。”
“甘味属土,”岐伯站在一株灌木前,回头看他,“就像大地能孕育万物,甘味的草药也多有滋养之功。你看这株。”
轩辕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丛半人高的灌木,枝条上挂着密密麻麻的小红果,像一串串缩小的玛瑙,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果实簇拥在绿叶间,有的已经红透,有的还带着几分青涩,凑近了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不是辛辣的冲鼻,也不是苦涩的沉郁,而是像山间清泉流过石涧的清爽,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意。
“这是什么?”轩辕忍不住问,他伸手想去摘一颗,又想起之前误采毒草的教训,停在半空的手又收了回来,只是仔细观察——叶片呈卵形,边缘有细密的锯齿,摸上去质地厚实,背面的叶脉清晰可见;枝条上没有刺,树皮是浅褐色的,带着纵向的细纹;最显眼的还是那些小红果,圆球形,顶端有个小小的凹陷,像被指尖轻轻按过的痕迹。
岐伯笑了,眼角的皱纹在晨光里显得格外温和:“看来上次的教训没白受,懂得先观察再动手了。摘一颗尝尝吧,无妨。”
得到应允,轩辕才小心翼翼地摘了一颗红透的果实。果皮很薄,捏在指尖能感觉到里面饱满的果肉。他轻轻咬开一个小口,一股清甜的汁液立刻在舌尖炸开——不是蜂蜜那种浓得化不开的甜,也不是野葡萄那种带着酸意的甜,而是一种清爽的、带着草木清香的甘,像雨后初晴时空气里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去,连带着连日来赶路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几分。
“怎么样?”岐伯看着他脸上的表情,眼神里带着期许。
“甜!”轩辕由衷地赞叹,又咬了一大口,果肉里的小籽轻轻硌着牙齿,反而更添了几分口感,“而且这甜味很干净,吃完嘴里没有发腻的感觉,反而觉得很清爽,连呼吸都顺畅了些。”
“这叫‘棘’,”岐伯摘下一串果实,放在手心翻看,“你说的没错,它的果肉味甘,能补养身体。在部落里,若是有人劳作后乏力,或者孩子面黄肌瘦,摘些棘果让他们吃,不出几日就能看出精神好转。”
轩辕心里一动,想起自己部落里那个总是病恹恹的小侄儿,每次狩猎回来的烤肉都吃不下几口,小脸瘦得像片叶子。若是能找到这种果实,说不定能让他多吃些东西。他连忙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竹简和石笔,借着晨光仔细描画棘的形态——叶片的锯齿、果实的形状、枝条的纹理,连果实顶端那个小小的凹陷都特意画了出来,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别急着记形态,”岐伯按住他的手,“甘味的草药,不只是味道甜这么简单。你再看看这个。”他从果实里捻出一颗小小的核仁,那核仁呈长圆形,表面有浅褐色的纹路,像被精心雕刻过一般。
轩辕接过核仁,放在手心端详。它比果肉更硬实,闻起来没有果肉的甜味,反而有种淡淡的木质香。“这核仁也能吃?”他疑惑地问,刚才咬果肉的时候,确实感觉到里面有核,但没敢多嚼,直接吐掉了。
“不能像果肉那样生吃,”岐伯说,“但它的用处,未必比果肉小。你拿回去,放在火上烤一烤,再捣碎了煮水喝,试试是什么味道。”
轩辕将信将疑地把核仁收好,又摘了几颗棘果放进布袋里,打算回去好好研究。他看着那丛挂满红果的灌木,忽然想起之前学过的“一物两用”的道理——就像桑的叶、枝、根各有功效,这棘果竟然也是果肉和核仁各有用途,难怪岐伯说医道需通变。
“甘味的草药,大多有补养之功,但补什么,怎么补,却各有不同,”岐伯一边往前走,一边讲解,“比如这棘果的果肉,补的是脾胃,能让人胃口变好,吃得多了,气血自然就足了;而有些甘味草药,比如你之前见过的山药,补的是肾气,能让人筋骨强健。”
轩辕跟在后面,认真听着,手里的石笔在竹简上飞快地记录:“棘,果肉甘,补脾胃,生津液;核仁,烤后煮水,待验功效……”他忽然想到什么,抬头问:“师父,那甘味的草药,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就像这棘果,若是本身就很壮实的人,吃多了会不会不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