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国潮1980 > 第570章 金光大道

国潮1980 第570章 金光大道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3-11-13 20:38:29 来源:就是看

第570章金光大道

和煤市街街道缝纫社的情况类似。

隔了几条街的廊坊头条锦匣厂,今年年关之前一盘账,也落了个让人相当惊喜的大丰收。

1月24日下午三点多钟,锦匣厂的厂长办公室里。

老会计纪登莱将刚刚理顺的账目,现金收入和销货账目的汇总拿给厂长和车间主任看。

“去年咱们产值到了四十七万。实现增长十万元,利润的增长幅度更高,毛利比去年增长了五万两千多哪,实际全年净利润有六万五千多元……”

毕厂长和张主任根本没来得及过目,仅听老会计主任嘴里汇报的大致数据。

就不禁大为动容,齐齐叫了起来。

“怎么这么多啊!产值增长百分之二十一!净利润翻了三倍?”

“老纪,你没算错吧?怎么可能?”

毕厂长实在不敢相信这么好的数据,激动地翻看账目想要确认。

纪会计却信誓旦旦的作保。

“账目绝对没问题,我核对了两遍呢。再说了,钱就咱们账上躺着呢。我错了,银行也错不了啊。您就放心好了……”

张主任还是相信老伙计的业务能力的。

他就没去费神查看,而且直接发出了安心的感慨。

“太好了。这要是真的,今年咱们可是好跟上头交待了。再不用被局领导批评,说咱们厂拖轻工局的后腿了。”

可跟着,他也不免表示疑惑。

“只是奇怪啊。也没觉着怎么忙起来啊?咱们工人好像都没怎么加班……”

看他这样的不可思议,纪会计一个没忍住,乐了。

“你还奇怪?我才奇怪呢。我倒要问问你了,咱们今年锦盒的销售量,比起去年有百分之五的下滑,怎么利润反倒上去了?”

“另外绢人这一块儿也挺让人吃惊的。我从账面上看,今年绢人销量比去年增长了两倍多。将近卖出去四万元,根本就没有积压货。”

“这样一来,刨去了绢人车间的工资、劳保、煤火费、医药费报销,那净利可高达两万七千多元呢。”

“嘿,老张,这些你不会说自己不知道吧?你可是管生产的呀,理所应当只有你是最清楚的人……”

还别说,纪会计的话对张主任很有启发。

他一拍大腿,终于想明白怎么回事了。

“嘿哟,对对,我刚刚想起来了,全是托了小宁经理的福啊。今年年初的时候,原本咱们厂的老主顾,同仁堂和工美商店,都是削减了不少订单的。说上级要求提高利润,他们只能降低成本,精简包装。”

“当时我还发愁呢,咱们今年该怎么过。没想到,皮尔-卡顿宁经理居然和他们的要求是反着来的。刚一过春节,就问咱们,能不能把锦盒内衬增厚、增软。我说那得加钱啊,他说成本高点不怕,只要能有效防震、防撞,东西好就行。”

“要说这法国公司是财大气粗,报多少价是多少价,而且宁经理办事也痛快,一顿饭没吃咱们的,就让人把支票开出来了。这么一来,那一个锦盒利润顶过去俩啊。”

“何况到了九、十月份的时候,宁经理又两次追加订单。还全是高档货。除了增厚锦盒,什么八角的、六角的、双层的异形锦盒也订购不少。不但在量上,差不多弥补了咱们失去的份额,这些活儿油水也足啊……”

“那绢人呢?那边怎么回事?”

毕厂长也忍不住开口询问了,他刚刚看完账目,也注意到了绢人销量的反常。

“我记得绢人产量不高啊,那些老师傅不是都说,三天才能做个大的出来嘛。而且绢人车间也就七个人,他们一年能做个一万多块的绢人就不错了。怎么一下都到四万了?”

“嗨,绢人是这么回事……”张主任咽了口吐沫,“您忘了?咱们不是为煤市街的‘街道办’搞了一个代培的业务嘛。也是宁经理撮合的。后来煤市街街道就跟咱们送来了十几个待业青年。现在走了几个,留下了十一个人,算是能学进去的。虽然眼下没出师,可也能上手干大部分糙活儿了。咱们的老师傅,除了继续教他们怎么干,现在就专干细活。这一打配合,那速度快了不止一倍啊……”

“……而且这帮学徒工的工资,也不是咱们负责的……”纪会计这时也忍不住插口做补充。

“每个月,天坛‘斋宫’那边,都会往咱们户头上打六百块钱,用于给这些孩子开支。剩下的钱,还管他们洗理、劳保。”

厂长这才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不过,他可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高兴,反倒老半天都没再言语。

沉默中,嘴巴都蹊跷的抿紧了。

张主任和老会计主任,都是了解厂里情况的。

只要好好想想,他们并不难读懂此时厂长矛盾的心情。

“您是不是有点舍不得了?”

张主任先开了口,“要不我去和他们煤市街的李主任商量商量,咱干脆把这些孩子都招工进来吧。反正他们也是想解决街道待业问题。老李应该会卖我这个面子。”

“对,挺划算的。”

纪会计紧随其后附和着,“即使都转成正式工,这一年下来,也就多个七八千块的挑费。关键是这些孩子要也能独挑一摊了。绢人的产量很可能还能扩大一倍。那不就又多四万块啊。”

要说毕厂长是在打这个主意,确实让他们猜了个正着。

可问题是,皱眉思量了一番后,毕厂长忽然意识到了其中一个关键处。

也只能遗憾的选择放弃。

“不,不行。你们想过没想过,小宁经理会是什么态度?你们刚才也说,这些钱都是小宁经理在给啊,不是煤市街街道。人家图什么?很显然,是想着今后把这个业务彻底接手过去。谁让咱们当初明确跟人家表示不愿意扩大呢?现在还能说什么?何况全靠人家关照,绢人才挣到的钱。小宁经理要不乐意了,咱们货又卖给谁去?”

毕厂长的话确实出乎意料。

张主任认真琢磨了一下,觉得还是有些周转余地的。

“那现在咱们就不能重新再谈谈了吗?其实咱们干,还是老李他们干,又有什么不同呢?只要咱们开口,宁经理也许会同意呢。”

“算了,别捣乱了。”

毕厂长意兴阑珊叹了口气,已经拿定了主意。

“即便是宁经理同意了,李主任也不计较。又能怎样呢?我一想到咱们上头那帮爷。也就没这个心思了。”

“你们别忘了,这绢人可不是咱们厂固有的业务。是当年上头摊派给咱们的,当初把这几个人当成包袱甩给了咱们。就是欺负咱们厂子小,想怎么搓弄揉捏都行。”

“现在绢人业务成了赚钱的香饽饽了,咱们看着有前景了。万一咱们真把这业务干起来了,那些人备不住也这么想。他们要是眼红,跟咱们要回去,咱们到时候怎么办?”

“所以啊,咱们出尔反尔,只能平白做小人。得罪人不说,还败坏自己的人品。我怕就怕最后什么都落不下,两头不落好。何须来的呢?”

“反正老师傅也都快退休了,我看还不如维持现状。咱们还是专心发展锦盒业务,绢人就算是个意外的甜头。只要能让小宁经理高兴,多关照咱们点,比什么都强,是不是?”

毕厂长的道理,说服了张主任和纪会计,他们当然清楚系统内部那些人是个什么德行。

虽然毕厂长的决定是消极的,可确实比白给别人做嫁衣强。

而纪会计很快又想到了更实际的问题。

“那厂长,咱们到手的利润又该怎么办呢?厂里还从没有过这么多钱,可不能都交上去啊。”

听到这话,毕厂长直接就乐了。

“这还用你说嘛。这几年咱们净勒紧裤腰带了。好不容易富一回,还赶上年关了。干嘛不阔气阔气?这样,我回头让行政贴个公告,咱们先把大家伙儿攒着的医药费都给报了。然后咱就给大伙发年终奖。”

张主任一旁听着,美得直搓手。

老纪也是眉开眼笑。

“那敢情好,可发多少奖金呢?”

“这个……咱们按最多的标准发,工人二十。干部三十,然后再给行政拨笔款子,让他们买点米、油、鸡蛋什么的。让大伙都高兴高兴。”

“哎哟,太好了。我这就去行政,把老廖叫来。他要知道了,也肯定乐得合不拢嘴。”

张主任听得已经坐不了,主动请缨去叫人,巴不得赶紧能付之于实施。

但这还没完呢,毕厂长还有主意。

“哎,对了,老张你先等等。现在不都讲究穿西装嘛。咱们厂今年也不能拉下这个时髦。那煤市街街道不是有缝纫社嘛,咱们就找他们了。我听说,那是小宁经理扶植的,人家皮尔-卡顿都认,那手艺肯定没问题啊。要不你去跟李主任打个招呼?这样不也能和老李他们再近乎近乎嘛。”

张主任当然更美了,连呼“好主意,领导英明”。

可老纪以职务为出发点,却有点犹豫了。

“厂长,这……要再做西服的话,那账上估计就剩不了几个了。咱如果咱们就交上去一两万的。局里能答应吗?他们一旦看到咱们账目上那么多盈利,会不会对您有意见?”

这么一说,张主任也不禁犹豫起来。

觉得这西服也未必非得做,免得让厂长为难。

哪儿知毕厂长根本不在乎,大手一摆,特别的洒脱。

“甭想那么多,有意见就有呗。我怕什么啊?今年都五十七了,我还能干几年啊?”

“这几年,眼见厂里越来越困难,工人背后骂了我好几年了,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我再不让工人们念念我的好儿?”

“行啦,咱就阎王爷玩小鬼儿,舒服一会儿是一会儿吧。当前唯一的目标,让大伙过好这个年……”

张主任和纪会计都没话可说了。

看着头发花白毕厂长,他们忽然觉得有点不认识了。

与印象里那个曾经热血澎湃,事事奋勇争先,高举红旗,带着大伙要“超英赶美”的厂长,怎么也对不上号。

但同样还是会因他而感动。

莫名的感动。

…………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东花市街道生产社的场院里。

这一天在生产社所有职工们的面前,东花市街道办的牛主任不但公布了厂里的全年业绩。

而且他公布了明年要把生产社正式变成街道料器厂,还要再招工二十人的消息。

最后他还按照宁卫民的要求宣布,年底大家都会有不低于五十元的年终奖,明年还会给所有老职工涨工资。

尤其常玉龄,作为最高技术专家,工资待遇会比对大厂的八级技工。

这哪一条不是重磅消息啊?

生产社的职工们沸腾了,常玉龄激动了。

可以说,这些消息所引起的振荡决不亚于一场风暴。

只要是生产社的人,那无论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无论男的女的,鼓掌已经不满足了,全忍不住要欢呼了。

眼看这些人开始在掌声中情难自制的喊叫,大笑,就像是集体中了大奖。

就连料器厂来干私活的外援,都有点羡慕了。

是的,这样的场面,哪怕出现在影视剧里,都会给人过分夸张的感觉。

但偏偏又确实是符合逻辑的。

正如突兀而来的财富能够让穷人疯狂一样。

一个能让人过上安定生活的工作,一个美好的未来幸福远景。

也同样能够使这个年代吃过太过苦,受过太多罪,返城后处处碰壁,没有任何着落的青年人激动不已。

宣布消息的主角——牛主任,突然感到不忍心再看下去了,这喜庆的场面居然有点让他心酸。

让他想起了当初年轻人和他们的家里人,是怎么着急上火。

一趟趟的跑到街道来,求他帮忙联系工作的。

他甚至又想起了常玉龄老无所依,去街头卖冰棍时的样子。

想起了老太太见到他总要打听,街道还能不能再生产料器葡萄时渴望的神情。

而他总会让老人遗憾的发出叹息……

好在现在终于改变了,那个叫做宁卫民的青年,就像救世主一样的出现,根本性改变了这一切。

甚至让他们成为了京城唯一一家能够生产西餐酒具,出口到法国的厂家。

就连京城饭店,建国饭店的这样大饭店,知道这件事后,居然都来联系他们,考虑订购他们的玻璃杯了。

他们生产社凭当下的业务,已经足能保证这些职工们好好的生活。

再不会因为资金问题和没有销路而关门了。

牛主任不由把视线投向远处。

而此时的太阳已经偏西了,那金黄色的光芒似乎映照在了整个京城之上。

整个厂子,所有房屋,所有的人,就连院里那棵老树,都像黄金铸造的一样。

于是形成了一片金灿灿的奇景,让低至零度的空气居然有了丰收时节的温暖感受。

也让牛主任不禁联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浩然的《金光大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